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都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的連結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都市模式演變實證分析

從本研究第二章理論與文獻回顧的分析結果,指出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相互 影響的密切關係,以複雜理論探討都市模式發展的觀點,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的 連結將形塑都市模式也促成其不斷地演變。以歐美城市為例,從西元 1880 至 1990 年代間,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所架構之都市模式可以區分為六種,分別為傳統步 行城市(TWC)、工業化軌道運輸城市(ITC)、汽車導向蔓延發展城市(AOD-S)、

汽車導向緊密發展城市(AOD-C)、大眾運輸關聯發展城市(TRD)及大眾運 輸導向發展城市(TOD),雖然全球許多城市規劃於 1990 年代開始,朝向 TOD 的都市模式邁進,然而各個城市原屬於何種都市模式,缺乏一個有系統的討論與 比較分析,推動 TOD 的過程中無法因地制宜,降低預期之效益,形成本研究所 欲探討研究課題之一,據此,本研究透過全球 36 個城市的實證分析,發展出都 市模式分類的量化數據與質化定義,並將全球 36 個城市予以分類,其分析程序 如下各節說明。

第一節 全球都市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的連結分析

UTLC 的都市模式,在全球永續發展概念的影響下,各種都市發展模式都朝 向 TOD 的模式轉進。然而,全球的各主要都市究竟屬於哪一種模式,並無實證 研究界定與分類出確切的都市模式。且分類準則與分類臨界點的決定,必須要有 強烈的說服力,否則一刀二割的分類方式,會產生灰色空間。亦誠如 Newman and Kenworthy(2000)所言,不能確切的指出哪一個城市屬於哪一種都市模式,係 因都市正在動態成長,各種分類的標準都有存在其模糊的過渡地帶。本研究依據 質性定義所建立之分類特徵,將說明與呈現出哪一個城市「最趨近」於哪一種都 市模式的「程度」,能表達出都市動態成長的真實型態。

一、資料定義與說明

國際比較研究由於資料取得不易,必須資料齊全,方能納入本研究全球都 市的分析對象。而 Newman and Kenworthy(1999b)也依據都市特性、規模大小,

指出全球 35 個主要城市,可以一起適用分析,而本研究為了解台北的都市模式,

亦將台北市也列入分析對象,並整理自 Newman and Kenworthy(1999b)於「土 地使用」及「交通運輸」於 1990 年之相關統計數據,分析歸納後如下表 3-1 所 列。各城市資料分析使用年度,如第二章文獻回顧所分析,各種都市的發展模式 以 1990 年代之歷史階段的特徵最為明顯,隨後則向 TOD 模式發展,今日多數的 都市模式受到 TOD 政策影響,將無法進一步以模式種類作為城市分類的基礎,

其分析結果將會被質疑是否受到 TOD 政策影響。因此,本研究以 1990 年的歷史 資料作為分析年度,方能界定出各種模式的實際特徵與對都市各項發展之影響。

二、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的連結分析

UTLC 都市模式係由交通運輸與土地使用各自不同特性,而形成不同的模 式,本研究所選之 36 個城市,並無以步行為主的都市模式。因此,本研究對 36 個城市分類時,將排除 TWC 模式,僅將其分成五類(ITC、AOD-S、AOD-C、

TRD 與 TOD)。本研究首先初步分析 36 個都市的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條件。土 地使用層面主要探討各城市的空間密度,包括工作人口密度與居住人口密度,並 將其劃分為市中心區(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以下簡稱 CBD)、次中心區

(inner-area,以下簡稱 IA)與郊區(outer-area,以下簡稱 OA)等三區,分別探 討其空間密度。而交通運輸層面,則劃分為(1)私人運具、(2)大眾運輸及(3)

步行與腳踏車。初步分析結果,如表 3-1 所示,本研究按其地區分類探討如下:

(一)北美城市

北美城市雖然平均居住人口密度偏低,分別為 55.8 人/公頃(CBD)、40.7 人/公頃(IA)與 14.3 人/公頃(OA),但其平均工作人口密度相對較高,分 別為 536.3 人/公頃(CBD)、31.1 人/公頃(IA)與 7.3 人/公頃(OA)。此一 現象說明北美城市「住業失調(housing-job imbalance)」情形較為嚴重,由 於城市內工作人口密度大幅高過居住人口密度,除了城市內住、業分佈不均 外,尚有大量的城際通勤者前來工作,更加重住業失調的課題。大量的工作 通勤者往市中心移動,使用的交通工具卻以私人運具為主,使用比率高達 83

%,大眾運輸使用比率僅有 12.3%,尖峰時間交通擁塞與環境污染,成為都 市內最嚴重的課題。如 Detroit 私人運具使用率高達 95.4%,但其 CBD 的工 作人口密度也高達 256.9 人/公頃,而全球金融城市 New York 的 CBD 工作人 口密度雖然高達 989.1 人/公頃,但其T /P比(大眾運輸使用率/私人運具使用 率)僅有 0.4。由此可知,北美城市 CBD 工作人口密度高且私人運具使用比 率也高。

(二)歐洲城市

歐洲城市雖然平均居住人口密度稍高於北美城市,分別為 77.5 人/公頃

(CBD)、86.9 人/公頃(IA)與 39.2 人/公頃(OA),但其平均工作人口密度 相對較高,分別為 345.1 人/公頃(CBD)、84.5 人/公頃(IA)與 16.6 人/公頃

(OA)。雖然歐洲城市工作人口密度仍高於居住人口密度,但其密度差異度 較小,顯示其住業失調現象比北美城市較不嚴重。此外,歐洲城市平均的私 人運具使用比率 42.8%也較低,大眾運輸使用比率提高至 38.8%,T /P比有

0.94,比北美城市的 0.17 高出甚多,另外,歐洲城市由於住業分配較為均衡,

其採用步行與腳踏車的方式工作頻繁,因此,步行與腳踏車的比率也高達 18.4

%。其中 CBD 工作人口密度最高的 Brussels 為 470.5 人/公頃,其私人運具使 用比率僅有 45.5%,T /P比為 0.78,其低於歐洲平均的 0.94。而 CBD 工作 人口密度最低的 Amsterdam 僅有 98 人/公頃,但其T /P比也僅有 0.63 遠高於 北美工作密度最高的 New York(T /P = 0.4。歐洲城市整體而言,無論其都 市居住與工作人口的密度高低為何,其T /P約為 1,大眾運輸已為主要交通 工具。歐洲城市的 Stockholm、Munich 與 Zurich 其T /P比大於 1,分別為 1.77、

1.21 與 1.11,換言之,大眾運輸使用率已高於私人運具使用率。

(三)澳洲城市

澳洲城市型態與北美城市相似,但其住業分配不均的情形更為嚴重,如 其居住人口密度與北美城市低,分別為 15.9 人/公頃(CBD)、24.3 人/公頃(IA)

與 11.9 人/公頃(OA),而工作人口密度,分別又高達 404.2 人/公頃(CBD)、

28.7 人/公頃(IA)與 3.6 人/公頃(OA)。但澳洲城市平均私人運具的使用率 較低,約為 79.7%,而但其T /P為 0.20 比北美城市較高。其中如 Brisbane 的 CBD 工作人口密度高達 528.6 人/公頃(最高),但其私人運具使用率卻為 80.4%,高於澳洲城市平均值,而 Sydney 的私人運具使用率最低,約為 69.3

%,T /P比為 0.36,仍低於北美最高的 New York 的 0.4。

(四)亞洲城市

亞洲城市是全球城市空間密度最高的地區,無論是高所得城市或中低所 得城市。如亞洲高所得城市 3-1平均居住人口密度,分別為 86.6 人/公頃

(CBD)、353.4 人/公頃(IA)與 133.2 人/公頃(OA),而平均工作人口密度,

分別為 881.9 人/公頃(CBD)、338.8 人/公頃(IA)與 50.9 人/公頃(OA)。

而亞洲中、低所得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分別為 258.9 人/公頃(CBD)、232.1 人/公頃(IA)與 116.6 人/公頃(OA),而平均工作人口密度,分別為 325.3 人/公頃(CBD)、113.3 人/公頃(IA)與 35.2 人/公頃(OA)。亞洲城市空間 密度高於歐洲、北美與澳洲城市。如 Hong Kong 的 CBD 平均工作人口密度,

高達 1,712.6 人/公頃,是全球最高的地方,而 Manila 的 CBD 平均居住人口,

也高達 444.8 人/公頃。

在交通運輸方面,亞洲高所得城市的私人運具使用率僅有 20.1%,T /P 比高達 2.94,如 Hong Kong 的T /P更高達 8.13(私人運具比例 9.1%、大眾 運輸比例 74%)。亞洲中、低所得城市,平均私人運具使用比率偏高,約為

3-1 本研究以 Newman and Kenworthy(1999b)之分類,亞洲高所得城市為 Hong Kong、Singapore 與 Tokyo,中低所得城市為 Bangkok、Jakarta、Kuala Lumpur、Manila、Seoul 與 Taipei。

44.1%,T /P亦為 0.87,低於歐洲城市的 0.94,但值得注意的是亞洲中、低 所得的私人運具並非像歐洲城市皆為小汽車,而是有絕大部分為機車。如 Bangkok 雖有高達 60%的私人運具使用率,但其中機車的比例就占了 25%。

另外,Manila 與 Seoul 的私人運具使用比率低於大眾運輸使用比例,T /P分 別為 1.94 與 2.89,與亞洲高所得城市的類型相似。

綜合上述四大區域的全球城市分析,空間密度以亞洲城市最高(中高所 得城市又高於高所得城市),其次為歐洲城市、北美城市,最低為澳洲城市。

在交通運輸方面,T /P比最低則為北美城市,其次為澳洲城市,次之為亞洲 中低所得城市,又次之為歐洲城市,最低則為亞洲高所得城市。本研究採用 住業失調指標3-2進行評估,以澳洲城市(J /H比為 9.73)最為嚴重,其次為 北美城市(J /H 比為 5.17),歐洲城市(J /H比為 2.42)次之,亞洲城市(J /H 比為 1.72)的住業失調情形最不明顯。由此可以發現,住業失調之現象,與 運具的使用情形有關,澳洲城市與北美城市的T /P比各低達 0.2 與 0.17,而 歐洲與亞洲城市各僅有 0.94 與 2.16。

誠如上文之分析,全球各大都市在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有著不同的條 件,其連結後將產生許多相異之都市內部環境,因而形塑出各樣的都市模式,

如 Hong Kong,其大眾運輸搭乘率,高達 74%,居住密度最高可達 803.9 人/

公頃,工作密度最高可達 1712.6 人/公頃,在土地使用緊密度及大眾運輸搭乘 率,皆是全球 36 個城市中最高的,最傾向於 TOD 都市模式;此外,又如 Houston 其私人運具使用率,高達 93.3%,居住密度最低可達 4.3 人/公頃,工作密度 最高可達 8.8 人/公頃,土地使用緊密度在全球 36 個城市最低,私人運具使用 率則為次低,最傾向於 AOD-S 都市模式。由此可知,誠如複雜理論的觀點,

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的連結條件不同,其將可能演變出相異的都市模式,然 而,什麼樣的連結條件,會產生什麼樣的都市模式,即 UTLC 都市模式的分 類標準為何?目前尚欠缺這一方面的研究。緣此,本研究將於後續章節建立 一個 UTLC 都市模式分類的計量模型。

3-2 本研究依據 Cervero(1998)探討住業均衡或失調的情形,所謂為住業均衡是指,工作與居 住地點應該合而為一,在某一空間單元中達到工作數量和居住單元數量平衡時,則表示空間單

3-2 本研究依據 Cervero(1998)探討住業均衡或失調的情形,所謂為住業均衡是指,工作與居 住地點應該合而為一,在某一空間單元中達到工作數量和居住單元數量平衡時,則表示空間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