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般認為文化交流的敏感性以及爭議性較低,可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潤滑劑的 功能,提供一種可以暫時迴避兩岸主權爭議,讓兩岸進行正常交流互動的機制。

文化交流同時也帶給兩岸人民一種期待,希望藉由其擴散效果(spill-over effect)

與連鎖效果(linkage effect),能夠增進兩岸了解,最終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 穩定發展。2

文化交流的範圍十分廣泛,涵蓋藝文研究創作展演、出版品、新聞、體育、

宗教及學歷之認證、陸生來臺就讀與臺商子弟在陸就學等面向,甚至大專青年學 生與原住民的文化交流活動,均包括在內。

而有鑑於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屬於大陸最近倡議之新議題,目前學界較無學術 性論文以及叢書做出深入的論述。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之論述,則主要散見於部分 論文以及期刊、報章之中。因此本文於此部分將針對前人的相關研究做一個總體 回顧。期望藉此了解過去的研究之主要重點,並從中取納本論文所需要建構的資 源,一來可以豐富本論文的研究基礎,二來可以豐富未來此一主題的相關探討。

一、理論、概念陳述之文獻

李嘉曾從文化變異現象此一概念來探討兩岸文化改變的情形,其指出文化變 異,是指文化發展過程中個體或群體文化改變固有表現或偏離歷史傳統的現象。

他認為臺海兩岸的文化變異現象,主要是受環境特別是政治環境影響造成的。而 如果要解決文化變異現象,作者則認為要通過文化認同來克服文化變的消極作用 和負面影響,首先要對中華文化的內涵和特色達成共識。簡而言之,就是解決什 麼是中華文化這個基本問題。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推動兩岸各方面的文化交流。

3

侯尊堯則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待兩岸文化交流現象,其主要從奈伊柔性權 力觀點出發,特別指出「公共外交」的三個面向:首先是立即的面向,就是平時

2 郭婉玲,兩岸新聞交流歷程之探索(1973-2003),(台北,文化大學,2003)頁 9~10。

3 李嘉增,「文化認同促進台海兩岸和平統一」,九鼎,第 73 期(2013 年 11 月),頁 6~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溝通,解釋國內外政策的決策內容;其次是策略性的溝通,意指先訂出主題,再 繞著主題或是特定的政府政策,策劃為期一年的象徵性活動和宣傳方式;第三個 面向則是透過長期的獎學金、交換計畫、訓練、討論會、會議以及運用媒體管道,

與關鍵人士發展出恆久的友誼。實際上這是外交中的文化手段,當國家為達到某 種目的,維護國家利益,利用官方或民間多種管道,通過文化形式宣傳,報導本 國或他國的政策、文化價值觀、思想觀等內容的一系列活動。他使用此一理論概 念並加上當時國際關係的事件來說明兩岸文教交流的演變。4

鞏耀光從柔性權力的角度出發,去說明柔性權力在中國的發展,並且使用量 化的方式去說明臺灣民調受到兩岸事件的影響與走向,最後其得出結論認為,中 國的經濟實力正在逐漸增加,使其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國,中國也利用文化政 策來發展其與他國之關係,再不管各個層面上中國將大於臺灣,因此他認為臺灣 也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柔性權力力量,成為一個如同國際上其他小國但是是個充滿 文化氣息的文化島。

李道湘說明了兩岸文化交流可能涉及到概念性質的問題,其概念如下:第一:

兩岸文化交流中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文化,這兩者各自有著甚麼樣的內涵?;第二:

兩岸交流中的兩岸文化,則探討兩岸文化交流與兩岸關係定位、兩岸文化同屬於 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第三: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意義和作用,本文指出中華 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以及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有利於加強兩岸的文化 以及民族認同,並以此共同建築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5

二、兩岸文教交流之文獻

陳會英從兩岸文化交流的歷程與現況說明了兩岸二十年來的文化交流發展,

其認為在兩岸關係迭宕起伏、停滯不前的狀態下,兩岸文教交流活動一直是兩岸 關係的潤滑劑,在增進兩岸相互認識、有效減少誤解,強化雙方互信與共識,功

4 侯尊堯,「從柔性權力理論看兩岸文教交流演變」,美日安保改定 50 週年與東亞安全問題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頁 93~114。

5 李道湘,「兩岸文化交流中的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9 卷,第 1 期(2011 年 2 月),頁 71~7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不可沒。他認為政府對兩岸文教交流的態度與政策立場,尤其是政策的高度,更 是必需審慎考量的關鍵因素。政策的延續必需以充足的預算經費為基礎,但是臺 灣在文教交流的預算逐年減低,大陸因內部經濟實力提昇可發現中共大力支持、

高規格接待的行為,已令臺灣有「角色互換、攻守易勢」之感,可以說自開放交 流20年來,臺灣所主導的文教交流優勢,已逐漸向大陸傾斜,這是臺灣必需加以 正視與關注的重點。6

蕭真美從兩岸開放探親與交流以來十年之歷程加以分析,其把文化中的認知、

信仰、規範、表現四大系統,來檢討十年來的交流成果與缺失。認知系統包括學 術、出版與資訊;信仰系統包括道教、佛教、基督教與天主教等;規範系統包括 法律、倫理與教育;表現系統包括電影、電視、戲劇音樂與舞蹈等。該文作者認 為兩岸在經過這十年來的兩岸文化交流,已經有了大幅度的交流增長,也因為兩 岸非政治性互動空間的建立,民眾認清了兩岸文化雖屬「同根」但不同「質」。 但也由於文化交流是處於政治互動鬆緊的框架下進行,也因此交流受到了壓縮或 限制。因此本文認為文化交流應該多加接觸但是減少政治的約束侵染力,減少政 治及其目的性色彩。7

陳志柔則從近二十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的實際作為來展開研究,本文作者使用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公共外交來說明兩岸文化交流的可能影響,其根據官方的統計 資料來說明兩岸近幾年來實際交流作為。並且以中國學者來臺交流為例,分析交 流對個人的影響。在本文結論中作者發現了,訪臺學者對於臺灣的硬體設備沒有 太大的反應,反倒是對於臺灣的人文社會素養讚不絕口,也對於中華文化在臺灣 延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總體而言,臺灣社會的開放、平等、和善等特質都會對 來臺交流的大陸人產生影響,增強其對臺灣的理解和認識這是臺灣優勢之處,本 文作者認為臺灣應該加強此一方面之交流。8

6 陳會英,「掌握契機,開創新局兩岸文教交流的省思與策勵」,國教之友,第 589 卷(2008 年),

頁 3。

7 蕭真美,「十年來之兩岸文化交流」,中國大陸研究,第 41 卷第 9 期(1998 年 9 月),頁 53~70。

8 陳志柔,「20 年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臺北市:財團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張映彬認為兩岸文化交流有利於繁榮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可以加速推進兩岸的統一進程。其認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作用有以下幾點:第一:

有利於消除隔閡,增加共識;第二:有利於繁榮中華傳統文化,增強中華民族的 凝聚力;第三:有利於推動兩岸政治關係發展,加快兩岸統一的進程。其並指出 加強兩岸交流的思路與對策。其認為必須進一步擴大兩岸文化交流的範圍,把兩 岸交流的重點對象定位在青少年,並且也要充分利用網路此一載體加強兩岸文化 交流。9

陳孔立認為兩岸同屬中華文化,但是當代中國大陸的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

而當代臺灣的文化則基本上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並且受到西方文化較大的影響,

而不可能含有任何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這就是二者的本質差異。為什麼會出現 這種本質差異呢? 其認為將從兩岸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進行仔細的探討,而主要 依據文化社會學的理論,運用文化突變的概念加以解釋。所謂文化突變,是文化 的一種結構性變化,即由舊的文化結構變為新的文化結構,因此,它是全體性的 變化。在這種全體性的變化下,不論是文化特質還是文化風格、文化模式,都必 然在結構上發生新的變化、新的組合。特別是一個文化體系的突變,必然意味著 深層結構的變化,不僅牽涉到物質文化變化,也牽涉到風俗、習慣、倫理、道德、

宗教、哲學以及文學、藝術等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化。而中國大陸從1949 年以後 就經歷了長達20多年的文化突變的過程。因此本文作者不僅是要說明兩岸文化存 在本質差異,更重要的是要探討在兩岸文化交流中如何面對這一差異。此文作者 認為兩岸文化必須要在雙方都互相了解文化的本質差異下進行交流,才有可能達 到兩岸文化交流之目的與功能,否則都是各說各話無任何交集。10

張寶蓉、鄒莎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兩岸有必要遵循由點到面、從局部到整 體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推動兩岸文教協議的簽署,即從兩岸文化教育互動中最為活

人海峽交流基金會,2008),頁327~347。

9 張映彬,「實施兩岸文化交流的作用與對策」,黎明職業大學學報,第 2 期(2008 年 6 月),頁 69~72。

10 陳孔立,「兩岸文化的本質差異」,台灣研究集刊,第 128 期(2013 年),頁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躍、累積較豐富經驗的領域—高等教育互動領域入手,先行簽署「兩岸高等教育 交流合作協定」,隨後再逐步擴大到簽署兩岸文化創意、學術交流、新聞出版、

躍、累積較豐富經驗的領域—高等教育互動領域入手,先行簽署「兩岸高等教育 交流合作協定」,隨後再逐步擴大到簽署兩岸文化創意、學術交流、新聞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