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兩岸文化交流協議背景探析

第二節 兩岸文化交流的類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三、文教交流低盪時期(2000-2008)

1999年李登輝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引發兩岸關係軒然大波,原訂海協 會會長汪道涵訪臺嘎然中止,兩岸關係為之凍結。2000年臺灣政黨輪替,民進黨 陳水扁當選總統執政,提出「四不一沒有」的兩岸關係論述,但始終未獲中共善 意回應,2005年陳水扁再提出「一邊一國」,更使兩岸文教交流活動亦陷入低盪 沈潛期。雖然以上事件使兩岸的政治與軍事關係不僅停滯,甚至有倒退狀況。但 雙方在文教交流上,不僅未見停滯,甚至有慢慢增溫的態勢。觀光、經濟、教育 等方面的互動更加密切。文教交流處於兩岸政治、經濟脈絡中,自成一格,從 2005-2007年之間每年文教交流人數都超過兩萬人次。

四、文教交流開展時期(2008~)

2005 年連戰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連胡會」達成五項共同願景,因而開 啟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及江陳會談,促成兩岸文教積極交流與合作的氛圍。馬英九 政府上任之後延續著此一態勢,擴大了兩岸在文教交流的合作。此一時期馬英九 政府在文化交流類政策推出的重要措施包括:延長陸生來臺研修期限為一年,放 寬大學赴大陸及金、馬辦理推廣教育,重修陸生三法等兩岸條例、大學法、專科 學校法,有限度的開放陸生來臺就讀,放寬大陸學歷採認等,並且雙方在兩岸人 員的往來,不僅只有政治階層的互動還有民間的交流,例如:陸客來臺、兩岸文 藝展演、宗教交流等。若回顧過去兩岸開放交流以來的發展,因雙方對「一個中 國原則」前提無法達成共識,只能將政治軍事與經濟、文教交流區隔開。所以兩 岸交流的優先順序始終是「經貿為先、文教交流次之」,政治交流則視為敏感項 目。其中兩岸文教交流活動中以高教項目最多。從上述兩岸文教交流發展歷程,

可看出兩岸的文教交流漸進式的發展。

第二節 兩岸文化交流的類型

在兩岸文化交流方面,種類非常的繁多而且多元,在此章節我們將詳加介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各類型文化交流的主要活動與內容。主要項目包括下列各類:

一、宗教交流

宗教起源於對大自然的屈服、崇拜或者是景仰,涉及了個人或群體對於生命 意義價值的心靈投射,屬於文化上的深層結構。在中共方面,由於其長期一黨專 政、貫徹施行以黨領軍、以黨領政、以黨領教下的中國,在其境內各宗教及兩岸 宗教交流的發展演變情形,都和中共所採取的各項政策及措施,息息相關。若當 中共宗教政策緊縮,則境內各宗教的發展便受限;若政策寬鬆,則宗教及兩岸宗 教交流,則便擁有較多的自由。

自從兩岸開放民間交流以來,已經有非常多的宗教團體辦過交流,尤其以道 教及佛教的交流最為熱絡。道教的交流為兩岸宗教交流開了先鋒,媽祖信仰,乃 是臺灣民間信仰當中最重要的一支,其擁有的信眾,居眾神之冠,全臺媽祖廟宇 的數量,也僅次於土地公廟和王爺廟,居第三位。也正因這樣的情況,在兩岸開 始恢復交流以後,兩岸媽祖廟間的交流,可說是各種宗教交流當中最早且最為熱 絡和密切,其中又以福建湄洲媽祖進香者最多。因此,自1999年湄洲媽祖即開始 舉辦首屆「媽祖文化旅遊節」,以招覽臺灣、全中國及世界各地的媽祖信徒和遊 客至湄洲島觀光。此外,也舉辦各種與媽祖有關的活動,來鞏固自己在媽祖信仰 當中的發源地及領導性地位,同時也吸引觀光與進香人潮至湄洲。根據湄洲島方 面估計,每年大約有十萬人次的臺灣人造訪該島、朝聖進香,佔所有至湄洲島參 觀旅遊之境外遊客的絕大部分。中共中央及福建省、莆田市地方當局,清楚意識 到湄洲島在臺灣及海外媽祖信徒心目當中的獨特吸引力及影響力。而「湄洲媽祖 文化旅遊節」是最為重要、歷史也最為悠久的一個節慶活動。該活動首創於1994 年5月7日,自2003年起,每年都舉辦一次,一直延續到今天,總共已進行了十六 屆,每一屆活動的規模,都有日益擴大的情形。事實上,該活動,應當也是臺灣 方面參與人數最多的大陸宗教節慶活動。2004年10月31日,中共更進一步的成立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此協會之成立,具有宗教、政治及經濟等多重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及作用。就像中國佛、道教協會,對於地方性佛道協會具有發號施令的權力一般,

「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對於中國各地的媽祖協會,亦具領導及發號施令的權 力。在此協會成立後,中國各地有關媽祖信仰之活動的舉辦,主要便落在此協會 上頭。事實上該協會和官方的關係十分密切,且帶有濃濃的政治味。在政治目的 上,中共方面希望藉此協會的成立,來強化湄洲島和賢良港天后祖祠等媽祖信仰 發源地在全世界媽祖信眾當中的影響力和中心地位,以及積極推動海峽兩岸媽祖 廟宇和信眾的交流,進而達到拉攏臺灣民心和促進兩岸統一的終極目標。2006 年1月,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視察福建時,所做出的如下指示:「媽祖信仰 深深地扎根在臺灣民眾的精神生活當中,福建要運用好這一豐富資源,在促進兩 交流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便是最明顯的官方註腳。6

而兩岸在佛教方面也有所交流,而最有名的就屬「世界佛教論壇」,「世界 佛教論壇」的興辦,最初和臺灣佛教界的星雲及惟覺兩位法師訪問中國,並與當 時的中國國家宗教局局長、副局長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副會長的會談有關。研 商完成之後,終於在2006年4月中旬,正式召開此論壇。而此論壇的主題為和諧 世界,從心開始,從和諧世界可以看出,這個論壇是為了配合中共近年來的內外 政策做背書。因此「世界佛教論壇」,乃是中國的國家宗教事務局及佛教協會,

為配合中國對外的宣傳政策而舉辦的大型國際性活動,在其籌備期間,主辦單位 即透過各種管道,積極尋求各國政府及佛教界人士的支持和參與。事實上一些臺 灣佛教人士及團體,都派出了龐大的代表團與會。其中,星雲及惟覺兩位法師,

亦被列名為該論壇八位發起人中的兩位。足以可見中共舉辦此論壇的主要目的,

不僅著眼於進行國際宣傳及拉攏國際社會,而且也在籠絡臺灣佛教界,並企圖確 立中國佛教界在兩岸四地佛教界中的領導地位。當中共與臺灣宗教領袖達成良好 的關係之後,可以藉由臺灣的宗教領袖對其信徒的號召力與影響力,讓宗教變成

6 張家麟、蕭進銘,大陸宗教團體歷年來從事兩岸交流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8 年 10 月),頁 35-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藉以改善兩岸交流與對臺統戰的有力工具。7

而在中共官方宗教交流方面,又以大陸海協會副會長王富卿於2010年3月18 日率領民族宗教交流團來臺進行宗教交流最具代表性,他分別走訪法鼓山、佛光 山、中台禪寺、大甲鎮瀾宮、慈濟等地,也拜訪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8藉以 加強兩岸宗教與民俗交流成效。宗教方面的交流在扮演促進兩岸關係,聯繫兩岸 感情的角色上,有著不可輕忽的力量。而臺灣的大部分宗教信仰源自於中國大陸,

這給予了北京方面以宗教作為兩岸交流增強對其文化認同的絕佳機會。因此中共 將宗教視為一種統戰工具,積極鼓勵兩岸佛教、道教及民間信仰團體的相互交流 及往來,期望藉由兩岸中國傳統宗教的密切交流,來達到促進統一的最終目的。

二、學術教育交流

若從中共的觀點來看兩岸文化的交流,從人員與對象來說,應當是全面性的,

越廣泛越好。因此,從現實狀況來看,當前的中共對臺重點是臺灣青年與青少年。

而我方政府對於推動兩岸教育交流也採取積極及主動的態度。在兩岸大學生交流 方面,隨著臺灣1993年開放中國大陸當地的專業人士和學生,以教育和文化的目 的來臺訪問之後,據統計,自2002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0月底,已有近兩萬名 中國學生透過官方正式管道參訪臺灣。而臺灣學生利用寒暑假期間訪問中國者,

為數更難以估計。在進行兩岸文教交流時,無論短期交換或長期留學,雙方學生 在兩岸社會等認知都將發生重大改變,尤其在陸生方面,隨著在臺停留期間的拉 長,對臺灣的印象也將越好。

若從兩岸學術教育交流來看又可細分為:臺生赴大陸與陸生赴臺灣 (一) 臺生赴大陸

從1980年開始,大陸透過廣州暨南與福建華僑兩所大學恢復對港、澳、臺招 生。到了1990 年中國大陸招收臺灣學生人數上急速的成長。由於臺灣方面的媒 體逐漸開放,且大幅報導臺生赴大陸求學的情況,以致出現臺生人數大幅成長的

7 張家麟、蕭進銘,大陸宗教團體歷年來從事兩岸交流之研究,頁 75-80。

8 何明國,「海協宗教團 18 日訪台今年首發」,旺報,2010 年 3 月 4 日,第 5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情形。此外,學者王嘉州、李侑潔歸納發現大陸對臺高教交流政策中,中國政策 有逐漸鬆綁並擴大層面之趨勢,例如:除了提高對臺招生之優惠措施,讓臺生比 照陸生收費外,並逐年擴大舉辦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承認臺灣學歷、開放15類專 業證照考試資格、高三生憑學測績優成績可直升大陸大學等。其中為了進行招攬 臺灣青年學子赴陸交流活動,自2006年前後,全程給予落地接待政策,深受臺生 之歡迎,受益者眾多。另外近年來許多大學生透過兩岸大學姊妹校等交換形式,

情形。此外,學者王嘉州、李侑潔歸納發現大陸對臺高教交流政策中,中國政策 有逐漸鬆綁並擴大層面之趨勢,例如:除了提高對臺招生之優惠措施,讓臺生比 照陸生收費外,並逐年擴大舉辦兩岸青年交流活動、承認臺灣學歷、開放15類專 業證照考試資格、高三生憑學測績優成績可直升大陸大學等。其中為了進行招攬 臺灣青年學子赴陸交流活動,自2006年前後,全程給予落地接待政策,深受臺生 之歡迎,受益者眾多。另外近年來許多大學生透過兩岸大學姊妹校等交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