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價值觀之變化: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隨著現代化過程,華人家族主義和家文化傳統的延續及影響力或許正在淡 化,但由於這些家族文化觀念也被新成立的中小企業吸收,其仍對華人社會的 經濟與社會行動產生影響。因此,在研究臺灣社會文化的脈動時,華人「家族 主義」被視為社會創業行動及其發展所依存的社會文化脈絡。

總而言之,臺灣的「家族主義」具有如下特色:集體主義、關係、權威、

順服。只要臺灣傳統家庭的概念持續存在,臺灣的社會文化就仍根植在此之 上。

第二節 價值觀之變化: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臺灣的傳統價值觀源於中國農業社會。自 1950 年代起臺灣走向工業社會 時,原來的價值觀面臨巨大挑戰。如同蘇聯從共產主義走向自由民主社會一 樣,臺灣在邁向工業社會時,開始面臨國際市場因素和外部力量的干擾。新的 價值觀逐漸形成,唯傳統價值觀也同時存在,造成臺灣社會中的一些矛盾現 象,即為本節討論重點。

在第一節,筆者分析發現臺灣家族文化以及傳統的華人家族觀念有助於

「特殊主義」在臺灣發展,幫助企業藉由企業家的關係網絡或威權以確保其發 展。另一個「特殊主義」的形成因素為「恩比侍從」(clientalism),在國民黨來 臺後出現,是本節討論內容之一。

一、臺灣走向工業社會之歷程

國民黨來臺後,有別於中國過往歷史,臺灣農村在自耕農階層形成後出現 大轉變,創造了一般所謂之「經濟奇蹟」。這也是政府土地改革所造成最直接 的結果之一。

國民黨政府為了強化社會的自主性脈動,在 1950 年代開始進行進口取替代 業化政策。為了達成此目標,國民黨政府不得不扶植私人資本,特別是紡織、

食品加工、水泥、塑膠工業等。由於當時政府對經濟生產鉅細靡遺地管制,如 物價管制、原料進口配額、到外匯管制等,因此國民黨政府可以利用這些管制 作政治性分配,嘉惠那些對它忠誡的企業,或給予那些它想要合作之對象。25

在 1950-1970 年代崛起時有跟隨國民黨政府來臺的紡幟業,如上海幫與山東 幫,以及臺灣籍的臺南幫、臺灣水泥的辜振甫和台塑王永慶等。這些進口替代 時期崛起的企業,因為服從政府計畫而獲得社會資本、社會網絡與資金等,逐 漸成為國內市場的主要勢力。正如蕭全政描述當時臺灣企業與政府間的往來規

1995), p.78.

25 朱雲漢,「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

析 (台北:臺灣研究基金會,1989 年),頁 1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則:「事實上,隱含政府與企業間的緊密結合...而強調以出口順差帶動經濟發 展並累積外匯的重商主義色調」。 26 由於出口導向工業化,臺灣興起了大量與 世界市場有密切關係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在臺灣工業結構中佔了相當重 要的份量,而中小企業的產品則大部分以銷往外國市場為主。27

自 1950 年代進口替代時期開始,直到 1960 年代以後的出口導向工業化,

私人資本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公營企業所佔的比例相對減少。舉例來說,在 1952 年 , 私 人 資 本 在 製 造 業 的 產 值 佔 該 產 業 的 43.8% , 而 公 營 企 業 則 佔 56.2%,但到了 1960 年則相反,此後,公營企業的比例節節下降,到了 1980 年 代則僅佔 19%左右。28

在政府的扶植下,除了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發展,農業發展也有明顯突 破。黃俊傑在《農復會與臺灣經驗,1949-1979》一書中特別指出土地改革對自 耕農階層擴大有巨大影響。臺灣從 1949 年開始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 領」、「耕者有其田」等一系列土地改革政策。統計資料顯示,在 1946 年的臺 灣農戶中,自耕農僅佔 32.7%,到了 1960 年提昇至 64%,而後逐年緩步上升,

1989 年時臺灣自耕農佔農戶比例已達 86%。29由此可知,自耕農階層在臺灣的 發展,徹底改變了中國歷史上「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傳統,且 成功為臺灣後續工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農業改革改變了舊有的租佃 制度,一方面扶植自耕農,另一方面也轉移土地投資於工商業,創造人力及物 力的「剩餘」,並將此種「剩餘」轉移至非農業部門。臺灣農業部門一直有大 量的資本流入非農業部門,最終促成 1960 年代中期以後的工業起飛。綜言之,

農業發展為中小企業之發展提供了兩個主要資源:「良好人力」與「資金」。

臺灣當時的變化與美國學者萊特•米斯(Wright Mills)在其經典著作《權 力菁英》(The Power Elite)一書中所討論的美國階級結構變化很相似。米斯

(Mills)分析美國新富階級(nouveau rich)便是在一個市場變動幅度大的時代 中興起,當老世家難以維繫其市場地位,新舊世家地位變動的交叉點使得重視 血統的文化影響力減弱:

「在階級結構牢固的時代,古老的血統系譜成為社會聲望穩定的 基礎。於此時,各式各樣的傳統成規與禮節才會在穩定的經濟土 壤中生根茁壯。然而,一旦經濟迅速變遷且社會階層流動加快,

新富階級勢必竄起,相較之下,對地位的宣稱與透過傳統延續下 來的文化成見也將被摒除。」30

26 蕭全政,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 (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1989 年) ,頁 16。

27 周添城,「權力邊陲的中小企業」,蕭新煌等著,解剖臺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

(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年),頁 97-118。

28 林忠正,「威權主義下弱勢團體相互剝削的循環」,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

政治經濟分析 (台北:臺灣研究基金會,1989 年),頁 34。

29 黃俊傑,農復會與臺灣經驗 1949-1979(台北:三民書局,1991),頁 283-284。

30 Wright Mills,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p.52.

1950-1960 年間,臺灣農業人口佔總人口的 50%左右,但當臺灣走向工業化 後,農業人口至 1990 年下降到 17%。臺灣在人口結構方面出現明顯變化,例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價值觀與工業社會有所差異,進而在創業方面導致不同的出發點以及社會動 力。

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帶動了諸多社會變遷現象。廖正宏在《光復後臺灣 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中指出,土地改革後的十年間,由於農 業所創造的利潤不比非農業差,且農業增加就業機會,每公頃土地之農業就業 人口自 1953 年開始逐年增加,到 1964 年達到最高峰。而 1964 年以後,由於

「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順利地將農業部門的資金移轉到非農業部門,帶動非 農業就業機會的快速成長。32

胡台麗在《台灣農村小型工業發展的特質及其經濟文化基礎》裡說明農村 小型工業的特質與經濟文化基礎。她表示,農業利潤降低、非農業的工作機會 與工資增加以及農業機械化普及等因素,促使農民轉業並將累積的資本投向小 型工業。因此造就了臺灣自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的歷史性轉折。

二、臺灣走向工業社會之特色現象

1. 政府在社會文化中的角色:從「恩比侍從」到合作夥伴關係

自 1949 年國民黨政府來臺,到 1987 年政治解嚴為止,政府與私人資本間 呈現不同類型的關係。當時的國家機器以其政策及資源極力扶持私人資本,鼓 勵中小企業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政府在中小企業發展初期,扶植私人 資本進行資本累積的同時,仍具有一定的主導權。在當時的臺灣,特別是農人 缺乏資本的時代中,國民黨政府的參與類似於家長扶植兒子的起步發展。

國民黨政府來臺後,對經濟實施全面壟斷。不過當時的政府為了在政治上 獲取大眾青睞,採取「將經濟利益優先分配給對它忠誠之跟隨者」的策略。因 此,在 1950 年代後,臺灣出現「恩比侍從」(Patron-Client) 之關係類型。王振 寰回顧臺灣歷史時提到,在臺灣出現的國家機器與資本之關係,是屬於國家統 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的政治機制,33 當時在臺灣出現的很多工商業總會主要 由政府設立,扮演著控制組織成員的政治代理機構。

尤其在 1950-1970 年代,「恩比侍從」與中小企業之發展可被視為臺灣歷史 中的新社會現象。「恩比侍從」是指一種特殊關係,這種關係並不及於一般人 身上,而是針對與政府有密切關係的人。基本上,「恩比侍從」是特殊利益和 政治支持間的交換,與國家的分配和控制資源的角色有關。34 這種關係並不是 一般政府和企業間的往來,而是一種交換關係。在當時,國民黨政府控制了所

32 關於本節所歸納的戰後台灣農業政策的發展,請參考: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光復後台

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1986),頁 83-84。

33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新政商關係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1993 年第 14 期,頁 123-163。

34 Bob Jessop, State Theory: Putting Capitalist States in Their Place (London: Polity, 1990), p. 163.

Schmitter)的說法來描述 1950-1970 年代臺灣政府所啟動的方案:「國家主動 設立各種非競爭性、少數和壟斷性利益代理組織,並提供給它們正式的利益代 理權,以此與之交換領袖選擇權和政治支持」。39

在臺灣,國民黨政府則主要透過工業總會、商業總會,以及工商協進會等 進行與企業家之間的統合性政治關係。由此可見,在早期中小企業的發展時 代,專業社會網絡(professional social networks)的起源和建構跟政府參與有密 切關聯。雖然政府參與的主要目標在於實現「恩比侍從」,扶植對政府忠誠的

35 Chi-Nien Chung, “Beyond Guanxi: Network Contingencies in Taiwanese Business Groups,”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 27(2005), pp. 461-489.

36 Ichiro Numazaki, “Networks and Partnership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Chinese Elite in Taiw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1992), p. 318.

37 王振寰,「台灣的政治轉型與新政商關係的形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台北),1993 年第 14 期,頁 123-163。

38 陳明通、朱雲漢,「區域性聯合獨占經濟、地方派系與省議員選舉:一項省議員候選人背景

資料的分析」,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台北),1992 年第 2 卷第 1 期,頁 77-97。

39 Philippe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Review of Politics, Vol.36 (1974), pp. 85-1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企業、維護社會管理,以及獲取企業家的後續支持,但同時亦有意無意地創造 了類似於「家父長式」的經濟管理作風。

自 1950 年代以來,國民黨政府利用極大之政治和經濟資源來強化自己的統

自 1950 年代以來,國民黨政府利用極大之政治和經濟資源來強化自己的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