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照顧分類能力兩個單元學習成效之比較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自我照顧分類能力兩個單元學習成效之比較

圖 4-3

自我照顧單元一、二遊戲操作時間秒數

以下就圖 4-3 說明三位研究參與者在自我照顧水果食用方式(以下簡稱 單元一)和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以下簡稱單元二)的遊戲秒數視覺分析做比 較。

壹、參與甲在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單元一和單元二比較

一、視覺分析比較

(一)單元一

參與甲在教學實驗開始前變化幅度小,整體而言基線期階段呈現 穩定狀態。在介入期階段,參與甲在水果食用方式之分類能力學習表 現上,在趨勢穩定性為穩定的狀態,水準穩定為變動狀態,表示學習 效果呈現穩定且正向的發展,即數位遊戲的教學實驗有顯著效果。參 與甲在維持期的水果食用方式之分類能力學習效果呈現穩定下降趨 勢,有良好的維持效果。

(二)單元二

在教學實驗開始前變化幅度小,基線期階段呈現穩定狀態。在介 入期階段,參與甲在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之分類能力學習表現上,在趨 勢穩定性為穩定的狀態,水準穩定為不穩定的變動狀態,表示學習效 果呈現不穩定且正向的發展,代表本研究對參與甲學習成效有顯著的 介入效果。參與甲在維持期的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之分類能力學習效果 呈現穩定平穩向下趨勢,有良好的維持效果。

(三)比較

參與甲在單元一與單元二的水準穩定性都是從基準期的穩定到介 入期的不穩定,在維持期又呈現穩定狀態,代表本研究之教學實驗介 入對參與甲具有學習成效及良好的維持效果。

二、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操作秒數比較

(一)單元一

在教學實驗進行之前,參與甲操作秒數為300秒,介入階段結束 時,參與甲的數位遊戲平均操作秒數為100.03秒,維持期階段平均操

作秒數41.09秒。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從基準期第一個資料點300秒,至 維持期最後一個資料點35.42秒,差值為264.58。

(二)單元二

在基線期階段,參與甲操作秒數為300秒,介入期階段,參與甲的 數位遊戲平均操作秒數為61.93秒,教學實驗進行之後平均操作秒數 30.29秒。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從基準期第一個資料點300秒,至維持期 最後一個資料點30.5秒,差值為269.5。

(三)比較

從以上可以看出,單元一的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差值為264.58,單 元二差值為269.5。在圖4-3中呈現單元二的資料點秒數幾乎都低於單元 一,表示參與甲在兩個單元之間,在單元二的學習效果是稍微優於單 元一。

貳、參與乙在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單元一和單元二比較

一、視覺分析比較

(一)單元一

參與乙在教學實驗開始前變化幅度小,整體而言基線期階段呈現 穩定狀態。介入期階段趨勢穩定性為穩定的狀態,水準穩定為不穩定 的變動狀態,表示學習效果呈現不穩定且正向的發展,代表本研究之 教學介入對參與乙學習成效有明顯提升效果。參與乙在維持期的水果 食用方式之分類能力學習效果呈現穩定平緩趨勢,有良好的維持效果。

(二)單元二

參與乙在教學實驗開始前變化幅度小,整體而言基線期階段呈現 穩定狀態。參與乙在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之分類能力學習表現上,在趨 勢穩定性為不穩定的狀態,水準穩定為不穩定的變動狀態,表示學習 效果呈現不穩定且正向的發展,代表本研究之教學介入對參與乙學習 成效有立即明顯提升效果。參與乙在維持期的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之分

類能力學習效果呈現穩定向下趨勢,顯示參與乙經過介入期後,仍然 繼續學習,有良好的維持效果。

(三)比較

參與乙在單元一與單元二的水準穩定性都是從基準期的穩定到介 入期的不穩定,在維持期又呈現穩定狀態,代表本研究之教學實驗介 入對參與乙具有學習成效及良好的維持效果,並且從數據上來看有遊 戲操作秒數有持續減少的現象,表示參與乙保持在學習的狀態。。

二、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操作秒數比較

(一)單元一

在基線期階段,參與乙操作秒數為300秒,介入期階段,參與乙的 數位遊戲平均操作秒數為221.62秒,教學實驗進行之後平均操作秒數 133.1秒。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從基準期第一個資料點300秒,至維持期 最後一個資料點124.39秒,差值為175.61。

(二)單元二

參與乙在基線期階段,操作秒數為300秒,教學介入階段,參與乙 的數位遊戲平均操作秒數為219.2秒,維持期階段平均操作秒數114.17 秒。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從基準期第一個資料點300秒,至維持期最後一 個資料點75秒,差值為225。

(三)比較

在圖 4-3 中,介入期階段中單元一與單元二的資料點秒數不分軒 輊,互相超越與被超越,單元一的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差值為 175.61,

單元二差值為 225。顯示參與乙在兩個單元之間,在單元二的學習效 果是優於單元一。

參、參與丙在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單元一和單元二比較

一、視覺分析比較

(一)單元一

參與丙在教學實驗開始前變化幅度小,整體而言基線期階段呈現 穩定狀態。參與丙在水果食用方式之分類能力學習表現上,在趨勢穩 定性為不穩定的狀態,水準穩定性為不穩定的變動狀態,表示學習效 果呈現不穩定且正向的發展,代表本研究之教學介入對參與丙學習成 效有明顯提升效果。維持期的水果食用方式之分類能力學習效果呈現 穩定向上趨勢,有少許的維持效果。

(二)單元二

參與丙在教學實驗開始前變化幅度小,整體而言基線期階段呈現 穩定狀態。在介入期階段,參與丙在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之分類能力學 習表現上,在趨勢穩定性為穩定的狀態,水準穩定為不穩定之變動狀 態,表示學習效果呈現不穩定且正向的發展,即數位遊戲的教學實驗 有顯著效果。在維持期的依據場合選擇服裝之分類能力學習效果呈現 穩定下降趨勢,有良好的維持效果。

(三)比較

參與丙在單元一與單元二的水準穩定性都是從基準期的穩定到介 入期的不穩定,在維持期單元一及單元二雖然呈現穩定狀態,單元一 的維持效果沒有單元二來得好,表示本研究之教學實驗介入對參與丙 具有學習成效及不一致的維持效果。

二、自我照顧分類數位遊戲操作秒數比較

(一)單元一

參與丙在基線期階段,操作秒數為300秒,教學介入階段,參與丙 的數位遊戲平均操作秒數為247.63秒,維持期階段平均操作秒數157.4 秒。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從基準期第一個資料點300秒,至維持期最後一 個資料點164.8秒,差值為135.2。

(二)單元二

在教學實驗進行之前,參與丙操作秒數為300秒,介入階段結束 時,參與丙的數位遊戲平均操作秒數為229.13秒,維持期階段平均操 作秒數163.63秒。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從基準期第一個資料點300秒,至 維持期最後一個資料點148.25秒,差值為151.75。

(三)比較

從以上可以看出,單元一的數位遊戲操作秒數差值為 135.2,單元 二差值為 151.75,表示參與丙在兩個單元之間,在單元一的學習效果 是稍微優於單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