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印度「大國地位」之想望與建構

第二節 印度政策思想分類與「戰略自主性」政策共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的安全狀態:對於印度而言,巴基斯坦仍然是其國家安全最迫切的挑戰,

同時,中國崛起的態勢越來越強烈,因此印度必須發展核武確保戰略優勢,

才能在南亞地區取得大國地位的立足點。189在闡明構成印度國家身份認同 之主要元素,推敲出「大國地位」思想根源之後,必須進一步瞭解印度內 部不同政治黨派在關鍵議題與側重面向的異同之處,亦即,在「大國地位」

精神之下,印度兩大主要政黨如何走向維護「戰略自主性」的政策趨同是 下一節主要的討論重點。

第二節 印度政策思想分類與「戰略自主性」政策共識

一國崛起成為強國,意味著以其能力改變在體系中的位置排序,並且 將採取某種政策以符合在國際體系中的特殊地位。190冷戰後新形成的國際 體系再度為印度崛起而成為「大國地位」的期望帶來變數與考驗,除了外 部環境的重新適應,另一個重大挑戰則是國內所萌發的政治與經濟危機。

1989 年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於選舉結果失利以及 1991 年遭到暗 殺,自此長期一黨獨大的國大黨影響力逐漸衰退,同時又沒有任一黨能在 選舉中獲得過半數的席位,印度進入了政治不穩定的時期,1980 年代末期 印度教民族主義逐漸在國內壯大,由此引發的宗教衝突進一步增加了社會 的不穩定。191印度人民黨也就在此背景下崛起,推動「印度教徒特性」

(Hindutva)的國家認同,1996 年甚至成為第一大黨,朝向建立具有「印 度教民族主義色彩」的政府,並且揚棄長久以來的模糊政策進行核武試爆,

成為第六個公開擁有核武的國家。192印度人民黨 1998 年領導國家民主聯 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取代國大黨執政,主張重新尋回過去的 榮耀以及印度在世界的適當位置,在國際事務中所扮演的角色應與其廣大 的國土、實力和豐沛的人口相稱,所以發展核武是優先事項與印度的權利,

如此才能獲得安全保證與發言權。193

189 Ibid., pp. 72-73.

190 R. S. Yadav, “India’s Foreign Policy: Paradigm Shifts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In Nalini Kant Jha and Subhash Shukla eds., India’s Foreign Policy: Emerging Challenges (New Delhi: Pentagon Press, 2012), p. 38.

191 馬孆,當代印度外交,前引書,頁 24-25。

192 方天賜,「印度教民族主義自 1990 年代以來的發展極其意涵」,問題與研究,第 41 卷,第 4

期(2002 年),頁 48。

193 Chris Ogden, “International ‘aspirations’ of a Rising Power,” op. cit., p.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換言之,經歷 1990 年代進行的經濟改革以及色彩鮮明的印度人民黨掌 握政治權力,隨著經濟、軍事實力和文化影響力的擴大,現階段的印度比 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其所期盼的大國角色與國際事務領導者。然而,印 度要成為什麼樣的大國?印度的權力和影響力應該如何發揮作用?這些 相關議題內部卻並未有統一的論述。在「大國地位」共同信念之下,本節 主要著重關於印度主要政黨之政策思想以及捍衛「戰略自主性」的共識。

一、印度內部政策思想爭辯與共識

隨著印度在國際體系地位的變動,關於印度對外政策指導原則的依據,

學者 Rahul Sagar 認為正型塑出四種相互競爭的論述,包括道德主義者希望 印度以服務原則為行動的典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主張印度應戮力捍衛印 度文明;戰略規劃者呼籲通過發展戰略能力培養國家實力;自由派則試圖 透過貿易和相互依賴促進繁榮與和平。這些政治思想的「願景」(visions)

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印度政策的形成背景,其中自由主義者和戰略規劃者的 觀點可以對應到新自由主義和新現實主義。194

另一方面,現實主義者主張在無政府狀態的國際場域中,應強化自我 能力以及依靠己身力量,國家不應指望依賴國際制度的保護,物質能力的 作用是凌駕於理念與意識形式之上的。民族主義同樣強調自我能力的提升 與自立自強,受到意識形態與理念的驅動之下,民族主義可以同時做為應 對外來威脅的工具與目的。195

在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基礎之下,學者 Deepa M. Ollapally 與 Rajesh Rajagopalan 進一步研究印度外交政策主要思想流派,依【表 3-2】所列主 要分為四大類: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s)、大國現實主義者(Great Power Realists)、自由全球主義者(Liberal Globalists)以及左派(Leftists),其中 以 民 族 主 義 最 具 影 響 力 , 又 可 再 細 分 為 規 範 民 族 主 義 者 ( Standard Nationalists)、新民族主義者(Neo-Nationalists)以及超民族主義者(Hyper- Nationalists)。196

194 Rahul Sagar, “State of Mind: What Kind of Power Will India Become?”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85, No. 4 (2009), pp. 801-802.

195 Deepa M. Ollapally, “Identity and Strategy in India’s Asia-Pacific Policy,” Joint U.S.-Korea Academic Studies, Vol. 25 (2014), p. 138.

196 Deepa M. Ollapally and Rajesh Rajagopalan, “India: Foreign Policy Perspectives of an Ambiguous Power,” In Henry R. Nau and Deepa M. Ollapally eds., Worldviews of Aspiring Powers: Domestic Foreign Policy Debates in China, India, Japan and Russi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p. 83.

資料來源:Deepa M. Ollapally and Rajesh Rajagopalan, “India: Foreign Policy Perspectives of an Ambiguous Power,” op. cit., p. 84.

依照下【表 3-3】的歸納,印度民族主義的細部差異區別兩大主要政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對巴基斯坦關 係

猜疑、勉強和解 建立友善關係、和解 軍事武力做為回 應、不妥協

全球化 損益參半 高風險 高風險

資料來源:修改自Deepa M. Ollapally and Rajesh Rajagopalan, “India: Foreign Policy Perspectives of an Ambiguous Power,” op. cit., p.102.

歸納前述觀察而言,近年來印度的崛起不代表過去民族屈辱的記憶已 經痊癒,國家身份認同所形塑的民族主義仍然是政策制訂的主導觀念,在 推動民族主義議程時,規範民族主義較為強調規範性的價值(normative values),相較之下超民族主義注重國家物質力量(material power)的提升。

這也是為何一般外界習慣依據此預料,只要印度教民族主義色彩鮮明的印 度人民黨取得執政地位,將賦予印度對外政策更多剛性的特質。

言下之意,本文在此欲表明的論點是,印度人民黨的外交政策其實同 樣具備後殖民主義的特質,對於西方所造就的現代性小心翼翼的同時,強 烈主張保有「印度」認同的獨特性,200核武議題顯示了這種後殖民主義的 特性,印度人民黨在 1998 年正式公開核武試爆之深層原因,其實是對於 西方國家壟斷核武的反制。201執著「戰略自主性」的堅持做為印度民族主 義認同的體現,同時貫穿了規範民族主義與超民族主義。

無庸置疑,優越的印度文明構成印度興衰的重要部份,殖民統治的共 同集體記憶使印度視自身國家的崛起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道德義務,民族 主義做為一種手段與目的,目標是達到國家的自立和自強,同時也能應對 外來的威脅,重視國家主權的保護,並經常感知其他國家潛在的敵意,對 國家之間的聯盟關係自然持懷疑態度,特別是在聯盟關係中擔任次要角色 時將有辱民族自豪感,因此強調聯盟將喪失國家自主權的缺點,反殖民國 家認同所彰顯的民族自尊心和珍惜獨立地位的情結。

印度人民黨基本上認為,印度是由印度教社會所組成的國家,整體而 言應該能反映印度教教徒的價值觀與抱負,如同西方國家所代表的基督教 精神,回教世界捍衛的伊斯蘭教義,因而指出印度必須以一個具有印度教 文明國家的身份在世界上運作,不是公開呼籲必須信奉印度教,而是主張 要將「印度教特性」(像印度教的、衍生自印度教的)的理想發揚光大,

200 Priya Chacko, Indian Foreign Policy: The Politics of Postcolonial Identity from 1947 to 2004, op.

cit., p. 166.

201 對於印度在 1998 年進行核武試爆,普遍認為是對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回應,然而 Priya Chacko

認為,1990 年代的中印關係其實逐步改善的,中國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技術支援也隨著降低,

是對印度安全環境的回應,反制西方大國對其「戰略自主性」的破壞。Ibid., pp. 21, 172-1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彼此在價值觀上要能相容。202印度人民黨所具備的「印度教民族主義」特 質,並非是要恢復宗教基本教義,也就是嚴格遵守宗教或社會規範,而是 想運用國家的能力以及現代的技術,來強化或恢復以往曾經非常重要的某 些價值觀,印度人民黨所重視的是印度是否面臨受困的情勢,以及如何以 強而有力的手段回應國內外威脅的需求。

二、「戰略自主性」的堅持與必要

偉大文明的驕傲、首任總理尼赫魯所懷抱的世界大國信念,以及受英 國殖民統治的歷史記憶這些元素觸動印度的大國覺醒,「大國地位」與大 國抱負是印度國家內部不同政策流派折衝後的最大公約數,即便達成「大 國地位」的方式各有差異與側重點,捍衛「戰略自主性」卻是全部政策制 訂者的強烈共識【圖 3-1】。在此信念的支撐下,印度竭力在世界外交場域 中爭取成為焦點,政治菁英為印度外交政策勾勒宏偉的願景,時至今日仍 不斷為取得「大國地位」而努力。

【圖 3-1】印度國家身份認同元素與「戰略自主性」

資料來源:筆者自行繪製。

印度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爭取到不受外界壓力干擾的戰略自主權,

以追求自身的國家利益。印度的關鍵安全問題包括外部安全、內部安全、

經濟持續增長、能源安全、海上安全與獲得科技技術。戰略自主權與國際

202 Stephen P. Cohen, India: Emerging Power, op. cit., pp, 119-120.

大國地位→戰略自主性 尼赫

魯世 界觀 殖民

記憶

文明 大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體系的變動具有連結關係,換言之,此連結關係涉及印度設想什麼樣的國 際體系態樣將是對自身有益的。基本上,印度認為多極的國際體系將能最 大限度地提高印度的戰略自主權。203

以近幾年印度國防部的年度評估報告內容為例,印度在國防和外交政 策執行上一直試圖於接觸參與(engagement)和維護自主性之間尋求平衡。

2009 年,印度提出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尋求印度利 益能與全球秩序緊密結合,同時決策的自主性獲得保障。」此有利於實現 國家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首要目標。204 2010 至 2011 年國防部年度報告強

2009 年,印度提出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尋求印度利 益能與全球秩序緊密結合,同時決策的自主性獲得保障。」此有利於實現 國家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首要目標。204 2010 至 2011 年國防部年度報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