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 重新定位通識教育與博雅教育的意義與功能

通識教育的歷史淵源來自於古希臘時代的博雅教育,但現代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博 雅教育的實質意涵不一致。通識教育是為了平衡過度發展的專業教育,開展個人的知 識廣度,而博雅教育同時強調生活教育的必要性,是將知識學習與品格教育合一的典 型。通識教育與博雅教育並非一體的概念,若沒有書院生活培養學生內在求知的動力,

通識教育僅可達到統整知識的效果,無法落實博雅教育的理想。

儘管通識教育在大學實施已久,多數人並不完全瞭解通識教育的真正意涵,對博 雅教育的理解更為模糊,在博雅書院興起之際,有必要對重新釐清通識教育與博雅教 育的意義,以免產生兩者功能互為重疊的誤解。

貳、 藉由博雅書院建立跨校的博雅社群

目前台灣博雅書院並非普遍存在各大學,其中清華大學與東海大學的博雅書院有 限制的篩選學生成為書院生,唯有具備書院生資格者才能參與書院課程,然而為了彌 補無法成為書院生的遺憾,同時也避免書院生獨享特權的情況,故將部分課程開放全 校師生,讓有興趣或意願的人一同沉浸在博雅氛圍裡,不失為一個發揚博雅教育理念 的途徑。

現階段僅有的博雅書院分處各地,無法經常密切交流,可嘗試在各個博雅書院建 立跨校性、地區性的人文知識社群,將校內的博雅涵養經由頻繁的交流互動,逐漸同 化,進而產生共識,建立一個充滿社會關懷、人文知識的博雅社群。

參、 結合通識教育中心與博雅書院,創新推廣博雅教育理念

通識教育是台灣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各大學亦設立通識教育中心,專責通識教 育理念之推展,課程之規劃審查,教學評鑑及檢討及其他相關事宜之辦理,實屬穩定 發展的教學單位,而博雅書院尚於萌芽階段,因此可借助通識教育之力,推廣博雅教 育之理念。

舉例來說,政治大學「政大書院」除了將全體新生納入書院體系之外,亦善用學 校既有資源,將通識教育課程與書院課程融合,發展創新精緻的通識課程—先導型通 識課程,豐富學習面向。清華大學及東海大學可參考政治大學的經驗,研擬適合各校 特色優勢的整合性課程。未成立博雅書院的學校可與鄰近學校的博雅書院交流合作,

逐步推廣博雅教育理念,進而尋求設立博雅書院的可能性。

肆、 學校宜規劃博雅書院的獨立經費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及政治大學「政大書院」的運作經費十分仰賴教育部五年 五百億計畫的援助,一旦學校未列補助博雅書院將無以為繼,可見博雅書院的經費來 源極不穩定。面對不確定性的危機,學校不該仰賴競爭性的經費支援,可參照東海大 學「博雅書院」做法,將書院經費與學校經費完全切割,另設博雅書院專用經費,以 實際行動支持博雅書院,實踐博雅書院的理想,避免未來學校因為經費困窘,導致撤 辦博雅書院的遺憾。

伍、 制定追蹤博雅書院成效的長期評估機制,做為他校辦理博雅書院之參考

台灣博雅書院的成立時間尚短,各校並未規劃辦理學習成效評估,加上博雅教育 為一漫長無法間斷的歷程,學習無法立竿見影,亦無法經由量化評鑑得知學生的學習 是否達到博雅書院的目標。若能妥善規劃評估博雅書院發展之機制,不僅可以提供學 校是否續辦博雅書院的依據,未來擴大辦理博雅書院時,也能做為他校規劃博雅書院 課程、經費及組織章程等之參考。

陸、 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法為主要,從 Beck 風險社會觀點探討台灣通 識教育及博雅書院的興起與發展,僅就文獻層面探究台灣博雅書院的興起及實施狀 況,未能從各校實際執行之成果或困難深入瞭解,乃此研究稍嫌不足之處。因此建議 未來相關博雅書院之研究,可採文獻分析法與訪談法兩者兼併之作法,訪談對象可鎖 定在校書院生、畢業書院生、書院導師或書院長,藉由深入訪談對話的過程,進一步 瞭解博雅書院實際執行狀況,獲得更全面性的探索。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土木工程拓展署(2010)。山泥傾瀉風險管理及量化風險評估技術的功用。刊物,4,

1-6。

王宗曦(2007)。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九十五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

(DOH95-DC-2001)。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王俊秀(2000)。通識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連結:議題與展望。環境教育季刊,43,

8-17。

王振寰、高士欽(2000)。全球化與在地化:新竹與台中的學習型區域比較。台灣社 會學刊,24,179-237。

王順平(2008)。高等教育擴張現象之探究。研習資訊雙月刊,25(6),77-90。

田禾(譯)(2000)。Anthony Giddens 著。現代性後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南京:譯林出版社。

朱建民(2002)。大學通識教育的回顧與前瞻。通識教育季刊,9(3),143-151。

江宜樺(2005)。從博雅到通識: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14,37-64。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5)。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計畫(民國 94 年至民國 97 年)。

但昭偉(2006)。教育哲學論述中的博雅教育。通識在線,2,28-29。

何錦堂、羅達賢(2000,12 月)。知識經濟與產業發展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 例。論文發表於國立交通大學主辦:「2000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研討會」,新竹市。

余玉照(1997)。我國高等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大學理念與校長遴選(頁 195-212)。 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吳文成(1996)。風險社會學初探—以核四建廠一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建昌(2009,6 月 17 日)。風險評估與治理:以傳染病為例。2010 年 4 月 20 日,

取自於 http://www.nsc.gov.tw/scicircus/public/Attachment/97231151671.pdf 李亦園(1987)。通識教育在清華。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178-186。

李亦園、黃俊傑、許榮富、陳德華、李珮琳(1994)。日本大學通識教育考察報告。

通識教育季刊,1(4),77-97。

李俊宏、王漢泉、吳嘉玲、王正雄(2002),新竹縣地區事業廢水生物毒性試驗研究。

環境檢驗所環境調查研究年報,9,157-186。

杜文苓(2009)。高科技汙染的風險辯證:環境倡議的挑戰。台灣民主季刊,6(4), 101-140

汪大成(2006,12 月)。從風險管理的角度看台灣未來建立國家風險評估制度發展的 必要性與趨勢之研究—以大陸經濟社會風險評估個案研究為例。論文發表於「風 險社會與安全管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汪浩(譯)(2003)。Ulrich Beck 著。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

(Risikogesellschaft-Auf dem Weg in eine andere Moderne)。台北:巨流。

沈宗瑞(2005)。通識教育的另一個世代。通識教育季刊,12(3),51-58。

沈清松(1994)。關於科學新典範的哲學思考。文化中國,1(3),65-71。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台北,五南。

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台灣社會學刊,21,89-129。

周桂田(2000)。生物科技產業與社會風險—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39,239-283。

周桂田(2002a)。基因科技的全球化與在地社會風險。科學發展月刊,354,32-39。

周桂田(2002b)。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45,69-122。

周桂田(2003a)從「全球化風險」到「全球在地化風險」之研究進路:對貝克理論的 批判思考。台灣社會學刊,21,153-188。

周桂田(2003b)。全球在地化風險下之風險溝通與風險評估—以 SARS 為 Case 分析。

論文發表於 2003 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會──社群、風險 與不平等」研討會,台北市。

周桂田(2004)。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 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1-63。

周桂田(2005a)。全球化下風險社會之政治實踐。載於李炳南(主編),政治學及現代 社會(頁 125-172)。中壢市:中央大學。

周桂田(2005b)。爭議性科技之風險溝通—以基因改造工成為思考點。生物科技與法 律研究通訊,18,42-50。

周桂田(2008)。新興科技與風險治理。科技發展政策報導,2,16-31。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2010)。東海大學。2010 年 5 月 12 日,取自 http://www3.thu.edu.tw/slal/

林玉体(譯)(2004)。John S.Brubacher 著。高等教育之哲學(On the Philosophy of Higher Education)。台北,高等教育。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玉体(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台北:高等教育。

林孝信、黃俊傑(1996)。美國的經典通識教育:經驗、問題與啟示。通識教育季刊。

3(4),117-132。

林宜平(2007)。風險溝通概論。2010 年 4 月 10 日取自於

http://www.rdec.gov.tw/DO/DownloadControllerNDO.asp?CuAttachID=6326

邱莉苓(2009,10 月 28 日)。美國基因改造米最快明年進入台灣。聯合報。2010 年 4 月 17 日,取自於 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221161

金耀基(2003)。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

宣大衛(199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整體架構之策略規劃。通識教育季刊,2(3),137-149。

政大書院(2010)。國立政治大學,2010 年 5 月 20 日,取自 http://college.nccu.edu.tw/

胡正光(2003)。風險社會中的正義問題:對「風險」與「風險社會」之批判。哲學 與文化,31(11),147-164。

胡正光(2007)。從工具理性批判的角度看貝克的「第二現代」。歐美研究,37(3), 445-484。

孫治本(1999a)。生殖科技與人類關係—轉變人類本性之力量及其風險。中國學術,1,

130-157。

孫治本(譯)(1999b)。Ulrich Beck 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Was Ist Globalisierung?)。台北:商務印書館。

孫治本(2000a)。風險抉擇與形而上倫理學。載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 會的出路?(頁 77-98)。台北:巨流。

孫治本(2000b)。學習型理性—與貝克談第二現代。載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

風險社會的出路?(頁 127-140)。台北:巨流。

孫治本(2001)。個人主義化與第二現代。中國學術,5,262-291。

徐光台(2003,10 月)。通識教育與現代世界。發表於台灣師大教務處主辦之「台灣 師大通識教育講座」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徐宗林(1995)。西洋教育史。台北,五南。

涂淳惠(1992)。核能四廠建廠之決策過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袁國寧(2007)。現代社會風險倫理之探析—台灣颱風、洪水災害風險管理觀點。亞

袁國寧(2007)。現代社會風險倫理之探析—台灣颱風、洪水災害風險管理觀點。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