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印度的亞太政策:冷戰後大國外交關係的實踐

第一節 「印度崛起」與同心圓外交體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8

對抗中國崛起的重要盟友,印度亦重新連結與美國盟友的外交關係,印日 關係是最值得注意的趨勢。日本是傳統的經濟軍事強權,印度是新興崛起 國的主要代表之一,雙方尋求建立各種領域從貿易投資到反恐軍事聯繫更 密切的關係,印度日本皆為構建亞太地區經濟和安全環境的重要力量,相 近的戰略目標將對亞太地區權力結構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第一節 「印度崛起」與同心圓外交體系

關於印度是否已經崛起成為國際體系中的一「極」,抑或仍只處於崛起 中的過程,相關爭論仍未停止。印度長久以來被視為只是南亞的一個國家,

戰略地位較不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關注。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以 及人口眾多的印度是否可稱為一個大國?過去外界視印度僅是一個地理 概念上的國家,深陷種姓衝突、社會低度發展和貧困泥沼的窮國刻板印象,

因此被排除在「大國」行列之外,是西方國家施以慈善援助的對象,而非 戰略合作的重要國家。

蘇聯解體後,印度失去了強而有力的經濟外援,經濟狀況在 1990 年代 初面臨巨大困境,重新建構經濟政策成為當時 納拉辛哈·拉奧(P. V.

Narasimha Rao)政府最迫切的任務。因此,印度外交政策除了必須尋求新 的國際伙伴以填補過去蘇聯所給予的援助之外,更必須配合國內經濟政策 的需要而加以調整,經濟因素在外交決策中的重要性也因此增加,隨著國 際情勢的轉變,印度的經濟改革不僅改變其經濟取向,亦帶動了外交政策 與目標的調整,轉而積極與相關國家進行交往。270在此之後,印度成為經 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各方開始關注印度崛起的現象與意義。

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理論由物質性的因素確立「大國」的定義,印度崛 起的現象涉及體系中權力的變動。從歷史的脈絡而言,強權的興衰以及權 力的轉移通常伴隨著大型戰爭。271強權來自於一場改變體系的大型戰爭

(Great powers emerges from great wars),亦即權力改變的可能性唯有透過 戰爭才能達成。272故言之,權力轉移與戰爭是導致國際體系發生變化的真

270 方天賜,「印度實施經濟改革以來的外交走向」,問題與研究,第 40 期,第 4 卷(2001 年),

頁 81-82。

271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272 Torbjorn L. Knutsen, The Rise and Fall of World Order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9), p.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9

正因素,霸權興衰是歷史與國際關係中再自然不過的現象。權力總是伴隨 著大規模戰爭,並造成霸權國間的轉移與循環,權力在國際體系裡和平轉 移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273關注的焦點就在於印度是否能和平的融入並被 接受為國際體系當中的一「極」。

一、關於「印度崛起」的相關討論

樂觀論述主要看重印度表現不俗的經濟發展備受外界矚目,印度自 1991 年進行經濟改革以來,如【圖 4-1】所示,印度陸續幾年的經濟成長 率達到 5-7%之間,目前仍居全球武器最大進口國之冠【圖 4-2】, 2000 年 甚至取代德國成為僅次於中國、美國與日本的世界第 4 大經濟體。274雖然 在 1990 年代末期外界開始注意到印度的潛力,但一直要到 2003 年「高盛 集團」(Goldman Sachs)以「金磚四國」(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BRIC)

之名肯定印度、中國、俄羅斯與巴西未來向上躍升的經濟發展潛力,印度 因名列「金磚四國」之一而受到重視,「印度崛起」始成為國際上討論關 切的焦點,275進而由不同面向探索印度崛起的全貌與前景。

【圖 4-1】1991 年-2014 年中國與印度 GDP 成長率比較

資料來源:“GDP Growth in India and China: Catching the Dragon,” The Economist, February 9, 2015,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usiness-and-finance/21642656-indias-economy-gre w-faster-chinas-end-2014-catching-dragon

273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15.

274 Baldev Raj Nayar and T. V. Paul, India in the World Order: Searching for Major-Power Status, op.

cit., pp. 9-10.

275 方天賜,「臺灣對印度崛起的回應與臺印關係發展」,前引文,頁 1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0

【圖 4-2】2009 年-2013 年前 20 大武器進口國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整理繪製於 “2009-2013 The Top 20 Arms Importers,”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http://www.sipri.org/googlemaps/2014_of_at_top_20_imp_map.html

2005 年「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委請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 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由經濟表現 針對「印度崛起」遠景進行評估。報告主要指出 4 點:(一)崛起印度是 一個潛在的世界強國。民主的政治制度、龐大的中產階級、南亞地區優勢 的軍事影響力,以及正在崛起的經濟財富和全球野心使其可能在世界事務 中發揮重要的角色;(二)印度成為經濟強國仍然必須應對諸多挑戰,尤 其國家內部的結構性問題包括每況愈下的財政赤字、過時的勞動法規、薄 弱的基礎設施投資等;(三)外部因素方面,印度與美國、中國和巴基斯 坦的關係將是至關重要的。在經濟優先下,遵循務實的外交政策營造和平 與穩定,將成為吸引外國投資的關鍵;(四)印度外交政策無法排除民族 主義的因素,領導人如何以國家經濟實力平衡與其他主要國家的外交關係,

決定其未來在國際上所能發揮的作用與國家發展目標。276

大國態度而言,美國對於印度的崛起持正面態度,原因在於印度的擴 張對美國構不成威脅,印度無法獨自將其勢力擴展到亞太地區;其次,印

276 Teresita C. Schaffer and Pramit Mitra, “India as a Global Power?” Deutsche Bank Research, December 16, 2005, pp. 1-16.

http://www.expeditiondeutschland.de/PROD/DBR_INTERNET_DE-PROD/PROD00000000001943 11.pdf

印度, 14%

中國, 5%

巴基斯坦, 5%

阿拉伯聯合大 公國, 4%

沙烏地阿拉 伯, 4%

美國, 4%

澳洲, 4%

南韓, 4%

新加坡, 3%

阿爾及利亞, 3%

其他, 5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1

度爭取「大國地位」符合美國利益。277 學者 Baldev Raj Nayar 以「印度崛 起了,但仍在前進的路上」總結表述印度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表現,特別 是外交關係方面,印度和美國步入建設性的雙邊互動關係,印度長期尋求 成為全球性關鍵行為者被認可的企圖心,積極致力於國際事務,日益參與 世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增長信心,搭配出色的經濟表現加乘出相輔相成的 效果。278使得印度逐漸崛起為一個新的大國,增加國際投資印度的吸引力 和迴旋空間,亦成為發展中國家、美國以及中國等重要的合作夥伴,大國 拉攏印度合作的過程日益融合促進印度「大國地位」的目標。279

另一方面,印度應對 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所展現的韌性亦得到正面肯 定。根據學者 Shalendra Sharma 的觀察,在 2010 年第一季就已經恢復到金 融危機前平均 8.6%的增長速度,復甦的速度比預期順暢,加上熱絡的國 內消費以及擴大私人和公共投資,對於未來更突出的經濟增長表現整體期 待將不會是難以實現的。280同時,印度的經濟規模與活力以及對全球服務 業的貢獻,意味著其經濟發展正在對世界產生效應,印度影響了地區和世 界,相較於對「中國崛起」的擔憂,外界更寬厚看待印度的崛起,除了南 亞地區的近鄰,其他國家很難對印度崛起感到憂慮。281成功避免遭受金融 危機重創亦增強了長期植根於眾多印度人內心的特殊主義,更加強化度注 定在世界上佔據特殊道德地位,並將在改善世界中扮演重要作用的信念。

另一方面,對於「印度崛起」前景持審慎評估者亦所在多有。學者 George Perkovich 認為印度缺乏「大國」(主要強權)的特質,在大多數情況下印 度無法使其他重要國家遵守印度的需求,在國際政治場域中獲得所想要的 結果,包括印度無法成功孤立巴基斯坦,在可預見的將來也可能無法獲得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282印度必須認真評估自身的國家目標,面 對南亞次大陸的挑戰應以更強而有力的方式處理,而非僅僅以言語對抗做 為回應的舉措。283

277 “India as ‘Global Power’: Why the US Promotes India's Great-Power Ambitions,” Aspects of India’s Economy, No. 41 (2005). http://rupe-india.org/41/why.html

278 Baldev Raj Nayar, “India in 2005: India Rising, but Uphill Road Ahead,” Asian Survey, Vol. 46, No.

1 (2006), p. 95.

279 Christian Wagner, “India’s Gradual Rise,” Politics, Vol. 30, No. 1(2010), p. 63.

280 Shalendra Sharma, “India in 2010: Robust Economics amid Political Stasis,” Asian Survey, Vol. 51, No. 1 (2011), p. 115.

281 Michael Wesley, “The Rise of Indi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 Policy, Vol. 27, No. 3 (2011), pp. 44-46.

282 George Perkovich, “Is India a Major Power?”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7, No. 1 (2003/2004), pp. 129-130.

283 Sumit Ganguly, “India’s Foreign Policy Grows Up,” World Policy Journal, (2003/2004), p. 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印度的企圖心與在全球事務中的實際地位是一種不對稱的狀態。284如 果說大國在國際關係中將承擔著某種程度的國際責任,以印度迄今為止取 得的成就進行實證概述,學者 Amrita Narlikar 認為,儘管印度試圖證明其 偉大文明的身份,但實際上在其崛起過程中,印度承擔全球責任以及提供 全球公共財的紀錄充其量是乏善可陳的。285

更甚者,Manjari Chatterjee Miller 教授擔憂印度政治菁英執著於迅速增 長的經濟、龐大的人口與核武做為印度以偉大國家之姿,躍上國際政治舞 台的跡象,反而提出不切實際的國際承諾。原因在於,外交政策決策通常 呈現高度個人化的現象,特定政策領域缺乏通盤戰略規劃,此將容易導致 印度外交政策缺乏長期目標的考量,對於在全球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超出 其所能負荷的能力與期望。286

在內部缺陷方面,為數龐大的人口與經濟成長並無法確保印度成為現 代化強國,Samir Amin 質疑印度社會結構與階級制度並未隨著國家整體發 展而轉變,在缺乏社會革命的洗禮之下,構成其走向現代化的阻礙。287第 二項缺陷則是聯合政府的運作方式,長期處於弱勢政府領導之下使印度無 法推行具體果決的政策。儘管在辛格總理主政下的國大黨陶醉於印度的經 濟成就,商業和工業部長 Kamal Nath 甚至明言:「我們不再討論印度的未 來,因為未來就是印度。」(we no longer discuss the future of India. The future is India.),並且在 2007 年以一系列官方慶祝活動,將印度近年來的經濟優 異增長和獨立 60 週年建立連結關係,於紐約舉辦「不可思議的印度!」

(Incredible India!)盛會。不過此種樂觀的情緒仍無法掩蓋國家所面臨的 重要公共和社會政策問題、種姓階級的平權問題和經濟增長與公平正義之

(Incredible India!)盛會。不過此種樂觀的情緒仍無法掩蓋國家所面臨的 重要公共和社會政策問題、種姓階級的平權問題和經濟增長與公平正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