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的信實度

一般量化研究有其標準化的研究工具和明確的研究實施程序,所以在其研究過程較具客觀性,取 樣和實施的過程也因其客觀性能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但質性研究一樣有規範限制以及注意要點,萬 文隆(2004)認為,質性研究的可信賴性(credibility)可對應到量化研究的內在效度,而質性研究的可遷 移性(transferability)則可以對應到量化研究的外在效度;量化研究的信度,對應到質性研究之可靠性 (dependability)及可驗證性(confirmability)。深度訪談只要能夠透過立意抽樣等方法,仔細精密尋找符 合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的受訪者,並且在訪談前就做好周密預備工作,並且能從不同的屬性及面向,

多角度的進行訪談,並且進一步了解受訪者的心靈深處,這樣的訪談,就具有可信賴性。至於可驗證 性方面,在深度訪談時,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受訪者的主觀意向,有如 Husserl 現象學中的所提到的

「放入括弧,存而不論」(懸置);再深入本質,以客觀的態度與方法去找到事情的真相(萬文隆,2004)。

質性研究的信度通常以可重複性為其重點(王文科,2000)。因此質性研究之信度問題,可透過下 列五個條件的改善來提高信度:一、盡量蒐集第一手資料,不用推論;二、提高研究者的專業能力;

三、為獲得有廣度、有深度的資料,盡可能與資料提供者或受訪者密切配合;四、採用同儕評論(peer review),研究者須花時間和同僚討論自己所提出的解釋,從而找出與其有關的問提供其他研究者和同 事檢討改進的機會,避免有所偏見;五、利用機器(如錄音機)記錄資料,以免遺漏失真。在本研究進 行的過程,研究者將資料收集時間拉長到超過一年的時間,就是希望藉由與受訪者的日常聯繫與交談,

將他們照顧父母過程中的最真實的起伏、最深切的感受,盡可能地呈現在研究內容中,藉此提高本研 究的信度。

在探討質性研究效度時,通常是指其研究結果是否擁有可接受度、可信賴度或可靠度。因此對於 可能影響其可信賴等諸因素需加以考量,而其中為重要且具有影響的因素為研究者偏見(researcher bias)。為了增加研究效度,改善研究者可能的偏見影響,要做到:一、研究者的自行省思(self-reflexivity),

即研究者積極對自己可能持有的偏見和傾向進行批判性的自我省思,研究者較能瞭解自我、調整或試 圖控制自己的偏見;二、抽取負向個案的樣本(negative case sampling),即研究者仔細針對所作的研究 中,探求發現是否有無法與所期待結果相符或解釋的例子,以這樣的謹慎方式進行,則重要的資料將 不會遺漏,且蒐集齊全,所獲得的結果則將更可信賴(王文科,2000)。

為了強化本研究的信度與真實度,第一步為嚴謹有系統地蒐集文獻資料。先就家庭照顧者、家庭

56

照顧者負荷、家庭照顧者福利、家庭照顧者經驗、家庭照顧者動機等各種相關研究廣泛蒐集,再以交 叉比對、交叉驗證的方式,篩選出其中與成人子女作為家庭照顧者相關的文獻與研究。同時關注對於 相關家庭照顧問題的媒體、新聞與網路文章或報導。另外參加不同組織或團體針對家庭照顧者的講座 或研討會來了解目前家庭照護者可能有的相關困境或現有相關社會支持政策。

除了文獻收集,本研究資料還包括了深度訪談資料。在訪談資料收集之後,研究者再以多重編碼 方式,利用「後形式思維」運思架構將其分析,並檢視編碼一致性來對訪談內容不斷反覆閱讀、摘要、

萃取,希望能從訪談內容中浮現研究對象的轉化經驗,進而將其組織為不同的感知連結關係與轉化層 次,與所蒐集文獻做一對照分析,以建立訪談資料與文獻間交互參照(cross-referral)的目的。訪談資料 的分析表格以表 3.4 的對受訪者 M1 編碼分析格式為例。其中訪談資料的代碼 M1-R-Q-1 代表的是:

受訪者代號(M1)-正式錄音訪談-針對問題內容-第一部分,若為 M1-D-C-1 則為受訪者代號(M1)-日常訪 談-一般性談話內容-第一部分。

57

Problem definition 問題的定義

58

研究者以質性研究方法為主要架構,應用資料三角檢證方法(Triangulation)蒐集不同來源及型態的 資料來對應研究問題。三角檢定方法是指研究者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角度來測量相同物體的距 離,以促進測量結果的精準性,其立論基礎即是假定不同方法各有其優缺點,所以需要透過不同方法 來互補以達到獲得或發現可信賴與準確的知識(潘淑滿,2003)。本研究遵循一、訪談結束後立即謄寫 出訪談內容文字稿,以免因為時間影響錄音訪談時某些沒有訴諸語言表達的情緒起伏紀錄因記憶模糊 而失真。之後文本內容暫時存檔。待研究者沉澱數日之後,重新反覆浸潤閱讀,作出筆記與摘要彙整 成之後日常訪談的要點。之後利用與受訪者作日常生活關懷的機會將這些彙整的要點與受訪者作進一 步的對話,以確認其文本內容的一致性與完整性。二、為了避免研究者本身的同時擔任訪談者和資料 分析者,其本身觀點影響文本內容的詮釋,帶來可信度的問題。因此,將邀請學術背景相當的同儕閱 讀訪談資料文本,並且針對資料的內容互相討論以確認理解的一致性。三、另外在訪談前、訪談時、

與訪談後與研究對象連絡過程中,研究者針對研究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向受訪者交叉詢問,或是訪談進 行時常與熟識受訪者交流,以確認訪談資料內容的完整性。這是本研究應用資料多元檢證方法來確認 並滿足訪談資料收集的完整性。最後再依照個別分析的結果作一統整,回應研究問題,撰寫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