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兒童分類能力發展

認知科學當中提到物體間相似性的認知和類似的物體集成到範疇之 中,都是在導引我們找出並歸納複雜情境環境的秩序。透過降低記憶的負 荷和提升有效的資訊檢索與儲存,劃分範疇時即是所謂之分類,可作為認 知機制的基礎,並在環境中簡化個人經驗。在人類組織中,將事、物分類,

是其生活經驗的重要方式之一,張雪君(1995)提出透過研究兒童分類能 力的發展歷程有助於施行者了解兒童是如何將其經驗做組織分類。而所謂 的分類,包括簡易分類和邏輯分類。簡易分類對學齡前兒童是一個很自然 發生的活動,他們會自然地找出物品的相似處,把直觀感覺上相同或相配 特質的物件歸類在一起,做簡單的分類活動。邏輯分類是兒童在具體運思 期(7至11歲)才逐漸發展的能力。

以下分別敘述學齡前兒童及學齡兒童之分類能力發展:

壹、學齡前兒童分類能力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的幼兒,運用事物共同的特徵來進行分類和歸類,

是孩童最熟悉的活動之一。我們在分類和歸類的活動中,需要幼兒從中發 現物品的相同和相異之處。兩歲以下兒童可以使用他們的分類知識來得出 物品有沒有可觀察的特徵,讓他們做出歸納或推論(Baldwin, Markman & Melartin, 1993;Gelman & Coley, 1990)。此外,觀察發現學齡前兒童對 相同類別屬性歸類的推論比分類新的事物要容易得多。對大約四歲幼兒而

言,他們會選擇物品其中一個特徵來分類,例如:顏色、大小或形狀。五 歲的幼兒開始瞭解同一組物品可以用更多不同的命名方式來加以分類,例 如:水果這種物品可以分成圓的、有刺的、重的、硬的、或小顆的。觀察 發現,幼兒在學習分類和歸類時,首先根據的是形狀,然後是顏色,最後 才是大小。

姚宗威(2004)認為分類若以直觀的、知覺導向的方式,先選用某個 特徵為分類的依據再依此進行分群,是採用「下行分類」的模式,與日常 生活的分類模式類似。

最開始的時候,幼兒童常只會依照一種性質來分類,例如:分成紅色 的和不是紅色的,或分成大的和小的。隨著幼兒經驗慢慢的累積,對分類 越來越熟練之後,他們就越能一次考慮比較多的性質,而不指是依照單一 的條件來分類,例如:紅色且光滑的水果。

依照一種性質來分類的這種分類活動,會讓幼兒的觀察力變得越來越 敏銳,同時當幼兒對分類和歸類物品越來越熟悉時,他們就開始能比較物 品間不同的數量,進入另外的學習當中。分類和歸類能力的建立也能幫助 幼兒更瞭解周遭的世界,他們會發現不同的物品會一組一組的歸屬在一 起,事物間也會產生一種規律。

貳、學齡兒童分類能力

邏輯分類是兒童在具體運思期階段能獲得的能力,例如兒童必須利用 邏輯思考、區分並協調事物類別中的內涵和外延。邏輯分類是科學家常用 來整理其收集之事物及資料的方法之一,譬如生物學家將自然界萬物先分 成生物與非生物,再將生物分為動物與植物。邏輯分類的技巧包括辨識物 體,指出各種物體的相似點、相異點,與相互的關係。以下由教育的觀點 來說明邏輯分類(阮淑宜,1990):1.分類某一群物體時,找出能夠觀察到 的特性作為分類的憑藉,如形狀、顏色、大小等。所以學童在進行分類活 動的過程,同時也在培養敏銳的觀察力、辨識與比較的能力。2.任何一組物

體可能有好幾種分類方法。分類活動不但重視學習的結果,也重視學習的 過程,以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只一種,從活動中鼓勵擴散性思考,

發揮想像與創造力。

皮亞傑(1969)曾說:「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合理的將事物分門別類者,

即表示能以精確明辨的方式替代含糊籠統的反應。」對於邏輯分類的思考 能力的教育價值;另外,他也認為:學童如果不具備系統化及靈活的邏輯 分類與關係概念,則學習方法不但呆版不具有彈性,而且會有曲解事實情 況,因為他只能注意吸引奇特有趣的片面情況。

從認知發展的觀點而言,能夠靈活運用邏輯分類系統,尤其是建立穩 固之「量化包含類別」概念,時為日後青少年期推理演繹思考力之基礎。

所以,皮亞傑假設邏輯分類概念具有以下三種功能:1.聯結事物間的共同 性。2.分辨事物之相異性。3.事物間可被量化。(俞筱鈞,1982)

對於我國國民小學階段的兒童,正是橫跨具體運思期和形式運思期的 時期,是兒童們藉此「分類」技能學習具體事物、半具體事物以進入抽象 事物推理演繹思考的黃金時期。在各樣學科學習上,分類是十分重要的技 能。另一方面,在心理學上分類是重要的認知能力。Rosch等學者(1976)指 出人們在環境中會將物體加以分類,藉著類別系統(category system),才能 組織大量訊息在長期記憶中,並藉此來引導他們的推理過程。而且若以學 習的觀點而言,擁有類別的能力具有以下的優點:1.沒有類別則所有事物都 僅是單獨的存在,那麼思考和類化的過程將無法自然發生;2.節省大腦對記 憶或認知的負荷;3.降低對太多事物的重複學習的時間與能量;4.讓人類未 看到事物便知道或推論它的類別;5.讓我們能自然分辨事物。

誠如以上所言,分類具備有連繫事物間之共同點、辨別事物之相異處 與量化等三種功能,能發現及比較事物的相同處、不同處以及用具體的量 化來描述。「分類」是習得是認知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同時,分類 概念對於兒童的重要性如下:1.分類能力是邏輯推理的重要基礎項目之一,

在分類的過程中,兒童藉由比對事物、找出異同、類別組合等歷程,也正

是培養邏輯推理當中發現與歸納原則的基本能力。2.與兒童在發展概念密切 相關:兒童藉由分類的過程不斷地將事物做異同辨識與組織,進而形成新 的概念。3.兒童組織生活經驗的重要方法之一:經由分類活動可以讓兒童在 學習上更有系統與效率,避免生活當中所吸收到的知識缺乏連結性,並難 以應用於生活中。就如同大賣場裡將各項物品分門別類的擺放於置物架 上,使購物者在購物時能很快就找到要購買的物品,減少浪費時間或精力 在一堆無類別的物品當中翻找,提升效率與成本(莊志彥、蘇育任,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