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全球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第三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全球化

全球化,自二十世紀末期以來開始席捲全世界,幾乎沒有任何社會生活領域 能免於全球化過程的影響,因為這些全球化過程會具體反映在文化、經濟、政 治、法律、軍事與環境等所有社會範疇。Held 曾指出全球化是:「全球性的社會 關係日益緊密,使得某地的種種事件受到遠在他方的事件所影響。同樣地,遠方 的事件也會受到此地事件的影響。」(引自張明敏譯,2005)。由於信息和通信 技術的發展,新的技術形態壓縮了時間和空間,在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因素 綜合作用之下,個人、群體和國家越來越相互依賴。關於全球化,有以下三方爭 議:

一、懷疑論者:

懷疑論者認為目前的經濟相互依賴程度並非史無前例,且現在的世界經濟並 未充分整合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化經濟體。區域化的經濟發展使世界經濟一體化的 程度降低,而非提高,因此,懷疑論者,中央政府在貿易協議和經濟自由化政策 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化下,中央政府的權力不啻更為提升。

二、超全球主義論者:

在超全球主義論者的眼裡,全球化被視為與國界無關的一個過程。它正形成 一 種 新 的 全 球 秩 序 , 且 在 跨 境 貿 易 和 生 產 的 洪 流 衝 擊 下 向 前 發 展 。

(Giddens,2001)單個國家已無法再控制自己的經濟,中央政府的權力受到諸如 歐盟、世界貿易組織等新的地區和國際化機構的挑戰,因此,中央政府的重要性 和影響力都下降了。

三、轉型論者:

相較於懷疑論者和超級全球化論者,轉型論者採取的是中間立場。他們視全 球化為正在形塑現代社會一系列變化背後的中心力量,全球秩序正在轉型,但許 多舊有模式依舊存在;他們視全球化為一個易受影響和易於改變的動態和開放的 過程。根據轉型論者的觀點,由於不以領土為基礎的新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形式的

1. 引自 Giddens,2001,Sociology(4th Edition),趙旭東等 譯,頁 5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識、技術和信息等實現跨國境的流動,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優化配置。

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推動了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加強了各國之間在教育資源方面 的交流,迫使各國的教育市場向全球開放,從而各國都可能利用全球的教育市 場。所謂高等教育國際化,就是加強國際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向各國開 放國內教育市場,並充分利用國際教育市場;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要適應國 際交往和發展的需要;要培養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 才。」楊德廣等人並進一步提出下列四種經濟全球化與教育國際化的觀點:1. 經 濟全球化是教育國際化的物質基礎。2. 經濟全球化要求高等學校加強國際交流。

3. 經濟全球化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培養高素質人才。4.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國際教育 產業的發展(楊德廣,2002)。

透過資訊科技使得知識加速流通的同時,也加速了高等教育的競爭,高等教 育的競爭場域從大學排名、研究出版、優秀人才與師資的爭奪、產學合作、技術 轉移、專利權利爭取到跨國高等教育市場的開拓等,都是競爭的舞台,而且高等 教育的競爭從國、區域延伸至全球。以亞太地區為例,新加坡、南韓、日本、香 港等亞洲政府也積極提升其高等教育競爭力,藉由提供獎學金吸引優秀學生、與 知名研究機構進行合作計畫、提供就業機會留住人才等方式,爭取成為亞太地區 高等教育的樞紐,進而成為國際一流學府(姜麗娟,2008)。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估計,1960 年代全世界高等教育學生 的人數是一千三百萬,到了 1991 年已經增加到六千五百萬,預計西元 2020 年全 球可能有一億五千萬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其次,從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數占同年 齡層的比例來看,在已開發國家,從 1969 年的 15%提高到 1991 年的 40.2%;在 開發中國家,則由 7.3%增加到 14.1%(胡宇芳,2005)。Trow(1973)以學生就 學 率 將 高 等 教 育 分 成 三 種 類 型 , 菁 英 ( elite ) 、 大 眾 ( mass ) 型 與 普 及 型

(universal)高等教育,就學率 15%以下為菁英型,15-50%之間則為大眾型,而 高於 50%則為普及型,自 1950 年代至 1980 年代中期之前,高等教育的擴張發展 使大學生在量的方面進行擴充之外,在高等教育質的層面也調整重心的發展,許 多已開發國家都邁入普及型高等教育模式。

由此可見,經濟全球化也強化高等教育與國家競爭力之間的連結。新竹交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大學戴曉霞(2003)教授在《高等教育外部脈絡的改變與學術卓越的追求》一文 中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高等教育最顯著的改變當推大學院校機構數和 學生數的快速擴張。這股擴張的趨勢除了滿足經濟發展對於高級人力的需求之 外,也在回應戰後各國對於教育機會均等的訴求。但是,很顯然地,世界各國的 高等教育政策在 1980 年代之後有了明顯的改變:均等的考量逐漸被卓越的追求 所取代(戴曉霞,2003) 。為維持高等教育品質以及減輕政府財政負擔,政府和 高等教育的關係已逐漸由國家控制模式轉變為國家監督模式,並積極建立教學與 研究評鑑制度,另外一方面,並引進市場邏輯,鼓勵競爭,以提升效率。(陳怡 如,2006)。

在全球化知識經濟的脈絡之下,國家與國家之間競合的微妙關係逐漸擴大且 激化,而國家科技進步與經濟成長是源自於其科學研究活動的表現力上,因此,

大學或研究機構所進行的各項學術研究活動與學術論文產出,在某種程度上也代 表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也就是說,一個國家若沒有世界級的研究型大學,就 很難在國際舞台保持競爭的實力(侯永琪,2007)。大學在國家的國際競爭力中 具有重要的指標性角色,在一所世界級大學所需要具備的因素中,一個關鍵因素 就是能否吸引到優秀的學者,因為這些人才,不僅能提升研究,開創新的知識領 域,也吸引一流學生,進而獲得更多的資源,提升教學環境與素質(彭森明,

2005)。

時代的來臨。1996 年 OECD 將知識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 KBE)定義 為:「直接建立在知識與資訊之創造、流通與利用之經濟活動與體制」。(陳凱 智,2003:12)。1999 年發表一份《跨世紀政策發展》報告書,其中提到全球經 濟發展是否得以長期繁榮,乃取決於知識經濟、資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與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三個關鍵,而以知 識經濟最為重要。(蔡學儀,2006,231)(引自湯永豪,2009:頁 68)

張維倫(2010)整理國內外學者對知識經濟之定義如下表: 知識(know-who)四大型態。

吳季松 1998 有別於過去主要依附自然資源之傳統工業為產業

Snellman

2004 以知識密集型活動為基礎並能促進科技與科學進 步的生產與服務,更加依賴知識資本,而非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