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文化協議之可行性研究 (2008-2015)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文化協議之可行性研究 (2008-2015)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邱坤玄. 立. 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文化協議之可行性研究. ‧. (2008-2015).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余肇哲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 I.

(2) 謝誌 動手開始打謝誌時,腦海中浮現了這兩年半來在政大的點點滴滴,陌生的走 著環山道到男研宿舍,開始了在政大的生活。開始了中共黨史、外交、兩岸關係、 研究方法等等博大精深的學術路,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以及讓自己在知識上更加成 長。之後進入了選研中心,從抽樣開始學習,之後經歷了電訪訪員、督導再到操 盤,也度過了一次讓人難忘的面訪經驗。在進入政大前沒想到會在選研收穫這麼 多。我不會忘記與陸生交流之中所碰撞出的思想激盪,以及去到北京那幾天之中 給我的文化對比,在爨底下村讚嘆景色之美。也因為東亞所讓我對中國大陸有了. 政 治 大 在這邊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坤玄博士,老師總是會再看見我時用宏亮 立. 更不一樣的見解。. ‧ 國. 學. 的聲音叫著我的名字,並且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指導論文寫作與指點迷津,謝謝老 師對於此論文的指導。另外再感謝政大認識的每個朋友:健輝、梓晴、雨揚、植. ‧. 琨、國豪、存鎰、建佑、庭吟、心儀、可盈,很高興認識你們豐富了我在政大的. sit. y. Nat. 回憶,與你們度過了愉快的碩士生活。另外再特別感謝我的精神支柱,竫鈺陪我. al. er. io. 走過了兩年半遠距離的碩士生生活,在這兩年半中當我最好的顧問、最親密的愛. v. n. 人以及心理輔導師。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父母無悔的付出,在我求學路上給予我. Ch. engchi. i n U. 最大的包容、支持與鼓勵,使我能無後顧之憂、全力以赴的順利完成學業。. 余肇哲謹誌於政大東亞所 中華民國105年1月. II.

(3) 摘要. 在文化上,由於中國與臺灣有共同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也極為相似,故中 共企圖以文化認同對臺灣實施軟實力,透過文化交流,激發中華文化的感召力, 進而提高對台政策的影響力,以達其和平統一之目的。自1980年代初期中共告臺 灣同胞書出現後,對台政策之中文化政策也隨之油然而生。本文不使用多數研究 文化交流所採納的軟實力概念,而採用新功能主義的觀點來探討。新功能主義認 為,在低層次的交流可以帶動到高層次的交流合作之中,從中共改革開放以來,. 政 治 大. 其開展了與台灣的對話與交流,台灣與中國的依賴越來越深,然而中共各項的惠. 立. 台政策都沒有把台灣更帶向與中國統一。因此中共近年來著重在兩岸文化及教育. ‧ 國. 學. 交流,希望透過文化交流可以讓台灣在認知與認同更靠往中國,並且大力的倡議 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 ‧. 本研究即是由以上面歸納出欲探討之問題,了解中共對台文化交流以及能否簽. y. Nat. sit. 署兩岸文化協議?以此,本研究的內容主要分成四個部分,首先,探討文化在對台. n. al. er. io. 政策所扮演的腳色;其次,說明目前兩岸文化交流的類型;再次,探討兩岸文化交. i n U. v. 流協議所可能之內容以及如何看待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最後統合以上。本研究企圖. Ch. engchi. 經由上述四個部份的論述鋪陳,進一步增評估兩岸文化交流以及兩岸文化交協議簽 署之困難點以及對台灣未來可能之影響。. 關鍵詞:兩岸關係、中共對台政策、文化交流、新功能主義、兩岸文化交流協議. III.

(4)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3 第二章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的文化因素 ........................................................................... 14. 政 治 大. 第一節 兩岸武裝衝突與互不往來時期 ........................................................................... 14. 立. 第二節 兩岸和平協商民間交流時期 ............................................................................... 21. ‧ 國. 學. 第三節 兩岸政冷經熱低盪交流時期 ............................................................................... 27 第四節 兩岸三通交流時期 ............................................................................................... 31. ‧. 第五節 小節 ....................................................................................................................... 35. sit. y. Nat. 第三章 兩岸文化交流協議背景探析 ................................................................................... 39. io. er. 第一節 兩岸文化交流的歷程 ........................................................................................... 39. al. v i n Ch 第三節 由經轉政的轉向 ................................................................................................... 51 engchi U n. 第二節 兩岸文化交流的類型 ........................................................................................... 42. 第四節 兩岸文化協議可能之內容 ................................................................................... 54 第四章 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簽署面臨之困難 ....................................................................... 60 第一節 一個中國的認知分歧 ........................................................................................... 60 第二節 新功能主義與兩岸文教交流之探討 ................................................................... 68 第三節 兩岸協商談判的僵局 ........................................................................................... 78 第四節 小節 ....................................................................................................................... 81 第五章 結論 ........................................................................................................................... 8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85 IV.

(5) 參考文獻 ................................................................................................................................. 87 中文部分 ............................................................................................................................. 83 英文部分 ............................................................................................................................. 9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6) 圖次 圖 4-1:大陸人士來臺從事文教交流統圖………………………………………….70 圖 4-2:台灣民眾認同趨勢圖……………………………………………………….7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當前中國已成為一個不論在經濟與文化層面泱泱大國,在這兩個層面上對臺 灣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文化層面上臺灣所受到來自於中國的壓力不 會低於中國對臺灣的經濟影響力。兩岸現今社會交流的速度以及頻率是越來越快. 政 治 大. 以及越來越密集,不論是在宗教、陸生、陸客等層面,文物、社會交流皆非常之. 立. 頻繁。. ‧ 國. 學. 從國際層次來看,中共在和平崛起之後,其對外所宣傳的中國文化軟實力對 於世界以及臺灣已經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由於大陸文化人才多,再加上雄厚的. ‧. 財力,其大規模的文化軟實力策略,已對我國民眾在認同方面產生影響,臺灣原. sit. y. Nat. 本的文化優勢已受到相當的衝擊。由於兩岸同文同種,不論種族、語言、文化以. al. er. io. 及生活方式等均相似,導致臺灣的文化特質難以呈現的窘境。例如,我們經常以. v. n. 臺灣本土的原住民的文化來突顯臺灣的特色,但是效果不彰,並會造成誤解,讓. Ch. engchi. 外國人以為此乃我國文化的主體。1. i n U. 從中共改革以來中國開展了與臺灣的對話與交流,當前臺灣與中國的經貿依 賴越來越深,中方的以經促統政策非常明確。然而臺灣開放對大陸投資或是陸客 來臺以及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各項惠臺政策似乎都沒有把臺灣更帶向與中國統 一。這與中方對臺政策的終極目標和平統一有著現實上相當大的落差。因此中共 近年來著重在文化以及教育的交流層面希望透過文化教育層面的交流可以讓臺 灣在認知以及文化認同上越來越認可中國,使臺灣可以往統一的面向靠近。而所 謂的文化認同是指個體或群體對於所屬文化的歸屬感,並以此作為自身的行為規 1. 湯紹成, 「中共軟實力分析及我因應對策」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9 年 5 月 20 日, 檢索日期:2015 年 9 月 1 日。<http://www.npf.org.tw/post/3/5905> 1.

(8) 範和準則。文化認同是民族國家維持統一的重要因素,也是民族國家往前發展的 重要動力,如果沒有共有的文化則將無法形成共有的民族。中共希望從文化訴求 兩岸的同根性,當兩岸的文化認同已經達到一定共有程度的相同則臺灣將會視自 己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並且與大陸有著共有的文化進而形成共有的民族而組成 民族國家。 我們從中共對臺政策文告來看,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時期開始中共對臺 政策已經開展對臺文化交流層面的宣示,在江八點中其提到:中華文化始終是維 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 政 治 大 平統一的一個關鍵要件,由此可以看出中共對臺政策上從江澤民時期就已經帶有 立 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中方提到了文化層面的交流是達到兩岸走向和. 從文化層面統戰臺灣的訴求。. ‧ 國. 學. 到了胡錦濤時期,其胡六點的提出提到了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臺. ‧. 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臺灣同胞愛鄉愛土的臺灣意識,不等於臺獨意識。. y. Nat. 願意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在胡錦濤時期. er. io. sit. 其提到了加強擴大中華文化的範圍也把臺灣文化也納入了中華文化之中,並且中 方主動提出了兩岸簽署文化教育交流協議,由此可以看出中共在與臺灣文教交流. n. al. 上的重視程度之大。. Ch. engchi. i n U. v. 由此觀之引發個人對於文化交流在中共對臺政策此一層面在之中所扮演的 角色,希望且充實對於中共對臺政策文化層面的相關資料,並以此作思考臺灣應 該如何看待中共對臺文化政策。本文試圖從中共對臺政策、兩岸文化協議來看待 中共對臺政策將有甚麼樣的轉向。 二、研究目的 誠如前述,經由中共領導人在於公開場合中的政治宣言來看,對臺文化政策 與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已經成為中共對臺政策現今所強調的一點,因此本文之主要 研究目的在於針對兩岸文化交流之文獻整理,並且從新功能主義之觀點探討兩岸. 2.

(9) 文化交流協議,從中去探討兩岸文化協議背後將夾帶甚麼樣的內容與議題,對於 將來兩岸關係之發展有甚麼重大之影響。 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 (一)探討文化在於過去中共對臺政策中是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兩岸文化協議在 於對臺政策中是一個新的議題亦或是中共對臺政策一直以來所著力強調的議 題。 (二)探討兩岸文化協議將有甚麼樣的內容,以及可能對臺灣所帶來之影響。 (三)假設臺灣在面對兩岸文化協議應該以甚麼樣的角度看待,以及去應對中共. 政 治 大 倘若將研究目的按文章脈絡安排,則可分為以下四點 立. 這方面的訴求。. 第一、了解歷來中共對臺政策的意涵以及目的. ‧ 國. 學. 第二、探析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形成之背景. ‧. 第三、說明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可能夾帶之內容.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四、總結評估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簽署之困難點以及未來可能之影響. Ch. engchi. 3. i n U. v.

(10)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般認為文化交流的敏感性以及爭議性較低,可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潤滑劑的 功能,提供一種可以暫時迴避兩岸主權爭議,讓兩岸進行正常交流互動的機制。 文化交流同時也帶給兩岸人民一種期待,希望藉由其擴散效果(spill-over effect) 與連鎖效果(linkage effect),能夠增進兩岸了解,最終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 穩定發展。2 文化交流的範圍十分廣泛,涵蓋藝文研究創作展演、出版品、新聞、體育、 宗教及學歷之認證、陸生來臺就讀與臺商子弟在陸就學等面向,甚至大專青年學. 政 治 大 而有鑑於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屬於大陸最近倡議之新議題,目前學界較無學術 立. 生與原住民的文化交流活動,均包括在內。. ‧ 國. 學. 性論文以及叢書做出深入的論述。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之論述,則主要散見於部分 論文以及期刊、報章之中。因此本文於此部分將針對前人的相關研究做一個總體. ‧. 回顧。期望藉此了解過去的研究之主要重點,並從中取納本論文所需要建構的資. sit. y. Nat. 源,一來可以豐富本論文的研究基礎,二來可以豐富未來此一主題的相關探討。. al. er. io. 一、理論、概念陳述之文獻. v. n. 李嘉曾從文化變異現象此一概念來探討兩岸文化改變的情形,其指出文化變. Ch. engchi. i n U. 異,是指文化發展過程中個體或群體文化改變固有表現或偏離歷史傳統的現象。 他認為臺海兩岸的文化變異現象,主要是受環境特別是政治環境影響造成的。而 如果要解決文化變異現象,作者則認為要通過文化認同來克服文化變的消極作用 和負面影響,首先要對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特色達成共識。簡而言之,就是解決什 麼是中華文化這個基本問題。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推動兩岸各方面的文化交流。 3. 侯尊堯則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待兩岸文化交流現象,其主要從奈伊柔性權 力觀點出發,特別指出「公共外交」的三個面向:首先是立即的面向,就是平時 2. 3. 郭婉玲,兩岸新聞交流歷程之探索(1973-2003),(台北,文化大學,2003)頁 9~10。 李嘉增,「文化認同促進台海兩岸和平統一」 ,九鼎,第 73 期(2013 年 11 月) ,頁 6~9。 4.

(11) 溝通,解釋國內外政策的決策內容;其次是策略性的溝通,意指先訂出主題,再 繞著主題或是特定的政府政策,策劃為期一年的象徵性活動和宣傳方式;第三個 面向則是透過長期的獎學金、交換計畫、訓練、討論會、會議以及運用媒體管道, 與關鍵人士發展出恆久的友誼。實際上這是外交中的文化手段,當國家為達到某 種目的,維護國家利益,利用官方或民間多種管道,通過文化形式宣傳,報導本 國或他國的政策、文化價值觀、思想觀等內容的一系列活動。他使用此一理論概 念並加上當時國際關係的事件來說明兩岸文教交流的演變。4 鞏耀光從柔性權力的角度出發,去說明柔性權力在中國的發展,並且使用量. 政 治 大 國的經濟實力正在逐漸增加,使其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國,中國也利用文化政 立 化的方式去說明臺灣民調受到兩岸事件的影響與走向,最後其得出結論認為,中. 策來發展其與他國之關係,再不管各個層面上中國將大於臺灣,因此他認為臺灣. ‧ 國. 學. 也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柔性權力力量,成為一個如同國際上其他小國但是是個充滿. ‧. 文化氣息的文化島。. y. Nat. 李道湘說明了兩岸文化交流可能涉及到概念性質的問題,其概念如下:第一:. er. io. sit. 兩岸文化交流中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文化,這兩者各自有著甚麼樣的內涵?;第二: 兩岸交流中的兩岸文化,則探討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關係定位、兩岸文化同屬於. al. n. v i n 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第三: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意義和作用,本文指出中華 Ch engchi U 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及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於加強兩岸的文化 以及民族認同,並以此共同建築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5 二、兩岸文教交流之文獻 陳會英從兩岸文化交流的歷程與現況說明了兩岸二十年來的文化交流發展, 其認為在兩岸關係迭宕起伏、停滯不前的狀態下,兩岸文教交流活動一直是兩岸 關係的潤滑劑,在增進兩岸相互認識、有效減少誤解,強化雙方互信與共識,功. 4. 侯尊堯,「從柔性權力理論看兩岸文教交流演變」 ,美日安保改定 50 週年與東亞安全問題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頁 93~114。 5 李道湘,「兩岸文化交流中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9 卷,第 1 期(2011 年 2 月),頁 71~76。 5.

(12) 不可沒。他認為政府對兩岸文教交流的態度與政策立場,尤其是政策的高度,更 是必需審慎考量的關鍵因素。政策的延續必需以充足的預算經費為基礎,但是臺 灣在文教交流的預算逐年減低,大陸因內部經濟實力提昇可發現中共大力支持、 高規格接待的行為,已令臺灣有「角色互換、攻守易勢」之感,可以說自開放交 流20年來,臺灣所主導的文教交流優勢,已逐漸向大陸傾斜,這是臺灣必需加以 正視與關注的重點。6 蕭真美從兩岸開放探親與交流以來十年之歷程加以分析,其把文化中的認知、 信仰、規範、表現四大系統,來檢討十年來的交流成果與缺失。認知系統包括學. 政 治 大 法律、倫理與教育;表現系統包括電影、電視、戲劇音樂與舞蹈等。該文作者認 立 術、出版與資訊;信仰系統包括道教、佛教、基督教與天主教等;規範系統包括. 為兩岸在經過這十年來的兩岸文化交流,已經有了大幅度的交流增長,也因為兩. ‧ 國. 學. 岸非政治性互動空間的建立,民眾認清了兩岸文化雖屬「同根」但不同「質」。. ‧. 但也由於文化交流是處於政治互動鬆緊的框架下進行,也因此交流受到了壓縮或. y. Nat. 限制。因此本文認為文化交流應該多加接觸但是減少政治的約束侵染力,減少政. er. io. sit. 治及其目的性色彩。7. 陳志柔則從近二十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實際作為來展開研究,本文作者使用. al. n. v i n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公共外交來說明兩岸文化交流的可能影響,其根據官方的統計 Ch engchi U 資料來說明兩岸近幾年來實際交流作為。並且以中國學者來臺交流為例,分析交 流對個人的影響。在本文結論中作者發現了,訪臺學者對於臺灣的硬體設備沒有 太大的反應,反倒是對於臺灣的人文社會素養讚不絕口,也對於中華文化在臺灣 延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總體而言,臺灣社會的開放、平等、和善等特質都會對 來臺交流的大陸人產生影響,增強其對臺灣的理解和認識這是臺灣優勢之處,本 文作者認為臺灣應該加強此一方面之交流。8 6. 陳會英, 「掌握契機,開創新局兩岸文教交流的省思與策勵」 ,國教之友,第 589 卷(2008 年), 頁 3。 7 蕭真美, 「十年來之兩岸文化交流」 ,中國大陸研究,第 41 卷第 9 期(1998 年 9 月) ,頁 53~70。 8 陳志柔, 「20 年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 ,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 (臺北市:財團法 6.

(13) 張映彬認為兩岸文化交流有利於繁榮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可以加速推進兩岸的統一進程。其認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作用有以下幾點:第一: 有利於消除隔閡,增加共識;第二:有利於繁榮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 凝聚力;第三:有利於推動兩岸政治關係發展,加快兩岸統一的進程。其並指出 加強兩岸交流的思路與對策。其認為必須進一步擴大兩岸文化交流的範圍,把兩 岸交流的重點對象定位在青少年,並且也要充分利用網路此一載體加強兩岸文化 交流。9 陳孔立認為兩岸同屬中華文化,但是當代中國大陸的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 政 治 大 而不可能含有任何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這就是二者的本質差異。為什麼會出現 立. 而當代臺灣的文化則基本上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並且受到西方文化較大的影響,. 這種本質差異呢? 其認為將從兩岸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進行仔細的探討,而主要. ‧ 國. 學. 依據文化社會學的理論,運用文化突變的概念加以解釋。所謂文化突變,是文化. ‧. 的一種結構性變化,即由舊的文化結構變為新的文化結構,因此,它是全體性的. y. Nat. 變化。在這種全體性的變化下,不論是文化特質還是文化風格、文化模式,都必. er. io. sit. 然在結構上發生新的變化、新的組合。特別是一個文化體系的突變,必然意味著 深層結構的變化,不僅牽涉到物質文化變化,也牽涉到風俗、習慣、倫理、道德、. al. n. v i n 宗教、哲學以及文學、藝術等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化。而中國大陸從1949 年以後 Ch engchi U. 就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文化突變的過程。因此本文作者不僅是要說明兩岸文化存 在本質差異,更重要的是要探討在兩岸文化交流中如何面對這一差異。此文作者 認為兩岸文化必須要在雙方都互相了解文化的本質差異下進行交流,才有可能達 到兩岸文化交流之目的與功能,否則都是各說各話無任何交集。10 張寶蓉、鄒莎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兩岸有必要遵循由點到面、從局部到整 體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推動兩岸文教協議的簽署,即從兩岸文化教育互動中最為活. 人海峽交流基金會,2008) ,頁 327~347。 9 張映彬, 「實施兩岸文化交流的作用與對策」 ,黎明職業大學學報,第 2 期(2008 年 6 月) ,頁 69~72。 10 陳孔立,「兩岸文化的本質差異」,台灣研究集刊,第 128 期(2013 年),頁 1~6。 7.

(14) 躍、累積較豐富經驗的領域—高等教育互動領域入手,先行簽署「兩岸高等教育 交流合作協定」,隨後再逐步擴大到簽署兩岸文化創意、學術交流、新聞出版、 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協議。而「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協定」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1、 合作目標:加強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兩岸往來的人員數、專案數, 實現兩岸高等教育互動正常化、規模化與制度化;2、設立機構:基於兩岸特殊 的行政區劃關係,建議建立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委員會;3、兩岸高校學歷、 學位互認;4、兩岸高校相互招生與學生流動;5爭議解決與內容變化;在執行「兩 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協定」過程中如有任何爭執,雙方將通過協商解決等主要內. 政 治 大 三、宗教、旅遊、傳播等交流之文獻 立 容。. 在宗教信仰交流上,大陸學者認為閩南地區,以泉州、廈門、漳州為代表與. ‧ 國. 學. 臺灣之間存在著地緣、親緣、神緣、物緣和業緣這「五緣」關係。這之中精神文. ‧. 化的特點之一就是祖先崇拜、民間多神信仰、道教和中國化佛教信仰的融合。而. y. Nat. 這此中天公信仰在閩臺兩地民間流傳久遠,並與道、佛兩教互相滲透,衍生出許. er. io. sit. 多相關的民俗活動,至今仍存在並影響著閩臺兩地民間社會的日常生活。11在近 幾年來,臺灣的宗教信仰文化對福建宗教信仰文化認同上產生了新趨勢,例如:. al. n. v i n 規模上進一步擴大;外延進一步扣寬 、學術化與常態化。 C h ;交流形式呈現了多樣化 engchi U 積極加強臺閩兩地宗教信仰文化交流,使臺海兩地信眾的感情更加融洽,共同推 動兩岸走向統一。12 在兩岸新聞交流上,郭婉玲認為兩岸在新聞交流上應該有以下措施:對等發 行報紙、兩岸互設新聞媒體常駐機構、建立互信機制。其認為兩岸應該盡早簽訂 兩岸新聞交流協議以利兩岸新聞交流的制度化運作,認為兩岸新聞應該採取更開. 11. 劉傳, 「閩台民間天公信仰的比較研究」,經濟與社會發展,第 1 卷第 2 期(2003 年 2 月)頁 145~147。 12 顏金煒, 「扣寬台閩文化交流管道推動海峽兩岸和諧統一」 ,炎黃縱橫,第 4 期(2009 年) ,頁 24~26。 8.

(15) 放的政策。13 在兩岸體育交流上,陳少監認為應該從閩臺體育交流開始擴展兩岸交流,其 認為若從體育交流將會對兩岸有以下作用:1、傳承和諧文化,2、開啟社會溝通 管道,3、產生政治互動,4、推動兩岸經貿,5、緩解對立氛圍。其認為閩臺兩 地的體育交流與合作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制於兩岸社會政體不同的影響,然而通過 各種管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促使臺灣政府對消極的體育交流政策做一些調整。 體育在弘揚中華文化, 搭建交流平臺,促進兩岸和平統一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4. 第三節 政 研究途徑與方法 治. 大. 立. 一、研究途徑. ‧ 國. 學. 研究途徑是指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的研究,是從哪一層次為出發點、著眼點 或入手處,進行觀察、歸納、分類與分析15。由於本論文想從非官方因素之兩岸. ‧. 互動出發,因此在途徑方面首選整合理論中的新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強調,整. sit. y. Nat. 合的過程必須漸進其策略應先從爭議性較低的功能性議題著手,換言之,交流應. al. n. 事務,對於較具爭議性的政治事務則先挪後。 (一)新功能主義. Ch. engchi. er. io. 先從經貿性或技術性等議題開始。由此觀之,兩岸交流的確是始於民間功能性的. i n U. v. 整合理論學者對「整合」的概念,因為關懷的重點不同,各有各的觀點,致 使「整合」的概念還未能有效的整合再一起。「整合」可以指一種正在進行的「過 程」,也可以代表一種已經達成的「境界」。前者隱含著有其順序般的進程,要 朝著某種光譜循序漸進,比如「由文化交流、經濟整合、到政治結合」般的線性 「廣泛」過程,或是「由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到共同市場」的漣漪擴散式「深 13. 郭婉玲,兩岸新聞交流歷程之探索(1987-2003)(台北,文化大學,2003) ,頁 1~20。 陳少監、謝軍、林曉英, 「閩台兩地體育文化及其交流現況和發展前瞻」 ,體育科學,第 26 卷 第 7 期,頁 25~32。 15 孫本初,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 「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頁 3, 檢索日期:2015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40524/940524-4.pdf> 9 14.

(16) 化」(deepen) 過程。16杜意奇(Karl W. Deutsch)認為,「整合」是某一地區人民形 成的一種追求安全的「共同體意識」。兩個國家隨著各領域的交流往來密切,增 進了彼此的互信度,並且相信以和平的方式與制度化的程序來解決彼此所面臨的 共同問題,最終產生追求政治整合的目標。17哈斯定義整合為創立政治體的過程, 政治成員在不同國家背景下,被說服轉移其忠誠、期望和政治活動至一個新的政 治團體,並且此新的政治團體擁有或要求先前存在的國家管轄權。18奈伊對整合 理論的定義更加寬鬆,認為國際成員在任何層面的連結都可視為一種整合,包括 經濟整合、社會整合與政治整合。19林柏格將整合視為一個過程,是各國將決策. 政 治 大 取代的過程。他認為從歐盟整合經驗來看,整合至少包含了政治統一、經濟統一、 立 權委任給新中央機構的過程,以及各政治行為者被說服並期待移轉至新中央機構. 經濟與政治合作以及自由貿易。20. ‧ 國. 學. 從以上學者對「整合」的看法,可以發現「整合」的定義雖然不盡相同,但. ‧. 可以歸納如下:「整合」被視為一個動態且有意識的過程,多數學者也同意「整. y. Nat. 合」具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多方面的意涵。「整合」不一定會達到政治. er. io. sit. 上的統一,且參與整合不代表最後會合併成一個統一的新國家,也可能是出現新 的跨國組織的機制。政治統一只是「整合」的其中一個選項,但「整合」不必然. al. n. v i n 是政治統一。整合理論學者們主要關心的是如何以和平的方式進行政治整合。易 Ch engchi U 言之,整合理論其實就是國家一種避免或解決衝突、追求和平與發展的途徑。. 16. 施正鋒,「統合理論與臺灣」,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檢索日期 2015 年 5 月 12 日, <http://www.wufi.org.tw/%E7%B5%B1%E5%90%88%E7%90%86%E8%AB%96%E8%88%87%E5 %8F%B0%E7%81%A3/>. 17. Karl Deutsch,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p.5. 18. Ernst Hass,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anford,. CA:Sanford 19. University Press, 1964), p.29.. Joseph Nye,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Lanham:. UniversityPress of America, 1987),p.24. 20. Leon N. Linberg, “Political Integration as a MultidimensionalPhenomenon Requir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No. 4 (Autumn,1970), p. 649. 10.

(17) 功能主義有兩個重要概念:一是功能主義大師米崔尼(David Mitrany),其 以「分枝說」(Doctrine of Ramification)來強調「互賴」的需求會自動擴張。國 家之間在某一領域的合作會導致其他領域的合作。另一則是人民對國家的忠誠態 度會改變。當人民感受到在民族國家所不能得到的保障時,他們便會將原來對國 家的忠誠轉移到對功能性組織的效忠。功能主義認為整合是一種「由下而上」的 整合方式,視整合為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民眾的態度及看法將隨著跨國界 功能組織的合作而漸增強民眾對整合的信心21。此過程乃自動擴張,擴散與深化 的結果,最後會逐漸侵蝕與吞噬政治領域。簡言之,功能主義的理念為有「合」. 政 治 大 忠誠度認同的原因不僅是利益層面的考量,也可能基於歷史、語言和文化等因素。 立 無「統」,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整合方式。然而,認同不一定有取代性,人民. 因此功能主義遭受了極大的批評,之後學者延續功能主義之概念,發展出新功能. ‧ 國. 學. 主義。. ‧. 整體而言,新功能主義是一種漸進式的發展理論,以功能主義、溝通理論、. y. Nat. 多元利益團體論為理論基礎。22如同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者強調整合的工作需. er. io. sit. 要先從簡單的問題著手,然後再逐漸蔓延至複雜的事務上,漸漸提高雙方的合作 層次。此外,新功能主義亦提出與梅傳尼「分枝說」相似的「外溢」觀點,但不. al. n. v i n 同之處在於「外溢」(spill-over)效果並非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而是一個自 Ch engchi U 覺的過程。一個領域上的功能性事務交流的確可引起另一個領域的合作。 「外溢」 必須基於前項的交流所帶來的利益,致使參與的行為者體認到交流的持續能帶來 更多利益時才會發生。換言之,「外溢」是有條件的,否則交流無任何意義,甚 至還會引起反效果,產生所謂的「溢回」(spill-back)。23新功能主義強調菁英 分子對整合的重要性,哈斯更進一步強調「政治領袖」對於整合的助力。易言之, 21.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1995年8月),頁419。. 22. 李孔智,「試以新功能主義觀點評國統剛領之適用與調整」,立法院院聞,第24卷第9期,1996. 年9月,頁7~8。 23. Ernst Hass,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and the Universal Proces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 15, No.3, 1960, p.372. 11.

(18) 新功能主義則認為獲得好處的經驗會使得菁英願意支持其他方面的整合。他指出, 整合的若僅僅只是源自於各國人民或利益團體的自利動機,整合的工程將難以長 久與持續,除非此一工程得到政治領導者的政治背書與支持才有可能長久推動。 24. 換言之,政治領導階層必須進一步扮演積極的角色,才能使整合擴散與持續。. 且哈斯認為整合的動力或阻力將維繫在對整合得失的計算上,當國家相信它們的 利益將獲得更大保障時,才會致力於整合。另外在整合過程中,為了處理繁雜的 交流事務,以及整合過程中所引起的任何衍生性問題,參與的國家必須成立相關 的組織機構處理。這些機構也必須肩負起談判溝通的任務。甚至,新功能主義者. 政 治 大. 強調建立一個超國家管轄權威機制有助於整合的深化。 二、研究方法. 立. 研究方法(method),是指蒐集與處理資料的程序與手段,主要是指作者針對. ‧ 國. 學. 自己所探討之主題與相關問題,擬如何進行蒐集和分析資料。25. ‧. (一)文獻分析法. y. Nat. 文獻是記錄人類知識的載體,文獻分析法則是指以系統且客觀的界定、評鑑,. er. io. sit. 並綜括證明的方法。藉由文獻分析我們得以確定過去事件的確實性和結論,目的 是經由資料的分析獲得所需的研究內容。26本文將採用文獻分析法做為主要的研. al. n. v i n 究方法,蒐集相關學術著作以及文獻,主要研究文獻為中共對臺政策、新功能主 Ch engchi U. 義、兩岸文教交流等相關詞彙的歷史文獻來統整並且探討本研究所欲達到之研究 目標。主要資料來源則從學者寫過的專業書籍、期刊論文、官方文件、官方出版 品、報紙、網路新聞等為主。 (二)歷史分析法 歷史研究法是以敘述方法對某一過去事件作詳細的描述,通常也是個案研究. 24. Ernst Hass,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anford,. CA:S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p.29. 25 孫本初,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 , 「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頁 7, 檢索日期:2015 年 5 月 10 日。 <http://www.ntpu.edu.tw/pa/news/93news/attachment/940524/940524-4.pdf> 26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0﹚,頁 102~103。 12.

(19) 法。其著重於時間序列敘述,通常由歷史、人物、制度著手,重視人事時地物, 來找到概念之前相互的關連性,以解釋事件的本末;歷史途徑為導向的論述方法 主要用於對政治發展作歷史性的分析,任何一種社會政治事物的產生、發展和演 化都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所以只能從特定歷史條件出發才能正確認識他的自然 過程和內在本質。27因此在研究兩岸文化交流必須要從當時的時空背景以及脈絡 來研究其延續性的發展,透過對兩岸文化交流發展歷程的分析,將可以明瞭中共 在兩岸文化交流是新的議題抑或是其對臺政策中制度的延續。.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政 治 大 由於研究問題的設定已經限制了本文的研究方向與取材。本文將從兩岸文化 立. 交流為出發點,蒐集兩岸文化交流相關文獻,主要研究範圍為兩岸宗教、學術、. ‧ 國. 學. 領導階層、影視出版文化產業為主要研究範圍。並且利用新功能主義之觀點去看. ‧. 待兩岸文交流協議。然而新功能主義屬於整合理論之中的眾多派別一,各種理論. y. Nat. 的內涵、目標與取向皆有所不同,皆有其所屬的解釋力。而本文採用新功能主義,. er. io. sit. 是以無法將其他理論加以利用以及說明,且新功能主義此理論較缺乏實證理論基 礎。因此本研究難以採用量化之方式去測量判定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是否有利於中. al. n. v i n 共達到對臺統戰的效果,本文只能收集相關之文獻並以敘述之方式從中共對臺政 Ch engchi U. 策、兩岸文化交流之作為來預測此協議將會有甚麼樣的內容以及假使在未來簽署 之後是否會對臺灣產生影響,並且是否會讓臺灣往兩岸統一面向上靠攏。. 27. 林文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國立政治大學大陸研究中心(2005),檢索日期:2015 年 5 月 10 日。<http://ics.nccu.edu.tw/document/newsletter/05_04.pdf> 13.

(20) 第二章 兩岸關係發展歷程中的文化因素 第一節 兩岸武裝衝突與互不往來時期 一、韓戰爆發之前 當國民政府迫遷來臺,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宣布「中 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時,兩岸「劃峽分治」的關係也就此展開。在國共內戰 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已制訂「用武裝力量解放全中國的政策」 ,並將臺灣包括在內。. 政 治 大 明確指出,「中國人民解放鬥爭就是解放全中國,直到解放臺灣、海南島和屬於 立 1949 年 3 月 15 日,中共新華社發表「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首次. ‧ 國. 學. 中國的最後一吋土地為止」 。1在當時「國共內戰」的慣性思考之下,中共「對臺 政策」將兩岸關係定位為解放全中國的一環,國民黨既退守臺灣,中共自然是乘. ‧. 勝進擊,以便消滅敵人再生反撲的能力和機會,以完全統一全中國為主要職志,. sit. y. Nat. 所以「解放臺灣」是這一時期的北京「對臺政策」主軸。反之,臺北的政策則是. al. er. io. 「反攻大陸」,在此一時期的臺灣當局並非毫無作為,國民政府視中共為叛亂團. v. n. 體,堅持漢賊不兩立的態度,採取積極的準備隨時反攻大陸,國民政府對大陸實. Ch. engchi. i n U. 施了閉鎖政策,進行海上封鎖並派遣轟炸機進入中共領地進行轟炸。雙方的相互 對立,並沒有任何經濟與政治上的接觸,且民間交流也是完全中斷的狀態。 而在此時國際社會對於此時期的國共內戰大多保持袖手旁觀的態度,1950 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對臺政策聲明,決定對在臺的蔣介石政府採取袖 手旁觀的姿態,直到國共內戰解決為止。2此時的中共雖然沒有來自國際社會外 力的干擾,但事實上也沒有國際支持的力量,除了共產陣營的華沙公約組織承認 外,北京政權並未得到國際普遍地承認,也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3在當時美國. 1 2 3. 中共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 (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頁 412。 Robert M. B.Drawing the Line(new York:W.W.Norton1982)﹐pp.181~182. 張歷歷,當代中國外交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 1 月) ,頁 4~6。 14.

(21) 對臺灣消極態度的態度下,中共決定將內戰進行到底,並向臺灣進攻。1949年10 月24日,共軍企圖順著金門、澎湖進而攻占臺灣,然而在缺乏海戰經驗,且無海 軍、空軍掩護作戰下4,進攻的共軍全軍覆沒,而在同年11月的登步島戰役共軍 也吃了敗仗,使得自解放軍南渡長江後,兵敗如山倒的國軍,嘗到了久違的勝利, 也暫時抵擋住了來自中共的壓力得有喘息的空間。 二、韓戰爆發之後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正式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臺灣海峽中立聲明」 指出臺灣海峽地位未定。5此一聲明打亂了大陸的攻臺計畫也開啟了國際上兩個. 政 治 大 對於兩岸關係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對臺北當局來說雖不滿意但還可接受,因為此 立 中國共存的時代,因此遭到中共方面的強烈反對。「臺灣地位未定論」的出現,. 一宣言對北京方面更為不利,因為這讓中共無法以「內戰」的名義繼續不受國際. ‧ 國. 學. 社會干預的攻打臺灣。6而在該年底中共決定參與韓戰也造成了中共與美方的敵. ‧. 對角色,因此也加強了美國保臺的決心,臺灣來自於美方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因而. y. Nat. 源源而來,杜魯門改變原來對兩岸作壁上觀的態度,命令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即刻. 與臺灣當局達成「共同防禦協定」。. al. er. io. sit. 前往臺灣海峽協防,同時美軍也派第十三航空隊進駐臺灣。而在同年 7 月美國也. n. v i n 中共派遣動員了百萬大軍進行抗美援朝戰爭,儘管最終取得了戰略目標上的 Ch engchi U. 勝利,但卻消耗了大量的經費與軍隊,也由於與美方形成對立的局面引起西方民 主國家的抵制與孤立,都一再的打擊了解放軍攻打臺灣的能力。 1954 年 12 月臺美雙方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國民國與美國正式結. 為盟邦,且美軍也在臺灣建立基地與駐防。不過,為避免擦槍走火把美國也捲入. 4. 1949 年毛澤東訪蘇時,對史達林表達國軍在台灣建立海空、軍基地,而共軍方面則沒有空軍 和海軍,難以攻占台灣。史達林有鑑於怕蘇方直接支援共軍有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疑慮而不願 直接派遣,但願意幫助中共建立海空軍,而在之後韓戰則讓局勢直轉。 5 William M. Buleler﹐U.S. China Policy and the Promblem of Taiwan (Boulder﹐CO.:Colorado University Press﹐1971). 6 徐博東,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年 5 月),頁 19。 15.

(22) 臺海局勢之中,此條約僅限臺澎並未包含金馬。7而雖然有了「中美共同防禦條 約」,中共還是不放棄使用武力來解決統一問題,先後發動了兩次臺海危機來測 試美國協防臺灣的底線。 但事實上在此段時期內兩岸雙方都有各自的內政問題,主要中心都放在各自 的經濟上,在大陸方面陸續推動了幾個五年計劃以及社會主義的改造;而國民政 府則在 228 事件之後,一方面實施戒嚴壓制民怨,一方面積極推動土地改革與出 口導向的工業化。 三、 國際局勢的劇烈轉變 中共總理周恩來,曾在 1955 年 7 月 23 日於印尼萬隆舉行的第一屆亞非會議. 政 治 大. 上,表達願意和美國談判緩和臺海緊張的情勢。而周恩來在同年 7 月 30 日中共. 立. 人代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上表明了除了戰爭手段之外也不排除和平解放臺灣的. ‧ 國. 學. 可能性。其在會議上提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臺灣有兩種可能的方式,及戰爭的 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國人民願意在可能的條件下,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8」 。. ‧. 在 1960 年時毛澤東與周恩來就已制定了對臺第一個綱領性決策「一綱四目」 ,其. y. Nat. sit. 內容如下: 「一綱」是指臺灣必須回歸中國大陸, 「四目」分別為:一、臺灣回歸. n. al. er. io. 祖國後,除外交需統一於中央外,臺灣之軍政大權、人事安排等均委於蔣介石。. i n U. v. 二、所有軍政及經濟建設一切費用不足之數由中央撥付。三、臺灣的改革可以從. Ch. engchi. 緩,並視條件成熟,並尊重各方意見,協商決定後進行。四、雙方互不派特務, 不做破壞對方之舉。9從這可以看出在此階段中共高層釋放出有條件的和談內容, 願意用在非武力的條件之下達成統一,然而這種投降內容對於我方來說自然沒有 給予回應。此內容與日後鄧小平的「一國兩制」相比較可以看出其政策延續性。 有鑑於此,1950 年美國軍隊駛入臺灣海峽以來,大陸的對臺策略就已經有了明 顯的轉向,其強調的是不動武的。50 年代的兩次臺海危機,中共方面並不是企. 7 8 9.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 年) ,頁 18。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重大任務」 ,人民日報,1955 年 7 月 5 日,頭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 1949-1976(中卷)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頁 321。 16.

(23) 圖拿下臺灣,而是表達中國絕不放棄對臺主權要求的一項行動。10在之後中共在 有條件的目的下開始嘗試以和平的方式來與臺灣方面協商,大陸調整原先的武力 解放臺灣政策,而開始寄希望於臺灣人民與政府。 事實上,在這個時期,由於美國與臺灣在 1954 年 12 月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以及蘇聯不支持中國對臺動武,中共領導人認識到無法以武力解放臺灣;同時, 中國內部因為大躍進時期推動人民公社的失敗;再加上 1966 年推動的文化大革 命,已經動搖了整個中國大陸的政經與社會基礎,需要大規模從事經濟建設的和 平環境,不宜與臺灣、甚至美國發生大規模的戰爭。11因此在此時期中共不再訴. 政 治 大 兩個原則,一是否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國家地位;二是圍堵封殺我國的國際活動空 立. 求強迫武力的解放臺灣,其將目標轉向在國際上孤立臺灣。中共對臺外交鬥爭的. 間。12中共在 1960 年代初期非洲多數殖民地尋求獨立時時,曾經給予幫助並設. ‧ 國. 學. 法結交,希望藉此攏絡第三世界國家進而在聯合國中國席次問題上支持中共取代. ‧. 中華民國。有鑑於中蘇雙方在 1960 年代之後有反目的趨勢,在 1969 年中蘇珍寶. y. Nat. 島事件後,中美雙方共同面對蘇聯此一安全威脅,開始放下雙方敵意,並開始改. er. io. sit. 善雙方對立的政治關係。這對兩岸之間的外交平衡開始有了改變,因為兩岸關係 所處的國際體系有了重大的權力平衡轉移。1971 年 7 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 al. n. v i n 吉密訪中國大陸,並且達成協議,美國 C h 「不主張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與一個臺灣」 engchi U. 的對華政策,主要就是讓美國停止承認臺灣。中美雙方已達成某種程度上的互信 孤立臺灣。1971 年 2 月第 26 屆聯合國大會上通過 2758 號決議,由中華人民共 和國繼承中華民國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並驅逐我國聯合國代表,北. 京如願的進入聯合國,中共掌握了在國際上的中國政權合法性,造成臺灣至今也 無法再加入以國家為名義的國際組織。 隔年二月,美國總統尼克森應邀訪問大陸並與中共共同發佈「上海公報」指 10. Andrew J. Nathan﹐Andrew Scobell﹐China’Search for Securi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2) ﹐P.401. 11 John Gittings﹐The role of the Chinese Army(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 1981) ,pp.158~175. 12 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2012 年 9 月),頁 53。 17.

(24) 出,「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 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此一立場不表異議」。上海公報的簽署說明了美國 在「一個中國」政策的轉向。而駐防的美軍也逐步撤出臺灣,1974 年美國對臺 軍事援助也宣告終止,並且也廢除「臺灣決議案」。13在此之下中共得到美國的 承認以及有了國際上認可的政權合法性,中共在國際上與之建交的邦交國數量有 了大幅度的增長,而當我方有任何一個邦交國家只要與北京建立起外交關係,臺 北隨其斷絕關係與其正常往來。因此中華民國在退出聯合國之後邦交國數量則有 了大幅度的下滑,嚴重的打擊了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外交氣勢。而到了 1979. 政 治 大 面向的關係,例如「文化、商業等」 ,且美國國會強烈支持與臺灣維持正常關係, 立. 年美國為了其國家利益以及戰略考量而與臺灣斷交,但是美國為了與臺灣有其他. 同年 4 月美國通過「臺灣關係法」,明確立法規定美國有義務協助臺灣維持防衛. ‧ 國. 學. 能力的責任,且此項法律授權美國政府應當提供臺灣所需軍事裝備及武器,該法. ‧. 的通過給予了臺灣某種程度上的保證。事實上,該法在美國國內法地位高於「三. y. Nat. 項公報」 ,給予了美國介入兩岸事務的藉口,。14然而在 1982 年中美雙方簽訂了. er. io. sit. 「八一七」公報,在此公報中提到了美國將會逐年減少對臺軍售,並且在一段時 間之後,全然終止。但是,美方以對臺「六項保證」繼續支持對臺軍售承諾,以. al. n. v i n 強化臺灣防衛與嚇阻能力,以避免臺海之軍事平衡產生極大的傾斜。 Ch engchi U. 15. 對此中共. 感受到非常的不滿。. 事實上在毛澤東領導的時期,中共對內的文化政策更是採取全盤否定「文化」 的態度,當時透過「思想改造」運動及「批評與自我檢討」的方式,逼迫知識份 子進行廣泛的思想鬥爭,並禁止學者和作家的著作出版和發行,高度的控制思想 自由及言論自由,同時對於中國的文化及歷史採否定的態度。亦言之,在中共建 政初期,文化藝術被當作維護政權過程中的鬥爭工具,屬於敏感領域,且在毛澤. 13 14 15. 中共研究雜誌社,1974 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4 年) ,頁 10~15。 平可夫,僵局:兩岸情事(台北:台北新新聞文化,1995 年 8 月),頁 57-59。 Public Law 96-8﹐Taiwan Relation Act﹐Washington D.C.﹐96th Congress﹐January 1﹐1979. 18.

(25) 16. 東的領導下,強調「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而在1960年代,中 共則利用戲劇「海瑞罷官」來揭開「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並更強烈的在文化思 想方面否定歷史文件以及文學作品。在中共建政初期,文化是作為對內思想鬥爭 的工具,而不屬於對台政策亦或是對外宣揚國力的工具。 四、「告臺灣同胞書」vs.「三不政策」與「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鄧小平自1977年5月復出中共政壇, 1978年底成為中共實際的掌權者,1978 年12月16日中共與美國宣佈建交,中共從此更加全面進入國際社會,其國際地位 也隨之改變。17當時中共對內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而其「對臺政策」也開 啟了新的方向與改變。. 政 治 大. 在鄧小平時期,由於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共對於藝文的控管發生了收放兩難. 立. 的困局面貌,一方面擔心控制太緊影響相關改革跟建設的推動,也讓外資跟人才. ‧ 國. 學. 不願移入,而管太鬆則會造成政權遭受挑戰,影響共產黨的領導。而面對改革開 放,中國的文化體制也迅速崛起,並且傳統文化產業也出現生機,跟隨著文化體. ‧. 制的改革和新技術,部分的文化產業如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等也都經. y. Nat. sit. 過轉企改制,增加競爭力,因此中國整個藝術文化的領域也開始蓬勃發展。比起. n. al. er. io. 毛澤東時期,中共內部的文化政策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再嚴格的完全受到黨的. i n U. 掌控,且文化作為工具在對台政策中已逐漸浮出檯面。. Ch. engchi. v. 1979 年 1 月 1 日中共人代會常委會發布「告臺灣同胞書」 ,其內容包括:一、 以民族主義號召統一。二、尊重臺灣現狀。三、與臺灣當局共同一個中國,反對 臺獨的立場。四、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既希望臺灣當局。五、兩岸應盡快實現 通郵、通航,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互通訊息,探親訪友,旅遊參觀,進行學 術文化體育工藝觀摩(三通四流)。18且宣告即日起停止對金門外島的炮擊。 面對北京的「告臺灣同胞書」,臺北方面一改過去不回應的態度,蔣經國以. 16. 金達凱,中共文化政策之研究(台北:教育部,1973),頁 83。 James H. Mann﹐About Face:A History of America Co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from Nixon to Cliton(New York: Vintage﹐2000) ﹐pp.113-138. 18 1979 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 ,人民日報,1979 年 1 月 1 日,頭版。 19 17.

(26) 國民黨主席身分發言:「我們黨根據過去反共的經驗,採取不妥協、不接觸、不 談判的立場」 。19三不政策來做為因應中共的「告臺灣同胞書」 。之後我方政府也 採用主動的方式來表達未來將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看法,我方政府仍視中 共為叛亂團體,且嚴拒中共的和平統戰伎倆,認為兩岸統一應以全體中國人的意 願為基礎,兩岸差距縮小自然就會統一,且呼籲中共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 文化中國化、社會多元化等四化。201979 年 1 月,鄧小平受邀至美國訪問時談到 願意與蔣經國商談兩岸和平統一的問題,鄧申明北京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 題。1981 年 9 月 30 日,人大委員長葉劍英發表「進一步闡明關於臺灣回歸祖國,. 政 治 大 出了具體的說法。其重點如下:一、國共兩黨對等談判,實現合作達成統一。二、 立. 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與對策」文告(簡稱「葉九條」),進一步對於兩岸的統一提. 雙方達成有關「三通四流」協議。三、國家實現統一後,臺灣為特別行政區,且. ‧ 國. 學. 可以保留軍隊。四、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國經濟文化關係不. ‧. 變。五、臺灣當局及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 y. Nat. 管理。六、臺灣財政有困難時,中央酌情輔助。七、臺灣各界人士往來、定居大. er. io. sit. 陸自由不受歧視。八、歡迎前往大陸投資。九、歡迎提供建議,共商國事。21 「葉九條」公布後,我國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發表了回應,其明白表示根據過. al. n. v i n 去的歷史經驗來看,中共的和談都是虛偽欺騙世人的統戰伎倆 ,深刻表達其對「葉 Ch engchi U 九條」的不信任。且其認為只有在大陸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與臺 灣差距縮小後,兩岸的統一才可能會自動達成。22 為了改善香港回歸大陸後的制度問題,且要改善臺灣民眾對中共統治的信心,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作為統一香港的統治措施與方案。而這項措施也被挪用 到跟大陸有著制度上差異的臺灣之上。1984 年 6 月,鄧小平在對臺政策上正式. 19. 孫運璿,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 (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1987 年), 頁 123。 20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 (台北:生智出版社,1996 年) ,頁 211。 21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頁 213。 22 孫運璿,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 (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會,1987 年), 頁 138~141。 20.

(27) 提出「一個中國,兩種制度」原則23。「一國兩制」重點如下:一、「一國兩制」 的基礎是一個中國,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國家領土和 主權不容分割。二、 「一國兩制」的核心問題是祖國統一。 「一國兩制」的兩制是 指在中國國內可以兩種制度長存,共同發展,由憲法規定設置特別行政區,在特 別行政區內,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同外國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私人 財產、房屋、土地、企業所有權、合法繼承權和外國投資等方面得到確實保障。 四、 「一國兩制」主體是社會主義。五、實行「一國兩制」 ,臺灣與香港有所不同。 六、實行「一國兩制」長期不變,且有法律保證。在此時中共對臺政策的主軸已. 政 治 大 是「一國兩制」。在一國兩制之中只能有一個中國,所謂的「一個中國」就是世 立 經從「解放臺灣」調整為「和平統一」,而「和平統一」所要達成的戰略目標就. 界只能有一個中國,而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臺灣將交出「主權」、. ‧ 國. 學. 「外交權」兩項權利,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將. ‧. 不再存在。24. y. Nat. 如果我們剖析看待「一國兩制」則可以發現事實上,其仍然是沿用過去「一. er. io. sit. 綱四目」 、 「葉九條」與「告臺灣同胞書」的思考模式,將北京視為中央政府,而 臺北則是地方政府,這種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當然不被臺灣方面接受。而且在這. al. n. v i n 個時期雙方沒有任何的接觸,臺灣方面認定在此時期的兩岸民間交流還是處於違 Ch engchi U. 法的狀態。. 第二節 兩岸和平協商民間交流時期 1987 年臺北當局在面對國內諸多壓力之下,開始有了大方向的轉變,1987 年 7 月 15 日,臺北當局正式解除了長達三十九年的「戒嚴令」 ,並且以國安法取 代之。而隨著政府來臺的大陸老兵,由於想在有生之年可以返回大陸家鄉的願望, 而對臺北政府有了巨大的政治壓力,有鑑於此臺灣政府開始接受臺灣地區民眾赴 23 24.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0 月),頁 58。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頁 215。 21.

(28) 大陸探親申請,長期隔絕的兩岸關係開始起了巨大的變化,兩岸關係從完全隔離 進展到了民間交流。而在北京方面則認為,兩岸民間交流越加密切,將有助於兩 岸放下敵意增進善意,進而推動兩岸政府的正向交往。25 一、國統綱領與辜汪會談 1988 年李登輝上任,展開了一連串有關大陸政策的制定機構與法案之完成。 處理兩岸議題的機構相繼成立,1988 年國民黨成立了「大陸工作指導小組」 ,同 時再行政院設置「大陸工作會報」 ,協調各部會處理相關大陸事務。1990 年 9 月, 總統府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成為國家統一大政的諮詢與研究機構。隔年一 月,行政院將「大陸工作會報」改組為「大陸委員會」,成為統籌政府大陸事務. 政 治 大. 相關的專責機構。在同年 2 月,成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負責接受政府授. 立. 權與委託,處理涉及兩岸公權力的事務性工作。1991 年 4 月,李總統正式宣告. ‧ 國. 學.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不再將中共視為叛亂團體,也就是將中共視為 控制大陸地區的政治實體,而過去所謂的「漢賊不兩立」 、 「反攻復國」的兩岸政. ‧. 策正式走入歷史。在此時「國家統一綱領」正式通過, 「國統綱領」是 1990 年中. y. Nat. sit. 華民國大陸政策的指導綱領,「國統綱領」主要內容有四個部分,歸納後可以用. n. al. er. io. 一、二、三、四來表達說明:一是指「一個中國」 ;二是指「兩個政治實體」 ;三. i n U. v. 是指邁向統一的「近程、中程、遠程」三個階段;四是指兩岸應該以「理性、和. Ch. engchi. 平、對等、互惠」等四項原則相互對待。「國統綱領」在兩岸關係的臺灣方面有 了重大的涵義,其主要涵義如下表示我方政府正式且片面放棄以武力方式追求國 家的統一,堅持一個中國謀求國家的統一,但是是在尊重臺灣地區人民權利為前 提,且和平統一有進程但無時間表,中國只有一個且臺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 分,中共不等於中國,在雙方完成完全的統一之前,兩者處於分治的局面。26並 在 1992 年 9 月正式施行「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建立起了兩岸人 民往來及解決所衍生之各種法律事件的規範。. 25 26. 任克敏,中國大陸經改理論與兩岸關係(台北:高麗圖書,2002 年 9 月),頁 166。 黃昆輝,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 (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 ,頁 23。 22.

(29) 八○年代以前,臺灣長期處於秉持「三不政策」的兩岸互動模式。然而 1986 年 5 月 20 日發生「華航貨機劫持事件」,在當時毫無互動的兩岸關係上發生了 此一困難待解的問題。最後兩岸達成由華航在香港接回人、機及貨物,此次的談 判是兩岸第一次雙邊談判,意義重大。1987 年 11 月 2 日,中華民國開放大陸探 親並逐漸放寬對大陸的投資限制,兩岸各種交流也蓬勃發展。隨民間交流開展而 衍生許多問題,迫使臺灣必須與中共接觸、協商。如 1990 年 9 月 11 日,臺海兩 岸紅十字會代表,就大陸偷渡客遣返在金門秘密協商並簽署「金門協議」。271990 年代之後,兩岸相繼成立民間形式的中介團體,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兩岸. 政 治 大 二十七日在新加坡海皇大廈召開歷史性的「辜汪會談」,這是兩岸民間的高峰會 立 民間授權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於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議也是兩岸政府的「間接談判」。係自一九四九年兩岸隔海分治以來層次最高的. ‧ 國. 學. 談判接觸,象徵兩岸在歷經數十年政治、軍事對抗後,進入「和解」的時代,這. ‧. 也象徵著海峽兩岸已進入「以談判、協商代替對抗」的時代。「辜汪會談」之後. y. Nat. 雙方又進行了一二十次的事務性會談,談判內容涉及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掛號. er. io. sit. 函件查詢補償、違反有關規定進入對方地區人員遣返、漁事糾紛處理、遺產繼承、 兩岸文化科技交流、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等等。海協會與海基會之間進行的事務. n. al. Ch. 接觸和商談,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二、「江八點」vs.「李六條」. engchi. i n U. 28. v. 1992年10月中共召開「十四大」及1993年「第八屆人大」後,中共第三代領 導人逐漸確立以江澤民為核心,其主要對臺政策方針與大方向還是延續著第二代 領導人的對臺政策,主要政策還是依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不放棄武力」 處理臺海問題。1995年1月30日農曆春節前夕,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發表「為促 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講話,提出八點「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 27. 樂美真, 「兩岸簽訂《金門協議》臺前幕後:兩起慘案促會談」 ,中國網,2009 年 5 月 21 日, 檢索日期:2015 年 8 月 25 日。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4/62/20090521/15492492.html>。 28 初國華, 「不對稱權力結構下的兩岸談判: 辜汪會談個案分析」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 士論文,頁 104。 23.

(30)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的看法和主張,簡稱「江八點」。其主 要內容精簡如下: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堅 決反對「臺灣獨立」、「分裂分治」、「階段性的兩國中國」;二、對於臺灣與 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不持異議;三、進行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在一個 中國前提下,正式解除兩岸敵對狀態,臺灣當局關心的任何問題皆可談;四、努 力實現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五、不以政治干擾兩岸經濟交流,大 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六、「中華文化」是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 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七、尊重臺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 政 治 大 前往大陸,大陸領導人也願意受訪臺灣。 中共方面希望藉由此次對臺喊話,加 立 當家作主的願望,保護臺胞一切正常權益;八、歡迎臺灣當局領導人以適當身分 29. 強對臺統戰與增進臺灣人民對其好感。. ‧ 國. 學. 有鑑於此,李登輝總統在同年4月8日在國統會發表談話,提出兩岸關係的六點. ‧. 主張,內容主要針對先前的「江八點」做出回應。「李六條」的主要內容如下:. y. Nat. 一、兩岸在分治的現實上,探尋國家統一的可行方式;二、以中華文化為基礎,. er. io. sit. 加強兩岸交流;三、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四、兩岸平等參加 國際組織,兩岸領導人在國際場合自然見面;五、兩岸均應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 n. al. i n 爭端;六、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 Ch engchi U. v. 「江八點」與「李六條」的共通點在於雙方都從「中華文化」的角度出發,. 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然而雙方主要的差異點仍在於:一、臺灣 強調承認兩岸分治是進行雙方政治談判、達成統一的基礎,然而中共方面認為只 要認同「一個中國」,任何問題都可以談;二、中共方面認為雙方領導人可以互 訪,而我方則認為雙方應在國際場合自然見面;三、中共對於統一表示仍不放棄 武力,但表示只針對遇到「臺灣獨立」與「外國干預」才會主動用武力來解決臺 海問題,但我方則認為中共不放棄武力,只會加深兩岸猜忌以及減少互信的基礎,. 29. 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編,中國台灣問題, (北京:九州出版社,1998) ,頁 89~97。 24.

(31) 如果中共放棄使用武力則兩岸將可進行政治協商。 三、臺灣主體意識的增強 李登輝認為自1991年我國制定「國家統一綱領」,積極對中共表達善意,中 共方面並未給予正向的反應。反倒以「一個中國」原則來迫使臺灣表態與政治談 判以及壓迫臺灣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因此,面對中共在國際上的打壓以及當時 國內政治社會的轉變,讓李登輝開始「去中國化」並凸顯臺灣主體意識的重要。 1995年6月李登輝回到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訪問,於公開談話時發表強調:「中 華民國在臺灣」或是「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中共認為臺灣方面有意將臺海問題. 政 治 大 並且開始文攻武赫。自1995年7月至1996年3月間在臺灣海峽進行了四次軍事演習, 立 國際化的企圖,並且有走向臺獨的打算30。因此,中共拒絕與我方有事務性協商,. 整體而言,北京軍事演習的目的有以下五點:一、表達對臺灣與美國兩岸政策的. ‧ 國. 學. 不滿;二、強迫臺灣領導人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或者放棄進一步推動臺獨的. ‧. 活動,也就是務實外交;三、嚇阻臺灣領導人正式宣佈獨立;四、影響臺灣的總. y. Nat. 統大選,壓低李登輝的得票率;五、要求美國公開而堅定地反對「臺獨」。31然. er. io. sit. 而在1996年大選結束之後,由於中國沒有達到預期影響臺灣選舉的目的,李登輝 依然高票當選。對此,中國開始採取「冷處理」的對臺政策,即不恢復海基會與. al. n. v i n 海協會的兩岸對話,但也不再對臺灣採取明顯的軍事恫嚇,兩岸進入只有民間互 Ch engchi U 動而官方冷的狀態。. 而在當時兩岸民間交流以及經貿互動上,臺灣在對中國大陸外貿依存度、投 資金額佔GDP比重等重要指標上,都超前於世界其他國家,臺商蜂擁前往中國大 陸投資,導致大陸有「以商圍政」的可能,因此政府希望臺灣的企業能根留臺灣, 避免受制於人。1996年9月14日,李登輝總統在全國經營者大會致詞時表示,由 於中共對臺政策刻意採取「冷處理」手法與「以民逼官」、「以商圍政」手段, 加緊對我方政府施壓,企圖提升我方社會各界的恐慌憂慮。因此針對此一情勢, 30. 趙建民, 「中共對台獨因素的互動解釋」 ,問題與研究,第 35 卷第 3 期(1996 年 3 月) ,頁 29~40。 Chen-yuan Tung, China’s Economic Leverage and Taiwan’s Security Concerns with Respect to Cross-Strait Economic Relations, Ph.D. Disserta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2, pp. 234~245. 25 31.

(32) 我們必須秉持「戒急用忍」的大原則,來因應當前的兩岸關係。 1997 年 9 月「十五大」以後,中國開始積極推動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 下,就兩岸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進行政治談判。兩岸希望再進行政治談判前可以恢 復正式的聯繫管道,因此,1998 年 6 月 25 日,海協會正式邀請辜振甫到中國參 訪、並與汪道涵會晤。1998 年 10 月 14 日,辜振甫率團到中國訪問,並在上海 會晤汪道涵、在北京會晤江澤民與錢其琛。雙方得以再度接觸並達成加強對話, 促成協商等共識。兩岸在辜汪會晤上達成四項共識:一、兩會決定進行包括政治、 經濟等各方面內容的對話;二、進一步加強兩會間多層次的交流與互訪;三、對. 政 治 大 適當時機到臺灣訪問。 然而正當汪道涵準備訪問臺灣之際,李登輝於 1999 年 7 立 涉及兩岸同胞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兩會加強對個案的協助;四、汪道涵願意在 32. 月 9 日發表「兩國論」,兩岸關係就此又產生巨大的變化。. ‧ 國. 學. 1998年6月30日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中國大陸,其在上海提出「三不政策」:. ‧. 不支持臺獨、不支持兩個中國與一中一臺、不支持臺灣加入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 y. Nat. 組織,美國的兩岸政策向北京傾斜,嚴重壓迫到了臺灣的國際空間。以上的種種. er. io. sit. 原因導致,1999年7月李登輝在臺北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提出:「歷史的事實是, 1949年中共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臺、澎、金、馬、。我國並在. al. n. v i n 1991年的修憲,增修條文第10條將憲法的地域效力限縮在臺灣,並承認中華人民 Ch engchi U. 共和在大陸統治權的合法性;1992年的憲改更進一步於增修條文第2條規定總統、 副總統由臺灣人民直接選舉,使所建構出來的國家機關只代表臺灣人民,國家權 力統治的正當性也只來自臺灣人民的授權,與中國大陸人民完全無關。中華民國 自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 國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 中國』內部關係」。33李登輝政府當時提出兩國論之目的為反對中共以其壓迫式. 32. 徐蓓莉,「1998 年辜汪會晤之研究」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年) ,頁 50~63。 Lee Teng-hui﹐“Understanding Taiwan:Bridging the perception Gap﹐”Foreign Affairs﹐vol.78﹐no.6﹐ Nov./Dec.1999﹐PP.9-21. 26. 33.

(33) 的「一個中國」原則,將臺海雙方視為中央與地方之關係,在兩岸交流中矮化我 方,並且將「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岸協商議題的前提,迫使我方逐漸接受「一 國兩制」之安排。並且希望藉由國際媒體報導,讓世界知道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 之國家,不是中國大陸的一省或者是行政區。對此北京針對「兩國論」做出激烈 反應,北京再度停止汪道涵赴臺灣訪問的規劃與兩會的互動,並且再次對臺灣進 行文攻武嚇。. 第三節 兩岸政冷經熱低盪交流時期 一、陳水扁執政與一邊一國論. 政 治 大. 2000年3月18日,臺灣將舉行第二次總統直接民選投票。中國再次試圖透過. 立. 軍事威脅影響臺灣選舉。3月18日,陳水扁當選為臺灣的下任總統,順利完成政. ‧ 國. 學. 黨輪替,這樣的結果絕不是北京所樂見的。但在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上提出「四 不一沒有」後,北京並沒有對臺灣採取強烈的動作,反而是對陳水扁採取非常低. ‧. 調的「聽其言、觀其行」之回應。然而,陳水扁所屬的民進黨長期以來在兩岸統. y. Nat. sit. 一上屬於較偏分離、獨立的一端,且其個人過去的言論與主張也都是較為強調臺. n. al. er. io. 灣主體意識的部分,且兩岸政府互信不足以及中共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i n U. v. 並且在國際上持續對我方打壓,兩岸關係始終處於冰點,而在陳水扁政府執政越. Ch. engchi. 後期其對大陸政策與立場也日趨強硬。. 陳水扁政府在2000年取得政權,一直到2002年「一邊一國論」的提出,「四 不一沒有」為當時臺灣政府大陸政策的主軸。陳水扁在520的就職演說中他明白 的表示兩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應該摒棄舊時代遺留下來 的敵意和對立,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 件,共同處理「一個中國」的問題。同時他也發表所謂「四不一沒有」的主張, 內容為:只要中共無意對臺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 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 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四不一沒有」提出顯示陳水扁在兩岸關係的問題上,保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共同業務 教師成長 C/Q/S E/R/A 專業發展 C/Q/S E/R/A 實驗研究組 科學活動 C/Q/S E/R/A 研究發展 C/Q/S E/R/A 資料出版組 出版刊物 C/Q/S E/R/A 國際教育 C/Q/S

料表 專家社群 或研究對 象訪談表 研究問題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團隊長期深 耕,陪伴墾丁國家公園(台 26 線)及屏北原鄉部落(台 24 線),建立森 林與部落的生態旅遊推動模式,研究成果於 2008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學校只須交回一份填妥的中國語文問卷,科主任和教師應就問卷的建議在科務會議有充分討論,然後綜合意見 回覆。請將此問卷,連同其餘兩份問卷(即「校長」問卷及「中國文學」問卷)一併於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