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從博雅教育到通識教育

第二節 博雅學院

博雅教育的源頭是古希臘羅馬的自由民教育,由於中世紀大學重視博雅學科而得 以延續,當時在「書院」(College)傳授博雅知識,書院最初是提供學生住宿的私人 慈善機構,為了解決無法支付費用學生的膳宿問題,後來變成師生共同生活的場所,

建立導師制度,逐漸發展為教學中心。歐洲最早的學院是 1180 年為了提供貧窮學生住 所而設立的巴黎 de Dix-huit 書院,書院制度雖始於巴黎,卻在英國繁衍興盛,英國書 院實行導師制,導師與學生共宿,無意中培育了一種文化生活,影響學生的氣質品性。

紐曼曾說如果給他兩個大學,一個沒有住院生活和導師制度,只憑考試授予學位;一 個沒有教授和考試,只是聚集幾輩少年過著書院生活,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戴 曉霞,2000;金耀基,2000)。

美國早期大學多沿襲英國古典大學的傳統,殖民地時期的博雅學院即是延續英國 牛津和劍橋大學的英格蘭傳統,注重學院制和古典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今日的博雅 學院依舊強調博雅通識教育的精神,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與著名研究型大學相比毫 不遜色,特色是學校規模小,嚴格審核入學資格,學生人數少,師生互動熱絡,重視 學生藝術、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全面發展。

壹、 英國古典大學

牛津和劍橋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二者都是在中世紀時建立,牛津大學是 1167 年英王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在巴黎大學學習後成立,劍橋大學則是在 1209 年牛津 學生與鎮民發生衝突後,一些學者遷至東北方的劍橋鎮後成立。這古老兩所大學是 英國十九世紀新興大學建立前僅有的大學,堅守古典人文主義教育理想,展現英國 紳士文化,在英國大學發展歷史中占有不可動搖的領導地位(林玉体,1997:431;

戴曉霞,2000:15)。

牛津和劍橋大學自中世紀起始終堅持博雅教育理念,教授的科目以七藝為主

要,旨在培養清晰表達、科學方法能力、多元價值觀、明確判斷能力的基礎訓練。

大學在擺脫教會附屬品的地位後成為學術自主的學術機構,大學不再是教會人才養 成所,而是培養有教養的紳士。宗教改革後為了迎合中產階級需求,使他們也有接 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牛津和劍橋大學開始擴大招生範圍,這些學生志不在獲得學位,

而是希望藉由人文學科的薰陶提升文化水準(金耀基,2000)。

孕育博雅內涵的「書院」是牛津和劍橋大學最大的特色,書院強調人格陶冶的 紳士教育,重視文化生活的涵養。英國最早的書院是牛津大學的莫頓(Merton)書 院和劍橋聖彼得教堂附近的「彼得之家」(Peterhouse),直到十五世紀末,除了牛津 的新書院(New College)和劍橋的皇家書院(Royal College)有招收大學部學生外,

其餘只招收繼續攻讀高級學位的研究生(戴曉霞,2000:16)。傳統的書院生活並不 嚴格區分教師和學生,師生互動密切,共同食宿,生活品格陶冶的重要性不亞於知 識傳遞。十六世紀之後,學院廣收大學部學生,教學功能逐漸從大學轉到書院,大 學只剩下頒發學位的功能,長期以來書院深受皇室教會喜愛,財源豐厚,大學相形 見絀,已有喧賓奪主之勢(金耀基,2000)。

牛津和劍橋大學的紳士文化傳統對科學採取的保守態度,導致工業革命與古典 大學擦身而過,形成英國高等教育古典大學與新興大學並存的雙軌制,爾後紳士教 育仍以古典文學為課程核心,但不以培育社會菁英階層為重點,旨在提升個人文化 素養,重要性不若以往。十九世紀後期牛津和劍橋大學迫於社會壓力相繼設立實驗 室,認同科學技術發展的必要性,修改過去側重博雅教育的傳統作法(金耀基,

2000)。

有鑑於大學理念之轉變,十九世紀紐曼在《大學之理念》中闡述英國數百年的 傳統思想和他對理想大學的看法,其認為大學是傳授普遍知識、培育紳士的場所,

大學不只是一個教學的場所(the place of instruction),也是一個教育的場所(the place of education)(引自鄒川雄,2008:29)。大學的職責是教學,不是研究,也不應教 導實用的技術知識,教導博雅教育,培育道德修養才是大學的教育目的,大學是培 育社會菁英和文化人的地方,紐曼的大學理念即為英國古典大學的教育宗旨。

貳、 美國博雅學院

高等教育從菁英化走向普及化階段,不必然造成前一階段教育形式消失,美國 高等教育普及化同時亦呈現多樣化的教育類型,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相互依存,缺 一不可,包括殖民地時期的傳統學院,以及十九世紀後開始發展的州立大學、贈地 學院、研究型大學、社區學院等,其中四年制的博雅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憑 藉獨特的教育模式在競爭激烈的美國高等教育中獨樹一格。美國博雅學院的興起可 溯及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重視學院制、住宿制、學校自治和古典人文主義的教育理 念,殖民地時期的學院即移植英國古典大學的傳統,依基督教各教派創立,設校目 的在培養牧師、傳遞福音,將宗教科目視為必修,以培養正確的道德情操和宗教思 想(林玉体,2002)。

現存的博雅學院屬卡內基高等教育分類(2006)第三類學士型學院裡的第一類:

藝術與科學領域(Baccalaureate Colleges — Arts&Sciences),每年至少授予 10%的藝 術與科學類學士學位,授予不超過 50 個碩士學位、20 個博士學位。培育具備廣博知 識的通才,注重全面性的通識教育。學校規模不大,申請人數多,錄取名額少,因 此競爭相當激烈,教育品質與具有碩博士課程的大學相比毫不遜色。教師花費大量 心力教學,學生接受四年的博雅教育後,於長春藤等名校繼續深造者不在少數,乃 是孕育高級研究人才的搖籃(鄒川雄,2008;戴曉霞,2000:253)。

博雅學院的辦學理念強調博雅教育,教育目標是培養具備文化素養及獨立思考 之人格,藉由知識來發展理智,培養健全之人格發展,提高學生心智能力,不以培 育專業人才為目標,許多博雅學院只辦理四年制的基礎學科課程,不開設研究所課 程或職業性的專業學科。此類博雅學院多數屬私立性質,標榜高品質的精緻教育,

除了外界捐助外,主要仰賴學費收入,故學費較公立昂貴許多,但學校也會提供優 渥獎學金資助較為窮苦的優秀學生。在精緻化教學的要求下,博雅學院擁有極為優 良的教學環境,通常採小班授課,班級人數大約只有 10 至 20 人,師生比接近 1:10 或更低,師生關係融洽和諧,重視教學活動。由於承襲英國古典大學的書院傳統,

博雅學院多採行寄宿制度和導師制度,要求低年級學生住校,導師通常也一同住校,

提供學生生活和課業的輔導,師生互動密切(鄒川雄,2008)。

全球高等教育普及化,各國知名大學爭相招攬優秀學生,博雅學院所培育的畢 業生是著名研究型大學招收研究生的最佳來源,雖然學校規模小,但學校聲譽及教 學品質備受肯定,例如成立於 1793 年的 Williams College,全校學生人數約 2000 人,

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三個學院,總共有 24 個系,師生比例約為 1:7,

錄取學生時不考慮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優秀學生一經錄取則會提供全額獎學金。

建立於 1821 年的 Amherst College,現有大約 1600 名學生,以優秀的學生、敬業的 教授和嚴謹的學術聞名,每年提供學生經濟援助或獎學金,畢業生遍佈各行業,成 就非凡,有多名諾貝爾、國際獎項得獎者和美國總統。成立於 1870 年的 Wesleyan College,是美國最富有的學院之一,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接受學校經濟援助,美國前 國務卿 Madeleine Albright、現任美國國務卿 Hillary R. Clinton 皆畢業於此校。其他著 名的博雅學院尚包括 Swarthmore College、Middlebury College、Carleton College、

Bowdoin College、Pomona College、Haverford College、Davidson College 等,皆堅持 博雅學院的教育傳統,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以培養寬廣視野和健全人格為目的,

是美國高等教育不可輕忽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