•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價值取捨,我心自在

原先是在台北上班族的 M1,曾經留學日本,也在日本工作了一陣子。在台北的一間企業擔任業 務員一段時間。後來工作上遇到職涯發展的瓶頸,所以回到鄉下家中,靜思下一步的動向。在這時卻 恰巧遇到了母親開刀需要幫忙照顧而留了下來。之後,在家裡附近一面經營店面生意,同時成為逐漸 無法自理生活的父母的主要照顧者。M1 沒想到在日本求學工作,親身見聞到的老化社會因應方式與 政府照顧政策概念,竟成為自己提早學習如何調整,妥善地因應自己做為父母的主要照顧者。

一、與自我的連結

(一) 調整自己心態,兼顧工作與獨立生活空間,這樣子承擔照顧工作就沒問題了

63

對 M1 來講,成為「主要照顧者」,似乎無法界定為是個「問題」。就像他所說的,是因為時間而 慢慢的「套」。父親從年輕時就不下廚,因為受日本教育的父親不認為那是男人該作的事。但自己長 年在海外讀書及就業獨居的經驗反而成為照顧父母前的好練習,同時也是讓父親願意讓他進廚房的一 個合理藉口:

比較特殊就是說啊,我就跟你講年輕的時候就外面玩習慣了,那後來回來這邊的時候也變成就是說 自然而然,剛好就是說天時地利啦!那個時候剛好也工作在告一段落,剛好要轉換,那我媽媽那時 候要住院開刀。那時候腦部要開刀,住院住了一個多月,那時候開始啊,這樣子也就過了十幾年了。

我父母本來就….(停滯一會兒)兩個人住。我爸是從來不上廚房的啦!他一個人你不弄給他吃又沒 有辦法。那我是一個人在外面過慣了,反正廚房的事,之前就自己都,有在煮了。那就無形當中,

很自然而然的就做了。(M1-R-Q-18)

所以,當看事情的角度改變了,這時,「問題」就不是「問題」。原本只是回來參加親戚喪禮的 M1,

卻因為母親的一場手術意外,使得單身的他承擔了照顧者的角色,不知不覺就超過十年了。如果 M1 不是調適思考角度,以新的角度來看待自己,那麼原先光鮮的外派日本業務員的身分就可能成為 M1 未竟的事業生涯遺憾,此時,留在家鄉照顧父母就會是個「問題」。

那麼,照顧父母這麼久,而且要面對的是父母可預見的年紀、體力與健康的衰退所可能帶來的更 多的照顧責任與壓力。這麼多兄弟姊妹,卻仍是自己在承擔,這難道不是個「問題」嗎?對此,M1 說:

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你說有承受壓力,其實就像剛才講的,只有在金錢上出問題,生

活作息上出問題才會有壓力。最主要一般普遍性出問題都是因為這些事情。第二個就是自己的心態。(M1-R-Q-48)

儘管 M1 完全沒有聽過什麼是「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但他卻用了簡單的幾句話說出了家總所調查 出「照顧者最感沮喪的」的一些事項,包括「失去自己的生活(28.3%)」、「工作與照顧難以兼顧(21.5%)」、

「經濟困難(20.3%)」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7)。他認為「只有在金錢上出問題,生活 作息出問題,照顧的子女才會有壓力」。M1 將照顧的壓力簡單具體化。調整自己的心態,只要經濟上 沒有問題,生活作息仍能正常運作,那其他照顧過程中可能遭遇的曲折,就都是可以解決的 (二) 就因為嚮往自由的工作型態,照顧父母才能名正言順的選擇不受制於辦公室的生活

留在家鄉經營店面,M1 不以「職涯受阻」來看待自己。他認為自己可以同時經營小店並且照顧 父母,是因為父母對自己的「信任」。M1 說自己可以不是個成功的生意人,但是可以是個被信賴的照 顧者,同時他將自己年輕的歲月當成階段性的任務完成:

…倒不會覺得自己的工作被打斷了?!(笑)

64 倒是覺得比較自我滿足吧!比較沒有那個野心吧!(M1-R-Q-7) ……

那我會回來也跟我自己的個性有關。在外面我不屬於辦公室的人。我從來不喜歡坐辦公桌的工作。

所以剛好回來,(顧店)也符合自己喜歡自由地個性。最主要的是也沒有什麼慾望啦!(M1-R-Q-25)

就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原先的制式工作,所以現在這個小店東的身分是符合自己不受拘束喜歡自由 的個性。轉化自己看待意外成為父母生活主要照顧者這件事情,M1 設定自己是不喜歡原先的生活步 調,而剛好照顧母親的這個機會,讓他能夠名正言順的捨棄舊有的工作,同時調適自己去適應新的角 色,認可自己目前所承擔的責任與扮演的生活角色。父母是因為信任自己,所以放心自己在身邊;那 自己也因為能夠藉由照顧父母的這個角色,從事較自由的店面生意,而不用受制於制式呆板辦公室生 活,這是 M1 設定自己成為父母主要照顧者的條件。甚至自己還將照顧父母視為「照顧自己的女人」

一樣,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了:

…我的心態就變成自己該做的事情把它做好。跟我的作息把它變成習慣。自己的心態喜歡自由,或 許就是說把照顧父母的事情做好,以外的時間也不會有人管。把照顧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或許就 把他們當作自己一起生活的人啊!像自己的女人一樣啊,反正就是說把父母當作去填補那一塊吧!

或許那種心態吧。其實也可以說是變成部分生活的重心啦!(M1-R-Q-30)

(三) 孝順父母與照顧父母,依據不同時空條件,選擇最宜的方法

對於自己能夠親自照顧父母,而不用遷就工作而必須請外傭或是社福機構協助,M1 表現出極大 的滿足感。對他而言:

其實工作不應該是不用承擔照護責任的理由。否則搬家、距離遠都可以拿來當作推卸照顧責任的理 由。大家的觀念是要改的,金錢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即使出錢,還是會有照護的責任。否則最 後會用錢來逃避照顧責任。…(M1-D-Q-11)

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心態問題。要調整自己的心理。…因為我的心態,這有很多都會影響這個,只 要金錢上沒有問題,就覺得自己是比較符合照顧者的要求。…(M1-R-C-1)

Tang(2011)曾針對 113 位在美國的華人,做了文化價值與非正式的支持對家庭照顧者的照顧經驗 的影響的量化分析。Tang 發現,文化價值對於家庭照顧者有正向的影響,也就是說,華人文化中對於 長者在家安養的價值,支持家庭照顧者去承擔這份照顧責任。因為孝順的文化價值影響,華人社會中 受照顧的父母與子女的互動,不只影響到成人子如何定義自己為父母照顧者,也會影響到受照顧者的 心理層面。所以對於自己能夠以照顧者的角色陪伴在父母身旁,讓父母能夠感受到子女孝順的親情,

這對 M1 來說,是一種值得欣慰的成就。而 M1 在調適自我的同時,也會與父母溝通,將自己的照顧

65

壓力與可能的需求告訴受照顧的父母:

其實目前也還沒有到(要不要請人協助)的時候啦。說真的,請人你還是要一個人跟著啦!這是不變 的那個啦,很多請人自己不下去做,所以說有一半一半啦!有一半是你工作環境不允許你全職的 去那個,有一半是因為你工作累你也不想,要休息。跟照顧小孩子一樣。跟年輕人照顧小孩一樣,

有一點是說我不想要做這個工作的心態。那目前我的照顧工作也還沒有到要替換的程度,就算媽 媽住院也還是我一個人扛。那種(住院)的情形我就會,爸爸沒事我就把爸爸帶到醫院去陪我媽。這 樣我的照顧工作就能集中在一個地方。我會像吃飯我就可以兩個人一起在那邊(照顧他們)吃。他能 夠帶去的時間我就儘量把爸爸也帶去那邊。(M1-R-Q-40)

藉由這樣的互相體諒與支持,M1 能夠將照顧工作的壓力轉換成只是自己生活行程上例行的安排調整。

同時因為能夠直接溝通,在距離正式第二次訪談之後約半年的例行問候拜訪談話中,M1 提到了母親 身體開始走下坡,自己開店營業的時間就調整縮短,同時也與父母溝通:

就是說跟他們的溝通不會是命令式的溝通,可以互相討論。比較不會是單方面的接受指令。有時候 感覺不行的話,可以跟他講說不行這樣,這樣子不行喔,不會單方面的那個。…

…我是跟他們溝通他們要配合我。這樣照顧起來就沒什麼好那個的。你自己要人家照顧,你該做什 麼,不要大家顧起來有什麼那個,…。你要儘量避免一些無謂的事情。不能他們要怎樣就怎樣,我 們溝通較好就是說有什麼話我們都可以講,……我不會說把問題留在那邊不要也不跟你講。這樣問 題不會一直留在那裏。(M1-R-C-2)

接受自己為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承擔責任的同時能夠在遭遇問題的時候直接面對。這樣的態度讓 M1 在今年農曆新年過後,發現母親開始無法自理生活並且呈現失智的初期徵狀,自己能夠調整心態,

申請外傭來協助自己,替換自己處理一些母親日常生活活動的雜務。因為瞭解照顧父母是一條漫長的 路,似是而非的矛盾處境是現實世界必定存在的,孝順但同時必須是實際。調整自己,以多重方法來 解決照顧父母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挑戰,這樣才不會陷入照護失能或失智老年父母「像面對無止期的 喪禮」(劉嘉韻、鄧桂芬,2016) 的怨懟或是幽抑。

二、與他者的連結

(一) 考慮曾經有的婆媳問題,由其來照顧父母最不會有麻煩,這是多重因果關係下較好的解決方案 對 M1 而言,離開原有的工作,留在家鄉照顧母親原本是個當下暫時的「必須」:

怎麼講呢?反正我可能比較例外的,跟別人比較不一樣的。我就很自然的。…就是說在台北 那時候,不曉得我二叔還是….我二叔出殯啦。那時候回來,…剛好我休假,剛好在工作上,

剛好也想換工作了。那回來剛好遇到我媽跌倒,就住院,頭部去開刀,開刀以後就那時候我就

剛好也想換工作了。那回來剛好遇到我媽跌倒,就住院,頭部去開刀,開刀以後就那時候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