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社會效度

本節主要目的在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教學實驗結束後,對研究參與 學生之另外特教班老師及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問卷內容主要分 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李克特氏(Likert-type)五點量表,計分方式:「非常同 意」得 5 分、「同意」得 4 分、「普通」得 3 分、「不同意」得 2 分、「非常 不同意」得 1 分,對研究參與學生的老師及家長進行資料蒐集;第二部分 則對老師及家長進行訪談,整理成質性資料,資料整理分析如下。

壹、老師與家長問卷訪談

從表4-3中可以看出,在選擇目標行為上,老師及家長評分都在4分以 上,代表老師及家長對本研究之目的具有肯定意涵,認為分類能力對學生 而言是重要的,而對分類能力培養的項目-水果的食用方式與依據場合選擇 服裝-也是認同的。

在介入效果方面,參與甲的分數在老師與家長的評分上差異較大,參 與乙的分數在兩者間評分差不多,參與丙的分數評分差距略比參與甲好。

在目標行為評分上可以看出,老師與家長對研究參與學生能否學會目 標行為都抱有認同或帶著期待,介入效果呈現出研究參與學生除了在學校 及家中生活的分類能力表現有落差外,同時,特別在「主動」表現出辨識 水果食用方式及依據場合選擇服裝的分類能力是落後於其他項目分數,顯 示研究參與學生在主動性表現上需要更多練習。

表4-3

老師與家長問卷訪談結果分析

評量指標 受訪者 甲生 乙生 丙生 平均 受訪對象 老師 家長 老師 家長 老師 家長 老師 家長 1.目標行為

1-1 分類能力對學生而言是重要的 5 4 5 5 4 5 4.67 4.67 1-2 學會辨識水果食用方式的分類

能力對學生而言是重要的 5 4 4 5 3 5 4 4.67 1-3 學會依據場合選擇服裝的分類

能力對學生而言是重要的 5 4 4 5 3 5 4 4.67 2.介入效果

2-1 學生在生活中有被動表現出辨

識水果食用方式 5 3 4 4 3 4 4 3.67 2-2 學生在生活中有主動表現出辨

識水果食用方式的分類能力 4 3 2 3 2 2 3 2.67 2-3 學生在生活中有被動表現出分

類依據場合選擇服裝 5 4 4 4 3 4 4 4 2-4 學生在生活中有主動表現出依

據場合選擇服裝的分類能力 5 4 4 4 2 2 3.67 3.33 平均 4.86 3.71 3.86 4.29 2.86 3.86 3.33 3.95

貳、老師與家長訪談紀錄

一、研究參與者在接受分類數位遊戲教學後,辨識水果食用方式的分 類表現?

(一) 參與甲 1.教師:

參與甲口語能力進步很多,如果口語引導方式問他:「這個 A

水果要怎麼處理才能吃?」、「那還有什麼水果跟這個 A 水果一樣 的方法?」這類方式詢問比較說得出來。

有一次上烹飪活動課,削紅蘿蔔的時候,參與甲自己說:「跟蘋果 一樣」,要再追問:「哪裡一樣?」,他回說:「用刀子削啊。」老 師原本還以為他會說跟蘋果一樣紅色的。

2.家長(爸爸為主要照顧者):

爸爸表示:「家中很少吃水果,平常也很少讓小孩進廚房,所 以他大概會吧,老師就看你怎麼教沒關係。」接著又說到:「上次 去超市,他看到西瓜,說老師有給他吃西瓜,拿刀子切這樣。」

(二) 參與乙

1.教師:

參與乙他背誦能力和認圖卡能力都很好,引導式問題下他可 以說得出來答案,但不會主動說出食用水果的方法。比較被動一 個問題一個答案,也比較不會舉一反三。

2.家長:

在家裡都是我在處理水果,他比較偏食,只吃香蕉、蘋果。

也是跟老師說得一樣,大部分對話都是一問一答,很難問出來他 到底學會多少。

(三) 參與丙

1.教師:

參與丙他注意力比較分散,學習模式都要練習比其他人多次 才記得住,口語表達上比較是複誦別人的問題,例如:「香蕉要剝 皮跟什麼水果一樣?」參與丙回答:「跟什麼一樣?」換個方式拿 圖卡給他選,從兩張圖卡中可以選得出來。

2.家長:

在家裡都是我處理水果,他很挑食,愛吃不吃。問問題也不 回答。每個水果的名字心情好的時候就會講。

二、研究參與者在接受分類數位遊戲教學後,依據場合選擇服裝的分 類表現?

(一) 參與甲 1.教師:

我認為參與甲在依據場合選擇服裝方面學習效果比辨識水果 食用方式來得好些。他自己星期一、二、四、五都會穿運動服來 學校,星期三會跟普通班學生一樣穿便服來學校,這個我們都沒 提醒他。最近星期五要上游泳課,也都有準備泳具。上次我們去 戶外教學,他自己都會主動要找帽子和拿水壺。從這些部分來看,

我認為他學得很不錯。

2.家長:

我都沒有幫他準備要穿什麼衣服,他都自己拿,運動服和制 服都是這樣。不錯啦,泳具我幫他買好,他自己會放到書包。他 很會流汗,我都只買運動服。

(二) 參與乙

1.教師:

參與乙他依據場合選擇服裝的分類能力也是優於辨識水果食 用方式。我看他之前還會疑惑班上有些人怎麼沒有穿運動服或制 服來學校,出去社區適應也會主動戴帽子背背包和拿水壺,很不 錯。上次看到參與甲的泳具,還會主動說某某某上游泳課。

2.家長:

之前有帶著他看課表,有體育課的那天穿運動服,沒有體育 課的時候穿制服。便服都是我幫他準備好和搭配的,他沒有搭配 的概念,只知道上衣、褲子、衛生衣、內褲和襪子都要穿。

(三) 參與丙

1.教師:

參與丙可以看著圖片說出物品名稱,在引導下做分類活動。

他星期一到五都穿便服來學校,都沒有練習到學校要穿制服或運

動服這種依據場合選擇服裝的能力。平常也都很被動等別人幫他 準備好出遊的物品。

2.家長:

每天參與丙的衣服都是我幫他搭配的,他應該不知道要怎麼 選吧。學校制服喔,他長得太快了我就沒有幫他買。出去玩的時 候帽子愛戴不戴的,隨便他啦。

三、對分類數位遊戲教學後的感想?

(一) 參與甲 1.教師:

數位遊戲對參與甲有很大的吸引力,他在操作遊戲時神情很專 注,學習效果也很有效果,我認為數位遊戲教學方式對他幫助很 大。

2.家長:

我在家很少給他玩手機,我家沒有平板和電腦,偶爾會給他玩電 視遊樂器,所以這些東西對他很有吸引力。學起來有效的話,老 師繼續教沒關係。

(二) 參與乙 教師:

我看他在操作數位遊戲的興致不高,看一看按一按,比較被 動。比較喜歡看上面的圖畫,他的學習效果可能來自本身記憶能 力不錯的關係。

家長:

在家他有時候會想要拿我的手機看影片或照片,很少讓他玩 平板或電腦,他也不太愛玩,喜歡看影片和聽英文。對會動的畫 面比較有興趣。老師還是可以繼續試試看這種教學方式,讓他多 學不同的東西也好。

(三) 參與丙

教師:

參與丙比參與乙在操作數位遊戲上更被動,看一看遊戲畫面 就開始放空,手也不太愛點圖片,但是如果網路不順的時候又會 生氣。看學習效果不是很明顯,可能要多練習幾次。

家長:

他在家常常會自己拿平板在看影片,很會找影片,不會打字 怎麼找的?有時候還會跟著影片跳舞。老師再繼續教沒關係,不 要看太久就好。

綜合以上老師與家長的問卷訪談回饋,認為數位遊戲有不同程度助於 研究參與者提升分類能力,參與甲因為口語表達能力較佳,所以比較能夠 看出學習成效,而參與乙需要給予口語引導和合適的情境來讓他有表現的 鷹架,參與丙則需要更多的練習和給予更多的反應時間。整體而言,老師 與家長對本研究持正向且支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