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印度「大國地位」的建構與冷戰後印美關係發展:新古典現實主義之檢證與應用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印度「大國地位」的建構與冷戰後印美關係發展:新古典現實主義之檢證與應用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 明博士. 張登及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印度「大國地位」的建構與冷戰後印美關係發展: 新古典現實主義之檢證與應用. ‧. n. al. er. io. sit. y. Nat.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a’s “Great Power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U.S. Relations after the Cold War: A Perspective of Neo-Classical Realism.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 李思嫺 中華民國 104 年 6 月. 1. v.

(2) 目 錄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文獻檢閱與理論選取 研究方法與途徑 研究範圍與限制 章節安排. 1 1 7 20 21 22. 第二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 新古典現實主義之源起與研究焦點 現實主義關於「國家」與「國際體系」之比較 新古典現實主義關於外交政策理論的建構 研究設計:新古典現實主義與印度外交政策之結合. 25 25 32 39 48. 印度「大國地位」之想望與建構 印度國家身份認同主要元素與「大國地位」思想淵源 印度政策思想分類與「戰略自主性」政策共識 印度「大國地位」的落實與建構 I:區域多邊機制的參與 印度「大國地位」的落實與建構 II、III: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與 1998 年核武試爆 第五節 小結. 55 55 63 71.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第三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立. 政 治 大. a. v. n. 第四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78 88. i l C 印度的亞太政策:冷戰後大國外交關係的實踐 91 n U h engchi 「印度崛起」與同心圓外交體系 92 印度的亞洲太平洋戰略的擘劃:「走出南亞」與「連結亞太」100 亞太戰略大國外交之印美戰略夥伴關係:從疏遠到交往 106 亞太戰略大國外交之印日戰略夥伴關係:持續穩定的轉型 115 小結 120. 第五章 新古典現實主義之檢證與應用 123 第一節 結構現實主義之預期與侷限 123 第二節 案例檢證 I:2005 年《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 133 第三節 案例檢證 II:2012 年美國「再平衡」政策 141 第四節「戰略機會」與「戰略考量」之抉擇:國家身份認同的作用 147. 2.

(3)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55 156 161. 參考文獻. 16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4) 摘要 本論文主要核心命題(proposition)在於強調新古典現實主義途徑最為 貼切詮釋印度的外交政策,透過理論屬性抽取出印度國家內部特性,建立 變數之間的邏輯關係,以全面細緻的理解印度外交政策,重點在於論證強 權的權力分配仍是制約印度外交政策的首要因素,但為了更周全解釋其政 策的產出,必須連結國家特質做為關鍵的干擾變數補強。主要研究目的在 於,探索觸動印度追求「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之根源;其次,論述 印度「大國地位」的實踐與政策作為;再次,說明印度深化亞太政策的具 體發展,以及印度如何評估國際體系的威脅與機會。本論文核心論述主要. 治 政 型塑(二) 「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的展現 I:世界秩序規則制訂者 (三) 大 立 「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的展現 II:拓展與大國的外交關係(四)國 為:(一)印度「大國地位」的想望與抱負根源於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的. ‧. ‧ 國. 學. 家身份認同之作用:擺盪在「戰略機會」與「戰略考量」之間 論文主軸在於檢視國家身份認同因素對印度外交政策長期與深層的影 響,從新古典現實主義結合體系結構與單元層次的分析架構下,抽取出做 為中介變數的身份認同因素是如何干擾印度對於體系壓力的回應,同時提 供觀察印度政策選擇的另一種理論途徑。目的在於指出,欲理解印度外交 政策具有的特質,必須輔以「國家身份認同」的干擾變數,而伴隨後殖民 國家身份認同而來的戰略自主,則有助於解釋印度對於「大國地位」的追 求與想望;同時呈現出對美國總是存有不信任感,雙方戰略夥伴關係難以 al v i 真正落實;換言之,印度如何評估考量體系所提供的戰略機會,國家身份 n Ch engchi U 認同可以提供吾人觀察重要線索。. n. er. io. sit. y. Nat. 4.

(5) 圖目次 【圖 1-1】結構現實主義學派發展 【圖 1-2】新古典現實主義變數因果關係 【圖 2-1】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下的國家大戰略 【圖 2-2】「資源汲取」 (Resource-Extraction)模型 【圖 2-3】研究設計:新古典現實主義與印度外交政策的結合 【圖 3-1】印度國家身份認同元素與「戰略自主性」 【圖 3-2】印度參與連結南亞與東南亞之區域多邊機制 【圖 3-3】東南亞與南亞主要次區域組織所涵蓋國家 【圖 3-4】連結印度洋與亞太地區的次區域組織 【圖 3-5】聯合國會員國軍隊參與維和行動排名 【圖 3-6】1945 年-2011 年聯合國與安理會成員數量增長之比較 【圖 4-1】1991 年-2014 年中國與印度 GDP 成長率比較 【圖 4-2】2009 年-2013 年前 20 大武器進口國 【圖 4-3】以印度為中心的同心圓外交關係體系 【圖 4-4】印度同心圓外交體系延伸的周邊地區 【圖 4-5】兩階段「東向政策」演進 【圖 4-6】2003 年-2012 年印美雙邊經貿關係成長圖 【圖 4-7】印美軍事貿易關係 【圖 5-1】結構邏輯推演:基於威脅與權力的平衡.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5 18 44 46 53 68 73 76 77 79 81 93 94 98 99 103 114 114 132.

(6) 表目次 【表 1-1】四種外交政策理論類型 【表 2-1】奠定新古典現實主義論述基礎之代表性學者 【表 2-2】新古典現實主義涉及的研究議題 【表 2-3】現實主義重要概念之比較 【表 3-1】印度「大國地位」之元素與冷戰時期政策作為 【表 3-2】印度外交政策主要流派觀點 【表 3-3】印度兩大政黨對重要議題之立場 【表 3-4】 「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經濟合作計畫」三次高峰會 【表 3-5】印度擔任非常任理事國時期 【表 3-6】印度發展核武之時程與辯論焦點 【表 3-7】印度大國形象建構進程 【表 4-1】2000 年-2013 年「美印戰略對話」討論焦點 【表 5-1】印度與主要大國物質實力比較.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i n U. v. 19 28 32 38 62 65 66 75 82 84 90 111 128.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印度是繼中國崛起之後,另一個相當受到矚目的開發中國家。普遍於 刻板印象中,1印度是一個奇特、充滿迷團與矛盾的國度,儘管國家內部實 施民主政治體制,卻始終處於混亂、貧困落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狀態,以 及無數的分離主義運動威脅;而外部環境同時亦面臨與巴基斯坦的宿仇, 和中印長年懸而未決的邊界領土爭端。 國際關係在 1990 年代經歷巨大轉變,這些大規模變革給予了印度轉型. 政 治 大. 的契機。在實行經濟改革洗禮後,自 2000 年以來印度在經濟上的顯著表. 立. 現,2以及人口、軍事力量和科技產業的長足發展,使世人開始關注其興起. ‧ 國. 學. 的現象,Fareed Zakaria 指出,國際關係處於「他者崛起」 (the rise of the rest) 的時代,政治、經濟與科技力量帶動了新興國家的成長,尤其對印度投以. ‧. 高度關注,是大有可為的新興崛起國家之一。3加上過去 20 年來累積的經 濟成長使印度擁有潛在實力邁向經濟與軍事強權之路,甚至在未來有望成. y. Nat. 為僅次於美國與中國之全球第三大強權國家。4宣告印度在國際事務中逐漸. io. sit. 嶄露頭角的事實。外界和印度本身皆認為其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與份量正. er. 在逐漸增加中,伴隨著在體系中崛起的態勢,經濟的亮眼表現使印度外交. n. 5 al 政策轉而更有自信與積極,對於全球與地區事務的參與也更具企圖心。 iv. C. n. hen 爭取「大國地位」 (Great Power Status) i U c h是自印度獨立以來一貫的目標, g. 並做為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此根源來自印度對成為大國的抱負,並將此. 信念嵌入於外交政策的擘劃中,同時內化為印度對自我的認知,成為一種 1. 以 2013 年聯合國所頒佈之「人類發展指數」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最新報告,印 度在所有國家中排名 135;根據「世界銀行」 (World Bank)統計,印度亦是每日收入低於 1.25 美元,列於貧窮線以下人口最多的國家。參閱: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 http://hdr.undp.org/en/data ; The World Bank: http://povertydata.worldbank.org/poverty/country/IND 2 主要指的是印度整體 GDP 的正面走向,詳細數據請參閱本論文第 93 頁。 3 「他者的崛起」 (the rise of the rest)主要論述過去 500 年來國際體系所經歷的結構性權力變革, 此種轉變在權力分配上徹底重塑了國際政治、經濟與文化生活的面貌,尤其國際關係在最近 20 年裡享受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正在開創一個全新的全球秩序,所有的國家在國際體系 裡皆扮演主角而不再是旁觀者的角色。Fareed Zakaria, The Post-American Worl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9), pp. 19-26. 4 Devin Hagerty, “India and the Global Balance of Power: A Neorealist Snapshot,” In Harsh V. Pant ed., India Foreign Policy in a Unipolar World (New Delhi: Routledge, 2009), pp. 28-35. 5 Harsh V. Pant, India Foreign Policy in a Unipolar World (New Delhi: Routledge, 2009), p. 2 7.

(8) 全球形象。另一方面,印度對自我「大國」認知是主張渠在崛起成為大國 的過程中,已經是一個完全自主、具有影響力以及受到各國尊重的國家, 戮力發展成為國際體系中與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平起平坐的一「極」 。6 另一方面,冷戰後印美雙邊關係的發展是另一矚目的焦點。從政治制 度而言,美國是歷史悠久的民主大國,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龐大的民 主國家,在共享的價值之下,印美雙方的合作關係理論上應該是水到渠成; 然而事實上卻是充滿鴻溝荊棘遍佈與顛簸的路程。美國退休外交官 Dennis Kux 稱印度與美國是兩個「疏遠的民主國家」 ,7美國前國務卿 Madeleine K. Albright 形容印美關係是「一種充滿誤解、誤判與不斷錯失良機的模式」 (a pattern of misunderstanding, miscalculations, and missed opportunities) ,Henry Kissinger 描述兩國在過去的摩擦與齲齬,使印美關係呈現「只能在夢裡出. 政 治 大 回首印度自獨立後的外交歷史與實踐,長期堅守不與他國結盟之原則 立 似乎呈現結構現實主義下的異例, 即使面對潛在競爭對手中國整體實力的 現的美好想像」(the never-never land of India-US relations)。8 9. ‧ 國. 學. 提升,以及在印度周邊隱然成形的安全威脅,其政策並未隨著結構權力分 配的變動,而進行相應的結盟與制衡行為。. ‧. 作家 V. S. Naipaul 以「受傷的文明」(wounded civilization)道出了印. Nat. y. 度過去所承受的內憂外患陰霾。印度社會裡所存在的混亂與矛盾,反映出. sit. 後殖民社會企圖找尋自我定位的特徵,像印度這樣窮於因應外來文明的侵. er. io. 蝕,如此易受侵略歷經浩劫而分崩離析的國家從未曾有,穆斯林以外國統 治者之姿在德里建立政權將近 500 年的時間,接續英國長達 150 年的殖民 a. n. v i l n 統治,一直到 1947 年外國統治才告終。獨立後的印度又經歷巴基斯坦、 Ch U i e h n c g 孟加拉等出走的國土紛擾,是個更幽遠挫敗的國度,純粹的印度歷史早已 消逝多時,如今是力抗「印度再裂解」的時代。10 6. Chris Ogden, “International ‘aspirations’ of a Rising Power,” In David Scott ed., Handbook of Indi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11), p. 3. 7 Dennis Kux,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stranged Democracies 1941-1991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3). 8 M.J. Vinod, “India-United States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Strategic Analysis, Vol. XX, No.3 (1997), pp. 439-449. 9 最為經典的事例仍是冷戰時期印度「不結盟運動」的倡議。按照結構現實主義的邏輯,印度應 如同其他國家加入任一方的聯盟體系,整體國力虛弱的印度,即使面對和中國逐漸升溫的緊張 關係以及隨之而來的 1962 年災難性的邊界戰爭,卻一直到 1970 年代始與蘇聯結為同盟關係。 換言之,印度靠向蘇聯彰顯體系結構壓力的制約力量,決定印度最終仍無法避免走向結盟;然 而,純然由體系結構變數無法更細緻的解釋 1950、1960 年代印度的政策選擇,以及印度為何 選擇蘇聯;同樣的,蘇聯瓦解後,印度失去長期依賴的戰略夥伴,即使印度在 1990 年代實施 經濟改革,融入美國主導的自由經濟體系,然而卻也沒有立刻擁抱美國做為新的依靠。 10 V. S. Naipaul 著,杜默譯,印度:受傷的文明(台北:馬可孛羅,2013 年) ,頁 16-20。 8.

(9) 對於現代印度的理解無法忽視民族主義(nationalism)和殖民主義 (colonialism)兩個概念之間的相互作用。11Manjari Chatterjee Miller 教授 根據觀察的結果指出,殖民經歷是一種民族集體創傷,這種創傷混雜著被 侮辱的記憶以及對壓迫的反感,反殖民主義的認同在感受到「國家主權受 到威脅」的催化之下,容易產生受到外國壓力的受害心理,從而影響外交 政策,這也是為什麼難以由傳統權力平衡理論所預測的制衡或者扈從行為 剖析印度外交政策,對於戰略自主的堅持使其政策常呈現「制衡不足」 (under-balancing)的發展。12 延續前述的脈絡思考,本論文的研究發想萌芽於試圖釐清下列疑問: 首先,在變動的世界中要如何理解印度外交政策的特質?以及印度對於 「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想望之根源為何?接續而來的問題則是,崛. 政 治 大 據此理念調整與其他大國的外交關係,進行亞太政策的拓展。 立 最後,自 2000 年以來,印度對外關係日趨自信與活躍,與美國的接觸. 起的印度對於自身「大國」形象的定義如何落實與建構?其次,印度如何. ‧ 國. 學. 比以往更加深化與豐富,從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e Realism)的觀點來看, 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和經濟力量,以及在應對與周邊國家領土爭議時越趨. ‧. 自信的態勢,無疑對印度是一個警訊,然而,印度外交政策弔詭之處就在. Nat. y. 於,實力的差距以及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脅,邏輯上將加速推動印度與美國. sit. 發展更密切和更清晰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印度同時會積極把握美國所提. er. io. 供的戰略契機,以趁勢崛起,不過事實卻並非如此;直言之,冷戰時期妨 礙雙邊關係的外部因素已不復構成阻礙,但何以兩個民主國家走向合作的 a. n. v i l n 路程卻仍是如此緩慢?印度長期以來對美國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缺乏互 Ch U i e h n c g 信基礎使印度始終抗拒融入美國所建構的戰略規劃中,此種影響印美關係. 發展的深層因素又將如何系統性的進行理解?以上皆是深深吸引筆者探 究的動機。. 二、研究目的 上述對於印度外交政策的思索,突顯出國際權力結構的變遷並不必然 帶來與之相應的國家行為,若體系結構做為一項關鍵自變數,則其解釋力. 11. 12. Anshuman A. Mondal, Nationalism and Post-Colonial Identity: Culture and Ideology in India and Egypt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p. 44. Manjari Miller, Wronged by Empire: Post-Imperial Ide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in India and Chin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pp. 7-34. 9.

(10) 的缺陷如何透過其他變數加以補強。換言之,結構現實主義由於具備嚴謹 的邏輯關係以及簡潔的解釋能力,一直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國關理論,此 也意味著決策者以及國內層次的變數對政策的影響處於邊緣的位置,是非 常微弱的;隨著國際關係的變化,冷戰後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一方面批 評從體系層次出發的不足;另一方面包含決策層次和國家層次分析的外交 政策再度受到重視。13新古典現實主義(Neoclassical Realism)便是在此情 況下興起,成為探究國際關係的重要途徑。 外交政策是指做為一個獨立行為者的國家所執行的一系列官方對外關 係,14吾人如何以有別於傳統的途徑來理解國家的行為,現實主義做為歷 久彌堅的國際關係理論,如何瞭解一國外交政策在內部爭論過程中存在緊 張關係,理論究竟是要研究一國實際的外交行為,抑或應該將重點放在宏. 政 治 大 兩種論述的橋樑,兼顧理論的嚴謹性和議題的政策相關性之間維持平衡, 立 以增進現實主義理論對外交政策的解釋。 觀理論的建構,因此理論變數的假設必須精簡。新古典現實主義試圖做為 15. ‧ 國. 學. 故本論文主要核心命題(proposition)在於強調新古典現實主義途徑最 為貼切詮釋印度的外交政策,透過理論屬性抽取出印度國家內部特性,建. ‧. 立變數之間的邏輯關係,以全面細緻的理解印度外交政策,重點在於論證. Nat. y. 強權的權力分配仍是制約印度外交政策的首要因素,但為了更周全解釋其. sit. 政策的產出,必須連結國家特質做為關鍵的干擾變數補強。主要研究目的. er. io. 在於,探索觸動印度追求「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之根源;其次,論 述印度「大國地位」的實踐與政策作為;再次,說明印度深化亞太政策的 a. n. v i l n 具體發展,以及印度如何評估國際體系的威脅與機會。本論文核心論述羅 Ch U i e h n c g 列如下: (一)印度「大國地位」的想望與抱負根源於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的型塑 國家認同所形塑出的民族主義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力,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national identity)構成了印度最鮮明的國家特 質,國家身份認同定義了民族主義的重要價值,由此產生以「戰略自主」 和「反殖民民族主義」為核心的政策支柱。印度在國際體系崛起過程中, 13 14. 15. 鄭端耀, 「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 ,問題與研究,第 44 卷,第 1 期 (2005 年) ,頁 115-116。 Christopher Hill, 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Foreign Policy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p. 3. William C. Wohlforth, “Re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In Steve Smith Amelia Hadfield and Tim Dunne eds., Foreign Policy: Theories, Actors and Cas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8), p. 31. 10.

(11) 同時夾雜對目前國際體系秩序相當程度的猶豫,印度期盼感受到其他行為 者給予關注與其認為應該得到的榮耀與尊重。 「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 實則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印度渴求的是維持行動上的自由,能夠自由 採取其首選的外交政策追求國家利益,而不受其他國家以任何形式施加壓 力有所限制,擔憂國家政策選擇的獨立性遭受侵蝕破壞。由此而言,冷戰 時期的「不結盟運動」是戰略自主性的展現,強調高於一切獨立的決策自 主。 在正常邏輯思考下,無論是追求「大國地位」抑或「戰略自主」 ,前提 是國家必須具備相當程度的物質性權力,印度的大國抱負始於獨立之後, 然而整體國力的發展則是冷戰結束後才開始起步。換言之,國家身份認同 可以解答印度在追求「大國地位」過程中,何以呈現意願與能力不一致的. 政 治 大. 奇異現象,形成印度不論國力強弱始終持有大國抱負的想望。. 立. (二)「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的展現 I:世界秩序規則制訂者. ‧ 國. 學. 爭取「大國地位」是印度念茲在茲的目標,國家身份認同觸動了印度 對「大國地位」的追求,反映在其外交政策的擘劃中,主要呈現兩條路徑:. ‧. 一是對世界秩序與全球議題的看法與著墨;另一則是重新展開與其他大國 的交往關係,其中尤以印美關係最為顯著。印度在 1990 年代開始積極落. y. Nat. sit. 實「大國地位」的政策目標,對世界秩序的看法體現於印度欲爭取成為多. er. io. 邊機制中制訂規則的一員。相關作為構成所謂的「大國地位」三部曲,首 先,印度在冷戰後將「不結盟運動」昇華為對於多邊主義的支持,尤其體 a. n. v i l n 現在印度與東南亞地區多邊機制的參與;另外兩項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則是 Ch U i e h n c g 發展核武以及爭取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次。 印度在 1998 年實施核武試爆,並且宣布成為擁有核武的國家,意圖藉 此項事實掙脫二流國家的地位,擠身世界強國之列;做為聯合國的堅定支 持者,印度獨立後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扮演積極的角色,試圖透過國際制 度的認可賦予印度展現權力的正當性。印度認為,如果想要在其他國際場 域或決議具有發言權,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爭取常任理事國席位將是最 關鍵的,也是對其大國地位最有力的保證。因此,是否發展核武所進行的 辯論以及倡議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兩項政策長達數十年歷程從未間斷, 而有其延續性,尤其在冷戰後皆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本論文認為印度對於 大國定義與內涵是隨著不同時空轉變進行調整,重新定義自身大國形象, 實際上反映在其倡議多邊主義、發展核武與對聯合國改革的態度,顯現出 11.

(12) 印度對自我國際地位的轉折與省思。 (三)「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的展現 II:拓展與大國的外交關係 印度的崛起使其在國際政治中已不再只是旁觀者,屈居於其他強權之 下,而是成為其他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經濟高速成長成為印度尋求跳脫 區域設限的強力後盾。中國在印度洋區域的滲透和實現「大國地位」的目 標推動印度「走出南亞」進而連結亞太地區, 「東向政策」 (Look East Policy) 在 2000 年後邁入第二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發展則是分別與美國、日本在 國防領域攜手合作,深化安全與經濟關係。 印美關係和印日關係的重新連結與拓展順應了結構現實主義的預測與 期待,從軍事交流擴充到聯合軍事演習,印度透過強化與日本的安全關係,. 政 治 大 成為亞太地區具有影響力的行為者。然而,純然由體系結構的視角無法周 立 全解釋同樣是面對中國威脅,何以印度與日本雙方的戰略合作比起印度與 相當程度上有助於增長印度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和活動空間,使印度逐漸. ‧ 國. 學. 美國之間來的容易與持久,就必須輔以國家身份認同進行解釋。. ‧. (四)國家身份認同之作用:擺盪在「戰略機會」與「戰略考量」之間. Nat. y. 國家身份認同型塑印度「戰略自主」以及「大國地位」情節,並據此. sit. 定義其國家安全威脅之來源。具體而言,印度如何評估或者認知國際體系. er. io. 中的威脅與機會,必須結合國家身份認同這一中介變數,始能更好的解釋 印度偏離體系結構預測的政策行為,釐清印度對美國信任不足的根源。本 a. n. v i l n 論文並非是獨尊認同的作用,而是在於指出身份認同因素與印度外交政策 Ch U i e h n c g 的選擇是密切相關的。 更確切而言,身份認同引起的內部競爭和外部刺激促進了民族身份的. 形成,進而影響和重塑對外政策,體系的權力分配僅僅反映了國家之間權 力強弱對比的結構性矛盾,確立了各國所面對的戰略環境;然而無法針對 國家的政策選擇提供充分解釋。從身份認同的作用而言,印度如何協調印 美關係,深受印度國家身份認同,以及對美國權力本質和偏好態度為前提 條件。 為了更明確的論證,本論文將以 2005 年《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 (US-India Civil Nuclear Accord)16以及 2012 年以來美國「亞洲再平衡」 16. 為了達成此項協議,美國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耗費龐大政治資本說服國會以及其他 擁核國家,使各方同意在核武問題上印度可以做為一個例外,期待與印度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尤其印度長期不滿美國自 1974 年後施加的核武制裁, 《美印民用核能合作協議》的簽訂,幾乎 12.

(13) 政策做為個案演示。如果將現實主義和身份認同做為政策光譜的兩端,印 度外交政策時常擺盪在「國家安全」和「戰略自主」之間。長期而言,印 美關係的漸進發展的確符合體系結構的預測,然就短期而言,印度徘徊在 美國所提供的戰略機會與基於戰略自主的考量之間,總是無法即時抓住美 國所提供的戰略機會,原因並非是因為印度缺乏任何戰略意識,而是由於 巨大價值的民族主義身份認同因素發揮了干擾作用,尤其是戰略自主權和 反殖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減弱了體系壓力的制約。 總結而言,本論文主軸在於檢視國家身份認同因素對印度外交政策長 期與深層的影響,從新古典現實主義結合體系結構與單元層次的分析架構 下,抽取出做為中介變數的身份認同因素是如何干擾印度對於體系壓力的 回應,同時提供觀察印度政策選擇的另一種理論途徑。目的在於指出,欲. 政 治 大 而伴隨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而來的戰略自主,則有助於解釋印度對於「大 立 國地位」的追求與想望;同時呈現出對美國總是存有不信任感,雙方戰略. 理解印度外交政策具有的特質,必須輔以「國家身份認同」的干擾變數,. ‧ 國. 學. 夥伴關係難以真正落實;換言之,印度如何評估考量體系所提供的戰略機 會,國家身份認同可以提供吾人觀察重要線索。. ‧. 再者,目前國內對於印度外交政策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大部分既有. Nat. y. 研究資料從歷史研究著手,較少全面性與系統性的分析,做為個案研究的. sit. 拓展,本論文從新古典現實主義探討印度外交政策亦是一種新的嘗試,期. er. io. 盼透過探索印度外交政策的續與變能有助於理解印度的崛起,以及對於國 際體系的轉變是否有任何意涵,進一步深化印度外交政策研究以及強化理 a. n. v i l n 論的應用,拓展對於解釋次級強權外交政策的理論。 Ch engchi U 第二節 文獻檢閱與理論選取 一、文獻檢閱 (一)以歷史敘述為主的研究著作. 可以視為印度同意在戰略上向美國靠攏的標誌。然而,實際上印度對於這份「大禮」卻是多所 遲疑,對印度而言,此事意味著將其政治權利交給不值得信任的帝國主義強權。 Deepa M. Ollapally, “India’s Evolving National Identity Contestation: What Reactions to the ‘Pivot’ Tell Us,” The Asan Forum, January 25, 2014, http://www.theasanforum.org/indias-evolving-national-identity-contestation-what-reactions-to-the-pi vot-tell-us/ 13.

(14) 關於印度崛起的思考,學者 Stephen P. Cohen 在 1979 年《印度:崛起 中的大國?》 (India: Emergent Power?)這本著作中就已經表示,印度做為 南亞地區的霸權已是既定事實,將來也將崛起成為亞洲的強國,在美國的 亞洲外交政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冷戰結束後,Cohen 持續對印度的 觀察,出版《印度:成型中強權》 (India: Emerging Power)一書,再度檢 視關於「印度是否崛起」的相關論述,以及對美國戰略擘劃的意涵。章節 內容探討了印度對自身的定位與政治菁英的世界觀、塑造印度外交政策的 內外因素、印度發展核武歷程、印美關係,以及崛起中的印度將在亞洲地 區扮演何種角色,時間範圍主要是冷戰時期到 2000 年為主。持否定看法 的論述主要從印度多元的種族、語言和人口壓力出發,認為此種混亂的國 內狀況終將使印度崩解而非崛起;持正面期待者則是主張印度已經克服追. 政 治 大 必須接受此一事實。Cohen 認為上述兩種分別呈現樂觀前景與悲觀發展觀 立 點的結合,造成了美國對印度矛盾又分歧的看法。 求成長與擴大影響力時所遭遇的障礙,印度正在強化自身的力量,美國也 17. ‧ 國. 學. India as an Emerging Power 這本專書由多篇論文集結而成,專精印度 研究的美國學者分析了印度在尋求成為國際政治中更顯著角色的契機與. ‧. 阻礙。大部分的作者對於印度所能發揮的國際作用基本上都是持謹慎樂觀. Nat. y. 的態度,尤其美國在 911 之後所施行的反恐戰爭有助於印度爭取更廣泛的. sit. 國際發言權。儘管如此,印度仍必須努力掃除諸多障礙,例如 Robert M.. er. io. Hathaway 指出,美國與印度雙邊關係難以化解,主要癥結在於對於核武擴 散的分歧、中國因素、印度的經濟自由化以及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 a. n. v i l n Stephen Philip Cohen 點出持續爭議的喀什米爾問題仍然是印度崛起的棘手 Ch U i e h n c g 議題。John W. Garver 探索困擾印度與中國雙邊關係的源頭在於不對稱的 威脅認知。18 學者 C. Raja Mohan 主要想闡明,印度在 1990 年代同時面臨了內外環 境的嚴峻挑戰,使其體認到,唯有提升國家實力才能持續確保在第三世界 的領導地位,外交政策遂從獨立初期的理想主義轉向更符合現實主義,在 自利的原則下更務實的評估國家利益。Mohan 認為印度政策思維的轉型是 因為命運的決定,其著作標題引用公元前 49 年,凱撒決定渡過盧比孔河 前進羅馬的典故,深入描述在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之後,印度如何摒棄舊 17. 18. Stephen P. Cohen and Richard L. Park, India: Emergent Power? (New York: Crane, Russak, 1979); Stephen P. Cohen, India: Emerging Power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01); 中 譯本:Stephen P. Cohen 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度:成型中的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 編譯室,2003 年) 。 Sumit Ganguly ed., India as an Emerging Power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3). 14.

(15) 的政策和擁抱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印度領導人政策取向的重塑以及多面向 的變化。以 Rajiv Gandhi 總理在 1980 年代中期決定改善印美關係做為開端, 一系列政策轉動包括: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從政治到經濟的重點、從 第三世界主義到促進自身利益、從反西方到改變對西方國家的疏離態度, 以及從理想主義到實用主義(pragmatism) 。標誌性事件則是在 2001 年 911 事件後,總理 Atal Bihari Vajpayee 向美國總統 George W. Bush 表示,印度 將支持美國的戰略政策,提供反恐戰爭充分的政治和後勤支持,以此說明 印度重新審視自身政策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影響力。19 中國學者趙干城教授在《印度大國地位與大國外交》中探討印度崛起 的政治意義和外交影響,以印度在不同階段所獲得的國際地位而奉行的外 交政策,特別是對其他大國的政策為焦點,分析印度自獨立以來不斷追求. 政 治 大 外部世界的實際互動,進而歸納出冷戰後的印度將以何種面貌立足於國際 立 體系中,在這當中對印度實際的國際地位地位又呈現何種意義。換言之, 世界大國地位的行為與政策,以及印度在爭取成為世界大國的過程中,與. ‧ 國. 學. 通過耙梳印度跨越冷戰的政策實踐比較,從而探討印度崛起的歷史根源和 現實意義。20. ‧. 同樣聚焦探究印度外交政策呈現理想主義或現實主義的爭論,透過對. Nat. y. 印度 60 年來外交政策發展歷程的重點回顧,學者 Sumit Ganguly and. sit. Manjeet S. Pardesi 指出,國際體系、國內因素以及決策者共同型塑了印度. er. io. 外交政策的制訂;然而,印度的決策者卻總是無視體系的制約,決意追求 一種相當理想主義傾向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印度無法充分準備應對安全上 a. n. v i l n 的威脅,最鮮明的例證是 1962 年是理 C h年中印邊界戰爭的潰敗。1947-1962 U i e h n gc 想主義色彩最鮮明的時期,體系制約源於冷戰的形成,此時期美國與蘇聯 對印度在文化、戰略和經濟的連結上是相當有限的,在賈瓦哈拉爾‧尼赫 魯(Jawaharlal Nehru)主張不結盟(nonalignment)之下,印度外交政策 目標是盡最大可能保持獨立自主的狀態,不受大國操控,限制軍事花費以 避免陷入美蘇的紛爭以避開毀損印度維持戰略自主的任何因素。印度也成 為禁止發展核武的擁護者,以及全球去殖民化運動的代言人,致力參與維 和行動解決地區爭端。中印戰爭則成為政策轉變的分水嶺,尼赫魯的繼任 者在保留其精神與外交原則下,開始正視中國威脅,服膺現實主義自助原 則的路徑。由此意味印度這種「不輕易承諾」的徘徊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 19. 20. C. Raja Mohan, Crossing The Rubicon: The Shaping of India’s New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趙干城,印度大國地位與大國外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 15.

(16) 義之間的糾葛有了水落石出的轉變。21 由 15 位作者撰寫而成的學術著作 India’s Foreign Polic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持平概述印度外交政策。分別由體系結構(例如冷戰) 、國家(殖 民主義)和個人因素(主要著重尼赫魯思想的影響)三個層次剖析印度與 其他國家的雙邊外交關係,探討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 中國、伊朗、以色列、韓國、日本、俄羅斯以及美國。結論認為未來印度 外交政策的分析必須採取更加全面性的途徑,探索其他新興行為者,如巴 西和土耳其對印度崛起的看法,以尋求對亞洲地緣政治發展更深層的理解 與認識。22 David M. Malone 思考有如笨重大象的印度在國際關係場域的重新現 身,是否有可能成為整個 21 世紀的關鍵行為者,以及全球 5 大強國之一。. 政 治 大 各個議題領域的態度。本書探討印度象內部和外部安全挑戰,以及國內和 立 國際經濟因素的作用;深入研究印度與南亞鄰國關係的具體情況,並就中 著作核心旨在探索印度外交政策的主要特點,印度歷史元素如何型塑其在. ‧ 國. 學. 國、美國、西亞(中東)、東亞、歐洲和俄羅斯、非洲、拉丁美洲,以及 多邊外交等主題進行交叉分析。書中亦涉及印度軟實力以及移民在其政策. ‧. 中的作用,多元觀察印度外交政策行為的角色和途徑。23. Nat. y. 針 對 冷 戰 後 的 印 美 關 係 發 展 , India: Domestic Policies, Foreign. sit.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專書核心要義主張,21 世紀. er. io. 的南亞對於美國外交政策核心利益越來越重要,尤其超過 10 億人口的新 興大國印度是美國不可或缺的潛在夥伴之一,以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 a. n. v i l n 力。另一方面,自 2004 年以來,華盛頓和新德里持續在「共同價值觀」 Ch U i e h n c g 的基礎上,追求地緣政治利益以及戰略夥伴關係。雙方眾多的經濟、安全 和全球倡議,包括為民用核能合作計劃皆正在進行中。24 學者 David Brewster 以印度作為亞太地區新興強權之姿,檢視印度與 亞太地區國家不斷發展的安全關係,以及印度戰略重點在冷戰後的轉變。 研究指出大部分有關印度安全關係的文獻主要集中在南亞和美國。另一項 特點則是,印度做為一個自豪和自立的國家,有顯著的全球野心,卻始終 21. 22. 23. 24. Sumit Ganguly and Manjeet S. Pardesi, “Explaining Sixty Years of India’s Foreign Policy,” India Review, Vol. 8, No. 1 (2009), pp. 4-19. Sumit Ganguly ed., India’s Foreign Polic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New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David M. Malone, Does the Elephant Dance? Contemporary Indian Foreign Polic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Johnson G. Pryor and Irene Mobley eds., India: Domestic Policies, Foreign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12). 16.

(17) 呈現「地位與權力不一致」 (a status inconsistent power)的狀態,其本身的 天賦成就和在國際層面上實際地位之間存在落差。換言之,印度自身認為 所取得的成就、影響力和權力是相當宏偉的,旨在成為亞洲重要的大國; 然而其他國家雖然謹慎關注印度的潛力,卻認為印度實際權力是有限的, 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其影響力被其他幾個強權,包括中國,韓國所減弱。此 外,許多論述質疑印度想成為一個大國卻沒有辦法解決南亞地區所面臨的 嚴峻安全形勢,印度自身的願望和其他國家的看法存在落差與不協調。25 (二)輔以理論視角的文獻 Baldev Raj Nayar and T. V. Paul 兩位教授探求印度如何在不斷變化的 世界秩序當中探索其大國地位。這本專書從強權興衰理論探究崛起的新興. 政 治 大 家如何看待印度尋求進入「強國圈」,以及之間的衝突來源可能為何,印 立 度是否可能和平的融入體系,成為一「極」。 書中抽絲剝繭關於制約印度 (中型)強權與體系當中既存大國之間的關係,主要關切目前主要強權國. ‧ 國. 學. 崛起的主要因素,如國際和國內層面所面臨的挑戰。研究結論指出,透過 對印度物質權力的詳細比較,印度的確可稱為一個崛起的大國,但印度必. ‧. 須具備能力同時關照體系和國內的顯著變化,始能夠實現其大國目標。作. Nat. y. 者特別強調,國家在國際體系當中位置決定了國家追求安全的行為,不過. er. io. 來決定了國際體系的極態發展。26. sit. 也應該同時關切崛起強權的國家行為,這些新興強權的大戰略很可能反過 Harsh V. Pant 從體系結構的角度對印度外交政策的轉變提出觀察。其 a. n. v i l n 認為冷戰後的印度儘管經歷不同政治聯盟的執政,外交政策仍具有顯著的 Ch U i e h n c g 連續性。Pant 將體系因素視為冷戰後印度最大的挑戰,美國雖然在此時取 得主導的地位,然而對於目前體系結構極態的辯論尚未休止,以及美國是 否衰落等議題的爭辯下,印度試圖在體系中尋找適當位置的過程中,也增 添了更多複雜的因素。Pant 進一步指出,兩極結構制約的鬆脫使印度在外 交政策的操作上擁有更彈性的空間,就大國關係而言,最顯著的改變是印 度能夠追求與美國建立符合雙邊利益的關係,並且趁勢整合進全球核武國 家行列中,結構的轉變提供印度制訂多面向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契機,強化. 與其他強權的連結,以便在全球新的權力平衡態勢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這 本書涉及其他議題包括:印度核武地位、為確保充足能源供應與中東國家 25 26. David Brewster, India as an Asia Pacific Pow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Baldev Raj Nayar and T. V. Paul, India in the World Order: Searching for Major-Power Statu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7.

(18) 的雙邊關係,特別是伊朗和以色列、印度目前推動快速發展所面臨的挑戰, 特別是與中國競爭合作並存的前景。27 延續上一本著作的核心思考,Pant 在 Indian Foreign Policy in a Unipolar World 一書中,循著印度外交政策的軌跡,探討新興國際安全環 境對印度外交政策的重大影響,與全球主要大國的關係。作者繼續以結構 現實主義權力平衡理論為主要分析工具。論點主要闡明,印度外交政策已 跨越冷戰時期戰略結構的局限,柏林圍牆的倒塌揭開了印度外交政策轉向 的序幕,不僅是因為擺脫了兩極體系的束縛,主要原因在於蘇聯的垮台使 印度失去了長期以來在政治、外交和軍事關係上所仰賴的盟友,同時印度 的經濟亦處在崩潰的邊緣,導致國內政治面臨不穩定狀態的挑戰。在內外 環境皆發生巨變的交互作用下,相較於冷戰時期, 隨著經濟軍事能力和戰. 政 治 大 印度的外交政策也逐漸承受更多來自國際體系的制約,以及國內的經濟與 立 政治壓力。. 略利益的崛起,印度對於重要戰略意義地區利益的追求更具積極性;然而, 28. ‧ 國. 學. 由 David Scott 教授所主編之 Handbook of Indi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一書,篇章同樣匯集多位印度研究學者而成,以「印度對外關係概述手冊」. ‧. 為定位,檢閱印度發展為經濟大國,在世界、亞洲國際體系未來的影響。. Nat. y. 涉略的議題包括:印度對於大國地位的想望、印度獨特的戰略文化與權力. sit. 屬性、地緣經濟下的能源政策、印度的地緣政治環境;全球性議題,諸如. er. io. 人口流動、國際恐怖主義、印度與聯合國、核武議題、氣候變遷以及外層 空間的發展;周邊國家現況,則是著重印度東向政策與西向政策的推行概 a. n. v i l n 況回顧,以及與大國之間的交往關係,可以說是冷戰結束後印度對外關係 Ch U i e h n c g 面面觀的全面性統整。值得一提的是,David Scott 教授認為現今印度外交 政策並沒有顯現出如同 Kenneth N. Waltz 所預測的國家基於制衡權力而進 行的權力平衡,而是較傾向於基於意圖的威脅平衡,同時印度仍然維持不 對外結盟的制衡行為,而是以對內發展軍備的方式為主。29 India’s Foreign Policy: Emerging Challenges 集結知名印度專家深入研 究印度外交政策制定者面臨的新興權力平衡挑戰,並提出切實和全面的政 策建言,使之能夠維持在國際政治中的自主權,確保其邊境、應對跨國境 恐怖主義的挑戰、保持經濟增長,實現全球大國地位。21 世紀即將見證印. 27. 28 29. Harsh V. Pant,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India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dia Negotiates Its Ri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Harsh V. Pant, India Foreign Policy in a Unipolar World (New Delhi: Routledge, 2009). David Scott, Handbook of Indi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11). 18.

(19) 度崛起為全球主要勢力之一。在崛起的過程中,印度必須確保外部環境有 利於其安全和發展;然而,印度在扮演顯著的全球角色方面,面臨著嚴峻 的挑戰,這些關鍵問題共分為五個部分:概述未來印度外交政策所面臨的 挑戰、有關調節全球和亞洲權力平衡態勢的挑戰、印度與眾多鄰國之關係、 印度海上安全及國內經濟發展挑戰。30 Gitika Commuri 探討身份認同在國際關係和國家政策方面的作用,分 析在國家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戰略方面,受國家身份認同影響的國家行為是 否構成國家利益的關鍵因素。作者檢視 1990 年至 2003 年印度政府的對外 活動,探討世俗的和宗教文化的身份認同論述對印度內政外交的影響,援 引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三方就喀什米爾的交涉過程做為個案的應用。31 類似的著作還有學者 Priya Chacko 使用後殖民主義概念,做為探討印. 政 治 大 次關鍵危機,主要包括 1962 年中印戰爭、1972 年和 1998 年的核武試爆, 立 揭示具鮮明理念的領導人對國際事務的理解,是根據後殖民身份認同的態 度追求大國崛起外交政策的驅動因素。本書歸納 1947 年到 2004 年期間幾. ‧ 國. 學. 度。作者以「文明例外論」 (Civilizational Exceptionalism)表述印度文明遺 產關於道德操守的傳統,體現在印度以道德觀點參與國際事務和反殖民鬥. ‧. 爭的經驗。換言之,印度文明加上過去異族入侵、征服的歷史,型塑了各 種政治色彩的政府之外交政策,繼續影響印度的崛起,印度外交和安全政. y. Nat. sit. 策產出,實際上反映印度身為後殖民民族國家身份的代表性。32. er. io. Sinderpal Singh 採用建構主義,以國內身份認同的辯論分析印度外交 政策的決策。主要核心論述在於 ,印度的身份認同深刻地影響其外交政策, a. n. v i l n 此觀點並非表明身份認同是唯一重要因素,而是指研究者若不重視對印度 Ch U i e h n c g 特性的辯論,將不能完全理解其外交政策的決策結果。因此本書作者著眼. 於三個辯論重點:世俗主義、民主和反帝國主義,檢閱時期則是尼赫魯時 代、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時期,以及 1990 年代後以印度人民黨 (Bharatiya Janata Party, BJP)為首的聯合政府。33 針對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觀察與思考,對於印度為何執著於追求「大 國地位」與「戰略自主」的關鍵因素並未深究,尤其印度與美國充滿不信 30. 31. 32. 33. Nalini Kant Jha and Subhash Sukla eds., India's Foreign Policy: Emerging Challenges (New Delhi: Pentagon Press, 2012). Gitika Commuri, Indian Identity Narratives and the Politics of Security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India Pvt Ltd, 2010). Priya Chacko, Indian Foreign Policy: The Politics of Postcolonial Identity from 1947 to 2004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Sinderpal Singh, India in South Asia: Domestic Identity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Nehru to the BJP (Oxon: Routledge, 2013). 19.

(20) 任關係的癥結更是涉及無法拋棄的常年歷史糾葛。另一方面,外界普遍認 為 1990 年代後印度外交政策已經由理想主義轉向現實主義,採取更加現 實和務實的策略,這樣的論述其實是過於簡化與武斷的二分法,忽略了冷 戰時期政策同樣具有現實主義思維考量的可能性。 整體歸納梳理而言,既有研究大部分以歷史研究為主,從歷史的實際 發展著重單一層次的解析,平鋪直敘羅列出各個影響印度外交政策制訂之 因素,但是這些變數如何交互作用則未進行系統性的釐清;其次,不乏學 者從結構現實主義探究印度外交政策的轉變,儘管體系的制約確實是最重 要的來源,然而一如以往對於結構現實主義過於靜態的批評,相關研究並 未說明體系的壓力是如何發揮作用。純然從體系層次無法窺知印度外交政 策的偏離與變遷過程。由此,本論文認為印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是內外因. 政 治 大 變數才能對印度外交有一個系統性全面性的瞭解。 立. 素互相作用的結果,彼此是具有邏輯關連性的,必須串連不同分析層次的. ‧ 國. 學. 二、理論選取:. ‧. 新古典現實主義做為一個學術名詞最早是由 Gideon Rose 於 1998 年所. Nat. y. 提出,此名稱的發想導因於相關學者的著作結合了外交政策理論,將國家. sit. 的政治結構、領導人的認知和彼此相對權力的計算等變數納入分析的觀察. er. io. 指標。不同於結構現實主義將國際政治的結果做為研究議題,將無政府狀 態的國際體系視為決定性的因素,新古典現實主義尋求外交政策理論的建 a. n. v i l n 立,探究國家如何回應國際環境,並制訂外交政策,主張在承認體系力量 Ch U i e h n c g 的前提下,也應回溯古典現實主義關於國家與外交政策的論述,以增補體 系因素在解釋力上的缺陷。34 理論興起背景來自於國際關係學科發展過程中的數次大辯論,1980 年 代後諸多後實證主義對現實主義提出批判,然而在本體論、知識論與方法 論上的分歧導致理論間的對話效果相當有限;反觀現實主義內部的對話與 激盪卻是非常豐富的,多種現實主義理論(varieties of Realism)的發展可 以描述為現實主義家族茶壺裡的風暴。 35現實主義各流派關於無政府狀態 34. 35. Gideon Rose,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World Politics, Vol. 51, No. 1 (1998), pp. 144-172. 例如 Stephen G. Brooks 以「鬥爭的現實主義」形容現實主義內部爭論,概略分為兩種分支, 一是延續 Kenneth N. Waltz 理論脈絡為主的結構現實主義以及攻勢現實主義;另一則是所謂「後 古典現實主義」 (Postclassical Realism),指的是理論方法、解釋面向等方面不同於 Waltz 的現 實主義流派,主要探討守勢現實主義。Gideon Rose 則是區分出結構現實主義與新古典現實主 20.

(21) 的前提、國家是主要行為者以及國家追求生存等目標是一致的,然而在某 些問題的解讀方面具有細部差異,形成了各有其鮮明可辨的風格。 36由此 而言,現實主義學者在思索如何回應外部嚴厲批判的同時,也促成了內部 的爭論,實際上重新將國際關係理論的主流又拉回到現實主義理論本身。 另一方面,外交政策研究和國際關係理論兩者的對話,在 911 事件後 重新又得到更多的討論。37 國家中心論、自利主義以及權力中心論是現實 主義學派共有的三項核心假設,然而對於外交政策之解釋,理論的發展是 要追求簡約抑或貼近現實,如何將歷史實踐通則化以及理論化,這樣的難 題與緊張關係也體現在現實主義各學派對外交政策的解釋上。 38因此,在 過去長期獨尊結構現實主義的情況下,部分現實主義學者嘗試將國家動機 (state motivation)重新整合到理論的探討中,最為人知的就是以防禦(生. 政 治 大. 存)傾向為主的守勢現實主義,以及為補充結構現實主義而催生出的新古 典現實主義【圖 1-1】。39. 立. ‧ 國. 學. 【圖 1-1】結構現實主義學派發展. 新古典. 國家動機. 守勢. 現實主義. n. al. er. io. sit. y. 現實主義. 結構. 現實主義. ‧. Nat. 重新併入. Ch. 體系. engchi U. v ni. 攻勢. 現實主義.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繪製。. 新古典現實主義融合吸收結構現實主義和古典現實主義核心論述,近. 36. 37. 38 39. 義,後者指稱回歸古典現實主義,重新探究國內層次因素的學者。參閱 Stephen G. Brooks, “Dueling Realism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1, No.3 (1997), pp. 445-477; 宋偉, 「國際結 構與國家行為:內鬥的現實主義」,外交評論,第 1 期(2007 年) ,頁 46-55。 Jack Donnelly,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 6. Steve Smith, Amelia Hadfield and Tim Dunne, “Introduction,” In Steve Smith Amelia Hadfield and Tim Dunne eds., Foreign Policy: Theories, Actors and Cas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8), p. 2. William C. Wohlforth, “Re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op. cit., p. 32. Jack Donnelly, “Realism,” In Scott Burchill e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pp. 43-44. 21.

(22) 年來理論特色逐漸成形。 40為消彌眾多的質疑,此派學者力排眾議指出, 純粹由無政府狀態和體系結構權力分配的論述在說服力上已經受到質疑 與挑戰,將國家特性或動機(motivation)摒除在外,使結構現實主義流失 了預測的能力,而新古典現實主義在此時的出現,可視為理論創新的一種 表現,直指將結構擺在唯一地位的結構現實主義不論多麼的千錘百鍊,仍 面臨無法提供適當預測的侷限,面對同樣的體系壓力與機會之下,國家的 回應受到國內層次的驅動可能大於體系層次所產生的影響。因此,現實主 義學者必須重新探究國家的內部屬性,打開結構理論視角下的「黑盒子」 (black box) ,致力探究和體系力量互動下的國家行為模式,重新對國家的 動機做出預設。41 結構現實主義面臨諸多挑戰聲浪之主要癥結在於,過度簡化權力,忽. 政 治 大 物質面的本體論, 使理論陷入困境,無法有效解釋面對相同國際結構的 立 約束或刺激,為何國家的反應迴然不同。 爰此,新古典現實主義將國際. 視權力以外的因素、視國家具有同質性而不重視單元層次,以及過於強調 42. 43. ‧ 國. 學. 結構、國家動機和認同等要素融入現實主義的闡釋中,其實也為制度和認 同的角色留下理論空間,從而使現實主義理論能更貼近與有效解釋真實的. ‧. 世界。. sit. Nat. 交政策理論建構的取向:. y. 為了更加瞭解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論述基礎,以下說明現實主義關於外. er. io. (一)國際政治理論與外交政策理論:理論建構的兩種取向 Jeffrey W. Taliaferroa認為當代現實主義最言簡意賅的區分標準,可以依. n. v i l n 據偏重「國際政治理論」與「外交政策理論」做為識別,分別是以解釋國 Ch U i e h n c g 際政治結果為主的結構現實主義,以及解釋個別國家外交策略為主,涉及 體系外因素的新古典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解釋的是國家所面臨的外部 環境和壓力、反覆出現的國際現象和行為模式,例如聯盟的形成、強權的 交替興衰;外交政策理論關注個別國家對外行為,例如聯盟偏好以及外交 政策傾向,解釋國家如何應對外部環境壓力。 44前者屬於宏觀理論,後者 40. 41 42. 43. 44. 于鐵軍,「進攻性現實主義、防禦性現實主義和新古典現實主義」 ,世界經濟與政治,第 5 期 (2000 年) ,頁 32。 Jack Donnelly, “Realism,” op. cit., p. 44. 王公隆,「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的貢獻與缺失」,國際論壇,第 8 卷,第 4 期(2006 年) ,頁 36-41。 李巍, 「從體系層次到單元層次-國內政治與新古典現實主義」 ,外交評論,第 5 期(2009 年) , 頁 135。 Jeffrey W. Taliaferro, “Security Seeking under Anarchy: Defensive Realism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3 (2000/2001), pp. 128-161. 22.

(23) 可歸類為中程理論,此種分界實際上反映了「解釋對象」以及「自變數依變數」的差別。45 關於兩種理論建構的取向,Waltz 曾言結構現實主義是一種國際政治理 論,對於是否有需要發展外交政策理論持批判立場,外交政策是受到國家 內外部因素驅動所致,是一種解釋國家行為的理論,兩者對於變數假設以 及分析層次有其差異,影響決策的國內因素過於複雜,在理論化上有其困 難度,因此沒有必要特別建構一種外交政策理論。46 新古典現實主義欲突破對於規律性現象的解釋,代表學者 Fareed Zakaria 指出,一種好的外交政策理論首先應回答國際體系對國家行為產生 何種影響,因為國家在國際關係中最強而有力的特徵是其在國際體系中所 處的相對位置(relative position) ,但是要理解國家如何解讀和回應外部環. 政 治 大 治結構等單元層次進行傳送,透過結合體系誘因與單元,試圖對不同國家 立 或者相同國家在不同的時代所採取的特定戰略作出解釋。 之後,Zakaria 境,則需要分析體系壓力是如何通過決策者的認知(perception)和國內政 47. ‧ 國. 學. 針對如何更加細緻的瞭解國際政治強權興衰交替的經典議題,出版《從財 富到權力:美國世界地位的獨特起源》 (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論的創新成果。48. Nat. y. ‧.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一書,呈現屬於現實主義體系外交政策理. sit. 綜上所述,新古典現實主義視角下的外交政策是國際體系和國家兩個. er. io. 層次之間複雜互動的結果,儘管國家的權力及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對國 家政策選擇具有決定性影響,但是國內因素同樣能夠影響外交政策。如果 a. n. v i l n 將體系誘因做為外交政策的自變數,單元因素則是連結兩者的干擾變數 Ch U i e h n c g (intervening variables),可能加強也可能減弱體系誘因對單元行為的影響 【圖 1-2】。49. 45. 46. 47. 48. 49. 劉丰、張睿壯,「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流派分析」 ,國際政治科學,第 4 期(2005 年) ,頁 117。 Kenneth N. Waltz,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Not Foreign Policy,” Security Studies, Vol.6, No.1 (1996), pp. 54-57. Fareed Zakaria, “Realism and Domestic Politics: A Review Essa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7, No. 1 (1992), pp. 197-198. Fareed Zakaria, 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劉丰、張睿壯,「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流派分析」 ,前引文,頁 120-121。 23.

(24) 【圖 1-2】新古典現實主義變數因果關係 國際體系 權力分配 (自變數). 國內因素. 外交政策. (干擾變數). (依變數).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繪製。. 2009 年《新古典現實主義,國家與外交政策》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一書的出版可謂集理論之大成。50這本書的問世 具有重要指標,首先是第一本全面性的針對新古典現實主義的理論內涵進 行釐清,建立系統性研究的學術著作,以填補理論間的缺口,幫助研究者. 政 治 大 藉由檢視「國家」所扮演的角色,探究為何、如何以及在何種情況之下, 立 理解在國際和國內層次上,國家如何評估以及回應安全上的威脅;其次,. ‧ 國. 學. 國家的內部特性會影響領導者對於外來威脅與機會的評估,以及其對於外. 交、軍事與對外經濟政策的制訂;第三,使用歷史案例說明強權國家(great powers)以及次級國家(second-tier states)的外交政策產出。本書重視經. ‧. 驗性的應用,關注的是體系的互動與國家內部的動態性,探索不同特性國. er. io. (二)新古典現實主義與守勢現實主義之關鍵區別. sit. y. Nat. 家所做的大戰略,以有別於體系定律循環結果的分析模式。51. n. al 守勢現實主義與新古典現實主義同樣訴求重視體系外因素的重要性, iv C. n. 以及對國家行為的解釋。然而hZakaria i U e 認為兩者之間最關鍵的區別在於,. ngch. 守勢現實主義並未著墨太多有關外交政策理論的建構;52 Rose 進一步歸納. 50. 51 52. 這本著作的編寫,始於 2006 年 5 月在加拿大 Concordia University 舉辦的一次學術會議,同年 9 月於「美國政治學會年會」(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PSA),以及在 2007 年 10 月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安全與軍控會議」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Arms Control Session, ISSS-ISAC) ,對此進行討論終促成此書的出版。Steve E. Lobell, Norrin M. Ripsman and Jeffrey W. Taliaferro eds.,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Ibid., p. x. Zakaria 仔細探究了守勢現實主義在解釋一國外交政策上的侷限,挑戰了守勢現實主義關於體 系的安全是充足的,國家只有在意識到威脅增長時才會向外擴展的論點。守勢現實主義主張國 家追求安全,國家擴張的主要動機是為了應對外部威脅維護自身安全而向外擴張其政治利益。 然而,Zakaria 質疑「威脅」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此概念經常被利用為煽動民眾支持國家對 外侵略的藉口,更甚者,國家對於安全威脅的定義莫衷一是,亦難以辨別一國的安全是否真正 受到了威脅。因此,守勢現實主義的觀點與過往大國崛起歷史實踐不符,進而提出其「政府中 心型現實主義」 (state-centered realism) ,將權力的探討對象由國家轉向中央政府。參閱 Fareed Zakaria, 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op. cit., p. 10, pp. 24.

(25) 外交政策理論類型,簡明扼要區分出現實主義各個學派在解釋現象方面細 微的差異【表 1-1】 。同樣是將國家動機納入分析,然而守勢現實主義一方 面忽視體系相對權力做為自變數的首要地位,同時,缺乏在體系和做為干 擾變數的國內因素之間建立因果邏輯關係,體系和單元因素並列存在有如 呈現兩組獨立變數。53 簡要而言,新古典現實主義與守勢現實主義不分主次的同時強調體系 和單元層次的作用,只是守勢現實主義特別強調攻守平衡、軍事技術發展 以及地緣位置等體系外變數的作用,並無系統性的連結國家在回應體系訊 號時所面臨的國內制約;新古典現實主義則更明確指出兩個層次之間的邏 輯關係。54. 政 治 大 國際體系 單元特性 立. 【表 1-1】四種外交政策理論類型. 理論. 不重要. 守勢現實主義. 高度差異. 偶爾重要; 高度差異. 國內因素→外交政策. 學. ‧ 國. 國內政治理論. 因果邏輯. 體系誘因 或 國內因素. 無政府狀態. 府狀態是混. (自變數) (干預變數). sit. er. io. a 以解讀. y. 體系誘因→國內因素→外交政策. 沌不明且難. iv l C n 非常重要,h e 並無差異 i U 體系誘因→外交政策 ngch n. 攻勢現實主義. 外交政策. 重要,無政 有其差異. Nat. 新古典現實主義. ‧. 是隱性變數. ↓. 無政府呈現 霍布斯狀態. 資料來源:Gideon Rose,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op. cit., p. 154.. 整體而言,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雖然有民主和平論和建構主義的興 起,批評了結構現實主義對於體系過於靜態的描述,然而這兩種理論仍然 沒有發展如何整合體系層次和單元變數的方法。新自由制度主義重視制度. 53 54. 21-43. Gideon Rose,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op. cit., pp. 151-153. 參閱宋偉,「從國際政治理論到外交政策理論—比較防禦性現實主義與新古典現實主義」,外 交評論,第 3 期(2009 年) ,頁 25-47。本篇論文詳細比較新古典現實主義與守勢現實主義對 於國際體系性質、國家利益與理論建構途徑的差異。 25.

(26) 的作用,國家做為一個理性的行為者,透過國際制度或建制可以學習新的 互動模式,進而推導出國家之間的合作是越多越好,但是這項推論忽略了 各個國家內部限制可能產生不一樣的利益和行為。55 再者,攻勢現實主義同樣傾向於將國家視為「黑盒子」 ,假定所有國家 在面對相同的體系誘因下將實施相似的戰略,國內的政治安排並不在關切 的範圍內。無論是攻勢或是守勢現實主義的途徑,並未考量國家回應體系 誘因的能力,可能受制於領導者或是決策團體對國內政治議程、政策選項 以及動員能力的掌控實況。56 新古典現實主義融合了現實主義的核心概念與基本假設的同時,將國 內政治和決策者個人因素視為不可忽視並可增加解釋力的重要變數,力圖 維護現實主義在國際關係理論中的主流地位,以便在一片撻伐現實主義的. 政 治 大 本身的延續性與適用性。儘管許多批評指出新古典現實主義毀損了結構現 立 實主義的簡約性,然而,不可否認的,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出現,也是理論 聲浪中,能回應來自新自由制度主義和後實證主義的挑戰,並且增補理論. ‧ 國. 學. 精進與持續演化的一種表現,擴展了理論的研究空間。. ‧ y. sit. io. er. 一、研究方法. Nat.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本論文試圖從新古典現實主義做為檢視印度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主. n. a. v. l C Research),輔以個案研究,藉由文獻資料的 要採「質化研究」(Qualitative ni. h. U. engchi 回顧與分析搭配新古典現實主義,在既有的理論基礎下解釋印度崛起外交 政策的歷史發展進程、準則以及全球角色的明確目標,並推論其大戰略未. 來可能的走向。亦即,透過「文獻分析法」收集各種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資 料,來源包含國內外的學界研究、文件記錄資料、論文、學術期刊、專書、 報章新聞與印度政府部門的報告或官方聲明,經由閱讀與分類將文獻與理 論主張進一步連結起來。 二、研究途徑 55. 56. Jeffrey W. Taliaferro, Steven E. Lobell and Norrin M. Ripsman, “Introduction: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In Steve E. Lobell, Norrin M. Ripsman and Jeffrey W. Taliaferro eds.,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11-13. Ibid., p. 19. 26.

(27) (一)歷史詮釋途徑(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藉由進行歷史研究可以做出智識上的判斷,而非僅是純粹抽象的分析, 對既有論述做出回應。57印度是一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其歷史特徵 深受多元宗教、民族、文化與地理位置所影響,多樣的民族與宗教導因於 印度在獨立之前曾受回教徒統治數百年,接著又受英國殖民統治。 58上述 歷史的特徵與演變其實與其長期遭受外來勢力殖民統治的經歷有關,殖民 背景造就了印度的特殊性,同時也是影響其對外關係的重要原因。透過分 析相關歷史資料有助理解並歸納印度對外關係演變之因,因此本論文將殖 民歷史因素納入主要變數之一,著眼於分析其對冷戰後印度外交政策制訂 中所發揮的作用。. 政 治 大 理論是燈塔、過濾器,指引我們瞭解世界。 進行歷史詮釋時必須要 立 有一個核心概念,才能針對事實做出論證,因此理論成為最重要的分析工. (二)理論分析途徑. 59. ‧ 國. 學. 具以及解釋的基礎;同時,理論所扮演的角色並非提供任何現成的答案, 而是引導出一系列特定的問題,再進一步透過經驗性的研究找出答案,做. ‧. 為一個分析的引擎,理論幫助研究者鎖定特定的問題,協助研究者瞭解範. Nat. y. 圍較廣大的問題如何指引範圍較小的問題,針對論文所關注的歷史問題建. sit. 立架構,使歷史不只是一連串隨時間經過而串在一起的事件,藉由理論的. er. io. 概念參與此研究脈絡的運作,可以瞭解事件進行的邏輯。60 本論文主張新古典現實主義可以比現有研究資料提供更周全與詳盡的 a. n. v i l n 解釋。影響印度外交政策的來源是不同分析層次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國 Ch U i e h n c g 際體系、國家特性以及政治菁英的決策在這當中扮演了限定印度外交政策 最主要的變數,本論文希冀在新古典現實主義的分析架構下,確立影響政 策產出的自變數、中介變數以及依變數之間的關係,由此剖析印度外交政 策的續與變。.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7. 58 59 60. Marc Trachtenberg 原著,陳秉逵譯,歷史研究取徑與方法:以外交史為例(台北:韋伯出版 社,2010 年) ,頁 60。 吳俊才,印度史(台北:三民書局,2010 年) ,頁 1-20。 Jack Donnelly, “Realism,” op. cit., p. 35. Marc Trachtenberg 原著,陳秉逵譯,歷史研究取徑與方法:以外交史為例,前引書,頁 41-45。 27.

(28) 本論文主要透過歸納、實證分析,以及理論與實踐結合,重新探索印 度外交政策所具備的「戰略自主性」以及「大國地位」國家特性根源,主 要以後冷戰時期做為研究起點,原因在於, 「中國崛起」 (China Rise)是冷 戰結束後的發展,另一方面,印度「大國外交」涉及多個國家,包括分別 與美國、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與歐盟等,鑑於篇幅有限,本論文僅只 特別著重 2000 年-2013 年印度亞太外交政策的擴展,同時以印美、印日關 係做為印度大國關係最重要的討論對象,本論文並未探究中印關係的發展, 而是將「中國崛起」做為中印競爭關係的結構性背景因素,以突顯國際體 系以及單元層次(身份認同)如何相互作用。在既有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 上進行更深入與系統的研究,串連起各項變數試圖給予個案更全面的檢視, 本論文冀望達到對於如何理解一國外交政策方面,在理論架構與研究途徑. 政 治 大 在定位上,此研究論文是一種「理論應用」非「理論建構」 ,利用既有 立 的理論對具體案例做出分析。結構現實主義對於國家政策的變動調整過程 上,提供一個另闢蹊徑的分析模式,擴充針對國家行為的研究途徑。. ‧ 國. 學. 較缺乏細緻化的解釋,需要藉助國際體系權力分配以外的因素。在藉助新 古典現實主義的分析架構下,探索具關鍵性的影響因素如何催動印度與強. ‧. 權的交往關係,而此種評估又將如何影響其政策的產出,能夠幫助吾人釐 清印度與美國雖然重新恢復交往,但對於美國所賦予的期待為何仍時有抗. n. al. er. io. sit. y. Nat. 拒。. 第五節 章節安排. Ch. engchi. i n U. v. 本研究論文主要以新古典現實主義為理論基礎,探索後殖民國家身份 認同做為關鍵干擾變數,如何影響印度對「大國地位」與「戰略自主」的 追求,同時論及印美外交關係互信不足之深層因素。在行文安排上,共分 為六章,分別為: 第一章為論文緒論,闡述研究背景與目的,文獻回顧主要論述現實主 義各流派如何解釋一國外交政策,新古典現實主義在建構外交政策理論上 有何優於其他現實主義學派之處,進而說明本論文採新古典現實主義做為 分析印度外交政策的理論基礎;另一方面回顧近幾年分析印度外交政策的 相關著作,重新思考既有研究可在強化之處。 第二章詳盡梳理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脈絡。新古典現實主義是國際關 28.

(29) 係重要的新研究路徑,重視國家內部因素對於外交政策的影響力,由於其 內容被認為是比較不容易清楚界定,本章重點在於闡述新古典現實主義之 源起、理論主張與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包括國家對外行為之解釋與影響因 素、新古典現實主義之理論定位,以及國家身份認同對一國大戰略之作用, 最後則是勾勒新古典現實主義研究途徑於印度外交政策之應用。 第三章論述印度「大國地位」之想望與建構。首先耙梳構成印度後殖 民國家身份認同的主要元素,釐清印度大國形象塑造的轉換,以及印度「大 國地位」的目標;第二部分涉及國家特質如何體現在印度主要政黨的政策 共識與爭論。最後檢視冷戰後印度爭取「大國地位」之政策實踐,也就是 印度對於區域多邊機制的參與、進行核武試爆以及爭取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席位。. 政 治 大 一實踐,印度走向亞洲太平洋地區實則為 2000 年後所進行的第二階段「東 立 向政策」。首先檢視關於「印度崛起」的相關討論,接著比較印度 1990 年 第四章重點為印度亞太政策的拓展。 「走出南亞」是印度大國外交的另. ‧ 國. 學. 代第一階段「東向政策」如何延伸擴展為第二階段「東向政策」,在這當 中涉及中國崛起的結構性因素,印度重新連結與日本、美國的戰略合作關. ‧. 係,構成印度亞太政策的兩大支柱,本章同時簡要回顧 2000 年來印日與 印美關係之進展。. y. Nat. sit. 第五章重點為理論分析與案例論證。在前述第四章主要指出印度與主. er. io. 要大國修補關係的趨勢,的確大致符合結構現實主義的預測,然若以印日、 印美關係做為對照,在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的催化下,以印度針對 2005 a. n. v i l n 年《美印民用核能協議》以及美國「亞洲再平衡」政策之回應,做為輔助 Ch U i e h n c g 解釋印美關係的癥結所在。 第六章總結與回應本論文的命題與研究發現。冀望新古典現實主義做 為一種新的研究途徑,有助於對今後印度外交政策的全盤瞭解,關於印度 的研究能夠得到更多的重視與延展,並持續深化拓展未來研究面向。. 29.

(3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0. i n U. v.

(31) 第二章 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 新古典現實主義做為現實主義流派之一,自問世以來始終被認為不夠 成熟與發展不全,相關學者仍然持續投注心力默默深化理論,逐漸發展成 形並受到學界重視,成為探究國際關係重要的新途徑。本章將系統性的介 紹新古典現實主義,重點在於闡述理論源起、核心主張、理論定位以及目 前相關研究成果,並進一步勾勒新古典現實主義研究途徑於印度外交政策 之應用。. 政 治 大. 第一節 新古典現實主義之源起與研究焦點. 立. ‧ 國. 學. 冷戰後國際情勢的變遷使現實主義面臨調整的壓力,更多立論主張需 透過國內政治才能有效理解國際政治。本節主要有三項目標,首先,簡述. ‧. 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形成背景與奠定基礎之作;其次是理論基礎來源;最 後,彙整出新古典現實主義的核心要義。. io. sit. y. Nat. er. 一、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興起. n. a l C. Wohlforth、Thomasi vJ. Christensen、Randall Gideon Rose 根據 William C. n. L. Schweller 與 Fareed Zakaria h 等幾位學者研究進行歸納,特別冠以「新古 en chi U. g. 典現實主義」之名,統稱致力建構外交政策理論的現實主義學者。這些學 者著書立說目的在於解釋國家在特定時期的政策選擇,為何不符合受到體 系壓力造成的國際政治循環結果。理論本意主張對具體國家外交政策和行 為的解釋不應偏重單一層次的解釋。 理論基礎萌芽於對結構現實主義的反思與異例的抽絲剝繭,關注國家 行為呈現與結構現實主義預期不一致的反常現象,也就是結構穩定時國家 採取某項具體外交政策的原因,以及無法說明不同國家對結構變化有共同. 認知時,為何會採取相異外交政策。當權力結構發展與國家行為不一致時, 即是探討問題的所在,並將研究焦點轉至國內層次,建立變數之間的假設.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900–1935.” In Leila Haaparanta (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一、 能因應美髮技術的發展及社會需求,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與素養,落實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South-East Asia, New Delhi, 1999. Best Practices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The Tibet controversy involved confrontations of theories and believes in Lasa between a sect of Longshu Buddhism, which derived form India, and zen Buddhism from the China

8 The most pertin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s that extoll the three pilgrims who traveled to India in search of the dharma and translat- ed sacred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加拿大 [Canada].

(現場取消未講授);三、 「中東地區的女性與發展—女性領導力(Wome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Middle East—Feminizing Leadership) 」 、 「新網路世紀的創新與發展(Innovation and Growth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