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討論

一、社會交換論

國際關係有兩大顯學,一是現實主義學派,一是自由主義學派。這兩大學派 在國家利益的理論上,受到社會交換論(Social Exchange Theory)很大的影響,因而 發展出相對利益和絕對利益的觀點。社會交換論形成於 1950 年代末期的美國,是 汲取經濟學、人類學、行為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精華,所發展出來的理論。其中亞 當‧史密斯(Adam Smith)古典經濟學中的利潤、成本和交易等概念影響最大,交換 行為是一種介於純粹利已或純粹利他的互惠互利行為,彼此都能受益的情形下,

交換關係才會持續。而最早將交換理論引進政治分析是 R. L. Curry 和 L. L. Wade,

在「A Theory of Political Exchange:Economic Reasoning in Political Analysis」書中 指出,政治關係與其他社會關係一樣,是一種交換關係。而現實主義者主張國家 間的交換關係以相對利益為目的;而自由主義者則主張國家間在交換利益時,不 僅重視相對利益,也會考量絕對利益。

二、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者 David Baldwin 在「經濟馭國」(Economic Statecraft)一文中認為,

對外援助是援助國將資源作為一種單邊、讓與性的轉移,表面上似乎不期望回報,

實際上是有所期待,目的在影響受援國,切斷援助時,足以產生威嚇效果4。但是 到 1990 年為止,從非洲來看,在日本的出口和進口僅佔整體對外貿易 2%強,兩 者相隔遙遠,發生戰爭的機率微乎其微,日本更不需要對它產生威嚇的效用。假 設日本政府的政治利益是志在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則 1993 年起應 持續增加雙邊政府開發援助,但事實不然,從 1996 年橋本龍太郎(Ryutaro Hashimoto) 當權,直至 2003 年日本對非洲的政府開發援助改變不大(詳見圖 1-1)。而 1993 年 起日本對非出口逐漸減少,進口逐漸增加,最後在 2001 年出現驚人的改變,由貿 易順差變為貿易逆差(詳見圖 1-2)。代表著日本追求的政治利益,不只是援助關係

4 David A. Baldwin, Economic Statecraft, (Princeton, N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293-294.

可以充分說明,現實主義忽略的經濟安全,必須列入考慮,因而本文將日非之間 的經貿投資,列入研究範圍。

(註)作者自行繪製。資料來源:日本外務省国別・援助形態別の援助実績検索 http://www3.mofa.go.jp/mofaj/gaiko/oda/shiryo/jisseki/kuni/index.php (查閱日期:

2015 年 5 月 5 日)

圖 1- 1 1993 年至 2014 年日本外務省在漠南非洲的各項 ODA 援助實績 (單位:百萬美元)

(註)作者自行繪製。資料來源: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

http://www.customs.go.jp/toukei/srch/index.htm (查閱日期:2014 年 10 月 8 日) 圖 1- 2 1993 年至 2014 年日本對非洲貿易進出口額(單位:百萬日圓元)

-2000 -1500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

贈與 日圓貸款 ODA

三、自由主義

日非之間差異性大,日本擁有 1.4 億人口且人口密度高居世界第四,是屬於已 開發的人力資源型國,接近單一民族,人民的認同度高且文化同質性高,政治民 主自由而相當穩定;相較之下,非洲國家多,但強國相對稀少,僅有北非埃及,

南非、東部衣索比亞及西非奈及利亞等區域大國,多數人口密度不高,國家發展 型態偏向資源豐富型國,但各國的部族眾多且分布和國家疆域劃分不一,族群衝 突時有,國內政治不穩定,過去深受資源的詛咒(resource curse)。日非之間的生產 要素稟賦,高度存在著互補性,兩國進行商業行為後,絕對利益將可增加。

從戰後吉田茂(Shigeru Yoshida)首相主張貿易立國,韓戰爆發後,日本開始向 世界出口輕工業產品,對象包括非洲,同時也進口非洲的天然資源和原物料;2001 年森喜朗以日本首相身分首訪非洲後,貿易量快速增加。在直接投資方面,1962 年日本豐田汽車進入南非設廠,在當地僱用廉價勞工,組裝汽車。1964 年禁止在 南非直接投資後,日本企業開始在其他漠南非洲國家,進行多元產業投資,東京 國際非洲發展會議(TICAD)後日本開始出現積極投資人力資源的現象,提供非洲當 地人民職業訓練和赴日研修的機會。日本企業和非洲合作開發天然氣等商業活動,

也孕育而生,如三井物產和莫三比克國家石油公司預計 2018 年展開開採天然氣計 畫,建設火力發電站和化工廠等5

所以新自由主義者 Robert Keohane 認為,國家間進行貿易,除了會產生互賴 和互惠現象,透過制度的創新,可以產生信任和義務,創造出雙方的共同利益,

形成合作6。日非之間存在著某種國際建制,因為國家間在某個議題上,有了共同 利益的話,便會使用制度來克服合作的障礙,而這些共同利益關係是否有助於促 成日非進行更高階議題的合作,則有必要進一步探明。

四、安全觀點

日本對非洲的政府開發援助、貿易和投資的經濟關係在 1993 年第一屆東京國 際非洲發展會議(TICAD I)舉辦前,已經三項到位,為何日本還要透過聯合國體系 援助非洲和宣布增加援助金額?根據學者 Tukumbi Lumumba-Kasongo 的看法,研究 日非的外交關係,傳統的現實或自由主義觀點,已經不敷使用,應該列入歷史背 景和文化等因素作為考量,才能釐清箇中原因所在。他認為日本和非洲之間存在 的共同利益,就是安全。首先他指出,日本外交政策的特色來自於它的和平憲法,

因為日本沒有也不得使用攻擊性武器,所以日本的安全來自於合作,唯有促進和 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才能取得集體安全。而日本期望透過聯合國以集體力量獲得 自身安全,更希望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主掌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 與安定。而安全也是非洲的重要利益,許多非洲國家因為部族問題,導致國內戰 爭和衝突頻繁,於是政府視國家和平穩定為首要任務,他們也希望透過非洲聯盟 的團結和聯合國的協助,最後使整個非洲和平穩定、經濟繁榮發展。所以日非都 想要獲得安全,這也就是日本要透過聯合國體系增加對非洲開發援助的箇中原因

5 日經中文網-三井物產與莫三比克公司展開合作,拓展天然氣業務

http://zh.cn.nikkei.com/china/pr/mitsui/a161.html (查閱日期:2014 年 7 月 7 日)

6 Robert O. Keohane, “Reciproc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0, No. 1, (Winter 1986), pp. 1-27.

所在(表 1-1) 7

表 1- 1 Tukumbi Lumumba-Kasongo 的比較日本和非洲國家的異同

日本 非洲國家

人口 1.3 億人口且人口密度高 只有奈及利亞(1.6 億)人口高於日本

國家類型 已開發的人力資源型國 資源豐富型國

文化 近單一民族,認同度高且文化同質性高 部族眾多且分布和國家疆域劃分不一

安全 集體安全 國內和平穩定

手段 透過 UN 集體力量+UNSC 常任理事 透過 AU+FDI

目標 維護世界和平的大國 整個非洲的和平與穩定

共同利益 政治利益-共同政治安全(聯合國改革)

(註)作者自整理。資料來源:Tukumbi Lumumba-Kasongo “Japan-Africa Relations”

五、國際建制觀點

參考上述各位學者看法後,發現日非關係並非單純的援助關係可以充分解釋,

除了輔以自由主義者從經貿角度的觀察,本論文認為應該透過國際建制的觀點,

加以研究。根據 David A. Lake 的理論,在霸權建立的體制中,國家可分為領導者、

追隨者、破壞者及搭便車四個角色8,學者 Inoguchi Takashi9、Kent E. Calder10和高 橋基樹11則認為日本的行為受美國因素所影響,長久以來是屬於制度支持者。霸權 是制度中,最主要的受惠者,而聯合國援助體制事實上,是美國霸權以「華盛頓 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為基礎所建立的體制,日本以制度支持者的身分,

透過非洲問題,日本不斷建立國際建制,並從公共財中,取得國家利益。

日本在冷戰後開始有系統地對非洲進行援助,透過東京國際非洲發展會議 (TICAD)和聯合國、G7/G8、OECD 等聯合國強大的援助體系,有助於增加國家利 益。日本自中曾根康弘(Yasuhiro Nakasone)推動「政治大國」路線以來,代表政治 大國的最佳象徵就是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要取得國際社會的支 持,就是透過國際貢獻,聯合國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平台。而 1990 年代初,當時聯 合國秘書長蓋里建議日本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Operation, 簡稱 PKOs)作為國際貢獻。另一方面,日本右派認為此舉將有助於日本 自衛隊走上國際舞台,為日本往正常國家鋪路。因此透過國內因素、國際因素及 國際建制三方面的,將有助於本論文瞭解日本對非洲政策的改變,及追求的國家 利益改變。

7 Tukumbi Lumumba-Kasongo, Japan-Africa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pp.

164-181.

8 David A. Lak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s and American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1887-1934,” World Politics, Vol. 35, No.4 (Jul 1983),pp.522.

9 Inoguchi Takashi, “Japan’s Images and Options: Not a Challenger, but a Support,” Journal of Japan Studies. Vol.12. No.1. (Winter 1986), pp. 95-119.

10 Kent E Calder, “Japanese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Formation: Explaining the Reactive State,” World Politics,Vol. 40, No.4, (Jul 1988 ), pp.517-541.

11 高橋基樹,日本の対アフリカ援助外交の変遷:「反応」性と政治意思の欠如,国際問題(東京:

2010),No. 591, 頁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