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共圖書館相關遊民案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公共圖書館相關遊民案例

綜觀前面三節所提到的國內外遊民相關文獻,可形成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和問題來 龍去脈,本節透過實際的案例來佐證說明,一方面藉以彰顯本研究的目的及問題的意 義,一方面透過案例,以利設計訪談大綱,期望以案例的方式訪談,可以加強受訪者 深入其境的感受,更能夠明確的彰顯本研究的意義。

本節主要以公共圖書館遊民相關案例來探究,利用三個案例,並結合於訪談大綱 中,從公共圖書館遊民案例中,加強本研究的主題核心,以下分別敘述:

【案例一 公共場所 擬開放遊民避暑 聯合報 2014 年 08 月 05 日台北報導】

入夏各地氣溫不斷飆高,為避免遊民、獨居老人受到熱傷害,衛福部研擬高溫關 懷專案,依不同氣溫訂出黃、橘、紅三色燈號,若連續三天超過卅八度,將啟動紅色 警戒,開放圖書館、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讓遊民入內避暑。

近年極端氣候顯著,冬天寒流籠罩,夏季又像大烤爐。衛福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 長李美珍表示,衛福部原訂有「低溫及年節時期加強關懷弱勢民眾專案計畫」,當中央 氣象局發布攝氏十度以下低溫特報,就會啟動關懷機制;針對夏季高溫對弱勢族群的 熱傷害,衛福部也正研擬防範對策。

李美珍指出,高溫關懷專案分黃、橘、紅三種燈號,氣溫達卅一至卅七度屬黃色 警戒,將發布新聞提醒自我防護;如高溫達卅八度為橘色警戒,地方政府會結合民間 團體提供遊民飲水及個人關懷;一旦連續三天逾卅八度屬紅色警戒,就會開放各地圖 書館及活動中心作為避暑之處。

台北火車站一名清潔人員表示,遊民白天常常到火車站地下街避暑。從竹北流浪 到台北的老張說,台鐵只在凌晨一至四時關閉大門,其他時段皆可自由進出,「如果熱 得受不了,就到火車站地下街吹冷氣。」

【解析】

宜璐(2015)表示夏天,遊民留連駐足於有免費冷氣吹的公共場所非常普遍,這 樣的行為多多少少會影響到讀者的權益,或許此時馬上就會有人聯想到遊民被灑水驅 離的畫面,進而聯想到遊民也是有人權的,但卻忽略了社會大眾也有免於法定傳染病 威脅的權益。因此,政府將在公共圖書館提供遊民吹冷氣。雖然民間有些民眾在經過 幾次通報、問題仍未改善之後,便放棄了自己的權益,最後連通報也不通報了,因為 經驗告訴他們「通報了也沒用」,孰不知互踢皮球是相關單位的拿手好戲,即使在千拜 託萬拜託之下,找到像是里長、民代、議員等有力人士出面處理,也無法兩、三下就 解決遊民留連駐足的問題。所以公共場所包括公共圖書館,為改善此問題,就提供冷 氣讓遊民吹。不過先舉幾個民眾心裡常見的問題,來釐清「人權、慈悲、自由」之間

的界線,然後再請處理遊民問題的相關人物登場,從他們與遊民之間的動力關係來尋 找 「誰有能力」、「誰有權力」來改善遊民留連駐足於公共空間的問題。因此,這案例 可以改善遊民的生活品質,公共場所,擬開放遊民避暑,這策略可以為遊民帶來助益。

宜璐(2015)提到遊民有污衣派和淨衣派兩大派別。淨衣派的外表看起來和一般 人沒什麼差別,即便坐在你旁邊一起用餐,你也不會聯想到他是遊民的身份;污衣派 則不同,不管去到哪裡都無法讓人接受,除了身上的惡臭外,民眾最擔心的還是他有 沒有開放性肺結核的病史。假設一名污衣派遊民去公共圖書館用,基於他也是一位讀 者,圖書館頂多只能隱忍,但在他坐位附近的民眾,則可能因為他身上的味道而倒盡 了胃口,從此不到這裡使用了;若他是開放性肺結核(法定傳染病)患者,卻因其遊 民身份而尚未被發現,那問題可就更大了。民眾到公共圖書館,自有一套不成文的公 共禮儀,而污衣派的遊民完全無視這套規距,其行為雖無犯法,卻已明顯地影響到他 人的權益。

宜璐(2015)表明解決遊民留連駐足問題的永久的辦法當然是「請政府別再一直 製造一代又一代的新遊民了」,除了前面提過的「投資失敗、好賭、嗜酒如命、拋家棄 子、家暴加害者、吸毒、有傷害前科的身心障礙者、以及更生人…等」之外,沒有人 願意淪為遊民的。短期的解決方法則是通報的民眾必需了解上述的處理流程,與社工 分享或討論如何處理並留下社工的連絡電話;民眾這方面則必需自己要有全程處理的 紀錄,若能將處理的過程全程錄音、錄影、並留下文字記錄是最好,因為一個認真負 責的社工若是介入處理「遊民留連駐足於公共空間」必然會引起服務單位的不滿以及 遊民的投訴,原因已在上述中提過,若是在問題尚未解決前社工就被其服務單位開除 了,則明顯可見問題出在承包遊民業務的社服團體,此時民眾若還想解決尚未解決的 遊民問題,則必需將手邊完整的處理紀錄,拿去找「有力人士」陳情,迫使老是喜歡 把問題踢來踢去的主管機關,開始思考「如何處理遊收業務外包後所產生的新問題」, 這個「遊民留連駐足於公共空間的問題」才會有改善的契機。

【案例二 流浪者之歌(6.完):如何處理流浪漢和乞丐?各國實例借鏡 互 聯 網 2014 年 07 月 31 日副刊報導】

經過一番擾攘,聯邦直轄區部展延取締流浪漢和乞丐行動,並在月杪公佈“流動 廚房活動指南”。指南內容是否又將引起爭議或是諸多限制,換湯不換藥,暫且表過 不談。

“計畫”和“行動”總是兩回事,把重點放回實際層面,看看其他國家和城市,

長期以來如何處理數量龐大的流浪漢和乞丐。

一、 美國

美國的流浪漢數目驚人,政府處理流浪漢的方式也堪稱全球之最,其中一項大工 程是在 300 個城市進行、旨在幫助流浪漢的“十年計畫”。

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 2008 年的聯邦財政預算案中,撥出 44 億美元作為推行此計 畫的費用,包括興建 4 萬多間住所,大部分是一間臥室的公寓房,裡頭還附有基本設 備如洗衣機、烤箱、洗碗機等等。

為了減少流浪漢問題,美國政府設有專門協助貧窮人士的社會福利制度,比如房 屋津貼、免費醫療服務、豁免個人所得稅等等。專門處理流浪漢問題的服務局所獲撥 款,比起交通局、公園局、圖書館、文化局等部門的年度預算,有過之而無不及。

流浪漢最多的紐約市,長期失業或不願工作的流浪漢超過 3 萬人,除了政府每月 所給的 600 美元福利金,一些私人慈善機構也會每天提供無業遊民漢堡等食品。在“遊 民聯盟”(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的“緊急食物”專案下,該組織 10 多年來每晚都 派出一輛廂型車,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提供食物,包括水果、牛奶、麵包和湯等食物。

二、 澳洲

澳洲是世上最早實行社會福利制度的國家之一。澳洲每晚有大約 10 萬 5000 人無 家可歸,其中約 1 萬 6000 人在街頭露宿。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於 2008 年發表一份流浪 者白皮書《回家路》,建議大幅改善無家可歸者的福利照顧,計畫在 2020 年減少一半

的流浪漢人數,並安排宿位給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陸克文也承諾分 4 年撥款 12 億澳元,

建新房及增加協助流浪漢的服務。

三、 英國

英國在各個城市實行“流浪漢登記制”,除了預先說明此制度旨在協助,也給予 流浪漢接受或拒絕的權利,登記之後也能自由離開。政府主要提供兩項幫助———每 天供應一頓早餐,只有牛奶、咖啡和麵包;以及每個星期到浴室洗澡和洗衣服。

四、 歐洲

今年 2 月,歐洲議會成員以絕大多數票議決,要求歐盟理事會“儘快研究新的政 策,及早解決歐洲日益嚴重的流浪漢問題”,而歐洲各國大量空置的房屋被視為落實 新政策的突破口。

空屋最多的西班牙,某些城市已開始著手推行這項措施;法國早在 1945 年就立法 賦權公共管理單位徵用無人居住的空屋,讓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暫住,最長居住期限為 7 年!

1998 年法國政府再立新法,允許市議會在“必要時候”徵用空置 18 個月以上的 空屋,重做福利收容所。

五、 日本

日本社會保障規定,失業完全無收入者,每月可領一定數額的失業補助金;喪失 勞動能力及無人贍養的老人,除了每月可領取補助,房租減收、用水和看病免費,市 內交通費全免或減半,若有未成年子女,還可另增補助金。

2009 年經濟不景時期,日本失業人數攀升,東京和愛知縣等 10 個地方政府甚至 租用民間公寓、職工宿舍和旅館等空間,安頓露宿街頭的失業者。

六、 香港

香港政府每月為露宿者提供約 2000 港幣的援助金,以維持基本生活。香港還有一 支“流浪漢足球隊”,通過參加比賽找回尊嚴和社會價值,重新回歸正常生活,也帶 動人們思考如何對待流浪漢這個群體。

【解析】

柯翠絨、賴小娟與邱志淳(2010)表示儘管各國在文化與社會秩序規範方面有所 差異,但都將城市中失業的流浪人群歸入遊民行列,為渠等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乃是 政府的基本政策,臺灣亦是如此。早期台灣對遊民的活動是依法取締,近代由於人權 思想高漲,逐漸改為採行「經濟誘因」的社會福利政策;然而,遊民問題並未因此有 效獲得解決,反而導致遊民在公共空間中自由流動,尤其在生活機能健全的都市環境,

更成為遊民的天堂,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就現代化的都市生活而言,遊民儼

更成為遊民的天堂,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影響。就現代化的都市生活而言,遊民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