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簽署面臨之困難

第二節 新功能主義與兩岸文教交流之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了:「對於兩岸間長期存在政治分歧問題,習主張兩岸雙方可以在一個中國框架 內通過平等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只要有解決的問題的誠意和決心,兩岸 中國人有智慧找出解決問題的鑰匙來;最後則將中國夢與臺灣連繫起來,呼籲兩 岸同胞一起共圓中國夢。14」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更提到了:「大陸願在『一 個中國』框架內,與臺灣就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進行平等協商。」15

由此觀之,中共方面到了習時期,開始強調了更深層次與更加敏感的政治協 商問題。中共方面希望可以從「先經後正、先易後難」加速兩岸協商的進程,從 對臺的經濟讓利之後可以快速地到達深水區,開展兩岸的政治協商,到達最後的 統一進程。然而,不論中共如何定義一個中國,其核心始終在於世界上只有一個 中國,臺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思想始終無法被臺灣政府與人民接 受。

第二節 新功能主義與兩岸文教交流之探討

一、政治菁英價值觀的差距

新功能主義強調整合過程中政治互動與社會菁英的重要性,但某種程度來說,

政府是否有能力整合包括內部在內的多方壓力做出調整,同時也關係著整合過程 的成敗。與中共相比,臺灣政治菁英對於兩岸議題的相互對抗就鮮明許多,儘管 不同政黨對於臺灣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政治地位有基礎共識。然而,依據不 同的政黨意識形態與屬性,他們對於臺灣的國家定位有著截然不同的立場與想 法。

現今,臺灣的政治環境逐漸形成了藍、綠之爭,以國民黨、新黨及親民黨為 主的「泛藍」,以及民進黨、臺聯為主的「泛綠」兩大陣營相互衝突與對抗。雙 方在選舉時相互競爭,更在諸多議題上採取對立的觀點。其中,藍綠陣營的政治 競爭不僅存在於政治菁英間的互動及選舉策略,也連帶影響其支持群眾的政治立

14 何明國,「解政治難題 陸籲馬要有勇氣」,旺報,2014 年 02 月 22 日,第 2 版。

15 羅印沖,兩岸政治協商 陸:一中框架進行,旺報,2014 年 4 月 17 日,第 3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場,若從民眾的政黨認同及偏好來看,對國民黨、新黨及親民黨的認同及偏好確 實較一致,而對民進黨及臺聯的認同及偏好也較為相同。16兩方除了在兩岸關係 的問題上競爭,在對國家內部的議題也相互對抗。例如:核能問題、社會福利、

環境保護等議題。在兩岸問題之中,「泛藍」、「泛綠」兩陣營的主要的分歧點 在於統獨議題,泛藍政黨通常被視為傾向兩岸統一且比較樂於與大陸方面互動;

而泛綠政黨則傾向主張臺灣獨立,要求減少在經貿或者是其他交流上減少對大陸 之依賴。在文化交流協議上,兩岸的政治菁英對於此議題看法也出現了極大的落 差。而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只要有利於兩岸統一之對臺議題,其都展現出積極 協商的態度。因此,中共政治菁英對於簽署兩岸文化協議也就表現出積極之態度。

以下則將分別探討各政黨政治菁英對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之看法與觀點:

在共產黨方面,胡錦濤在2008年時提出的「胡六點」中明確提到:「兩岸同 胞要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所以,我 們將採取積極措施,包括願意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17由此觀之,北京 除了加強開展兩岸之間各種文化教育交流活動以外,也開始積極推動兩岸盡早簽 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從「胡六點」文化交流的提出之後,中共政治菁英在 各項場合以及官方媒體、文宣部門上也積極的對臺喊話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

在2010年的兩岸文化論壇上,大陸文化部長蔡武建議:「兩岸應積極商簽『兩岸 文化交流協議』」,這個喊話是中共提出兩岸文化協議後,負責主管此一議題的 最高主管,可見北京開始對於兩岸交流協議之重視有逐漸升高之趨勢。中國全國 政協主席俞正聲更在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呼籲兩岸速簽文化協議,便表明希望藉 由洽簽協議,「增強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增強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意識」。

16 蕭怡靖,「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之政黨認同測量的探討」,選舉研究,第1卷第16期(2009 年),頁67~93。

17 「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 3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人民網,2008 年 12 月 31 日,檢索日期:2015 年 9 月 15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4/8610403.htm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在國民黨方面,馬英九上任以後就談到他基於「不統」、「不獨」、「不武」

的政策下要大力推動兩岸在經貿、文化交流上的大力發展。這讓北京方面認為,

兩岸願意開始協商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然而,國民黨在面對「兩岸文化協議」的 簽署已經有所保留。當北京方面提到願意提到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時,臺 北對於此議題則有了迴避的答覆。當時擔任文建會主委的主委盛治仁提到:「雙 方在推動文化交流過程中,應先研擬互設官方辦事處的可能性」。這明顯說明臺 北的立場,願意兩岸文化做更深一層的交流,並且願意互設官方性質的兩岸文化 辦事處,但是不樂意商簽兩岸文化交流協議。而到了龍應台接任文化部長時期,

其明白表示希望與北京協商,促成召開「兩岸文化前瞻論壇」,這樣的表示顯示 出臺北方面有意願簽署「兩岸文化協議」。但是,龍應台之後的態度卻有了 180 度的轉變,2012 年 8 月 28 日他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以「難局中的軟實力,兩 岸關係的文化思考」為題發表演講,並且於會後接受媒體訪問。明確表示,對於 兩岸簽署文化協議,龍應台直言「暫時沒有考慮這件事」。而且其認為兩岸簽署 文化協議與否並不重要,因為臺灣是以民間社會為主,民間會主動選擇用何種方 式交流。簡言之,其認為兩岸「文化」概念和政府在之中扮演的腳色不同,臺灣 的「文化」力量在民間,政府不扮演任何腳色;大陸則掌握在政府手中,民間的

「文化」功能不大。因此,雙方在於「兩岸文化協議」的內容上還需要時間多加 凝聚共識。其演講中也提到大國要有大國的風範,大國愈是對別人禮讓與體貼,

會得到更多;中國大陸需要與外面世界以溫和、文明的語言溝通,彼此雙向溝通 非常重要。其一再強調兩岸文化交流必須要有「同理心」,如果「同理心」並未 建立,「兩岸文化協議」的簽署則將毫無意義。18而吳敦義認為「ECFA 管的只是 口袋,文化協議管的卻是腦袋」,主張從長計議,不宜貿然進行。19然而,國民

18 龍應台,「暫不考慮兩岸文化協議」,美麗島電子報,2012 年 9 月 6 日,檢索日期:2015 年 9 月 25 日。

<http://www.my-formosa.com/DOC_31888.htm>

19 仇佩芬,「兩岸文化協議 台要加深口袋 中要統一腦袋」,風傳媒,2014 年 1 月 10 日,檢索日 期:2015 年 9 月 25 日。

<http://www.storm.mg/article-page/26206/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黨的政治菁英也有贊成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聲音,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 2013 年 06 月 13 日率團赴陸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吳伯雄在會中針對兩岸關 係提出七項主張,在此之中吳伯雄強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我們兩岸之間最 寶貴的資產,過去五年兩岸文化界、藝術界、教育界相互的觀摩、參訪有很多的 進展。其認為應加強文化交流,簽署教育協議。這是國民黨官員少數在公開場合 明說要簽署兩岸文教相關協議。且吳伯雄指出,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 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文化。20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民黨主要政治菁英對於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採取謹慎對 待的態度,贊成兩岸可以文化交流與可能試辦兩岸文化交流機構,但是在於簽署 文化協議上則採取審慎的態度。如此謹慎的主要原因,在於「文化」的意涵可能 涉及意識型態且文化感染力強,因此,這有可能是臺北方面遲遲不願正面回應北 京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主要原因。

而在民進黨方面,在野黨的意見反映,往往也是影響執政黨在推動大陸政策 時的問題所在。民進黨認為中國不斷強調兩岸是同文同種,事實上,兩岸分治超 過了百年以上,已經有很多不同之處,尤其在文化面向,希望中共深入了解彼此 的差異。且民進黨認為兩岸間簽署協議須符合尊嚴、對等、互惠原則,有助於臺 灣整體的利益與兩岸關係的穩定,並應符合民主透明之程序,因此應盡早通過「兩 岸協議監督條例」,以落實公民參與、資訊透明以及國會實質監督的原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兩岸的政治菁英在於文化交流上價值觀的差異,中 共對於文化交流協議的定位是在於對臺達到統一的終極目標。因此,兩岸的文化 交流必須加強,而兩岸文化交流必須透過協議的簽署而賦予機制化的功能,在此 議題上,中共的政治菁英以及學者在「文化交流協議」上達成了一致的看法,「文 化交流協議」也成為了對臺政策的重要目標。相對的,在於臺灣方面則產生了相 互拉鋸的狀況,國民兩黨在於兩岸關係議題上始終無法達到交會,在於文化協議

20 「吳伯雄會見習近平 提出 7 項主張」,東森新聞雲,2013 年 6 月 13 日,檢索日期:2015 年 9 月 25 日。<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613/222931.htm>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上亦然,民進黨認為兩岸已分治多年,雖說在血統上是源自於中國大陸,但是在 文化上經過日治以及民主化之後已與傳統的中華文化有了區別。如果達成簽署了 文化交流協議,則等於給予中共有了機制化且條文的依據,可以對臺輸入有利於 統戰的意識形態、出版品等,將有利於臺灣在兩岸統一往中國大陸靠攏。因此,

上亦然,民進黨認為兩岸已分治多年,雖說在血統上是源自於中國大陸,但是在 文化上經過日治以及民主化之後已與傳統的中華文化有了區別。如果達成簽署了 文化交流協議,則等於給予中共有了機制化且條文的依據,可以對臺輸入有利於 統戰的意識形態、出版品等,將有利於臺灣在兩岸統一往中國大陸靠攏。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