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都市模式 驅 力 動

第二節 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的連結與演變

從「複雜理論」觀點探討都市模式的演變,本研究將其界定於「土地使用」

與「交通運輸」為自我組織的主要因素,在長時間動態的相互連結下,演變出不 同的都市模式,但其過程中也出現了「突變」的現象,並非預期地從傳統的步行 城市演變成大眾運輸導向發展城市,也演變出其他相似的都市模式,這也說明土 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連結下的都市模式具有「組織化的複雜性」,在複雜、混亂的 演變過程中,產生空間發展的秩序。緣此,本研究回顧 100 年前至今的都市模式,

從其在歷史階層的混亂的演變過程中,尋找出 UTLC 都市模式的演變脈絡、模 式特徵與演變目標。

一、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連結下的都市模式演變

都市模式的探討,自 Burgess(1925)與 Hoyt(1939)分別描述都市結構的 一般模式以來,研究都市內部結構,如人口特徵、組織、活動與行為在都市地域 的分配模式,即逐漸興起(謝高橋,1990)。都市模式從其結構的討論,包含人 口、社會、文化、經濟、工業、商業、運輸與地形等(Hawley,1950;謝高橋,

1990),這些結構的組織,在都市內不斷地變化,而形成不同的都市模式及結構

(Schnore,1965;謝高橋,1990)。基於本研究之動機與欲探討之目的,本研究 以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作為探討都市模式結構的組成因素,都市模式亦在此二 個因素的連結與組織下,演變出各種都市結構模式,即本研究所謂之 UTLC 都 市模式。

本研究歸納整理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相關研究,誠如第一章研究動機所 言,當前側重於土地使用對交通運輸的相互影響研究,在這些相關研究指出,土 地使用會影響旅運行為,旅運行為的變化則回饋至土地使用的改變,不斷地循環 與相互影響(Berman, 1996;Cervero and Landis, 1992;Cervero and Seskin , 1995;

Crane, 1998;Ewing, 1997a;Handy, 2005, 2006;Li and Lai, 2009;Newman and Kenworthy, 1999ab;Shore, 2006),因此,不同的「土地使用」與相異的「交通 運輸」在互相影響下,形成了連結作用,而其連結後其形塑之都市模式,即為本 研究所謂之 UTLC 都市模式。基於複雜理論的觀點,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之連 結,即是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在「自我組織」及「共同演化」下,經過長時間的 動態均衡,演變出不同的都市模式,本研究從相關文獻的整理,進一步分析 UTLC 都市模式在歷史階層的演變,由於本研究整理之文獻來自於歐美各國,建立如圖 2-3 之演變歷史年表,各階段演變出的 UTLC 都市模式意涵,係以歐美各國都市 模式為例,說明如下文。

AD1880 AD1920 AD1970 AD1990

ITC

AOD-C AOD-S

21C

TOD

TRD ?

TWC

圖 2-3: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連結下的都市模式演變歷史年表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一)傳統的步行城市

傳統的步行城市(TWC),如圖 2-4 及圖 2-5 所示,該種都市模式已發展 超過 10,000 年,至今日仍有一些城市屬於這種型態,其活躍於西元 1880 年 代以前,土地使用的特徵為高密度且混合使用,並夾雜著狹窄的街道,是一 種自然形成的有機城市(organic city)(Tarr and Konvitz, 1987;Katz, 1994),

在步行城市中,每個地方都可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以步行到達,因此城 市規模很少超過 5 公里,許多城市時至今日仍保有許多步行的特色(Newman and Kenworthy, 1999a:2),如 Kostoff(1991:83)指出:「城市的規模決定 在可以步行在街道人口數量。」換言之,都市發展與步行距離息息相關,而 人類的交通行為及運輸設施影響了土地開發的種類。

說明:傳統的步行城 市以市中心(政治核 心地區,如皇宮、地 區主宰者的居所)為 核心,以步行可行的 距離向外開發,然而 受限於交通條件,都 市 規 模 小 但 人 口 集 中,因此土地開發呈 現 高 密 度 緊 鄰 道 路 發展之情形。

圖 2-4:傳統步行城市概念圖

資料來源:Southworth and Ben-Joseph(1997:31)

傳統步行城市如圖 2-4 及圖 2-5 所示,都市呈現有機結構(organic structure)的展開,土地開發混合而且高密度,交通運輸則以步行為主,今日

仍有一些城市保有這些特徵,如歐洲 Munich 的 Arabella Park 地區、Stockholm 近郊的一些城市;此外,如美國與澳洲中部的城市,過去也曾是步行城市,

但這些特徵時至今日都已消失了,只有一些著名的歷史城市尚保有這種古老 的都市模式的基本特徵,如 Sydney 的 Rocks 區、Femantle 的西區、Philadelphia 城的 Society Hill、Boston 的北區或 New York、San Francisco、Melbourne、及 Sydney 的市中心(Newman and Kenworthy, 1999a: 3)。

CBD

土地開發高密度 土地開發中、高密度 步行可及距離 都市範圍

z 高密度 z 混合使用 z 有機的都市結構

說明:傳統步行城市 在 交 通 運 輸 與 土 地 使用的整合下,呈現 有 機 的 都 市 結 構 模 式,土地使用的互動 取 決 於 步 行 的 距 離,因此土地使用必 須 為 高 密 度 開 發 且 混合,才能符合居民 需求,而都市的範圍 受 限 於 步 行 可 及 之 距離。

圖 2-5:傳統步行都市模式中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連結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參考整理自 Newman and Kenworthy(1999a, 2000)

(二)工業化軌道運輸城市

到了 19 世紀後期(大約 1880 年至 1920 年),工業快速發展,重工業向 市中心集中,市區髒亂而且擁擠(Hall, 1988),都市內工業場所吸收的大量 勞動力提供都市所需的新產品與服務,然而,此時由於土地與就業機會供給 有限,人口卻過度集中,住宅與工作用地需求遠大於供給,居住與工作者因 而降低品質在不當的區位且過量的集中,已經開始逐漸有向郊區發展的傾 向,形成居住在郊區、工作在市區的現象,又在當時軌道運輸的興起,旅運 速度提高,距離大幅加長,人們可行的距離增加,軌道高運輸量的特性,使 得郊區連結市區的鐵路(train)與電軌車(streetcar or tram),促使都市放射 狀的向外蔓延、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及次中心的產生,成為當時 UTLC 的都市模式(Warner,1962;Vance,1964;Middleton,1967;Fogelson,1967;

Porter,1997),換言之,該時期則是以土地發展需求與都市開發來引導軌道 運輸系統的興建,呈現土地開發引導大眾運輸(development-oriented transit,

DOT)的情形(Belzer and Autler, 2002: 4),都市藉由運量較高、較快的軌道 運輸向鄉村迅速的蔓延,土地開發沿著鐵路與車站呈現線狀發展。

工業化軌道運輸城市如圖 2-6 及圖 2-7 所示,以車站與鐵路為發展軸心,

向郊區蔓延與蛙躍發展,其中電軌車成為市中心與近郊的主要交通工具,通 勤者也透過這種運輸方式在近郊居住,但近郊由於仍鄰近市中心,地價高且 環境品質低劣,因此在郊區第一圈形成中密度蔓延;而速度更快的鐵路火車,

將土地開發行為帶至更遠的郊區,使得郊區第二圈形成高密度的蛙躍發展。

大 部 分 的 澳 洲 與 美 國 城 市 仍 保 有 這 個 時 期 的 特 徵 , 例 如 Melbourne 和 Philadelphia 城的郊區仍可看到其沿鐵路線狀發展的型態,(Newman and Kenworthy, 1999a: 4),尚有些城市雖然過去的鐵路已經重建或廢棄,但是仍 保有一些基本特徵,如 Edinburgh、Los Angles、Melbournce、Stockholm 和 Sydney 的郊區等(Davison, 1978;Spearitt, 1978)。

說明:上圖為英國城 市 Edinburgh,鐵路 車 站 周 圍 為 工 業 區 與商業區,住宅區因 為 工 業 污 染 而 透 過 綠帶隔離,並藉由鐵 路 的 延 伸 與 車 站 的 設立,向郊區發展,

郊 區 密 度 提 高 呈 現 蔓延的現象。下圖為 Stockholm 的郊區,

鐵 路 駛 入 郊 區 的 山 林中,周圍產生了密 集的土地開發情形。

圖 2-6:工業化軌道運輸城市概念圖

資料來源:王受之(2003:214);Newman and Kenworthy(1999b)

市中心高密度 近郊中密度 郊區高密度蔓延發展 軌道運輸車站(節點)

鐵路運輸

郊區電軌車 說明:工業化軌道運

輸 城 市 在 交 通 運 輸 與 土 地 使 用 的 整 合 下,以火車(遠郊)

與電軌車(近郊)為 主要運輸工具,而土 地 使 用 則 呈 現 市 中 心高密度、郊區與運 輸節點中、高密度。

圖 2-7:工業化軌道運輸都市模式中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連結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參考整理自 Newman and Kenworthy(1999a, 2000)

(三)汽車化導向發展城市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戰事中研發出更多適合路面行駛的汽車,改良後 更加便利,再者隨著福特主義大量生產的概念產生,汽車逐漸地取代郊區電 車的地位(Belzer and Autler, 2002:5;Dittmar and Ohland, 2004:6)。汽車的 快速成長,形成都市中的主要運輸工具,更伴隨著道路的大量興建,各種開 發則沿著道路旁集中,在 1920-1990 年代間形成了所謂的汽車導向發展城市

(automobile-oriented development city, AOD)(Carlson, 1995;Dunphy, 1997;

Newman and Kenworthy, 1999a)。而此一時期,大眾運輸系統的規劃則是用來 服務汽車擁塞的市中心地區,汽車擁塞的地區亦是人口密度及商業集中的地 區,這種為了服務土地利用密度高(人口工作與居住通勤的需求)及汽車擁 塞度(輔助汽車的第二項運輸工具)為導向的大眾運輸開發型態,此一階段 又稱之為汽車化導向發展需求引導大眾運輸開發(auto-oriented transit,AOT)

(Belzer and Autler, 2002)。

根據 AOD 相關研究的彙整(Carlson, 1995;Dunphy, 1997;Hart and Spivak, 1993;Zuckemann, 1992;Newman and Kenworthy, 1999a, 1999b, 2000),本文 將汽車導向發展城市細分為二個時期:(1)1920- 1970 年代為一般道路導向,

但於都市內部緊密發展的 AOD-C 型態;(2)1970- 1990 年代則為高速公路導 向郊區開發蔓延、蛙躍發展的 AOD-S 型態。基本上,AOD 與 ITC 時期都市 模式的差異,在土地利用方面未有太大改變,而是在交通運輸方面由軌道運 輸轉變成私人運具為主的小汽車。又 ITC 與 AOD,皆是以地區發展的需求所 形成的 UTLC 都市模式,無計畫性的都市發展與土地利用,導致日後的都市

蔓延及大眾運輸使用無效率的現象。在 AOD 的都市模式,如圖 2-8 及圖 2-9 所示,土地資源被濫用,每人擁有之開放空間逐年減少,環境資源流失,都 市發展區位隨著道路建設而向外圍擴張,解構人口在空間的分布圖像,引發 住業失調的現象,造成上下班尖峰時間更多的交通流量、交通旅次,也因而 衍生更多的擁擠成本與空氣污染,市郊的蛙躍式發展,更形浪費許多公共設 施支出成本,剝削了市中心的都市公共財(Shannon, 1983)。在這樣透過道路

蔓延及大眾運輸使用無效率的現象。在 AOD 的都市模式,如圖 2-8 及圖 2-9 所示,土地資源被濫用,每人擁有之開放空間逐年減少,環境資源流失,都 市發展區位隨著道路建設而向外圍擴張,解構人口在空間的分布圖像,引發 住業失調的現象,造成上下班尖峰時間更多的交通流量、交通旅次,也因而 衍生更多的擁擠成本與空氣污染,市郊的蛙躍式發展,更形浪費許多公共設 施支出成本,剝削了市中心的都市公共財(Shannon, 1983)。在這樣透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