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台灣博雅書院興起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台灣博雅書院興起之探討"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指 導 教 授 : 戴 曉 霞 博 士

研 究 生 :吳佩真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

台灣博雅書院興起之探討

Risk Society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Rise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in Taiwan

(2)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台灣博雅書院興起之探討

Risk Society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Rise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in Taiwan

研 究 生:吳佩真 Student: Pei-Chen Wu 指導教授:戴曉霞 Advisor: Dr. Hsiao-Hsia Tai

國 立 交 通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Institute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in Education

August 2010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3)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台灣博雅書院興起之探討

研究生:吳佩真 指導教授:戴曉霞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班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現代社會由工業社會轉向風險社會之際,面對專家系統崩解 及學科過度分化的情況,高等教育的專業教育理念受到質疑,如何藉由通識教育 及博雅書院解決此危機。本研究之目的有四:(1)探討風險社會產生之源由及轉 變歷程;(2)探討風險社會的危機與轉機;(3)探討博雅教育理念對通識教育發 展及博雅書院興起之影響;(4)從風險社會觀點,探究通識教育與博雅書院之發 展。 第二章論述風險社會概念,以及風險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觀點;第三 章對博雅教育之理念、博雅學院之特色與通識教育之發展予以分析,了解博雅理 念之演變脈絡;第四章說明台灣的風險社會狀況與通識教育之困境;第五章以風 險社會觀點深入探討台灣博雅書院之興起;第六章談論風險社會中專業教育、通 識教育與博雅書院之間不同的看法;最後第七章根據上述研究歷程提出以下結 論:(1)工業社會對單一科學理性的依賴,造成風險社會無法解決的危機;(2) 社會強調專業知識、仰賴專家系統,然風險社會中專家不再無所不能;(3)高等 教育迎合市場對專業的需求,導致學科過度分化;(4)通識教育尚不足彌補知識 的零散化現象;(5)博雅書院在於深化通識教育;(6)台灣博雅書院成立時間未 久,成效尚待評估。 關鍵詞:風險社會、通識教育、博雅書院

(4)

Risk Society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Rise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in Taiwan

Student: Pei-Chen Wu Advisor: Dr. Hsiao-Hsia Ta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modern society from industrial society

to risk society, facing conditions of expert system disintegration. The study argues that

the current rise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in Taiwan intends to tackle with the crises of risk

society.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s: (1) To discuss the origin and change of risk

society. (2) To discuss the crisis and turning point of risk society. (3)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liberal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rise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4)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risk socie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arts college.

Therefore, in chapter two, th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risk society and the

fun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apter three,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idea of liberal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Chapter four shows the risk social condition and the plight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aiwan. In chapter five, the rise of liberal arts college in Taiwan is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risk society. In chapter six,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different views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and liberal arts college.

(5)

findings. (1) Industry society’s dependence on a single scientific reason can not solve

the crises caused by the risk society. (2) Modern society stresses expertise, relies on

expert system, however, experts in risk society are no longer omnipotent. (3) Higher

education caters to the market demand, leading to subject excessive differentiation. (4)

General education is not enough to make up the phenomenon of fragmentation of

knowledge. (5) Liberal arts college is to deepen the general education. (6)As liberal arts

colleges in Taiwan are newly established, the effect remains to be assess.

(6)

誌 謝

口試完直到現在仍然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依稀記得初踏入教研所時青澀的 自己,不敢相信這麼快就要告別兩年的碩士生涯。回顧這段日子,無不再ㄧ次慶 幸自己兩年前做了到交大教研所念書這個正確的決定,在這裡歷經的每一件事, 認識的每一個人,享受的每一處氛圍,都是我人生重要的回憶之ㄧ。 在這兩年飛逝的旅程中,讓我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要感謝的人是我的指導 教授戴曉霞老師,老師總是在我陷入渾沌、舉棋不定時,給予當頭棒喝,不僅是 學術專業上的導師,在人生經驗或待人處事方面也使我受益良多,加上不時關心 我們的生活,適當給予鼓勵支持,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無形中引導我思考更多更 全面,每一次的 meeting 或談話都能再次成長學習。也要感謝陳琦媛老師課堂或課 餘時總不吝於關心我們的課業與生活,帶給我們繼續往前的動力與活力。還要感 謝蘇錦麗老師對論文的指導,彌補我論文不足之處,讓論文更臻完整。 每當論文陷入死胡同之際,甲組夥伴是我的最佳戰友。感謝維倫,詼諧逗趣 的妳是可以互相調侃談心談八卦,一起征服吳哥窟神殿的最佳拍檔;感謝閃閃, 善解人力的妳總是讓人感到溫暖,在研究室相依為命,揪團買東西是我生活的最 佳調劑;感謝紫籃,跟妳在二餐抱怨吐苦水,暢聊八卦的時間,是消解鬱悶心情 的良藥。感謝玓霖學姊最後幾個月為了論文焦頭爛耳,提攜鼓勵的歲月。還有子 萱、姿尹、琇瑩和瑋瑩,謝謝課堂的討論回饋,以及課餘的閒話家常。感謝妳們 陪伴我,這些幫我加油打氣的日子是我在教研所最難以忘懷的。 除此之外,要謝謝所辦的嘉凌姊、佩萱姊和雅怡,總是不厭其煩的幫忙我處 理任何疑難雜症。感謝甲組的蕎宇、艾妘和宇君學姊,給予我研究上的寶貴訊息 與意見。還有很多不定時捎來關心及加油聲的好朋友們,感謝研究的路上有你們 陪伴,一封簡訊,一通電話到一頓吃到忘記時間的餐敘,都是重拾我動力的能量

(7)

來源,謝謝你們! 最後要感謝永遠支持我的家人,謝謝媽媽兩年前鼓勵我繼續念書,謝謝爸爸 讓我感受家庭的溫暖,謝謝姊姊三不五十的關心打氣,謝謝弟弟妹妹的乖巧懂事。 謝謝你們做我永遠的靠山和後盾,每次回家總是能承載著滿滿幸福的心情繼續奮 鬥,勇敢面對每一項挑戰與挫折,謝謝你們,我愛你們,有你們真好! 佩真 謹誌于新竹 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九日

(8)

目錄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Ⅴ 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圖目錄……… iⅩ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5 第四節 研究架構………6 第五節 名詞釋義與研究限制………7 第二章 風險社會………9 第一節 風險社會概念………9 第二節 風險社會與現代化……… 18 第三節 Giddens 與 Luhmann 的風險社會論述………28 第四節 風險社會與高等教育 ………36 第三章 從博雅教育到通識教育 ………41 第一節 博雅教育之理念與發展 ………41 第二節 博雅學院 ………49 第三節 通識教育 ………52

(9)

第四章 台灣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 ………61 第一節 台灣風險社會 ………62 第二節 風險社會與通識教育 ………75 第五章 台灣博雅書院之興起 ………93 第一節 清華大學「博雅學院」 ………93 第二節 政治大學「政大書院」 ……… 100 第三節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106 第四節 台灣博雅書院之比較 ……… 115 第六章 風險社會中的專業教育、通識教育與博雅書院 ……… 119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125 第一節 結論 ……… 125 第二節 建議 ……… 129 參考文獻 ……… 133

(10)

表 目 錄

表 2-1 第一現代的解構與第二現代的對策………27

表 2-2 前現代到現代社會中的信任與風險環境………37

(11)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架構圖………7 圖 2-1 Giddens 現代化的制度面向………34 圖 5-1 清華學院架構圖……… 126 圖 5-2 政大書院架構圖……… 133 圖 5-3 東海書院的學習架構圖……… 141

(12)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大學法第一條明言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 發展為宗旨,不僅規範了現代大學的使命,也說明社會對大學發展及其功能之期待。 高等教育發展至今歷經多次的理念轉變,面對社會變遷之需求不斷修正自己的腳步, 從中世紀注重博雅理想的菁英教育,到因應科學技術需求走向專業教育和普及化教育 階段,高等教育不再是門禁森嚴的象牙塔。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所標榜的理性思維開 啟工業革命的序曲,改變了人類對知識領域的理解範疇,也改變高等教育的辦學理念。 現代化進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和思考方式,帶領社會進化至另一個層次,堅 信科學理性能掌握自然的奧秘,引以為傲的科技文明卻引發不可避免且無預期的慘痛 代價,科技文明光鮮進步的背後,潛藏著足以顛覆工業社會理性的安全系統,造成社 會結構、自然生態及個人生活的重大威脅,現代化無知的後果已逐漸侵蝕工業社會的 基礎,世界成了充滿未知危機的「風險社會」(孫治本,1999b)。 風險社會不同於工業社會,是在現代化享受工業社會豐饒生活時,承受的非意圖、 無法預見的後果,是人為決策所導致,是自然對社會的反噬,專家無法預期科技應用 的後果,甚至可能為了經濟利益成為風險共犯。在人人自危的風險社會中,專家意見 並非總是安全無虞,風險卻無所不在,必須打破科學理性對知識的壟斷,公開審視, 因此個人必須有足夠的知識自行判斷風險,避免成為社會的犧牲者。 風險社會是由各種專業人士組成的專家系統所建構的災難社會,現代風險大部分 是無形且難以捉摸,必須靠專家詮釋認定,然而風險訊息可能受制於知識操弄無法客 觀評估,導致民眾接收不足或不正確的資訊,致使風險增加。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都 必須仰賴這些專家,隨著知識複雜化,專家系統分化得更為精細且專業,社會對專業 人才的需求為高等教育帶來嚴峻的挑戰。為了因應社會對專業知識技能的需求,大學 只好開設各種專業類別科系,傳授學生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學習,實用課程雖有助於社 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卻造成學生的知識限於一隅,視野狹隘的現象。

(14)

學術專業化可促進學術的精致化和進步,但學術專業化卻是導致學術分裂的始作 俑者,過度鑽研自身領域專業,不僅忽略對其他領域的知識理解,也讓自己變成狹隘 的知識專家,視專業領域外的人為門外漢,這種專業傲慢正是風險社會的致命危機。 加上高等教育為了符合社會需求,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學生只能選擇 學習將來工作所需的職業技能,知識價值以實用性為取捨標準,拋棄做為一個人所應 具備的真善美理想。

劍橋大學教授 C. P. Snow 早在 1959 年發表的《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一書中指出,現代社會出現科學和人文領域的分裂現象,

不同領域的知識份子彼此排斥,人文學者認為自然科學家是膚淺的樂觀主義者,自然 科學家也批評人文學者對科學革命的無知。這些誤解致使人文和科學領域形成壁壘分 別的對立世界,也使得現代人失去共同的整體文化觀,無法對過去、現在或未來進行 合理的判斷,造成人類整體發展的莫大損失(金耀基,2000:25-27)。 過度強調專業知識造成不同學科之間對壘,隔行如隔山,大學是給予一切知識的 殿堂,所有學科應該有一以貫之的知識基礎,否則不同學科之間如何有溝通的可能。 有識之士呼籲大學不應著重專業技能的養成,必須讓學生探索各知識領域的奧秘,使 其具備廣博的知識和人文素養,於是發起了通識教育,試圖消除學科過度分化造成的 鴻溝。 通識教育是源於西方傳統的博雅教育理念,但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的理念並不完 全相同,若要求通識教育仿效博雅教育理念,等同把現代大學生比擬為古代的貴族子 弟,將他們培育成紳士,與現代社會觀點並不符合。通識教育應該側重學生的思考批 判能力、廣博知識及健全人格之培養,建立人的主體性。美國大學是通識教育的開路 先鋒,後來也引起其他國家的效法,皆認為高等教育不宜過早分化,大學應以通識教 育為基礎,將專業課程放在研究階段。面對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爭論,大力維護通 識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在陶冶學習者的心靈、擴展智慧的力量,修習 博雅學科就是達此目的的最佳途徑,面對大學實用導向的情勢,力倡古典博雅教育之 復興,以制衡大量實用課程(黃坤錦,1995b)。

(1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台灣通識教育於 1984 年教育部頒布「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後通 令實施,歷經多年幾次大幅調整課程制度,時至今日,通識教育已成為大學教育不 可或缺的一環。對於通識教育的看法學者們理念不一,英國哲學家 Oakeshott 是傳 統博雅教育的擁戴者,他認為現代社會的專業化偏離傳統博雅教育的理想,整個社 會風氣以實用為導向,大學迫於外界壓力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工具。博雅教育能夠 使我們跳脫實際生活,進入文化脈絡中反思自我、探討自我。現代通識教育卻將認 為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特質」直接拿來學習,扭曲了實質思考探索的意義,以導 論方式讓學生摸索不同領域的知識,形成走馬看花的效果,無法讓學生了解學科的 核心價值。此外,通識教育普遍面臨課程規劃、師資素質、教材選擇、學生人數等 問題(江宜樺,2005)。 在越來越複雜的現代社會,為了追求社會發展或對抗不知名的風險危機,尋求 更專門細緻的知識,專業化教育卻造成學術分化和重科學輕人文的現象,通識教育 雖試圖重拾基礎學科的核心價值,仍遭受許多現實壓力的挑戰。真正持續博雅教育 理念的是像美國現存四年制的博雅學院,維持小規模的經營模式,注重人文氣質之 涵養,培養廣博知識的文化人,使學生具備深厚的學理基礎,廣博的文化知識,以 及批判性的思維能力。 正當台灣通識教育致力於彌補專業分化危機,試圖挽回博雅教育頹勢之時, 2008 年先後成立的清華大學「清華學院」、政治大學「政大書院」及東海大學「博 雅書院」,以博雅教育之理念建立博雅書院制度,希望藉由博雅教育教導學生成為 具有反思能力、完備知識基礎、能獨立思考的個體。 面對來勢洶洶的風險社會危機,風險不該只是專家的職責或權利,每個人不能 只顧及個人專業,應該對各領域知識有基礎之理解,博雅教育與專業教育不是非此 即彼,以博雅教育為基底的專業知識,使專業之路更為寬廣,也有助於個人修養,

(16)

兩者相輔相成,不必然是相斥的對立關係。

貳、 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以風險社會為理論架構,了解風險社會的特質, 進而探討高等教育因應風險社會危機的策略,整理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 探討風險社會產生之源由及轉變歷程。 二、 探討風險社會的危機與轉機。 三、 探討博雅教育理念對通識教育及博雅書院發展之影響。 四、 從風險社會觀點,探究通識教育與博雅書院之發展。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以 Ulrich Beck 的風險社會理論為主軸,輔以

Authony Giddens 和 Niklas Luhmann 的風險社會學觀點,蒐集三者之風險社會相關論 述著作,經由文獻整理探究風險社會之源起及特質,以及專業教育與通才教育的辯

駁。接著廣泛蒐集西方博雅教育理念、通識教育發展歷程及博雅學院的相關文獻,

整理博雅理念之演變。最後分析台灣風險社會對通識教育發展及博雅書院興起的影

(17)

貳、 研究步驟

本研究分為五個研究步驟,茲說明如下: 一、 確定題目 廣泛閱讀高等教育時事,尋找適合之分析研究題目其及可行性與研究意義, 確定題目後研擬研究計畫。 二、 蒐集資料 利用圖書館、資料庫及網路資源查詢風險社會理論、博雅教育、通識教育及 博雅書院之書籍、期刊、研討會論文、研究報告、論文等資料,並輔以國內相關 博碩士論文為參考。 三、 理論分析 將蒐集到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了解風險社會、博雅教育與通識教育 之內涵,並分析風險社會對高等教育之影響。 四、 議題探究 根據風險社會與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理念等分析,探討博雅書院之興起。 五、 結論與建議 歸納通識教育與博雅書院現況,並對未來發展趨勢提出評估與建議。

(18)

第四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架構圖如下圖 1-1,欲探討風險社會對博雅教育興起之影響,首先必須 先了解風險社會理論,因此第二章論述風險社會概念,以及風險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 培育之觀點;第三章對博雅教育之理念、博雅學院之特色與通識教育之發展予以分析, 了解博雅理念之演變脈絡;第四章說明台灣的風險社會狀況與通識教育之困境;第五 章以風險社會觀點深入探討台灣博雅書院之興起;第六章談論風險社會中專業教育、 通識教育與博雅書院之間不同的看法;最後於第七章根據上述研究歷程提出結論與建 議。 現代化進展 大學理念 工業社會 風險社會 專才教育 通才教育 專業教育 科技風險 學科分化 通識教育發展 博雅書院的興起 結論與建議 圖 1-1 研究架構圖

(19)

第五節 名詞釋義與研究限制

壹、 名詞釋義

一、 風險社會(risk society)

風險社會係指人類面臨自身現代化社會製造的風險威脅。自啟蒙以來,工業社 會以科學理性為衡量萬物之尺度,試圖降低自然災害,然而過度仰賴科學技術卻帶 來不可預測的風險危機,加上全球化時代密切互動加劇風險擴散的條件,風險蔓延 不分國界,呈現出與工業社會截然不同的風貌,必須打破科學知識的霸權,正視風 險分配的公平性問題。

二、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博雅教育理念源於古希臘羅馬的自由人教育,注重博雅氣質之涵養,培養具廣 博知識的文化人,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學理基礎,廣博的文化知識, 以及批判性的思維能力,並關注個別發展潛能,尊重個人意願自由行事,反對侷限 個人的思考。課程內容以博雅學科為主,包括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 文和音樂等七藝。

三、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通識教育源於博雅教育的理念,旨在破除因專業化所造成學術分化和知識窄化, 透過課程安排使學生對各學科領域內涵皆有所理解,培養學生具備人文素養和廣博的 知識,使學生成為具有反思能力、學有專精、能獨立思考的個體,給予他們足夠的知 識基礎,以作為終身學習之根基。

(20)

四、 博雅書院(liberal arts college)

博雅書院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全人教育模式,全體書院生皆必須住校,書院導 師也一同住校,協助輔導學生參與課程和生活學習,藉由住宿生活及小班教學建構全 方位的學習環境,將品德教育與知識教育合而為一,培育具備獨立思考判斷、團隊合 作及社會理想的文化人。

貳、 研究限制

本研究進行過程中亦出現研究之限制,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 本研究以 Beck 的風險社會理論為主要論述,參照 Giddens 和 Luhmann 的

風險社會學觀點為,惟 Beck 和 Luhmann 的相關理論皆為德文著作,僅能 透過英文或中文譯作,亦或是國內學者之引用資料,才得以理解風險社會 理論之樣貌,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一。 二、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進行研究,但相關資料和文獻繁多,礙於個人對文獻 的蒐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之限制,僅能在有限資料下進行研究,恐力有未 逮之處,此為本研究限制之二。

(21)

第二章 風險社會

傳統社會人們感於人類之渺小,懼於大自然神秘的無窮力量,無法因應處理自然 災害,對此戒慎恐懼,直至人類歷經啟蒙和工業革命,強調歷史進步的理性精神支配 整個現代化運動,使人們相信科學理性能精確計算災難的發生機率及規模。傳統社會 人們無法面對的自然風險,也確實獲得某種程度的控制,從此奠定科學理性的優越性, 造成今日對科技的高度依賴,科技雖降低了自然風險,減少生活的不安定感,同時卻 帶來另一種不確定的「人為風險」,形成風險社會,反思工業社會為開展現代化科技文 明所製造的危機,這些不確定性的人為風險建構出當代風險社會的輪廓。 Beck 於 1986(德文版)年出版的《風險社會》(Risikogesellschaft)一書中,提及 現代社會由於高度科技工業化,導致人類的現代化進程邁向另一種風險危機,過去人 類對付疾病、災害的策略已不管用,新的風險危機不可評估也不可預見,必須重新認 知風險、面對風險並解決風險,由於正值俄國車諾比核能外洩事件爆發之時,引發各 界熱烈討論,為風險社會概念之源起(引自顧忠華,1992)。

第一節 風險社會概念

「風險」概念最早源自十五世紀前後資本主義商貿航行所使用,地理大發現時各 個海上強權國家紛紛擴展國外貿易,繪製海上地圖時將未知領域做標記,避免探險時 發生意外。隨著海上貿易發達後風險定義逐漸運用在海上保險、火災保險上,爾後成 為金融貿易和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概念,意指某項營利行為可能承擔的利害風險,此 時風險被解釋為不可確知的災害與損失(劉小楓,1994:98)。直至 1980 年代輻射外 洩事件,引起社會科學家關注科技發展導致的嚴重災難,至此,風險涵蓋了現代工業 科技的潛在風險。 Beck 所提的風險社會概念是對於現代社會變遷所提的一種意識形態描述,風險其

(22)

實是一套處理因現代化本身所引起的危機與不安全的系統方法。傳統社會人們感受到 的是像乾旱、水災、地震、瘟疫的自然風險,隨著科技演進部分自然風險已能為人類 預測並加以防範,然現代化追求科技進步的後果造成風險型態全然的變革,引發的人 為風險包含空氣汙染、化學中毒、電磁波、核能汙染等現代化回饋自身的風險。工業 社會循著簡單現代化的線性邏輯發展,使得經濟理性凌駕所有價值之上,風險評估往 往以經濟為優先考量而產生高風險決策,引發更巨大的危險,因此風險社會為一自作 自受的社會,是人為決策的後果,我們雖享受到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卻也承受副 作用的苦頭(顧忠華,1992;Beck,1992)。

壹、 風險社會的產生

風險社會首要探討的是風險社會如何引發,對現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危機,科技 發展處理了傳統社會的危險,使不可預見的後果具備可見性,將不可控制的事變成 可控制性,施行各種預防行動及制度性方案,對抗種種危機,然科技過度發展引發 更難以收拾的社會、生態及個人危機,遠離工業社會所能控制的安全範圍。現階段 社會科學家不擔心自然環境對人類造成多大的危害,而是擔心人為對環境造成的傷 害如何反過來危害人類自己,因而風險是「人為風險」,過度仰賴現代化所造成的風 險(周桂田,1998;Beck,1992)。為更了解風險社會產生之緣由,以下從專家系統的 限制、科技的不可預測性因素,說明當代風險社會之產生。

一、 專家系統的限制

傳統社會人們將信任寄託於能解讀神祕力量的教士或巫師身上,希望能從中 探知大自然之奧妙,避免災禍,並尋求宗教、社會及精神層面的慰藉。但工業革 命後帶來社會結構的變遷,社會結構變得複雜且分化精細,各個特定領域皆有亟 需解決的專業問題,人們遂逐漸將信任感轉移至有理性思維和專門知識的專家。

(23)

然而專家只能提供特定領域部分的專業,對不同領域專業也無從獲知,而在大眾 媒體大量快速傳播下,人們能取得各種專家意見,造成現代人不需要擁有太多知 識,只要信任專家即可生存(汪浩譯,2003)。也因對「專家系統」的信任,使得 對風險的認知和界定掌握在這些專家手裡,舊有社會的權威已由多元的專家取 代,但面對新的風險挑戰時,專家往往處於多元爭論的處境,無法提供一套標準 作法,某個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其他領域的門外漢,科學理性無法充分掌握風險 的本質,不僅摧毀民眾的信任感,更突顯風險社會的不確定性。 在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處處依賴各領域學有專精的人才乃人之常情,專家 在人為製造的社會風險中,扮演分析者和投機者的角色,憑藉民眾對專家的信賴, 獨占風險的界定權。專家系統藉由狹隘的科學理性壟斷社會的解釋權,僅以有限、 分化的知識去解釋大部分的不確定領域,這樣恣意不受限的行為引發未知的風 險,且由於專家在其他領域全然是個門外漢,解釋科學準則時往往排除門外漢的 參與,形成理性獨霸的現象,拒絕落實社會溝通的管道,一旦發生風險事件時也 無法釐清責任歸屬,形成社會大眾信任的危機(孫治本譯,1999b)。 以核四爭議為例,明顯區分為兩派人士,一派是擁核專家,一派是反核專家, 擁核專家在核工領域學有專家,在核能方面是名符其實的「科學專家」,把問題放 在科學領域討論,解決問題的正當性就是訴諸客觀的科學知識,認為反核專家不 是專家,一般民眾由於對核能認識不足,容易聽信眾說紛紜的言論,因此應該聽 從核能專家的建議;反核專家則認為民眾容易受到政府機構宣導而產生誤解,誤 信眼前光景而忽略核能的潛在危險,兩派基本上皆同意大眾應接受再教育的觀 點,也就是要信任專家(引自吳文成,1997:90-92)。然而在風險社會中,專家因 為掌握知識而握有權力,並宣稱人們應該害怕什麼或不該害怕什麼,人們不再能 挑選專家,而是專家選擇受害者,專家不僅討論風險的範圍,也決定誰是受害者。 現代社會運作相當仰賴專家系統,專家等於是人類所有生活層面的嚮導,是 社會安全感的來源,然而專家過度壟斷知識定義之舉,影響社會大眾對風險的認 知,當專家也無法解決工業社會的副作用時,風險社會中專家系統逐漸失效,個

(24)

人主義化亦產生個人的自我認同危機,不僅喪失對風險的掌握度,動搖社會的信 任制度,相對提升社會的不安定感,造成風險社會的重重危機。因此 Beck 在《解 藥》(Gegengilte)(1988)中提出於風險社會中增加安全性的策略,便是打破科技 專家對安全定義的壟斷,提高安全標準,因為高科技工業的社會風險難以預測, 無法精細計算出安全值,常常處於測不準的情況。風險社會中專家不再保障大眾 的生活安全,專家系統逐漸失效,從整體社會結構到個人面臨高度的不確定危機, Beck 認為應將科學和社會系統連結起來,因為當社會系統愈趨複雜,人們愈無法 掌握社會的整體脈絡,面臨複雜的風險抉擇時,具備多方面知能是必要的(引自 孫治本,2000b:20-21)。

二、 科技的不可預測性

美國三浬島和前蘇聯車諾比的核電廠事件,見證當代科技發展不可控制的重 大災變,迫使社會科學家提出對科技發展和科學理性的質疑。Perrow(1988)在「常 態之意外」(Normal Accidents)一文中表明現代科技系統無論是安全計算或危險控 制,皆預測了高度風險性,即使是最好的系統也不能保證全然無害,其批評傳統 對災難僅限於操作錯誤,從不正視「易產生風險之系統的結構分析」,應設定風險 管理策略,尤其風險與人類生活各層面息息相關(引自周桂田,1998:93)。 以目前人類有限的知識上無法掌握對健康或對自然有破壞性的新式風險(如 核能汙染、H1N1、生態破壞等),造成當代未能察覺的危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波及 下一世代,以氮肥為例,專家雖已證實氮肥形成的高硝酸鹽濃度並未滲透到地下 水深水區,它在地表底層就分解掉了,我們無法得知它如何作用,一旦超過它能 負荷的極限,是否會開始危害人類,風險與可以實質掌握的財富相反,現代科技 所引發的未知風險可能衝擊未知的世界(汪浩譯,2003:23)。我們對這些工業或 現代化系統製造出來的副作用無法提出合理的解釋,加上全球化對現代化風險的 影響,形成風險災害的非特定領域現象,災害路徑更加錯綜複雜且無法預期掌握。

(25)

現在我們要從自然能對我們做什麼的焦慮,轉變到我們對自然做了什麼,現 代社會由於科技生產的進步提升了生活品質,它的副作用改變了生態,現代科技 應用造成的不確定感是新興的社會麻煩,像是放射性毫無防備地侵襲人類,引發 現代人的不安全感。知識不確定時,風險的評估就不可預期,知識的不確定性衝 突加劇風險的潛在危機,在不明確情況下執行的風險策略,更顯面對風險的無能 為力(劉維公,2000)。知識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使得未察覺知識無法為人所 理解,甚至不為人所知,造成整個社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生態的運 作也充斥著危機。 儘管科技的高度發展和專業分工對社會整體進步有極大的貢獻,然而人類沒有認 知到工業社會直線進步思考的侷限性,希望透過科學理性將所有變數轉化成可預測 之事,過度自信的後果是帶來不可承受且不確定之風險。科技的不可預測性使得建 立在科學知識基礎的現代社會結構,如經濟、教育、政治、醫學等皆包含高度的不 確定性,影響原本的社會秩序。尤其社會高度分工後,科技主導性掌握在專家手中, 精緻化的各司其職,導致風險伺機而動,從專家選擇的風險認知中反噬人類(周桂 田,1998)。Beck 為提倡風險社會概念的第一人,描繪風險社會大致輪廓,因此本章

以 Beck 的風險社會理論為主軸,輔以 Giddens 和 Luhmann 的風險社會觀,說明風險

社會的特徵及產生之源由。

貳、 風險社會的特徵

隨著人類知識和技術的發展,現代科技的複雜性愈來愈高,除非是對該項科技 原理應用有充分的掌握,否則很難釐清責任歸屬,以 2009 年八八水災小林村滅村為 例,風災過後專家分析認為是九十六年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所導致,因為鑽鑿山洞 使用大量炸藥,使得山脈結構鬆動,同時也產生大型堰塞湖,加上颱風帶來的豪大 雨,造成小林村瞬間滅頂的慘劇。執行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計畫時勢必也評估過風 險,思慮可能產生之副作用,卻沒料到工程改變山脈結構後,加上突如其來的大雨

(26)

造成難以挽回的災難。 這些隨著科技文明產生的風險經專家評估後認為發生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 災難後果卻相當嚴重。Beck 認為科學理性無法預期結果,就必須受到社會公開的檢 視和批判,「沒有社會理性的科學理性是空的,沒有科學理性的社會理性是瞎的」(黃 騰,2006:76)。不能全然依靠科學理性來面對和反思風險,應建立科學理性和社會 理性的溝通橋樑,彌補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鴻溝,避免陷入專業制度化之窠 臼,應從多種可能後果加以省思。 現代化風險源於科技文明之發展,現代人生活周遭卻充斥著現代化科技產品, 風險自然無所不在,儘管看不到、感知不到,然而我們就處於風險之中,風險如影 隨形,是現代人的命運。儘管極力想要避開風險也只能概括承受,無法防堵多餘的 科技副產品,層出不窮的風險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這些風險是人類追求科技文明 的後果,如今卻反噬創造者。除了生命安全之顧慮,環境災難也可能涉及政治、經 濟和社會等層面之損失,風險社會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汪浩譯,2003)。 現代社會以經濟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恣意揮霍大自然這座寶貴財庫,經濟凌駕 所有社會價值之上,政策制定往往尋求最大利益而犧牲掉生態,造成工業社會無以 復加的副產品,這是人類追求科技進步的後果,也是大自然的劫難。根據 Beck 在《風 險社會》(1992)一書中所言,風險社會的五大命題如下(汪浩譯,2003;胡正光, 2007;顧忠華,1992;Beck,1992):

一、 風險具有高度的不可認知性和不可預測性

現代風險和有形的財富計算不同,是由人為界定的,風險造成的破壞力只有 透過周圍的知識專家才能展現,本身是一種開放性的社會定義,風險程度可能隨 著知識上的操縱被誇大扭曲。風險社會對科學理性的批判不是反理性,而是反科 學理性的過度氾濫,科學不僅無法抑制風險蔓延,反而助長風險增長,成為全球

(27)

汙染的合法贊助者,科學與工業的互為辯駁,可接受水準設定其實是一個假的詭 計騙局。 過去的自然風險能用感官獲知,現今的風險型態往往超越我們的理解範疇, 無法直接意識風險存在,當災難已然形成時才警覺出危險,或是藉由大眾媒體的 傳播報導才會意識到危險性。以核子汙染為例,核子放射線無法以感官直接感知, 實際上卻是殺傷力極大的汙染毒素,人們無法看到它,只有在科學或反科學的期 刊報導才知核子放射的存在,因此當今的風險有相當高的知識依賴性,藉由知識 的傳播才為人們所意識,此舉意味著人們對風險的認知來自於對知識的了解。因 此 Beck 認為風險是一種開放性的社會界定和建構,透過知識專家的參與、對因果 關係的推測及責任體系確立,帶有某種不確定性(路國林譯,2004)。實際上,媒 體報導和專家意見也有矛盾之時,如果人們過度仰賴大眾媒體和專家系統可能導 致盲從或陷入迷網,失去判斷能力,而無法認知風險並解決風險。

二、 風險具有迴力棒效應

Beck 認為現代化襲擊生產它並從中獲利的人,施害者最終會成為受害者,風 險的迴力棒效應打破階級的不平等,風險全球化的後果是所有人不分階級、種族 皆被捲入其中。在文明風險中,人們不是受個別汙染的威脅,而是整體受到威脅, 風險是無止盡、並且不斷自我再製,現代化發展會反過來將自身陷於危機之中, 風險的迴力棒效應平等對待每一個人。全球化作為現代工業的延伸只是「西化」 的一種藉口,西方強權大力宣揚市場經濟理念,透過跨國經濟貿易活動取得最大 效益,試圖掩蓋西方強權的入侵及大規模工業化造成的生態問題。全球化同時意 味著民族國家的崩解,形成新型態的權力競爭關係,超越過去民族國家的國際界 線,以超越國家形式帶來政治、經濟、科技、生態和生產問題,各個領域環環相 扣,無一不受牽連(周桂田,2003a;路國林譯,2004)。 舉例來說,美國爆發狂牛病原本只會影響當地食用牛肉的居民,但隨著貿易

(28)

市場的全球化,遠在台灣進口美國牛肉的我們也有可能吃到受感染的牛肉。再以 全球金融危機為例,2007 年美國首先爆發次貸危機,至 2008 年時災情不僅沒受到 控制,反而急遽惡化,使得原本僅在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因為全球資金流動頻 繁之故,危機迅速襲捲全球,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險,至今仍餘波盪漾,陷 入金融低迷時期。全球貿易所帶來的風險已經超越國家邊界的限制,入侵世界各 地,使得原本單一國家的問題隨著全球化散佈,造成「世界風險社會」,風險社會 伴隨科技文明而來,全球化則擴大風險影響的範圍,風險壟罩著地球上的每一個 生物(周桂田,2005a:130)。

三、 在階級社會,存在決定意識;在風險社會,意識決定存在

馬克思認為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而是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物質生產方式會制約整個社會生活過程,風險的不可見性,只有透過科學知識才 能得知,必須經過嚴密的科學研究後才為人所意識,因此風險是依附於知識的, 知識專家掌握風險的影響範疇,決定誰是受害者,為了避免危害,我們必須有意 識地認知風險(顧忠華,1999)。工業社會中的組織型態以「階級」為原則,普遍 的社會問題多因財富分配不均衍生,通常中下階級者多從事高風險之工作,長期 暴露在高負擔風險之下,連避免風險處境的機會都沒有,在教育機會上也承受不 平等的地位。而中上階級者則以雄厚資本掌握優勢,有能力接受較高程度的教育 及資訊避免招攬風險上身,這種因為貧窮和弱勢所造成的風險集中情形持續相當 長的時間(胡正光,2007)。 然而「貧困是層級的,污塵是民主的」(汪浩譯,2003:28),隨著現代化風 險的擴張,社會的差異和邊界越來越模糊,風險社會不是階級社會,現代科技所 製造的風險問題不同於財富分配的邏輯。氣候異常或臭氧破洞導致的全球性災難 是跨越階級界限的,遲早會反噬那些生產它們並從中獲利者,即使是有錢有權人 面對它也是不安全的。過去的潛在副作用,會回擊它的生產中心,現代化行動者

(29)

會陷入自身造成的危險漩渦之中,迴力棒效應使得沒有人可以倖免,風險不分職 業、階級、種族、性別或年齡,只要是地球上的生命,皆有可能是風險的受害者 (路國林譯,2004:150)。

四、 風險社會的不平等並未完全打破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

人類需求可以被滿足,但文明風險像是一個無底洞,永無止盡,所以市場需 求也無止盡。工業生產帶來的危害需要借助更先進的科技化解,新科技需求刺激 資本經濟再生產,對抗風險是絕佳的經濟產業,尤其工業污染在環保意識日益抬 頭的情況下,每年投入環保的費用相當可觀,風險對新科技的需求成了重要經濟 來源。另外政府即便知道土地汙染的禍首是化學肥料,也從未禁止銷售任何化學 肥料,甚至利用科學背書頒發許可使用證,默許風險存在最低的可接受水準值。 然可接受水準值其實是從實驗室動物反應所獲得,不可直接推論人的反應結果, 今日風險社會卻讓人類直接面對有毒物質的測試,造成嚴重的後果。設定最低可 接受值看似是對汙染的限制,卻也隱含同意汙染存在的矛盾,甚至退而求其次認 為不可能生活在完全沒有汙染的社會,相信有汙染是「正常」的,對人體亦無害, 可接受水準汙染的藉口成了施害者的最佳防禦武器,無須承擔任何罪名(汪浩譯, 2003;Beck,1992)。因此風險社會不會全然取代階級社會,而是互相糾結在一起。

五、 受到社會承認的風險將成為政治議題

一旦引發的災難對社會產生威脅,為了處理社會風險將使非政治事件變成政 治事件,政府必須適時介入調解,平息輿論對風險製造者的責難,以及干預企業 生產流程,使得風險擴及經濟、政治層面的危機,如市場損失、法律審判、形象 破滅等。因此風險也意味著政治權力和責任的重組,為了避免風險變成無法避免 的政治災難,必須邀集各個領域專家公開討論,釐清責任歸屬並逐一解決。

(30)

工業現代化發展的後果造成科學理性對災難的預測、控制失靈的情況,社會不安 全成了新興議題,以往人們只想到擁有財富,但大自然的反撲來得又快又急,人類 不及反應也無法應付,因為風險難以認知、難以計算也不可預測。同時風險全球化 的特質加劇風險的擴散範圍,沒有人能置身事外,連有錢有權者也無法抵禦風險入 侵,風險就在我們生活當中,理性科學只能控制部分自然災害。真正的危險其實來 自人類應用科技時衍生的風險,更可怕的是未知風險將會延續至下一代,形成永無 止境的災難,面對這樣的風險社會,現代人無法逃脫也不該逃避,如何設想與風險 共存,降低危害性。

第二節 風險社會與現代化

自啟蒙以來,理性主義興起,啟蒙思想家對人類「理性」有極大的期望,推崇理 性是現代化的重要內涵,日益要求將傳統社會的風險成因、預測和控制方式,藉由科 學知識來加以計算,意圖有系統地理解、欲測及控制自然。由於科技知識不斷累積充 實,不斷突破過去的限制,科學成了現代社會最具優勢的知識形式,是西方理性的體 現,故韋伯認為現代化(modernity)就是理性化(rationalization),而工業革命提供理 性精神的實現空間(黃瑞祺,2002:46-50)。 現代化造就了人類前所未見的科技文明,大幅提升物質生活水平,且經由全球化 將此意念擴散到世界每個角落,而今這些現代化產品的副作用一一浮現,各式各樣的 環境生態危機接踵而來,現代科技想要控制自然,到頭來卻破壞了自然。啟蒙的目的 原是為了使人們擺脫恐懼,但是完全受到啟蒙的世界,卻充滿了不幸(周桂田,1998), 科技文明帶來的風險範圍極廣,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皆不可避免地收到衝 擊。

(31)

壹、 風險社會的現代化觀點

現代化不是社會演化的終點,今日的「現代」會成為明日的「傳統」,必須再持 續現代化,脫離傳統,即便是今日所稱的現代社會,也只是為了持續下一階段的演 變。「傳統」概念明確來講也只是歷史產生的社會痂皮,現代化的過程就是不斷清除 前一階段痂皮,又不斷再製造下一階段的痂皮。工業社會便是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 痂皮,工業社會以「工具理性」的直線進步思維推動整個現代化進程,強調科學萬 能的信仰價值,僅將工業社會所產生的危機視為正當的副作用。然而現代化解決風 險系統已失去解決能力,社會失業問題、認同危機和不平等議題已不容忽視,應該 重新構造新的社會基礎,因此工業化的現代需要現代化(周桂田,1998;劉小楓, 1994:96-98)。

一、 從第一現代到第二現代

Beck、Giddens 和 Lash 在共同撰寫的《反身性現代化》(Reflexive Modernization)

(1994)一書中一致認為現今社會結構與生活形式已發生劇烈變化,現代化發展 過程從「簡單現代化(第一現代)」轉變成「反身現代化(第二現代)」,如 Beck 所言:「世界秩序已經解體,而這正是開創第二現代的契機」(引自劉維公,2000: 11)。第二現代企圖在第一現代解構後進行再造工程,第二現代雖然反對現代化是 歷史之終結的觀點,但它並未反現代,而是將現代化視為未完成的現代化,持續 追求不確定性中的多元秩序。「現代化的現代化」不是「以現代化救現代化」,過 去現代化以傳統為變革對象,如今現代化本身成為現代化的對象。 Beck 將第一現代的標誌建立於民族國家社會、集體社會、社會與自然的明確 區分及資本主義的勞動社會之上:1.民族國家社會即是 Beck 所稱的「社會貨櫃理 論」,其認為社會一定是某個國家的社會,例如美國社會、德國社會,把社會裝在 國家這個貨櫃中,社會的界限與民族、國家的界限是一致的(孫治本,2000b:7); 2.家庭是社會組成的最小單位,每個人基本上都服從某種既定的社會集體性,受

(32)

他置身其中的環境決定,因為個人無法選擇環境,一出生即決定每個人的命運, 所以深受家庭環境影響,家庭規範影響個人決定。3.自然作為無盡的資源,被視 為工業化進程的前提,人類恣意使用認為取之不竭的自然資源,自然成了與人類 毫不相干的純粹之物,受到人類控制,並與社會對立;4.第一現代是ㄧ個勞動社 會,也是ㄧ個致力於充分就業的社會,勞動成為個人身分地位和生存保障的指標, 人民因參與勞動有所生產而感到自我意識與生存條件的滿足,且利用業餘時間或 其他活動參與民主,誘使個人去適應社會結構(路國林譯,2004)。 上述四項標誌形塑第一現代的樣貌,第一現代的自然風險危機依靠人類引以 為傲的科技文明,試圖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採取預防性措施降低造成的損害範 圍;第一現代是民族國家社會,是集體社會,風險涉及的範圍有一定的地理限制, 因此人們能對風險進行制度性管制;第一現代以家庭為活動核心,面對現代化進 程日益複雜的社會分工模式,每個人都在尋求工作勞動的滿足,各司其職,發揮 對社會最有利的功能,形成一味追求專業技能的社會風氣;第一現代的現代化基 於科學理性的信任審慎預防災難發生的機率,卻無法百分百防堵災難的發生,因 此建立保險制度,分擔所有人可能遭遇的風險,秉持進步主義的樂觀態度,對於 財富分配不均的社會問題,也由政府建立社會福利制度,使每個人能獲得最低限 度的生活保障,維持表面上的社會正義(路國林譯,2004)。但自從 1920 年代以 來,隨著工業文明的進步,現代化進程帶來的副作用愈加明顯,連科學家都始料 未及,再也無法掩飾第一現代的反身作用力,從第一現代到第二現代的過渡不是 革命式轉變,而是以非政治的方式進行,避開政府決策和公共輿論,由副作用引 發的變革隨著影響層面擴大逐漸顯現(孫治本,1999a)。 工業社會遺留下來的副作用一點一滴積累的後果已難以管控,昨日的進步成 了今日的威脅,第一現代四項特徵的變化展開第二現代的面貌(汪浩譯,2003; 路國林譯,2004):

(33)

(一) 民族國家社會式微 第一現代人們由於民族國家的框架,社會界線與國家界線一致,然全球化已 造成民族國家社會的式微,使得原本地域化的生活方式解體,形成經濟、政治、 社會文化的全球化。除了國家外部企業生產的全球化,日常生活也發生內部全球 化的現象,人們不再只生活在一個國家,而是跨國遊走,形成多元文化社會、多 語言性、傳播媒體的跨國報導等,也產生國家疆域內的種族衝突和跨國的民族社 會,例如全球華人間的關係網絡(孫治本,2000b)。第二現代的全球化與第一現 代民族國家社會是截然不同的社會結構,我們只能接受並適應全球化的浪潮。 (二) 集體社會解體 現代化進程使個人主義化愈發深入,人們對集體性的依附愈顯薄弱,集體被 強迫個人主義化,例如教育、政治權利或參與勞動市場的機會都以個人為取向, 並非以社會或家庭為取向,導致集體性對人們的規範或認同從內部解體。人們的 集體意識和社會認同隨著高度分化的社會也跟著分化,被不同領域的專家操弄, 當專家又僅能提供部分詮釋時,使人們陷入緊張與不安的情緒。在第二現代人們 挑戰某專家的不確定性時,又需借助另一專家論述,形成「風險的循環」,人們 如何憑藉有限的資訊判斷,並抉擇充滿不確定性的途徑,是現代化的風險挑戰。 (三) 自然社會化 在第一現代人們利用自然創造科技進步,與自然相對立,界線清楚明白,工 業社會發展造成專業知識分工及社會持續擴張,自然成了工業社會大實驗室的試 驗對象,生態危機成了現代工業的問題,超越人類所能掌握安全範圍,需要依賴 專家解讀社會的不確定性。面對高度的生態破壞,社會不再由人類主導,自然環 境的問題根本上就是社會的問題,自然的社會化過程,同時也是破壞自然的社會 化過程,逐漸波及現代政治、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是全面性的風險,「自然與 社會對立的結束」意謂自然已無法脫離社會(汪浩譯,2003:97-98)。

(34)

(四) 勞動非唯一經濟生活 充分就業意味每個人擁有可以當作終生職業的工作,依靠一份工作維持生活 安定,一生中或許只有一兩次的職業變動,但隨著現代化進程高度發展,資訊科 技一日千里的演進改變了勞動型態,工作場所不受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工作形式 極具多元彈性,也增添職場的不穩定性,Beck 曾說道:「今天還有工作的人,明 天就可能會失業,因而得不到長期的財政保障」(路國林譯,2004:186)。這類 情況不僅發生在中低階層,也波及中上階級的收入,第二現代的彈性化勞動是ㄧ 種無法預測的風險,勞動市場的靈活化加劇個體化發展,加上勞動型態改變後不 需太多的勞動,勞動已非唯一經濟生活形式。 第一現代中傳統農業社會結構與生活形式已解體,由工業社會所取代,第二 現代轉為工業社會變成傳統而成為被取代的對象,現代化從未停止。第一現代化 理論的直線式思考希望以新技術對付今日的生態危機,認為一切都是可控制的, 科學理性固然解決許多過去認為高風險的災難,引領人類擺脫黑暗時代的陰霾, 但隨著社會高度分工,知識分類愈趨專業,各部門殊異性大增,人類面對知識累 積迅速的新局面,造成社會高度不確定性,引發風險的機率也難以預測,如今科 學理性已非萬能,風險社會面臨的問題是不可預測性的,應拋棄第一現代主張的 專家理性,以新的責任參與形式做決定。第二現代承認知識的不確定性和有限性, 認為沒有單一的最佳解決方案,尋求解決所有問題的明確答案,科學本身須負起 反省責任,處理工業社會的副作用,同時社會也必須有學習能力,學習如何組織 責任。

二、 第一現代至第二現代的風險轉變

傳統社會的自然風險通常歸咎於大自然無法掌握的神秘力量,工業社會時經 由科學理性可解決多數厄運,形成一種確定性的承諾,獨占科學的優越性,直至 風險社會時此規範系統已失效。從第一現代到第二現代的風險特質轉變可以看出

(35)

兩者的風險類型與危機處理截然不同,由上述特徵可知第二現代擺脫第一現代的 地域化生活形態,全球化危機造成民族國家式微;個人主義化造成集體性社會解 體,面臨自己決定的風險;自然與社會對立情況結束,自然社會化就是破壞社會 的過程;勞動已非唯一經濟生活,勞動市場靈活度增加失業的危機。 人類面臨的風險越來越深不可測,第一現代以為工業化社會的副作用可以利 用知識加以控制和預測,降低事故的發生率,然現代化的副作用問題(如醫療疾 病、生態環境破壞、核能輻射外洩、金融危機等)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以往認 為可以維護安全的防護機制如今已失去效用,迫使第一現代去面對自己的發展極 限,許多未被察覺到知識存在於人類知識之中,這些未察覺知識造成的意外後果 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劉維公,2000)。 第一現代與第二現代均以理性為基礎,第一現代追求絕對的理性價值,如今 此種理性主義反身成為非理性,為人類帶來無可預期的災難。第二現代轉為追求 非絕對主義的理性,第二現代不是放棄理性,而是認為原則上一切都是可能的, 而且沒有任何事是可以預見及控制的。第二現代在不確定性中建立理性策略,拒 絕最佳方案的答案,透過不斷的反省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在第一現代解構後, 第二現代嘗試進行再建構的工程,追求「建立於不確定性中的多元秩序」(黃瑞祺, 2000:219)。綜觀第二現代的論點,學者孫治本認為第二現代關注三種第一現代 的解構現象,並分別提出三種對策(再建構工程),詳見下表 2-1(孫治本,2001: 101): 表 2-1:第一現代的解構與第二現代的對策 第一現代的解構 第二現代的對策 個人主義化 新社會整合 風險社會的形成 提高風險與責任意識 民族國家的式微 跨國政治 資料來源:引自孫治本(2001:101)。個人主義化與第二現代。載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 的出路。

(36)

第一現代解構表現在風險社會的形成、個人主義化及全球化三個面向,而第 二現代的對策可歸納為提高風險與責任意識、新社會整合及跨國政治。第一現代 解構並於第二現代再建構的過程中,風險社會已然形成,依賴專家不是唯一出路, 必須提高風險意識才能認知風險的存在。個人主義化不僅是價值觀層面的現象, 也涉及制度層面,像是勞動市場的參與形式、當代公民的基本權利、社會基本權 力等都是針對個人而非社會團體制定。全球化造成民族國家式微、地域化界限模 糊,風險超越有形界限成為全球性風險,風險跨越時空距離的限制,沒有人可以 置身事外。 第一現代視階級為最基本的社會型態;第二現代主張社會不平等的來源不限 於階級的分佈邏輯,個人主義化趨勢已大幅改變社會結構。第一現代認為分化的 社會功能使系統各有其自主性,難以整合;第二現代在功能分化的之中尋找系統 間協調的可能,試圖兼顧系統各部門的自主性和互補性。第一現代的工業活動根 據簡單線性化思維運作,礙於風險問題和生態意識的覺醒,必須有所變更;第二 現代屏除單向思維模式,轉而追求更多元化的替代方案以解決現今的風險問題(孫 治本,2001)。

貳、 個人主義化與反身現代化

簡單現代化指的是傳統農業社會被工業社會所取代,反身現代化轉為工業社會 變成「新的」傳統被解體,承襲第一現代繼續邁向現代化終點之路,顯示現代化從 未停止,同時第二現代為了解決工業社會分配不均的問題產生了社會福利制度,希 望能最低限度照料每個人的生活。社會福利制度以個人為分配單位的方式加速了個 人化進程,因為福利制度完整規劃每個人從出生、工作、退休、疾病到死亡一切所 需,使個人跳離社會團體的中間連結,直接對社會形成一新連結,從過去的集體認 同到風險社會的個人化認同,故個人主義化與反身現代化皆為風險社會的核心概 念,遂另闢一部分說明。

(37)

一、 個人主義化概念

Beck 於《風險社會》(The Risk Society)(1992)中提及當代先進國家不同於舊

有現代化的兩項特質為「高度風險」和「個人主義化」。風險社會的特徵即是個人 主義化的進程,使個人生命變得更具自我反思性,第一現代解構後於第二現代的 再建構過程中,宣稱集體社會終結,新的社會整合應運而生。工業社會的生活形 式已經過時,現代社會的風險分配不受階級限制,加上高等教育普及、核心家庭 瓦解及社會高度流動,個人在更大的自由中塑造個人化生活。社會規範系統對確 定性承諾已然失效,形成大量失業、貧窮問題及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現象(汪浩 譯,2003)。 個人主義化源於對社會階級的質疑,社會階級在分析社會不平等時多以團體 為單位,然而現今工業國家經濟發展富裕,均建立社會福利制度,個人掌握的社 會資源、生活水準及教育程度均有提高,越來越少受到客觀社會地位的影響,逐 漸消除了階級建構為前提的貧窮化,使社會不平等越來越成為個人的事,質疑工 業國家中階級衝突是否已不存在。階級的終結並不代表不平等的終結,社會充斥 著越來越多的風險及風險的不平等分配,甚至風險的不平等分配也逐漸個人主義 化,個人必須自己生產、掌握自身的生活經歷(汪浩譯,2003)。個人主義化將人 從傳統的社會階級連帶解放出來,朝向一種個人化的存在形式。 以失業風險為例,工業社會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屬於個人的命運,難以階級 概念分析,是個人生涯中斷續出現的現象。尤其當工作不穩定因素增加時,無論 是那個職業團體都有失業的可能性,並非特定社會階級的宿命,不可將所有失業 者歸於一個社會階級之下,失業者涵蓋相當廣泛,包含各種社會歷練和教育程度 (孫治本譯,1999b)。像是金融風暴時,CEO 年擁高薪,操縱金融市場走向,是 名符其實的「金」童,但金融海嘯襲捲全球時不會因階級而有所區別,居高位者 也不能倖免,當失業率高居不下時,失業者數量遽增,未形成具有共同性質的社 會團體,此時失業所造成的貧窮問題已無法透過傳統的社會階級分析。

(38)

Beck《風險社會》(1992)一書中,第二章的標題為「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 化—工業社會生活形式的去傳統化」,顯示個人主義化不只牽涉社會不平等的研 究,是高度工業化福利社會的特徵,也是大團體社會的終結。團體不再是社會與 個人的中介物,社會與個人形成一種新的直接連結,個人直接面對勞動市場變動 的風險,個人自身成了社會在生活世界中的再生產單位,個人必須要承擔自我風 險、自我選擇、自我決定的後果,風險社會的個人主義化是大眾性的,過去只有 少數菁英能在工作之餘關注自身的發展。如今社會福利制度和現代化進展使每個 人都能有一定的生活水準,即使是中低階級者也都能規劃自身的生活。因此個人 主義化不僅是傳統大團體社會的終結,也涉及社會的再整合,Beck(1992)提出 「三重的個人主義化」,可理解為個人主義化的三個面向或三階段,分別為(引自 孫治本,2001): (一) 解脫面向:個人從舊有的社會形式與聯繫中解脫。 (二) 除魔化面向:舊有的信仰與規範失去了意義。 (三) 控制或再整合面向:個人進入新的社會聯繫。 Beck 認為個人主義化包含舊社會解體與社會再整合兩個面向,第一層含義是 既定生活形式的瓦解,現代化使得新的勞動市場制度、福利國家、官僚體系產生, 這些束縛反而能使個人過自己的生活,卻阻礙了家庭生活的凝聚力,福利制度多 是針對個人設計,不是根據家庭,因而強化了個人主義化的生活方式。當個人選 擇性和決定性增加時,個人必須更適應面對壓力的承受力,風險不在家庭、社會 地位中被定義,而是個人必須對其有所知覺並決定,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塑造 屬於自己的生涯發展,自己決定要接受什麼教育、加入何種團體,增加個人的行 動空間,個人要承擔的責任也隨之增加,並附帶每一個決定風險(孫治本,2001)。 Beck 主張個人主義化不是個人自由的決定,而是被強迫的,個人主義化後, 社會整合朝向社會整合邁進,新的社會整合要在高度的自我反省中重建,必須有 很強的未來取向,並不斷自我修正。第二現代雖然擺脫階級差距的風險分配,但 Lash 也指出反省式現代化中並非每個人都是贏家,知識生產過程中,社會弱勢族

(39)

群,例如少數族群、老弱婦孺等通常會淪為輸家,可見第二現代並非一味迎合現 代化,而是積極建構合乎社會變遷的社會批判理論,重建現代化的本質(引自劉 維公,2000)。

二、 反身現代化意涵

自啟蒙以來,簡單現代化植基於理性的現代化思維壟斷整個工業化進展,傳 統農業時代的生活模式由工業社會所取代,服從工具理性準則執行有效率、精確 性的計算,以理性為改進社會的動力,然工業社會堅信理性進步的信念隨著越來 越多的不可知風險已然崩解,諸多的災難與風險讓人懷疑理性主義作為社會架構 的正當性。反身現代化要批判反省的便是工業社會本身,工業社會自我詮釋及解 決風險的系統已失去控制能力,大量失業、社會認同危機及社會不平等議題一一 浮現,現代社會必須尋找新的出路,捨棄工具理性規範下的社會系統,如科學萬 能和政治官僚的信念,力求反思理性的新思維,重新建構社會的動能基礎,「現代 化」本身成了被改革的對象,第二現代轉為工業社會被風險社會所替代。 反身現代化反思工業現代化的後果,從工業社會轉變到風險社會是種無意 識、自發的、未被察覺的反身化現象,是對風險重新自我正視。Beck 和 Giddens 認為理性的意義不在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多寡,必須對事物抱持懷疑的態度,工業 社會的再現代化過程即是反身現代化,我們並未超越現代化,依舊生活在其中, 第二現代不同於後現代主義者宣稱社會已終結,以為現代化已到了盡頭。其實後 現代並未到來,只是現代化面臨劇烈的改變,以現代性本身的立場反省現代性, 將自身做為反省的對象,稱為「反身現代化」(劉維公,2000)。 Beck 指出「非預期的反身作用力」才是第二現代的發展動力,面對現代化發 展帶來的衝擊,引發自我危害與自我改造的作用,現代化的副作用源於科學理性 得壟斷和後果的無可預期性,人們過度依賴專家權威,以致無法察覺未知的知識。 Beck 主張在風險社會由意識決定存在,是現代化非意圖的後果和未察覺知識對現

(40)

代化結果的自我對抗,不僅是對知識應用在現代化發展之檢討,同時將釋放出去 的作用力反過來加諸在自己身上。Giddens 則認為反身現代化社會裡知識處於開放 且備受爭議的處境,深受社會制度構成所影響,此制度性機制即充斥日常生活中 的「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但人們信任的不是專家本身,而是對其背後所代 表系統的信任(劉維公,2000)。 風險社會反身現代化經由不斷反省的歷程建構自我認同,去傳統的代價是處 於不確定狀態,人們無法充分獲得保障,焦慮感揮之不去,Beck 和 Giddens 對反 身現代化意涵的詮釋雖不甚相同,但皆認為反身現代化改變了社會整體結構及個 人的自我認同,現代化進程越深入,工業現代化的基礎越受到威脅,在現代化副 作用的影響下,社會已徹底轉變,毀壞現代化發展的基底,使社會從第一現代邁 向第二現代,在風險社會我們必須承擔風險的責任,經由自我反思的過程建立在 第二現代安身立命的信條。

第三節 Giddens 與 Luhmann 的風險社會論述

現代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形態,從工業技術的展現滲透到其他 領域,如今工業社會已無能力排除未知的風險,演變至今日的風險社會,風險社會概 念即在探討風險與社會結構的辯證關係,前述風險社會論點多以 Beck 為主軸,以下 略述 Giddens 和 Luhmann 對風險社會的見解。

壹、 Giddens 的風險社會

Giddens 的風險社會觀來自他對現代化的解讀,現代社會制度的變化速度大於傳 統變化,全球化使得現代化變遷範圍席捲世界各個角落,加上現代社會的民族國家

(41)

政治體制和專業分工模式,造成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巨大斷裂,不論是在變化速 度、範圍或社會制度上,現代社會呈現與傳統社會截然不同的樣貌,因此 Giddens 反對傳統理論將現代社會化約為工業主義或資本主義範疇,從制度面去理解現代化 問題,了解現代制度的多面取向,提出現代社會四大面向分別為:資本主義、工業 主義、軍事力量和監控。由於現代化與全球化的關係密切,藉由全球關係的延伸, 使得現代化不再是西方社會獨有的現象,成為全面性的世界現象,成了世界資本主 義經濟、國際分工、世界軍事秩序和民族國家體系。但現代化過程並非可以坐以待 之,現代化不斷冒出新的風險,如經濟成長機制的破產、生態破壞或災難、核子衝 突或大規模戰爭、極權的成長等巨大風險,分別對應現代化四大制度可能帶來的惡 性發展,如下頁圖 2-1(黃瑞祺,2002:73-86)。 監控 /民族國家體系 /極權的成長 資本主義 軍事力量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 /世界軍事秩序 /經濟成長機制的破產 /核子衝突或大規模戰爭 工業主義 /國際分工 /生態破壞或災難 圖 2-1 Giddens 現代化的制度面向 資料來源:引自黃瑞祺(2002:73-86)。 在這世紀交替的現代社會中,民族國家依靠資訊快速傳播對其社會有極大的支 配性,印刷術使得資訊普遍快速,傳播運輸發展讓全球性活動變得更便利,建立全 球標準時間表後也能對時空秩序做最有效率的安排,確保場所轉移的協調準確性, 使得全球性的時空抽離化成為可能,在場活動不再受到不在場因素影響(田禾譯, 2000:16)。例如透過電視衛星轉播讓遠在台灣的我們也可以立即觀賞美國職棒大聯 盟的球賽,將國家與全球兩個層次連結一起。現代社會的時空重組過程中,不再以 民族國家的領土界線切割彼此,效應擴及整個全球場域,過去的「社會貨櫃理論」

(42)

已不復存在,社會的界線與國家的界線成為一致,不再有所分別。 時空重組提供了抽離化機制(disembedding mechanism)的可能性,抽離化機制 是指社會活動從地方脈絡中提取出來,跨越時空距離,重組社會關係,個人行動脫 離了固定脈絡。抽離化機制包括兩種現代社會制度:符號象徵(symbolic tokens)和 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s),符號象徵指的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可以在不考慮任何時空 背景處理訊息,這裡主要是指貨幣,現代社會發展的貨幣對當代社會經濟體系產生 極大影響,可讓不同時空事物之間進行交易,貨幣所具備的標準價值,使人們不需 立即以物換物,延緩實質的交易,從時間面向看來貨幣產生了時空延伸的功能。另 一個抽離化機制是專家系統,專家系統指的是技術成就或專業行家的體系,這個體 系組織了我們今天生活於其中的大部分環境,無論身處何地,生活每個層面皆被這 些專家圍繞著,專業知識技術所建構的環境深受信賴,專家系統使得社會時空延伸 成為可能。以開車上街為例,我們不清楚汽車生產、道路工程或交通指揮調節的技 術和知識,但專家系統的運作給予我們非當面的承諾,使我們對抽離時空的生產品 質有所信任,社會也能正常運作(田禾譯,2000:18-25;黃騰,2007)。 現代社會是由許多專業人士組成的專家系統,各領域專家涉獵的領域差異甚 大,知識專家皆受限於各自有限的分工領域,沒有人可以設計出一套盡善盡美的社 會制度,沒有真正的專家。由於整個現代化制度依賴著專家系統,專家系統下的專 家分工特性導致現代化的不穩定特質,抽離化機制將在地生活和全球化結合,專家 系統任何無預期的後果都會影響到社會各層面,例如曾經大力推廣逆滲透可將自來 水過濾為最純淨的純水,後來科學家又發現長期飲用逆滲透純水會缺乏礦物質,雖 然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未審慎評估的資訊可能導致未知的風險。 除了日常性的風險外,擴及全球性的風險危機也無所不在,像是紀錄片「不願

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即真實描述工業化國家大量排放廢氣後所形成

的溫室效應嚴重摧毀地球生態的景象。這類的高後果風險個人無法掌控,後果不會

立即顯現,加上時間的延遲性讓人更不容易意識到風險的存在,其實這類風險後果

數據

表 目 錄
表 2-2:前現代到現代社會中的信任與風險環境  前現代:地方性信任的重要  現代:附於抽離體系中的信任關係  信 任 環 境  1.  以親屬關係做為跨時空之社會連帶的組織機制。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 學校在安排學生參加交流 活動時,參觀古代中國建 築遺存,瞭解建築中展現 的各種特色,認識背後的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r]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It better deals with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posed by modernity, providing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

Kelly Besecke, “Seeing Invisible Religion: Religion as a Societal Conversation about Transcendent Meaning”, in Religions of Modernity: Relocating the Sacred to the Self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