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公共政策

在文檔中 運動中心的公共性 (頁 32-37)

從公共行政的角度觀之,公共性是藉由公共政策引導與達成,因為公共政 策就是為了解決公共事務、滿足公共需求,某種程度更是大部分社會成員的共 同價值,因此公共政策的制訂也代表社會公共性的生成力量。

一、政策與公共政策的意涵

吳定 (1999) 認為政策(policy)的原意來自於希臘文,也就是從「城、邦」(polic) 所來,後來慢慢演變成為「公共事務的處理」(the conduct of public affairs),Starling (1988) 認為政策是目標或是目的的陳述。Anderson (1997) 認為政策乃是個體或 群體處理某些事情的方案。Ball (1994) 認為政策是帶有價值喜好的,因此更應 該重視的是政策的形成的脈絡、過程及執行過程。張芳全 (2004) 認為政策具有 公共的意涵,因為政策源自於「公共政策」,公共乃是大眾或眾人,政策則指涉 欲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丘昌泰 (2008) 認為政策就是一套做事的原則、方向 或基本策略。因此政策總結來說,是個體或群體或社群或國家、組織、機構等為 了實現某一個目標所制定的計畫,而這個計畫包含一連串的評估、規劃、討論所 形成的方案。Lasswell (1970) 對於「公共政策」認為是一個有目標、價值與實踐 的計畫綱領,Shneider (1988) 認為公共政策是公部門為解決社會公共問題或社 會矛盾、調整社會關係而建立的社會依據,提供社會經濟領域的規範、基本準則 和行動指南。林水波 (1999) 認為公共政策有效的供給包含公共政策供給的科學 性、即時性、有效性等需求,因此公共政策必須與時俱進。吳定 (1999) 認為公 共政策的制定乃是政府機關為了解決某項公共問題或滿足某種公共需求,決定 作為或不作為的相關活動。丘昌泰 (2008) 則是「方案學」、「藥方學」、「把脈學」

為比喻,將公共政策當作找出公共事務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法的一連串過程 (黃 偉揚,2009)。

二、政策分析取向

動中心的政策是屬於打「造運動島計畫中」一環,屬於公共政策的一環,

而探討公共政策最具知名的當屬庫恩(Kulm)所著的「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25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該書提到科學典範的研究架構,必須針對理論、

原則、方法、工具及應用方法,形成共同的價值、信念、規範和語言,作為探討 科學世界的基本架構 (黃偉揚,2009)。而對應於該時期對於政策的科學以 Lasswell (1970)、Johns (1984)、Dye (1998) 認為公共政策是屬於「階段典範論」, 而政策科學之父Lasswell (1970) 認為政策科學有三種特性:1.系統性(contextual),

考量政策的產出及社會背景及環境影響;2.問題取向(problem-oriented)包含目標、

條件、情勢、方案發明等;3.技術整合(multidisciplinary)強調多元方法與整合運 用。而政策的分析,張鈿富 (2004) 認為是種分析中的分析,或是後設分析。

而政策的分析從科學典範來觀之,Easton (1965) 所提的政治系統論(theory of political System),認為政策是輸入與產出的過程,政策是政治菁英權威的結 果,因此可以看成「黑箱」(Black box),也就是說,黑箱隱藏著政策的價值判斷、

無論是決策的個人意志、經驗都無法得知,也就是政府被視為一個黑箱,至於民 間需求、社會環境變遷、或是利害關係人的利益等,經常由政府做出權威的配置 並取捨,且政府有時會做出單方面的決定,諸如:高鐵、高速公路等。綜觀臺灣 體育政策的研究,多是以「階段典範」為研究模式,無論是曾瑞成 (1996)、曾賢 亮 (1999)、洪嘉文 (2003)等,都是以階段典範圍討論公共政策的路徑,此路徑 可以用Porteny (1986) 所提及的,利用政策制定過程、政策原因與結果、政策處 方三個主要主軸為探究公共政策的良窳,茲分述如下:(一)政策制定過程分析三 個要旨:1.過程源自於政治科學的學術典範;2.把政策看成是政治的過程,而非 政府行動的結果;3.研究政策必須看過程,並考量到政治性;4.政策制定的過程:

問題形成-政策的形成-政策採行-政策執行-政策評估階段循環。(二)政策的原因 與結果分析:1.基本假定是原因結果非價值中立;2.政策的分析是針對輸入、價 值過程、輸出與結果而導向政策回饋;3.為何要輸入?結果如何評價?(三)政策處 方之分析:1.嘗試各種不同的經濟、數學、及數位的分析,有系統尋求問題方案;

2.每一個可以應用於政策的問題;3.政策處方分析傾向假定,行動的最佳路徑,

可以透過分析發現,此一行動路徑應與理性決策一致 (張鈿富,2004:25)。

從上述的探討可以歸納,公共政策是屬於系統輸出,也就是公共政策是政治 系統受到外在環境、社會情勢、國內外政經情勢所影響,並做出的反應,體育政 策分析方法來看,在這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分析方法的重點在於預測、評估、建 議,但是當遇到價值衝突時,更應該納入國家價值方向、財政、居民需求等(黃

26

偉揚,2009)。而同樣的,運動中心是我國全民體運動發展重要的一環,以政策 系統觀點探查該政策的制定過程、原因結果、處方,應該看出其原始的初衷,並 探查是否符合市民的需求及大部人市民的利益。

三、政策評估及其功能

七○年代以來,政策評估研究越來越受重視,目前則為當代公共政策活動,

公共政策包括政策內容與政策過程兩大類型 (Lasswell, 1971) 政策內容屬於「實 質面」;政策過程屬於「程序面」 (丘昌泰,2004:62)。基於關注焦點不同,強調 政策區分為若干步驟分明的階段:重視政策實質面者則認為公共問題複雜,公 共問題界定不易,因此看公共政策,政策評估通常都被視為過程的最後一個階 段,其實整個政策過程都可以進行政策評估(丘昌泰,2004:383)。至於反階段 論者在研究公共政策時,多從觀察與分析切入,探討政治如何影響公共議題。較 為著名的觀點「倡導聯盟」(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 (Sabatier, 1993)、「政 治視窗」(policy window) (Kingdon, 1995)等。1990 年代起逐漸引起重視的「反階 段論」觀點,反映出公共政策研究在認識論上的立足點由「廣傳理性」逐漸向

「有限理性」過渡,由確認單一價值,逐漸承認多元重點由「科學」的權威性,

轉向「政治」的民主參與以及共識建立。

誠如管理領域學者常強調:「沒有測量,就沒有管理」,政府部門的政策評估、

企業界的績效與評鑑(appraprisal)。評估若具有積極目的,評估的功能愈傾向科 學化;評估若具有消極目的,評估的功能愈傾向政治化。臺灣在威權時代時,雖 然從民主政治的角度而言,確有改革的必要,然弔詭的是,由於政治穩定,行政 工作的推動反而可以發揮工具理性的特色,在價值選擇固定的前提下,政策評 估具有較高積極目的,比如: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建設」應否推動的政策分析與 論證,正反意見獲得充分的表達,最後在民主深化洗禮後,政策評估的消極目的 似乎越來越常見;核四應否興建的政策議題,逐漸傾向政治化,以至於政策評估 未能形塑共識。

政策評估就時間的橫斷面而言,因時代的變遷,政策評估的工具也有不同的 面貌。政策評估的類型因為政策的多元化與複雜化,量的觀點而言,政策評估可 以採用以下方式來進行:方案執行前後比較、以方案執行前之時間趨勢預估資 料互相比較、與非該方進行比較、比較計畫中達成績效 (吳定,2003:300)就定

27

性或質化研究過程評估、評估個別性結果、個案研究、描述方案在不同地點執行 (郭耀昌,2008)。而早期政策評估的判準不外乎是效能(effcetiveness)與效率 (efficiency)。前者係目標達成的程度,後者則是與政策產出(outputs)與投入(inputs) 做比較。政策效率的衡量通常以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s analysis)和本成效能 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然而成果評估往往經常被批評不能衡量有形、

無形的因素,以及公共財(public goods)難以轉換成為私有財進行評估。就像黨恩 (W.N.Dumn)所提到的,一項政策若沒有仔細考量使用者基本目的與價值,貿然 地以評估者心中的價值加以評估,即使是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評估,依然是一種 假評估(pseudo-evaluation)。因此這種以成果為評估的方式慢慢被過程取向的評 估方式取代。以過程為取向的評估方式又包含三種:過程評估(process evaluation)、

可 評 估 性 檢 定(evaluability assessment) 及 利 害 關 係 人 評 估 (stake-holder-based evaluation)。然而包含利害關係人如何辨識、排除現實權力關係及有力團體發生 攏絡(cooptation)等,導致評估者如何不畏利誘、勢逼乃是評估的一大問題,因此 又產生了批評取向的評估方式,包含針對政策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正 當性(legitimacy)、公道性(fairness)。基於這樣反省,郝思(E. R. House)提及,政 策評估的本質是一項政治活動,除了提供決策者服務外,並且關注生產資源及 社會基本財貨(basic goods)分配合理化,因此不但是一種理念的陳述,更是一種 社會機制(a social mechanism for distribution),所以評估不只有真實而已,還需要 正義 (林鍾沂,1993)。由於批評式的評估特別重視政策得合理性、公道性,因 此評估途徑又被稱為「後設評估」(meta-evaluation),乃針對政策做出詳細的檢 定、考核、以期政策有正確的理論價值分析引導,以達公共利益促進的目的 (林 鍾沂,1993)。

四、有效的評估基本考量

從上述的政策評估模式演變,可以看出政策評估不在僅止於技術應用,在公 共行政方面,政治與政策之間存在依存的關係,政策的「執行」乃是為實現政策

「目標」與解決政策「問題」,而政策執行的「績效」取決於客觀現實的掌握、

分析。通常政治講求對立、矛盾、衝突到模糊的秩序(fuzzy ambiguity),而政策 偏向明確、倫理、等程序,而公共行政就是要在管理、政治與法律之間進行統合,

以達到為民服務的目的,這也是立法、行政、司法部門三權分立的思想,因此管

28

理的角度來說逐漸演變成單獨學科,講究專業分工、效率、經濟最大化。至於政 治的角度,行政制度不僅向國會負責、更應向社會大眾、利益團體等負責,除了 考量效率、效益外,還必須考量著重表達(represntativness)、回應(repoonsiveness)、

和課責(accountability)為回應社會各方的壓力與需求。

法律的角度的層面上,不外乎在達成目標的程序過程(procedural due process)、

個人基本權利和法律平等的保證、以及司法公道(the judiciary equality)。就這政 策視野而言,任何政策的有效分析,不能由分析者武斷的決定,而應考量各種使 用者或對象所持有的觀點或看法,因此政策除了應該重視決策者、執行者、監督

個人基本權利和法律平等的保證、以及司法公道(the judiciary equality)。就這政 策視野而言,任何政策的有效分析,不能由分析者武斷的決定,而應考量各種使 用者或對象所持有的觀點或看法,因此政策除了應該重視決策者、執行者、監督

在文檔中 運動中心的公共性 (頁 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