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的文化因素

第五節 小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於兩岸關係的發展造成了停滯的狀態。而在文化交流上兩岸有了大量的接觸,對 於雙方都帶來了大量的衝擊,雙方在現有基礎上逐步突破,例如新聞交流、開放 陸生來臺求學、兩岸合辦學校、兩岸合辦藝文活動與展覽,兩岸的三通給了臺灣 錢潮但是卻也帶來了許多對於陸客不好的評價,而陸客對臺灣的反應則是褒貶不 一。

因此,兩岸關係的交流在新階段的發展已經面臨到了新的困境,而且中共方 面在於近幾年開始高呼文化交流的高度發展。而自從兩岸簽署ECFA後,北京對 台工作領導人隨即積極地推展兩岸文化交流,呼籲簽訂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中國 文化部部長蔡武指出,深化對臺文化交流是重要的重點工作,大陸將推動簽署兩 岸文化交流協議,全方位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發展與合作。45可以看出在馬政府 上台之後,雙方在於九二共識的基礎下,中共對台政策由經轉政的轉向。

第五節 小節

我們若從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等幾代中共領導人依據 不同時期的發展特點和任務提出的國家發展策略和指導思想。來看從1949年中共 建政以來,因應社會主義過度時期提出「一化三改」的發展策略,進而演變到「四 個現代化」、「三步走」等著重工業化的發展策略。到11屆三中全會後,則為了 改善國家體質,大力發展經濟,則推動「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到後來「社 會主義現代化」,奠定了中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經濟建設為主要核心的國家發 展策略。並在國家經濟狀況有所改善後,中共的國家發展策略也從「達到小康社 會」轉變成「推動全面進步新社會」,而到胡錦濤時期則以「建構科學發展觀、

和諧社會」為國家發展策略,到了最近則可見到因應國際情勢及國內發展需求,

習近平提出「中國夢」作為21世紀中國發展的國家策略,希望藉此讓國家富強、

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總結來看,中共自建政以

45 「蔡武:推動兩岸簽文化交流協議」,中國時報,2011 年 1 月 5 日,版 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來,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順應著政治、經濟及國際情勢的發展,經歷了複雜的演 變過程,而在這複雜的發展過程中,可發現中共的國家發展戰略從一種單一型發 展往綜合型發展轉變,從重視理想轉為務實型,從注重經濟發展往社會整體全面 發展演變。46而若從上述中國國家發展戰略的演變過程來看,在中共的歷史發展 過程中,有長期時間中共的「文化發展」是在「服務政治」之下進行,且由於政 治的強力主導,文化的附屬性和教條化顯強烈,限制住實際文化藝術的發展。亦 言之,中共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也相繼進行了文化建設,在改革開放之前搭配 計畫經濟建設的發展,加上政治因素,其相關的文化建設的目的大多集中在如何 鞏固中共的統治權。鄧小平與之後繼任的領導人對文化提出的看法也集中在為國 家發展進行服務,如江澤民曾提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 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 國力競爭中的地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胡錦濤更在2006年的講話發表「文化在綜 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誰佔據了文化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能夠更好的在 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另外胡錦濤在之後 也提到「綜合國力競爭的 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 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的發展策略」及「加強國家軟實力建設,對內增 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對外增強國家親和力和影響力」,是全面增強中國綜合 國力的必然要求。而習近平所提出的「中國夢」,更是希望透過文化的力量及軟 實力的追求來達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從中共的角度來看,中國為了提升綜合國力的發展以追求在國際社會的國家 安全,特別重視以「文化」為主的軟實力發展,除了原本政治、經濟、軍事等傳 統國際競爭,文化的力量也逐漸被重視,而文化所展現的力量通常也等同美國學 者奈伊所提出的「軟實力」,也就是希望透過在國際社會中取得文化的論述權,

透過文化擴張來取得意識形態的獨霸,來影響其他國家。因此在這樣的發展下,

46 金樂琴,「中國國家發展戰略:30 年變遷及成效」,中共長春市委黨校學報,第112期第5卷 (2008):頁44-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各個國家皆開始重視其國內文化的主權性,並將文化戰略當成重要的國家利益及 國家安全內容。而且中國為了提升綜合國力的發展以追求在國際社會的國家安全,

特別重視以「文化」為主的軟實力發展,因此近年來一改過往批孔的立場,開始 尊崇孔孟思想,重新探討儒家所將對中國社會所帶來的影響。而在此基礎下,中 國與台灣皆是源自於孔孟思想,利用此一同根性開展對台統戰將是一個有利的施 力點。

中共自 1979 年起積極推動包含文化交流項目在內的兩岸「三通四流」政策,

也因為臺灣方面採取了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使得雙方在 1980 年代以前在兩岸文化交流上幾乎可以說是毫無作為,然而在到了 1987 年時,

台灣方面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之後,兩岸民間與文化交流則熱絡起來。而二十餘 年來,雙方在文化、血緣、語言等密切相關的因素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交流 的項目與層面也更將廣泛。而中共政治人物皆在不同場合強調雙方文化交流的重 要性,顯示了中共對於文化交流一直相當重視。

整體而言,中共對台政策是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基礎,對於中共來 說,其採取了分頭並進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寄希望於台灣當局」以及「寄希 望於臺灣同胞」。對於中共來說政治的統一是其最終目標,但是在那之前則須建 立雙方可以接受之兩岸關係基礎,也就是從兩岸交流的類型,分別在經濟、社會 與文化等兩岸共同利益或是價值觀達到平衡,而如果無法達成將使兩岸無法達成 最終政治統一之目標。

因此,文化交流在於中共對台政策之中相比經濟則扮演著更加柔軟的角色,

文化相比起經濟則更加無法觀察,但是卻有其影響力。而在最早提到文化交流的 中共政策文告告台灣同胞書,其明確的提到了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寄希望於臺 灣當局。兩岸應盡快實現通郵、通航,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 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三通四流)。可以看出中共方面在 對台政策之中已經開始重視了文化的重要性。而之後「江八點」與「李六條」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提出,讓文化在兩岸關係中又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兩岸都從「中華文化」的 角度出發,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對於中共來說中華文化是兩岸 和平發展與邁向統一的重要基礎,文化交流有著其相當的重要性。但是對於臺灣 來說則未然,在 1990 年代中期至 2008 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之中,面臨到了臺灣主 體意識的增強以及國際局勢的轉變而使得文化在中共對台政策之中則無法扮演 重要的角色,對於中共來說文化始終無法有效的在對台政策之中操作,讓文化在 對台政策之中遭遇到了極大的挫折。

而到了 2008 年馬政府上台後,兩岸以「九二共識」作為雙方政治互信的基 礎,胡錦濤胡六點的提出47,更明確的指示出了文化將在兩岸關係之中扮演著更 加重要的角色,胡六點的提出是以「九二共識」作為兩岸政治基本互信的開始,

逐步地從經濟、文化領域交流擴大兩岸社會各階層之人員往來,拉近雙方彼此之 距離,藉以達到對台統戰之目標。

47胡六點內容如下: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 化,加強精神紐帶;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護國家主權,協商對外事務;結束敵對狀態,

達成和平協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