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建議

雖然生命必須要走過才能知道風景,才能瞭解箇中滋味,但藉由他人的學習經驗分享,其實是可 以讓自己能夠做好更充分的準備。本研究的受訪者基本上都因為學習到改變自己認知的架構,運用

「後形式思維」,在這高齡少子化社會趨勢中,成為能夠正面因應照顧父母所帶來的發展任務挑戰的 成人子女照顧者。本研究根據這些受訪者的學習經驗內容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 凡人都會面臨生老病死,應該趁早學習成為具有後形式思維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

(一)學習成為具有後形式思維的照顧者

學習﹕

「後形式思維運作」的練習 (參考本論文第 35 頁)

自我轉化的習得

衝突 與 矛盾

117

在過去關於家庭照顧者的研究,可將家庭照顧者在照顧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分為兩大部分:一種 是將家庭照顧者視為社會資源的一部分,因為家庭照顧者可以分擔社會照顧的責任。另外就是將照顧 者視為和被照顧者一樣,是需要協助的對象 (Twigg & Atkin,1994;呂寶靜,2005)。在儒家孝道文化 影響以及社會少子化的趨勢下,成人子女理所當然的成為台灣社會中照顧年老父母的重要社會資源的 一部分。同時,誠如本研究再三強調的,作為照顧者的子女無法預期自己這段「孝道與愛的展現」歷 程中會遭遇到的哪些起伏,也很難以既有的知識與認知觀念來看待逐漸年老父母,許多成人子女照顧 者身心或家庭在面對照顧工作與既有生活步調不一致或是無法兼顧而出現心理調適問題時,成人子女 照顧者反而可能成為需要不容易被看到需要協助的對象。就台灣社會的內外環境條件評估,目前政府 長期照顧政策是無法完全做到支持照顧者的公共責任,以及保障照顧者免於匱乏的權利 (王增勇,

2011)。以台灣社會對於家庭照顧者的協助與關懷著力最深的「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 簡稱家總)目前對於家庭照顧者所提供的支持資源為例,會發現其資源內容仍是著重在家庭照顧者感 受到壓力時的紓解,例如紓壓活動、支持團體與喘息服務;或是提供照顧技巧的訓練或是諮詢服務,

例如實務指導、到宅指導、照顧技巧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7)。所以當成人子女照顧者 面對的不是父母的失能需要的醫療協助或是勞務上無法負荷的支持援助時,自己本身的調適與改變就 成為能否正面因應照顧衝突的關鍵。

要能夠了解並且懂得運用目前政府或是相關團體對照顧者所提供的支持與資源,事實上是需要照 顧者本身具有一定的學經歷背景,才有能力去懂得並且尋求支持,例如網路資源的查詢、登錄紓壓活 動或是支持團體。在本研究的受訪者也都提到了這些支持與資源,但真正容易有陷入負荷過重而需要 協助,或甚至成為悲劇照顧者的,往往是那些家總所定義的「一至兩成的有『需要說不出口』,需仰 賴『他助』的弱勢民眾」(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7)。對於這些弱勢照顧者,家總認為社 工、親友、社區鄰里長的協助或通報是重要的關鍵。另外從預防與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就像家總所 提出的,要能夠儲備「長照戰備力」,是在家中長輩年事已高體力逐漸衰弱,但尚未失去生活自理能 力的時候,就要開始認識長照資源與規劃,學習家庭內溝通對話,瞭解長輩對未來的照顧想法,以及 手足彼此都能接受的未來照顧安排。這樣在承擔照顧工作的同時,才能懂得如何保有社會連結,運用 支持資源,學習在照顧自己與照顧他人之間取得平衡。

所以,成年子女照顧父母的角色與功能要能夠成為正面的社會資源,必須要跳脫「自我犧牲」、

118

「忍耐撐一下就可以過去的」這種心態,及早學習以後形式思維來因應的負荷與壓力的產生,讓自己 做出最好的調整與因應。本研究認為,假設如果能夠在照顧問題尚未形成,或甚至可以說是照顧事實 尚未出現時,例如在學齡青少年義務就學期間,學生就有機會透過公民社會學科或是相關社團活動,

學習或是接觸到如何彈性運用認知心理學中的後形式思維,應對日常可能的挫折與挑戰。並且瞭解家 庭親密關係與自己的生涯目標是需要彈性調整才能相互配合。青少年時期正是各種邏輯思考訓練與自 我角色認同建立的階段,如果能夠在這段時間就學習到後形式思維的概念,這樣當大家在進入成人期 之後,如果遇到需要承擔照顧責任的時機,至少能夠有能力認知瞭解到某些關鍵的因素其實是可以調 整並且選擇的。然後成人可以學習,及早調整與因應因為成為父母主要照顧者可能面臨的心理、生理 甚至財務上的衝擊,以及可能因為照顧工作的繁瑣而減少的社會參與。

(二)學習成為能夠以後形式思維看待自己老後的被照顧者

一個人在成年之後,逐漸由追求 A. H. Maslow(1973) 所定義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層次,提昇到追 求社會歸屬感、內在自我肯定及外在他人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的層次,甚至希望最終能夠達到精神 上的超越與平衡。也就是說,成人除了要追求經濟上的生活富裕,同時必須要能與社會他人有正向的 感知連結,才能真正在老年達到身心的平衡。藤田孝典(吳怡文譯,2016)曾指出,五十五歲前的人,

生活是以工作為中心。但是五十五歲開始,就必須重視配偶、子女、家人和朋友等人際關係。成人在 邁入老年期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價值觀,要將建立人際連結視為生活重心。

成年子女照顧者藉由照顧父母的這段歷程,其實已然預習了老年可能遇到的衝突與挑戰,現代成 年子女要學習及早儲蓄,儲蓄自己的金錢、儲蓄自己的健康、更要儲蓄自己的人際關係,在進入高齡 期前就開始和更多的人建立相互支援的關係,建立起更具彈性的生活安全網絡。所以,成年子女在照 顧父母的過程中需要認知到,認真照顧父母並不等同於放棄或孤立自己,努力建立或保持與其他親友 的親密關係,懂得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源協助照顧父母,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及早結交擁有分享生活樂 趣與意義的夥伴。這樣在自己卸下照顧責任,進入自己的老後生活時,就算經濟生活不甚富裕,即使 自己需要子女照顧或社會的協助,仍能成為一個活躍老化正向的被照顧者。

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後形式思維的世代理解與社會支持的建立

本研究在第四章的論述中有提到,因為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受訪成人子女在承擔照顧父母責任 的一開始,幾乎都不會有所遲疑,甚至自我認定是應該的責任。但照顧父母,面對的照顧責任並不會

119

因為時間拉長或是子女認真努力而減輕負擔,相反的,父母卻因其老化或疾病的多元與複雜而使得照 顧工作更加難以預測與安排,同時父母也可能會因為健康惡化或心智退化更加依賴單一的照顧者(陳 正芬,2013)。衛福部前次長李玉春受訪時就曾表示,在台灣,家庭照顧者幾乎承擔了超過一半以上失 能人口的照顧責任,但在這個快速老化卻又生育率屢屢創新低的社會中,「平均每個失能家庭只有 0.4 個照顧人力,跟以前農業時代很多人照顧一個失能者截然不同。也因此,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會變得很 大,有三分之一的人無法負荷壓力,導致照顧悲劇。」(林秀姿等,2017)。根據一 O 四人力銀行調查,

台灣每年有高達十三•三萬人,其中大都為是中壯年人口因照顧生病家人被迫離職(賴寧寧,2014);藤 田孝典(吳怡文譯,2016)也指出中產階級淪入老貧的五大意外原因,其中以父母親因病需要長期臥床 最困擾四十到五十幾歲的上班族。這些照顧負擔,不但考驗著成人子女原先的盡孝道期待,也對經濟 發展與社會安定產生很大的影響。

雖然「台灣民法已經明訂人民必須照顧自己的親人,國家支持的程度很有限。」(林姿秀等,2017),

也就是說在邁入高齡社會的此時,家庭仍是高齡人口的主要照顧單位。但是從經濟發展與社會安定的 考量,高齡社會中照顧長者不是放諸個人的責任、也不能依賴社會的負擔、或是政府的福利單一方面 的支持就可以完善的。從政府的政策思維面向來看,思考「如何讓老人保持活躍」,而不是把老化跟 醫療連在一塊。政府應思考如何鼓勵退休長者,以一生累積的智慧為社會所用。這樣不但可以避免讓 老人與社區失去連結,還可以活化老人對生產力的定義,不讓年輕世代將老人社會的負擔。就像最高 明的醫術,其實是治病於未病,這樣的觀念促成了今天公衛的發展與疫苗的發明;所以最好的照顧,

是讓被照顧者學習自己照顧自己,重新找到幸福感 (楊寧茵,2016)。

目前台灣社會的長照政策的理想是「在地老化」,配合長照政策落實理想,「社區關懷支援據點」

的社會支持與安全網路系統,應盡速發展,讓鄰里社區都是照顧圈,照顧負擔不會落在單一的家庭照 顧者身上。同時鄰里長與社工人員的訓練應該要加入對照顧者的關懷與支持評估,適當介入照顧工作,

使得家庭照顧者就算不懂或是不願意尋求支援,還是能將照顧悲劇防範於未然。

學習成為正向的家庭照顧者,是現代成人子女必須要認真思考的議題。而成人子女照顧者則可藉 由學習後形式思維運作模式,接受盡孝道與自我身心平衡之間可能的矛盾,統整自己生活中可運用的

學習成為正向的家庭照顧者,是現代成人子女必須要認真思考的議題。而成人子女照顧者則可藉 由學習後形式思維運作模式,接受盡孝道與自我身心平衡之間可能的矛盾,統整自己生活中可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