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三地經濟發展脈絡與差異

第二章、 研究主題的背景分析與探討

第三節 兩岸三地經濟發展脈絡與差異

根據實證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得知兩岸三地的經貿關係相當緊密,並且逐年 提升,呈現高度依賴的關係,朝向整體「區域分工」模式發展,自從中國大陸改 革開放以後,不少台商陸續登陸,展開跨地分工的生產模式:台灣將技術較高的 研究開發、設計及附加價值較高的業務留在台灣,而比技術層次與附加價值低的 業務移往大陸,形成「垂直分工」模式;香港則是直接將製造業或生產線收掉,

形成只留下管理或貿易部門的「關聯服務」模式(林祖嘉,1993;陳玉璽,1994)20; 且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與市場的開放,未來勢必隨著中國經濟的全球化,產 生「區域經濟整合」的需要;然而,兩岸三地人民的血緣相近、文化背景相似,

但是依然存在歷史、體制、文化與社會的差異,使得既使是台商,因為體制結構 與發展脈絡差異,在經營管理上仍難遭遇不少困難(高清愿,1998)21

20 參考鄭伯壎、黃國隆,〈相似或相異:海峽兩岸組織文化之比較〉,《本土心理學研究 第 11 期》,頁 5。另參考鄭伯壎、黃國隆、郭建志主編,《海峽兩岸之企業文化》,頁 4。

21 見高清愿,《海峽兩岸之企業文化》專文推薦 (1998 年初版),台北:遠流出版。

18

兩岸三地的經濟體制結構與發展脈絡如何呢?我們從維基百科(Wikipedia) 中關於臺灣(Taiwan)、香港(Hong Kong)與中國大陸(Mainland China)的簡單介紹中,

可以一窺一二:

臺灣(Taiwan)過去在日本經濟上的地位是糧食生產基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 後開始在引進軍事工業,是今日高雄一帶重工業發展的雛形。國民政府遷台後,

將臺灣視為武力反攻大陸的基地,奉行軍事優先和穩定農業的經濟政策,以進口 替代與出口擴張的政治措施,蓄積與培植出大量的民營中小型企業。1970 年代 以來,為擺脫石油危機帶來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的問題,蔣經國政府始 發展重工業、化工業,建立自主經濟體系,進行大規模公共投資;至 1980 年代 進一步透過轉型發展耗能少、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產業,設立新竹科學園區,以 優惠鼓勵投資高科技產業,並且逐步朝向自由化與國際化。

現今臺灣是全球第十六大經濟體系。經濟結構早年的特色為中小型企業眾多,

1980 年代則由高科技產業取代原先的勞力密集工業,且農業在 GDP 中的比重從 1952 年的 35%下降到 2%,至今已形成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合計比例過半的形勢。

在發展的過程中,台灣經濟的體制是一個由政府機關主管投資、但逐漸減少的國 外投資引導的動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對外貿易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

香港(Hong Kong) 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 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英國自 1841 年 6 月 7 日佔領並宣布香港為自由 港[,允許商船自由進出後,百年來便憑著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深港闊的海港,

發展為轉口貿易航運中心。1940 年代,大量逃避中國戰爭的難民到港,也帶來 技能和資金的商人;韓戰以後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造成香港作為轉口港大受 打擊。適逢當時不少逃離中國大陸的人士都是具有一定資本的工業家,加上其他

19

難民可以作為廉價的勞動力,使香港工業的發展開始迅速發展,開始轉型為輕工 業型經濟。1970 年代末,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製造業開始北移,香港重新 定位為亞洲區的轉口港,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成功轉型為國際 金融中心。

今日香港已成為世界第十一大貿易實體,亦是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 行中心。香港經濟結構是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政府極力 主張「儘量扶助、減少干預」的政策,透過致力消除市場限制,以鼓勵公平競爭 的市場主導的經濟政策為主,不干預自由市場。由於中國大陸的經濟開放,自 1990 年代香港的傳統工業致力進行經濟轉型,不少製造業都將工序移到中國內 地的結果,流失的工作機會迫使多餘人力轉向服務產業;2003 年統計香港是全 球第十大服務出口地,加上完善的司法制度和新聞自由,超過 3200 間國際企業 選擇在香港設立亞洲區總部或辦事處,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 易、其他商用服務(例如會計、廣告、法律等行業)、銀行和金融、製造業、運輸 及相關服務。

中國(Mainland China)自 1949 年中共統治大陸以來,經濟策略採取獨立自主 的發展路線,施行的是進口替代的貿易策略,加上當時國際間冷戰氣氛的約束,

使得其發展孤立於世界經濟體系之外。改革開放後,當局為了盡快解決本身失業 與所得低落的問題,展開對經濟結構重建工作,採取「漸進主義」的方式「局部 試誤」,對整個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和對外貿易產生重大的影響。1949 年以來,

大陸對外貿易關係依次經歷了四種不同戰略發展階段(魏艾,2003;吳敬璉,

2005):

1. 1950~1971 年:閉關自守

20

1950 年朝鮮戰爭的爆發和隨後美國及其盟國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中國 對外經貿就與西方世界隔絕開來,在計劃經濟的指令計畫中,進口貿易 的功能被定位在「互通有無」上。尤其是 1958 年大躍進以來,特別是中 蘇關係交惡後,政府領導人更加強調經濟「自力更生」。

2. 1972~1978 年:進口替代

文化大革命後期,大陸在各項發展與工業國家差距變的越來越大,毛澤 東意識到長期鎖國的危險性,如此繼續下去不但無法實現工業化,更遑 論要「超英趕美」。故自 1972 年後開始和美日等工業國家發展正式邦交,

並轉向與西方國家建立和發展貿易關係。但是即使如此,中共當局並不 打算全面開放,而是透過進口替代,建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經 濟體系。

3. 1978~2001 年: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相結合

文革結束後,大陸當局總結過去的經驗,深切認識閉關自守只會阻礙和 損害經濟的發展,加上「亞洲四小龍」對外貿易成功和經濟高度發展的 經驗刺激,因此決定採取出口導向政策。鄧小平主導的對外開放,主要 在於發揮中國在勞動勞力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創造出口利潤;但由 於官員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的戰略分野不清,大陸始終保持相當高的 進口關稅稅率,許多加工企業實際是仍以國內市場為對象。

4. 2002 年加入 WTO 後:開放經濟

加入世貿組織,意味中國接受全球化規則。同時大幅降低關稅與取消非 關稅壁壘,導致對戰略性行業的貿易保護程度大幅降低,並且逐漸使中 國經濟融入世界體系中,和世界經濟體系高度依存,而且還相互持續影 響當中。

現今中國的經濟體制結構為「具有中國特色主義的市場經濟」,其特徵在於:

(1).政治與社會組織形式上是中國共產黨對於國家的主導;(2).以國家的手段控制 國內的重要經濟部門和大量的企業,通過「國有資產」的概念以股份或者非股份

21

形式保護國民經濟的相當重要的部分,但是(3).允許私人資產和私有經濟的存在,

理論上私有經濟主體和國家控制的國有經濟主體按照普遍接受的市場經濟形式 共同存在,特定情況下兩種所有制的經濟主體可以相互轉化。

鄭伯壎 (1998、1999)歸納兩岸的經濟發展脈絡與體制結構差異,發現臺灣 經濟體制與發展脈絡特色在於:(一).由政府以各種方式對經濟部門採取政策引導 式管理的經濟干預,但是亦同意與容許私人企業的發展與存在;(二).生產透過外 銷導向來累積資本的,同時藉由引進外資的方式,吸收與提升技術門檻;(三).

鼓勵私人投資,逐漸鬆綁過去以來黨國一體的政經結構,鼓勵民間參與,創造為 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同時調整朝向市場經濟結構與自由開放的商業環境;(四).

重視管理效能,無論是企業或政府,均十分重視管理知識的獲取與技術提升,以 因應經濟擴張的需求。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經濟體制採取的是政府「完全控制」,同時具有「內需 導向、鎖國發展、財產公有、輕視管理」等特性。經濟發展上採取的是中央控制 的計劃經濟模式,企業收歸國有不容許私人擁有;生產目標與國家化,多用於自 己自足;排斥接受外資與外來技術。同時,對於人民來說,工作與生活離不開組 織的控制,中國大陸的企業組織不但是生產的經濟單位,同時亦具備生活指導、

提供服務、戶口登記、教育、人口控制、保安、糧食配給、社會福利等多項功能,

也是黨組織的基層單位與控制的衍生,是經濟與社會福利、政治控制的結合,即 便是改革開放以後,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權力仍然大,企業仍須負責某些社會 福利與黨國政治責任(鄭伯壎、黃國隆,1999)。

至於香港經濟體制的特色,根據中國網(http://www.china.com.cn/chinese, 2012)的對香港體制的報導指出,香港是市場主導的自由經濟體制。相較於臺灣

22

與中國的經濟發展脈絡而言,香港的經濟體制重視高度國際化的城市發展、法治 體制、自由貿易制度,此外,香港利用龐大的外匯儲備、自由兌換的穩定貨幣,

以及低稅率的簡明稅制,提供有利營商的條件,人民重視個人自由、法治、廉潔 而高效率的公營部門和公平的商業競爭環境等基礎,致力要求鄭婦消除市場障礙,

以鼓勵公平競爭的商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