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可能小學》涵蓋了歷史、小說與歷史教育三個層面,同時要探究《可能小 學》的時代性,也必先了解作家創作之路以為基礎,因此本節文獻探討主要分三 部份說明:一、王文華作品之相關論述,探討歸納說明先前研究者已研究王文華 的部份,以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為主;二、探討文學敘事和歷史敘事相關的研究,

以專書為主;三、探討歷史意識及教科書外的歷史教育形式,包含專書與相關的 學位論文、期刊論文。

一、王文華作品之相關論述

在《閱讀的喜悅》中張子樟提及作家與作品息息相關,以單一作家為研究對 象,作家的背景成為不可或缺的資料,台灣目前研究王文華的論文不多,《困境 與闖出-我的創作與思考》5是王文華個人的碩士論文。為求突破寫作瓶頸,王文 華於 2003 年進入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進修,尋求寫作的突破。論文中敘述 自己生命經驗與創作的連結,以獲得九歌兒童文學獎的三本少年小說(《南昌大 街》、《再見,大橋再見》、《年少青春紀事》為主要研究文本,這三本書也分別代 表他不同時期的創作歷程,從九二一地震的觀察書寫到校園現象的紀實創作,藉 由作家自傳式論文,筆者可追尋作家創作與時代間之脈動,同時也發現王文華的 寫作風格已由身邊觀察的校園紀實至童話創作,創作形式也由真實事件漸入想像 題材。

而簡淑清的《王文華少兒小說研究》6以文本分析法,將王文華的 12 部作品,

分類以「九二一地震題材」、「青少年生活題材」、「弱勢關懷題材」、「歷史探險題 材」作題材探討;以「人與自然」、「人與群體」、「人與自我」作歸納研究;依人

5參見王文華,《困境與闖出-我的創作與思考》,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6參見簡淑清,《王文華少兒小說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物、語言、情節、敍述觀點作形式探究。二篇論文均採歸納作品相似性後依題材 中心》8將《可能小學》的歷史世界視為第二世界,同時提出薩爾斯基(Zahorski) 與波依爾(Boyer)延伸提出的「高幻想文學」(High Fantasy)及「低幻想文學」(Low Fantasy),認為《可能小學的歷史任務》、《可能小學的愛地球任務》、《可能小學

他善於省思,能從社會大眾中取材,搭建出大型的故事場面,醞釀磅礡的 氣勢。他也想觸及生命苦難的議題,有深沉而廣闊的視野;雖然,在主題 關注上與教育理念的發展上,仍然缺少說服力。但如果假以時日,相信他 可以把筆鋒轉向人生諸般面貌的呈現,而不會讓作品只「服務社會」,或 鼓勵悲苦大眾奮發向上而已。

另,張子樟的〈表層與深層-淺論鄭宗弦與王文華的作品〉11中,也曾就「作 品特色」、「問題解決」對王文華的《南昌大街》、《再見,大橋再見》和《泡妞特 攻隊》作評論。提出王文華的作品特色是文筆樸拙,寫作方式故事性大於藝術性,

人物刻畫不夠深刻,二篇單篇論文是學者對王文華早期作品的評析與期待,其觀 點可作為和之後研究文本的相對照。以上這些論文提供筆者得以對作家王文華生 平及作品歷程做階段性的認識,並對其文章取材、作品定位、議題面向提供一定 的分類見解。

二、文學敘事和歷史敘事相關研究

以歷史為題材的小說包含了歷史史實與小說敘事兩部分,兩者間觀點、語 言、意識型態、寫作手法、及文類定位都該考慮在內。於文學敘事上,亞里斯多 德(Aristote)的《詩學》12(Ars Poetica 劉效鵬譯註)中,亞里斯多德認為虛構性 敘事與歷史之不同不在於文體的不同,而是歷史描述已經發生的事,虛構性敘事 則描述可能發生的事;虛構性敘事會以具體的情節和特定的人物來代表或傳達普 遍的真實或真理。歷史則是將一個期限中的一個人或許多人的事件一起編寫,期 間甚少關聯,筆者可依此區辨純文學和歷史書寫的觀點及方式之異同。

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的《小說面面觀》13

(Aspects of the Novel)將小說批評的標準分為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圖示和節奏;

11同註 5,頁 31-65。

12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劉效鵬譯,《詩學》(Poetics),台北:五南,2012。頁 95。

13參見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蘇希亞 譯,《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台北:商周出版,2009。

強調小說的概念為時間感、空間感和聲音;人物可分為「圓型人物」和「扁平人 物」;視情節是一種事件的敘述,重點在於因果關係;本書對小說全面性地認識 與評論,有助於進行本論文的文本分析。至於文本中的語言則參酌約翰‧史帝芬 斯(John Stephens)《兒童小說中的語言與意識形態》14一書觀點。此書主要探討兒 童文學敘事作品,尤其是兒童小說、經典童話和圖畫書中敘事和意識形態的表現 方式。該書通過大量作品論證意識形態的表現方式,討論兒童文學中讀者和為讀 者設定的主體地位、敘述方式、聚焦方式和互文性的問題。成為本研究文本分析 時的參考模式。

李學斌著《兒童文學與遊戲精神》15中針對兒童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提出遊 戲精神有七種衍生、變異情況,包含活潑行為、精神解脫、樂觀心態、自我超越、

抗拒功利、體現膽識及尊重自然等面向,並以作家為遊戲者,讀者為觀賞者角度 認為遊戲精神是作家的再造及自我表現,「對話」是兒童文學根本存在的形式,

也是遊戲的存在型態,作家是發起者而兒童是參與者,筆者將以此檢視《可能小 學》的話語形式及所呈現的遊戲性和其意義。

針對《可能小學》的奇幻手法之運用,彭懿著的《世界幻想兒童文學》16將 幻想文學分型態本質、表現方式和藝術形象作概括性介紹,將幻想故事起源及經 典作品分類作一審視,在時間的幻想小說上他認為從《時間的旅人》(1939)起的 所有的幻想故事都有一個歸宿點的出發,歸宿點就是現在的故事最終會回到現 實,也成為日後幻想小說的一個模式。書中並提及《湯姆在深夜的花園裡》(原 文 1958 年出版,台灣東方出版社翻作《湯姆的午夜花園》)作者菲利帕.皮亞斯 (Philippa Pearce)表示除了故事本身以外,他更想表達的是「時間」神秘、不可捉 摸的本質;還有以偷時間為主題的《默默》一書,主角默默時間就是生命的體認,

書中引介以不同手法處理時間的方式提供筆者參考對照。

14參見約翰‧史帝芬斯(John Stephens),張公扇、黃惠玲譯,《兒童小說中的語言與意識形態》

(Language and Ideology in Children’s Fiction),合肥:安徽少兒社,2010。

15李學斌,《兒童文學與遊戲精神》,南昌:二十一世紀,2011,頁 95-174。

16彭懿,《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台北:天衛文化,1998。

在歷史敘事方面,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名的《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 的歷史想象》17

(Metahistory )(陳新譯),則視歷史文本的深層結構是詩性的,且具

有語言結構,認為歷史家的主觀思想會無可避免地介入歷史研究。他針對十九世 紀 西 歐 八 位 歷 史 學 家 和 歷 史 哲 學 家 進 行 考 察 , 包 含 黑 格 爾 (G.W.F. Hegel, 1770-1831)、米什萊(J. Michelet, 1798-1874)、蘭克(L. Ranke, 1795-1886)、托克維 爾(A. Tocqueville, 1805-1859)、柏克哈特(J. Burckhardt, 1818-1897)、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 、 尼 采 (F.W. Nietzsche, 1844-1900) 和 克 羅 齊 (B.Croce, 1866-1952)。認為歷史話語是透過「形式論證」、「情節設置」以及「意識形態」

的暗示,筆者將以此書為理論依據以探究文本情節及語言形式、意識形態並尋求 歷史小說與史書間的共通之處。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的著作《歷史的再思考》18(Re-Thinking History) 中將後現代的概念帶入歷史研究,主張沒有所謂真實的歷史,歷史應該不斷的被

17海登‧懷特(Hayden White),陳新譯,《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象》(Metahistory),南京:

譯林,2013。頁 6-70。

18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台北:麥田,

2006。

19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1995。

除歷史哲學理論外,《可能小學》為本土作家作品,內容包含中國歷史,中 國歷史敘事方式則參照魯曉鵬著,王瑋譯《從史實性到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20 一書,該書提及東西方語彙中對「敘事」、「歷史」和「小說」相對應概念的比較 及陳述,並對歷史寫作詩學、中國小說詩學的出現,分章節性的敘述,提供筆者 學者看待中國歷史及小說敘事觀點範例,及嘗試從歷史觀點看待歷史小說;該書 同時論及中國文學形式,從只重史實性到虛構性被認可,直到現代始開始重視小 說中「真實性」的轉變歷程,提供筆者作歷史小說時代流變的探討。

三、歷史意識與歷史教學相關研究

陳月芳《臺灣出版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之研究(1986-2003)》21中第四章探討 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的史觀,依照作品來源之不同,分成台灣本土作品、取材自 中國的作品及翻譯自日本的作品三部分來探討。以「國家認同」為主要觀察指標,

指的是「個人確認自己歸屬於那一個政治共同體,並且指認出這個共同體的特 徵」。透過「國族認同」、「土地認同」、「歷史認同」及「文化認同」等四個內涵 來建構與塑造,發現歷經二十年間的台灣本土作品即使經過政黨輪替,本土意識 抬頭,出現以台灣為主體的兒童故事,而在史觀上仍不脫「大中國」思想,此以 觀點提供筆者研究歷史小說歷史意識之參考依據。

林慈淑的〈變遷概念與歷史教學〉(收錄於《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

22)以歷史意識變遷的概念將台灣歷史教材的演變從 1945 年起歷經統編到 2000 年 開放教材的歷程作程序性的說明,有助於筆者了解台灣歷史教材的主體觀由中國 移轉至台灣的歷程,同時探索台灣歷史教材的意識形態與台灣本土兒童歷史小說 產出時代意涵之關聯性。

王晴佳著的《台灣史學五十年》23,歸納整理出台灣史學自 1950 年起五十

20魯曉鵬,《從史實性到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北京:北京大學,2012。

21陳月芳,《臺灣出版中國通史類兒童讀物之研究(1986-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8 年。頁 165-224。

22台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台北:稻香,2003。

23王晴佳,《臺灣史學五十年》,台北:城邦,2002。

年間的演變及背後之意識型態。由重視史料蒐集到認同台灣,歷史教材由統編至 開放,由中國本位至台灣主體,敘述歷史研究在台灣的發展和變化外也提供歷史

年間的演變及背後之意識型態。由重視史料蒐集到認同台灣,歷史教材由統編至 開放,由中國本位至台灣主體,敘述歷史研究在台灣的發展和變化外也提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