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博雅教育之理念與發展

第三章 從博雅教育到通識教育

第一節 博雅教育之理念與發展

博雅教育理念可朔及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教育理想,古希臘是階級嚴明的社會,

社會的生產勞動大多交由奴隸負責,受教育的對象僅限擁有社會自由與權利的自由 人。透過博雅教育的薰陶能正確使用理性免於錯誤,適當發展人的善性和潛能,尊 重個人意願自由行事,不侷限固定思考模式,成為統治階級,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將自利的私心轉為全體人的公心,全心投入公民生活與治國事業(林玉体,1997;

賈馥茗等,2000)。

古希臘的博雅教育不是職業教育,是少數自由民特有的權利,旨在培育健全人 格與個人文化素養,促進個體心靈發展。中世紀大學誕生後,主要培育教會所需的 專業人才,學習高級專業課程前必須先取得文學士學位,才有資格繼續修習更高階 的專業課程,此時博雅教育仍占有一席之地。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科學 革命、工業革命等衝擊,科學研究和專業人才培育成了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十九 世紀德國柏林大學成立後,各國大學皆以專業化和學術研究為發展方向,大學成了 專業人才的培育中心,喪失原有的博雅教育理想,大學做為人類理性思考的表徵不 應只追求技術面的知識,此時英國紐曼(Newman)為博雅教育大力辯駁,主張大學 提供博雅教育之必要性。

壹、 博雅教育之理念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 liberal 是拉丁字 liber 的英文化,有自由(free)

之意,指涉個人在社會上享有政治和經濟的地位。博雅教育所言之自由人不包括奴 隸或勞力工作者,只有自由民不為生計煩惱,有閒暇從事其他活動,博雅教育為少 數有閒階級的特權(林玉体譯,2004:94-95)。古希臘社會採相當開放自由的方式 探索知識,並不受城邦統治者控制,學者可到任何地方遊歷、探討學問、進行講學 工作,希臘學者人數相當多,教育主張也不盡相同,主要是對博雅教育理念影響極 深之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教育理念。

蘇格拉底沿續希臘學者的思維,探討「人」的問題,強調德性之於名利的重要 性,主張「知即德」,應該知行合一,首要工作是喚醒人們從「不自覺的無知」到「自 覺的無知」,具備良好道德觀的前提是受過完整的教育,勇於探索真理,以理性態度 檢視自己的言行,不以自身擁有的智識為傲。即便蘇格拉底被以蠱惑青年為名處死,

仍堅持自己的正義理念,其追求真理、重視德性的表現被後世諸多學者視為自由人

格之至高表現(林玉体,1997:39-42;徐宗林,1995:97-101)。

柏拉圖承襲蘇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在《理想國》(The Republic)中主張統治者 和管理層級必須接受嚴格且按部就班的教育訓練以穩固城邦生活,從小接受音樂和 體育教育,包含詩歌、戲劇、演奏、體能訓練和良好生活習慣之養成;20 歲時,表 現較突出者會繼續接受數學、幾何、天文和音樂教育,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同時將以前所學的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統整思考能力是辯證的基礎;等到 30 歲再嚴 格篩選足夠晉升更高層級的優秀人才,開始學習辯證法,進行更高層次的哲學思考,

慢慢掌握最高知識—「善的理型」(the Idea of the Good),最後選擇最優秀的人才擔 任城邦的執政者。柏拉圖列舉的學習科目對後世的影響極大,「文法」有助於學習正 確的語言,「修辭」有助於提出有說服力的論據,辯證法經由亞里斯多德轉化為有助 於論證的完整「邏輯」,以及其他純理論和應用的「數學」、「幾何」、「天文」、「音樂」

等科目,其中「哲學」獨立於所有學科之上,是最高學問的總稱。這些科目在羅馬 時代並無固定的排列順序,科目也時有增減替換,不過對博雅教育的基礎訓練及理 念已逐漸形成共識(江宜樺,2005;林玉体,1997:45-46;徐宗林,1995:106-107;

Mansueto,2006)。

亞里斯多德認為國家的生存發展必須依靠公民素質,將教育與政治密切聯結,

主張教育乃是最高的政治藝術展現,培養良好的公民才能保障國家的強盛,由國家 訂定符合社會發展規劃的教育制度,透過博雅教育讓學生探討普遍存在的真理,達 到理性的最高層次。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Politics)中將人分為兩類,一類可免 受生活勞碌之苦,開展個人潛在,進行思考辯論;另一類則必須進行各種勞動,以 實用謀生為目的。將知識分為博雅學科(liberal arts)和技藝(technical skills),前者 是人類理性探討而得的知識,以發展自由理性為目標,包括哲學、科學、數學、幾 何等;後者則是指與社會生活經驗相關的技能,例如航海、農事、建築工程等。因 為凡使學習者不致淪為機械呆板的知識學習才是博雅教育,而使身體、靈魂和知識 變得無益於善的學科都是機械的,會降低心靈層次,不是博雅教育(引自詹惠雪,

1993:23,賈馥茗等,2000)。

博雅教育涵蓋的科目也逐漸演變為後來的七藝(seven liberal arts),包括文法、

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及音樂,強調文字的熟練、思想的靈敏和人格通達 的培養,不贊成某項知識或實用技術的磨練,欲培養通曉七藝的文化人(徐宗林,

1995:137)。可見古希臘的博雅教育強調知識對於心靈的重要性,知識能充實心靈,

獲得心靈的解放,培育學習者獨立的思維能力,使個體在面對知識與道德的抉擇時,

能做出適切的判斷,發現事物的本質,最終領會不變的實在(Hirst,1965)。

貳、 博雅教育之發展

博雅教育源於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自由民教育,歷經中世紀、文藝復興及最具衝 擊性的工業革命後聲勢重挫,重要性不若以往,專業化發展趨勢來勢洶洶,儘管十 九世紀紐曼極力挽回博雅教育的聲望,仍抗拒不了博雅教育式微的處境。前已略述 博雅教育理念,以下茲從中世紀大學以降博雅教育的實施情形逐一說明。

一、 中世紀博雅教育

中世紀歐洲在歷經北方蠻族入侵的動亂後,進入封建社會時期,以宗教為生 活重心,教育也是依附在宗教設立的學校進行,凡主教所在的總教堂、教區教會、

修道院都辦有教會學校。最初目的是訓練僧侶讀寫思辨、闡釋聖經的能力,教會 學校傳授的教育雖以七藝為主要內容,學習文法是為了閱讀聖經,學習修辭學是 為了訓練傳經佈道的辯才,學習辯證法是為了提高辯證的技術,學習算術和天文 學是為了計算復活節和其他宗教節目,學習幾何學是為了有助於繪製教堂圖樣,

學習音樂則是為了舉行宗教儀式之用(袁銳鍔,2002)。

除此之外,基督教也拉近了博雅教育與非博雅教育之間的距離,希臘羅馬時 代的博雅教育僅供自由人學習,基於基督教教義強調平等的論點,自由民以外工 匠們的技術訓練已不若從前那麼卑賤低下,允許學習操作知識,便是與七種博雅 學科相對的七種操作技藝(mechanical arts),包括「紡織」、「製鐵」、「軍事」、「航

海」、「農耕」、「狩獵」及「醫療」。七種操作技藝不像博雅學科預設閒暇時間來學 習,也不是自由民感興趣的學科,但在社會中仍有一定的尊嚴(江宜樺,2005)。

十二至十三世紀間歐洲最古老形式的大學陸續成立,大學的前身是教會所辦 的學校,由於教會學校無法支持學術自由發展,為了追求獨立專門的學術活動,

學者們仿效行會組織形式組成的學者集團。行會本來是商人為了自保發起的組 織,「行會」的拉丁字是 Universitas,學者與學生的共同研習所則稱為「教師與學 生之組合」(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大學成了集合學科、學苑、課 程、考試和文憑的特殊機構,發展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南方大學」模式(以波隆 納大學為典範)和以教師為主體的「北方大學」模式(以巴黎大學為典範),之後 學生大學逐漸失去影響力,教師大學成為主流模式。中世紀大學的出現意味著世 俗教育對教會長期壟斷教育的反抗,此時進入大學接受教育也不限於貴族子弟,

中下階層子弟也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林玉体,1997:126、130;雷通羣,1980)。

中世紀大學不再像以往一樣以哲學研究為主,幾乎都是專業性的大學,提供 豐富的學術研究資源,讓來自各地的師生進行思想交流,培養所需的專業人才。

例如巴黎是神學大學,沙列諾是醫學大學,波隆納是法學大學,修習專業科目之 前必須精通拉丁文,具備博雅學科的基礎,擁有文學士學位是攻讀法神醫學位的 先備條件,文學士必須繼續鑽研專門科目並提出一篇傑作(masterpiece)後,才能在 巴黎授與碩士(Master)學位,或在波隆納授與博士(Doctorate)學位,此時「碩士」

和「博士」為同義詞,無地位之別(林玉体,1997:140;戴曉霞,2000:7)。

此時的大學課程可分為兩階段,初階以博雅學科為主的基礎學科,中世紀大 學的博雅學科與羅馬時代的教育內涵相去不遠,只是進一步將博雅學科分為兩 組,第一組稱為三藝(trivium),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等語文相關學科;

第二組稱為四藝(quadrivium),包括「數學」、「幾何」、「天文」、「音樂」等數理 相關學科。進階則是以神學、法學和醫學為主的專業課程。由於多數學生修習博 雅學科後不再就學,因此學校必須提供完整的基礎學科訓練,使學生具備一定程 度的知識能力,以便未來能在教會或政府任職,中世紀的教育仍重視學生的博雅

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可視為博雅教育形態的延續。中世紀大學開創研究高深學問 的傳統方法,創立專屬於學術研究的學院空間,勾勒學術循序漸進的階段進度,

並設立考試和研習大致圖樣,可謂現代大學的原型(林玉体,1997;徐宗林,1995)。

並設立考試和研習大致圖樣,可謂現代大學的原型(林玉体,1997;徐宗林,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