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共和主義的困境

第三章 金里卡對沈岱爾之批判

第三節 共和主義的困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第三節 共和主義的困境

沈岱爾的共和主義政治觀點,可以歸結為一種試圖在政治領域恢復對善之 討論,以及企圖以共和主義的自治理想來取代自由主義的自由觀之嘗試。這種 政治哲學乃以構成式自我觀為基礎,因此若構成式自我觀存在金里卡所提出的 上述問題,也意味這些問題可能隨兩者的緊密關係,延伸並顯示於其政治哲學 之中。

沈岱爾區分了兩種不同的共和主義觀點:第一種是強勢的共和主義,其主 張政治參與對於人的自由有內在的價值;另一種則是溫和的共和主義,認為政 治參與對於人的自由並不具有內在價值,而僅有工具性價值。誠如本論文上一 章所指出,雖然沈岱爾宣稱自己是持強勢的共和主義觀點,其所提供的理由卻 不足以支持強勢的觀點,反而似乎更偏向提倡自治的工具性價值。80若針對沈 岱爾共和主義立場的模糊性進行分析,將可以追溯至其自我觀為問題的源頭。

在批判構成式自我觀使得主體無法審視目的之同時,金里卡注意到沈岱爾 可能以自我界限之變動性,來恢復主體對目的之審視能力,這代表沈岱爾也肯 定了自我是一種反思性的主體,能夠且應當超出既有目的並進行審視。因此,

即使沈岱爾肯定目的之構成性,在企圖保留主體審視目的之空間時,仍對自由 主義提倡的自我優先性做了一定程度的讓步。然而,這種妥協卻動搖了其政治 哲學的立場,因為如果無論主體是由何種目的所構成,且無論目的對主體的自 我認同之影響有多深刻,都必須確保審視主體與目的之距離,自由主義就得以 由此著手,確立一條權利的界線來保障主體之優先性,任何對個別善與目的之 考量都不得侵犯此界線。因此,正當性不僅在道德考量的次序上優先於善,更 是獨立於善而被推導出來,正當性之於善的優先性於焉確立。

80 See Sandel, "Reply to Critics" in Anita L. Allen and Milton C. Regan, Jr (Eds.), Debating democracy's discontent: essays on American politics, law, and public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3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沈岱爾宣稱自己反對正當性之於善的獨立性,然其於自我觀層面對自由主 義的妥協,卻違背其對自由主義的批判,更連帶破壞其共和主義政治哲學的穩 固性。共和主義政治行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將善的討論納入政治場域,共同 界定社會的良善生活觀。從強勢共和主義者的角度來看,政治參與對人之自由 具有內在價值,因此由政治討論所得出的良善生活觀,也被強勢共和主義者視 為實踐自由的方式,應當促進社會成員去符合之。然而,這種共同善的界定,

卻非經由個別主體之檢視所確立,而是以政治決議對成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強 制。針對這種強制,強勢的共和主義者可能以政治生活的價值高於私人生活為 由,強調政治參與的重要性,又或者以一種互為主體性的自我觀,來證明恰恰 是集體的政治決議才更適於體現人之自由。換句話說,由於政治參與對於人之 自由是內在性的且不可或缺的,則上述的強制必須被視為是人實踐自由之方 式,而非一種犧牲。

然而,沈岱爾的哲學卻無法與此辯護相容,因為構成式自我觀必須以主體 對目的之反思為前提,才能確保自我不致淪於受既有目的所決定。如果沈岱爾 提倡的自由,必須保持主體對目的之審視能力,則強勢共和主義的主張似乎很 難說明政治參與對自由的內在價值為何。更有甚之,正如金里卡指出「即使那 些更審議式的場域被創造出來,仍會有很多人將政治生活視為一種犧牲。」81 政治參與可能破壞審視目的之自由,因為政治參與本身也是一種有待評估的個 殊善,故其價值應當交由個別主體之審視決定,尤其在私人生活之意義越趨豐 富的當代社會,政治參與越容易被人們認定為是一種犧牲。同理可證,即使自 我之構成具有互為主體性的面相,許多問題仍有待個人之審視,諸如:何者應 該被納入我的主體性中?這些共同構成我的主體性之人,對我的善以及所形成 的意義究竟為何?如果沈岱爾希望確保自我不致淪為既有的政治、人際紐帶之 奴隸,以上問題就應交付個人之價值判斷。由此可知,若政治參與如同金里卡

81 Kymlick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p.29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所指出的,在主體的審視下可能被視為是一種犧牲,那麼未經個人的審視,就 將積極參與政治的善強加在主體身上的做法,無疑侵犯了主體進行審視的自 由。

沈岱爾雖希望將對善的討論帶入政治領域,也主張一種互為主體性的自我 觀,但構成式自我觀需要以主體的審視空間為前提,才能免於受目的所決定,

強勢共和主義卻未留下這種審視的空間。從上述的角度──政治參與作為一種 善的待審視性──來看,直接將政治參與的價值強加於主體之上的觀點,與主 體的可重構性是不相容的,因為主體的可重構性乃由主體對目的之審視能力所 確保,強勢共和主義的政治主張卻與審視主體的自由背道而馳。

因此,沈岱爾似乎只能改採溫和的共和主義立場,主張有些公民美德對於 一個正義的社會之維持是重要的,而政治參與的價值就在於能夠培養這些美 德。著眼於自治之工具性價值的好處在於,其一方面能夠主張自治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當自治與自由的理念出現衝突時,明確地具有判斷取捨之依據:自 由應優先於自治,因為自治乃是在以促進自由為目的之前提下,才能夠主張其 價值。然而,這將使沈岱爾面對另一個問題,因其若採取溫和共和主義的觀 點,固然能化解自治對主體反思之威脅,卻也使其政治主張與自由主義的區分 變得模糊,導致其對自由主義之批判失去著力點。

沈岱爾批判羅爾斯的自由主義,將帶來一種程序共和國的理想,忽略了公 民美德、社群與共同善的重要性。82然而,金里卡卻指出這是錯誤的指控,透 過羅爾斯對共和主義和「公民人文主義」(civic humanism)的劃分,金里卡區 分了自由主義對兩種共和主義的不同評價。公民人文主義相當於強勢共和主義 的立場,以其特定的良善生活觀為基礎,主張人的本質必須透過政治生活才能 獲得表現。反之,在羅爾斯之哲學脈絡下的共和主義,相當於溫和共和主義的

82 See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pp.168-17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立場,主張實踐正義原則需要依賴公民美德之培養,也就是將公民美德的重要 性建基於其工具性價值之上。羅爾斯認為公民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是矛盾的,

因為自由主義反對以良善生活觀為依據,來證成自治的重要性。但若是為了維 護實行正義制度所必要的社會條件,而提倡公民美德的重要性,則能夠與自由 主義相一致。83如果政治參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作為一種手段,對於保障 自由有其必要,那麼在此基礎上提倡善、美德與政治之重要性的共和主義,則 不違背自由主義的自由觀。因此,溫和共和主義在金里卡的觀點中,完全相容 於自由主義的立場。如他所宣稱:

自由主義的民主和正義觀要求一種積極且負責的參與為其必要的門 檻。然而,對自由主義者來說,僅是因其具有工具性意義上的重要性 能維持正義制度,所以維護和促進這些美德,而不是因其對參與者的 內在價值。84

不承認自治之於自由的內在價值,並不等於完全否定自治之價值。金里卡 強調自由主義為了維繫正當性原則能夠被實行的社會條件,仍然關注公民美德 的培養。自由主義者反對強勢的共和主義立場,但「沒有原則上的理由說明為 何自由主義國家不能促進特定的美德觀與認同觀」85。反之,自由主義者為了 使正當性原則實踐能獲得實踐,仍然需要「具有對公民美德的工具性考量」

86。著眼於公民美德的工具性價值,而對其保持重視,則自由主義完全可以包 容溫和的共和主義,因此,後者的觀點對前者來說,不應該被視為是一種批 判,反倒應該是一種補充。

如果自治是因其工具性價值而重要,這不僅代表在進行道德考量時,若自

83 See 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05-206.

84 Kymlick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p.299.

85 Will Kymlicka, “Liberal Egalitarianism and Civic Republicanism: Friends or Enemies?” in Anita L.

Allen and Milton C. Regan (Eds.), Debating Democracy's Discontent: Essays on American Politics, Law, and Public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38

86 Kymlick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p.3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由與自治有所衝突,自由作為自治所服務之目的,必須優先被考量,更意味著 自由的內容不依靠自治來定義,其價值獨立於自治之外。如果自由具有上述的 獨立性,也就表示正當性原則與權利,其推導也獨立於善的討論之外,因權利 以自由為依據所推導出來,善卻是政治參與討論的內容。這個結論將徹底地否 定沈岱爾起初的政治哲學關懷,因他正是在反對正當性能夠獨立於善之外的意 義上,來對自由主義進行批判。由此可知,沈岱爾若採取溫和的共和主義觀 點,雖能維持自我對目的之審視能力,卻也等於宣判其對自由主義的批判將以 失敗告終。

沿此脈絡繼續探討,我們能夠進一步解釋沈岱爾在共和主義政治哲學的模 糊性所由何來。沈岱爾若主張強勢的共和主義觀點,將使自我淪為目的之奴 隸,若主張溫和的共和主義觀點,則等於同意了自我的優先性。筆者認為沈岱

沿此脈絡繼續探討,我們能夠進一步解釋沈岱爾在共和主義政治哲學的模 糊性所由何來。沈岱爾若主張強勢的共和主義觀點,將使自我淪為目的之奴 隸,若主張溫和的共和主義觀點,則等於同意了自我的優先性。筆者認為沈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