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日本對非洲的貿易及投資

第三節 日本在非洲各區域貿易及投資現況

五、 中部非洲

剛果民主共和國,原名薩伊共和國,是石油危機期間,外相木村訪問的漠南 非洲國家之一,1984 年明仁當時也曾以皇太子的身分前往訪問該國。但是 1991 年 發生暴動後,日本停止雙邊援助,主要透過國際機關提供援助。1996 年爆發內戰,

接著 1998 年又與盧安達引發第二次剛果戰爭,直到 2002 年兩國簽訂「普勒托利 亞協議」(Pretoria Accord),同意停戰後,2003 年日本才開始糧食援助,2004 年則 開始「警察民主化小組」合作案,2006 年 12 月剛果民主共和國實行民主化,2007 年 2 月兩國簽訂經濟合作協定,正式恢復經濟援助。2007 年 8 月 JICA 在剛國設立 駐在員事務所,2012 年 4 月升格為辦事處,2012 年剛果名主共和國已排名日本 ODA 金額在漠南非洲的第六位(詳見表 3-3)。但剛果因為政局長期不穩定,導致 2012 年人類開發指數中,成為指數最低與最貧窮的國家,在 187 國中,敬陪末座。

202 日本外務省政府開發援助(ODA)國別資料冊 2014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kuni/14_databook/pdfs/05-00.pdf (查閱日期:2015 年 5 月 4 日)

第四節

小結

觀察日本援助體制的發展和國際援助的潮流,可以發現日本 ODA 的精神重視 的是海外經濟的獲利,而後者國際援助體制重視的是解決非洲結構性問題。當日 本對非洲進行援助時,一開始還是難以跳脫經濟獲利的概念,但藉由非洲問題,

外務省的權力卻逐漸勝出,日本對非洲的貧窮援助存在優先性。

如同外交青書所記載,1966 年開始提供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和奈及利亞 四國日圓借款,主要是基於經濟考量,為了防止這些國家對日本限制進口。當時 財界在海外進行經濟合作,為了獲取更多的商業和經濟利益,1971 年新日本製鐵 會長 永 野重雄 (Shigeo Nagano) 在「對外 經濟合作審議會」 (Exter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ouncil)203中,提議新設「對外開發協力省」,當時首相田中角榮也有 意設置「對外經濟合作大臣」一職,而 1977 年福田赳夫再度提議設置「經濟合作 廳」,但這些構想都被外務省以維護外交一元化為由,遭到強烈反對作罷204。 非洲無償贈與的金額低於日圓貸款的情形,到了 1981 年發生逆轉(贈與 13,134 萬美元,日圓借款 8,676 萬美元),這個情形一直持續到 2012 年為止都沒有改變(詳 見表 2-4)。這故然和中曾根康弘的「政治大國論」有很大的關係,當時外務省為了 順應 1980 年代國際援助的「非洲熱」,順理成章將無償援助投入到非洲。但從大 藏省和通產業省的觀點,這不過是為了消耗 1980 年代膨大貿易黑字的處方之一,

因為根據 1986 年的前川報告,幫助日本減少出超,必須透過經常帳移轉,而推進 國際合作是選項之一205

從 TICAD I 和 TICAD II 的會議內容不難發現,90 年代會議是由外務省單獨運 作,援助資金也是外務省掌握的無償資金和技術援助,反映出在當時其他省廳和 民間部門的興趣依舊停留在亞洲,都未積極參與非洲的開發。1993 年自民黨聲勢 下滑,「官僚主導」各自為政的色彩依舊濃厚。但是 2001 年日本開始行政改革,

則開始有了不同。為了加強「官邸主導」的決策系統,日本廢除過去在各省廳的

「政務次官」職位,新設「副大臣」2 名和「大臣政務官」3 名,以增加行政監督。

例如 2001 年 4 月田中真紀子(Makiko Tanaka)擔任外務大臣時,頒布一系列行政命 令,凍結外務省職員人事異動,改變過去只有重要行政官僚才能擔任美國大使、

聯合國等國際機關重要代表的慣例206。後來川口順子(Yoriko Kawaguchi)接任外務 大臣,對 ODA 進行改革,廣邀學者、專家和有國際組織相關經驗的人士,成立 ODA 綜合戰略會議,促進國民參與 ODA,讓 ODA 運作更透明,透過集思廣益的 方式,做成各受援國的援助計畫,目的都在提高外務省的運作機能及協調各省廳 合作。

1993 年 TICAD I,細川護熙表示提供 700 億美元至 750 億美元 ODA,是歷屆 TICAD 首相發布的最高援助金額。然而外務省的 ODA 預算在 1997 年達到最高後,

就一直下修,原因是國內嚴重的財政赤字,復因受到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於是 1999 年提出第六次 ODA 中期政策後,便決定不再擴大 ODA 的量,而改以注重

203 1958 年內閣會議通過設立「對外經濟協力審議會」的決議,由財界、民間學者等組成,是首相 的諮詢機關和對外經濟合作政策的指揮中心,如提議設立 OCTA。

204 金熙德,前揭『日本政府開發援助』,頁 116。

205 呂理州,日本戰後經濟史(台北:時報文化,1989 年),頁 120。

206 必須由擔任過事務次官(相當於常務次長)的行政官僚才能勝任。

ODA 實施的有效性(詳見圖 3-2)。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 ODA 預算持續減少,也 未影響到非洲地區得到的 ODA 分配比例,2006 年和 2007 年,獲得的 ODA 支出 比率甚至達到 34.1%和 29.4%,受到排擠的卻是以往日本重視的亞洲地區(詳見圖 3-3)。換言之,日本政府為了追求政治利益,陸續增加投入非洲的 ODA,轉而放 棄可以在亞洲獲得的經濟利益。

而從非洲地域來看,東部和南部非洲是日本援助的重點區域。其中南非、埃 及和衣索比亞對日本來說,政治意義特別重要。埃及雖然屬於北非和中東地區,

是日本向中東宣示援助政策的重要根據地;而南非則是日本向漠南非洲宣示政策 的重要根據地。日本和這兩個非洲南北大國都簽有「科學技術合作協定」207,透 過科學技術合作,運用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中,交往(engagement)方式,讓 這兩個區域強權都承擔了「三角合作」的任務,滿足埃及和南非作為非洲區域強 權的威望需求,藉此吸納強權,讓這些大國和日本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的議題上 樂意達成共識。而衣索比亞則是代表非洲大陸發聲的管道,2006 年小泉純一郎在 AU 總部發表演說,表示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有賴日非加強合作,將衣國視為向 非洲聯盟宣示援助政策和追求政治利益的重要根據地。

207 2003 年 8 月簽訂「日本南非科學技術技術協定」,2004 年、2006 年、2009 年、2012 年和 2014 年,共舉行 5 次「日本南非科學技術合作共同委員會」。2010 年 6 月簽訂「日埃科學技術技術 協定」。

資料來源:外務省ODA預算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yosan.html (檢閱時間:2015年5月4日)

圖3- 2日本外務省ODA預算(一般會計當期預算)的變化

資料來源:外務省 2008 年版政府開發援助(ODA)白皮書 圖表 III-4208

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hakusyo/08_hakusho/zuhyou/index.html (查閱日期:2015 年 1 月 10 日)

圖 3- 3 日本根據地域分配的雙邊援助之變化(純支出額)

就 TICAD 的意義來看,TICAD 原本只是日本在聯合國一時的倡議,當初召開 的目的是呼籲各國重視非洲問題,和加強亞非合作關係。TICAD II 將 TICAD 常態 化,但是到了 TICAD III,日本政府邀請 UNDP 和 IBRD 作為共同主辦者之一,不 再強調亞非合作,轉而以「非洲新夥伴發展計畫」(NEPAD)作為 TICAD 會議的優 先考量,成了唯一代表聯合國的國際援助會議。這項轉變引起了非洲國家的興趣,

所以 TICAD IV 時,AU 取代了 GCA,成為主辦單位之一;TICAD IV 後,日本更 利用輪值 G8 議長國的身分,邀請數名非洲元首與會,將 TICAD IV 會議的討論結 果,放入高峰會的主題中,再度滿足這些非洲國家對於國際威望的需求。

總而言之,TICAD 將非洲問題與日本的政治利益作串聯,若是以經濟學的觀 點來說,日本政府類似以搭便車(free ride)的方式,將自己的對非洲政策和聯合國 援助系統掛勾,為國際作貢獻,取得外部利益部分,就是本文所指的政治利益。

從歷屆 TICAD 也可看到國際建制(International Regime)的變遷情形,帶領變遷的日 本原本是援助體制的追隨著,但逐漸成為建制的領導者。在 OECD-DAC 和 UN 的 會議中,日本的提議都成為會議的結論之一,如受援國的主事權、援助國間的協 調性、「南南協力」和「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等。而就制度領導者來說,其所 建立的國際建制,自身是最大的受惠者,除了享受實質利益,就是國際威望,這 兩者都是日本想從非洲國家身上獲得的。然而,在任何國際建制都有挑戰者,諸 如中國等未能配合建制的新興援助國家,就會阻礙到國際援助建制的穩定,影響 到日本所追求的國家利益。

208 1997 年日本在非洲 ODA 支出比率為 12.1%;1998 年為 11.0%;1999 年為 9.5%,2000 年為 10.1%,

雖然 ODA 預算減少,但就整體支出比率來看,1990 年至 2000 年間對非洲影響不大。

第四章 日本對非洲的貿易及投資

本章首先說明非洲的經濟現況,其次說明日本海外貿易與投資的發展過程,

為何非洲再度成為日本追求海外經濟利益的目標之一,以冷戰後日本在非洲的貿 易及投資為例。而為了減少基礎建設等投資的成本,吸引日本企業前往投資及避 免可能發生的經濟利益衝突,日本傾向和各經貿夥伴合作。雖然日本追求政治利 益的優先性取代經濟利益,積極配合非洲國家提出的國家建設計劃,但是未曾放 棄「經濟大國」路線以來,所追求的經濟利益。

第一節 非洲的經濟狀況

非洲國家過去淪為殖民地,成為帝國主義者掠奪資源和剝削的對象,整個大 陸缺乏建設,電力不足、水資源缺乏,只有為了運輸農礦產,才特別興建鐵路和 港口,而公路等重要聯繫道路相當缺乏。如 1885 年英國為開採南非慶伯利(Kimberly) 鑽石礦1,建設慶伯利至開普敦的鐵路;為開採黃金海岸(今迦納)金礦,建造鐵路;

為運輸棉花,建設奈及利亞「卡諾—拉哥斯(Kano-Lagos)鐵路」。

非洲殖民地紛紛獨立後,種族衝突和內戰不斷,破壞了原有的基礎設施和運 輸系統,甚至缺乏專業能力和技術維修,多數破舊不堪,因而維持著黑暗的面貌。

簡單的加工工作大部分操之於外人之手,西非掌握於歐洲人手中,東非則是掌握 在歐洲和亞洲人手中。非洲有 70%人口居住在鄉村,其中 90%人口從事農業,但 因為天候、地理因素及生產技術落後等,生產糧食不足,製造業不發達,無法足 夠供給非洲快速增加的人口,不得不從外國進口,非洲獨立後受到殖民經濟的影 響,仍然靠生產初級產業產品,賺取外匯為主要收入來源,經濟發展極為扭曲。

簡單的加工工作大部分操之於外人之手,西非掌握於歐洲人手中,東非則是掌握 在歐洲和亞洲人手中。非洲有 70%人口居住在鄉村,其中 90%人口從事農業,但 因為天候、地理因素及生產技術落後等,生產糧食不足,製造業不發達,無法足 夠供給非洲快速增加的人口,不得不從外國進口,非洲獨立後受到殖民經濟的影 響,仍然靠生產初級產業產品,賺取外匯為主要收入來源,經濟發展極為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