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檢閱與理論選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政策做為個案演示。如果將現實主義和身份認同做為政策光譜的兩端,印 度外交政策時常擺盪在「國家安全」和「戰略自主」之間。長期而言,印 美關係的漸進發展的確符合體系結構的預測,然就短期而言,印度徘徊在 美國所提供的戰略機會與基於戰略自主的考量之間,總是無法即時抓住美 國所提供的戰略機會,原因並非是因為印度缺乏任何戰略意識,而是由於 巨大價值的民族主義身份認同因素發揮了干擾作用,尤其是戰略自主權和 反殖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減弱了體系壓力的制約。

總結而言,本論文主軸在於檢視國家身份認同因素對印度外交政策長 期與深層的影響,從新古典現實主義結合體系結構與單元層次的分析架構 下,抽取出做為中介變數的身份認同因素是如何干擾印度對於體系壓力的 回應,同時提供觀察印度政策選擇的另一種理論途徑。目的在於指出,欲 理解印度外交政策具有的特質,必須輔以「國家身份認同」的干擾變數,

而伴隨後殖民國家身份認同而來的戰略自主,則有助於解釋印度對於「大 國地位」的追求與想望;同時呈現出對美國總是存有不信任感,雙方戰略 夥伴關係難以真正落實;換言之,印度如何評估考量體系所提供的戰略機 會,國家身份認同可以提供吾人觀察重要線索。

再者,目前國內對於印度外交政策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大部分既有 研究資料從歷史研究著手,較少全面性與系統性的分析,做為個案研究的 拓展,本論文從新古典現實主義探討印度外交政策亦是一種新的嘗試,期 盼透過探索印度外交政策的續與變能有助於理解印度的崛起,以及對於國 際體系的轉變是否有任何意涵,進一步深化印度外交政策研究以及強化理 論的應用,拓展對於解釋次級強權外交政策的理論。

第二節 文獻檢閱與理論選取 一、文獻檢閱

(一)以歷史敘述為主的研究著作

可以視為印度同意在戰略上向美國靠攏的標誌。然而,實際上印度對於這份「大禮」卻是多所 遲疑,對印度而言,此事意味著將其政治權利交給不值得信任的帝國主義強權。 Deepa M.

Ollapally, “India’s Evolving National Identity Contestation: What Reactions to the ‘Pivot’ Tell Us,”

The Asan Forum, January 25, 2014,

http://www.theasanforum.org/indias-evolving-national-identity-contestation-what-reactions-to-the-pi vot-tell-u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關於印度崛起的思考,學者 Stephen P. Cohen 在 1979 年《印度:崛起 中的大國?》(India: Emergent Power?)這本著作中就已經表示,印度做為 南亞地區的霸權已是既定事實,將來也將崛起成為亞洲的強國,在美國的 亞洲外交政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冷戰結束後,Cohen 持續對印度的 觀察,出版《印度:成型中強權》(India: Emerging Power)一書,再度檢 視關於「印度是否崛起」的相關論述,以及對美國戰略擘劃的意涵。章節 內容探討了印度對自身的定位與政治菁英的世界觀、塑造印度外交政策的 內外因素、印度發展核武歷程、印美關係,以及崛起中的印度將在亞洲地 區扮演何種角色,時間範圍主要是冷戰時期到 2000 年為主。持否定看法 的論述主要從印度多元的種族、語言和人口壓力出發,認為此種混亂的國 內狀況終將使印度崩解而非崛起;持正面期待者則是主張印度已經克服追 求成長與擴大影響力時所遭遇的障礙,印度正在強化自身的力量,美國也 必須接受此一事實。Cohen 認為上述兩種分別呈現樂觀前景與悲觀發展觀 點的結合,造成了美國對印度矛盾又分歧的看法。17

India as an Emerging Power 這本專書由多篇論文集結而成,專精印度 研究的美國學者分析了印度在尋求成為國際政治中更顯著角色的契機與 阻礙。大部分的作者對於印度所能發揮的國際作用基本上都是持謹慎樂觀 的態度,尤其美國在 911 之後所施行的反恐戰爭有助於印度爭取更廣泛的 國際發言權。儘管如此,印度仍必須努力掃除諸多障礙,例如 Robert M.

Hathaway 指出,美國與印度雙邊關係難以化解,主要癥結在於對於核武擴 散的分歧、中國因素、印度的經濟自由化以及與巴基斯坦的緊張關係。

Stephen Philip Cohen 點出持續爭議的喀什米爾問題仍然是印度崛起的棘手 議題。John W. Garver 探索困擾印度與中國雙邊關係的源頭在於不對稱的 威脅認知。18

學者 C. Raja Mohan 主要想闡明,印度在 1990 年代同時面臨了內外環 境的嚴峻挑戰,使其體認到,唯有提升國家實力才能持續確保在第三世界 的領導地位,外交政策遂從獨立初期的理想主義轉向更符合現實主義,在 自利的原則下更務實的評估國家利益。Mohan 認為印度政策思維的轉型是 因為命運的決定,其著作標題引用公元前 49 年,凱撒決定渡過盧比孔河 前進羅馬的典故,深入描述在蘇聯解體和冷戰結束之後,印度如何摒棄舊

17 Stephen P. Cohen and Richard L. Park, India: Emergent Power? (New York: Crane, Russak, 1979);

Stephen P. Cohen, India: Emerging Power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01); 中 譯本:Stephen P. Cohen 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度:成型中的強權(台北:國防部史政 編譯室,2003 年)。

18 Sumit Ganguly ed., India as an Emerging Power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20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的政策和擁抱全球化和資本主義,印度領導人政策取向的重塑以及多面向 的變化。以 Rajiv Gandhi 總理在 1980 年代中期決定改善印美關係做為開端,

一系列政策轉動包括:從社會主義到資本主義、從政治到經濟的重點、從 第三世界主義到促進自身利益、從反西方到改變對西方國家的疏離態度,

以及從理想主義到實用主義(pragmatism)。標誌性事件則是在 2001 年 911 事件後,總理 Atal Bihari Vajpayee 向美國總統 George W. Bush 表示,印度 將支持美國的戰略政策,提供反恐戰爭充分的政治和後勤支持,以此說明 印度重新審視自身政策和地緣政治方面的影響力。19

中國學者趙干城教授在《印度大國地位與大國外交》中探討印度崛起 的政治意義和外交影響,以印度在不同階段所獲得的國際地位而奉行的外 交政策,特別是對其他大國的政策為焦點,分析印度自獨立以來不斷追求 世界大國地位的行為與政策,以及印度在爭取成為世界大國的過程中,與 外部世界的實際互動,進而歸納出冷戰後的印度將以何種面貌立足於國際 體系中,在這當中對印度實際的國際地位地位又呈現何種意義。換言之,

通過耙梳印度跨越冷戰的政策實踐比較,從而探討印度崛起的歷史根源和 現實意義。20

同樣聚焦探究印度外交政策呈現理想主義或現實主義的爭論,透過對 印度 60 年來外交政策發展歷程的重點回顧,學者 Sumit Ganguly and Manjeet S. Pardesi 指出,國際體系、國內因素以及決策者共同型塑了印度 外交政策的制訂;然而,印度的決策者卻總是無視體系的制約,決意追求 一種相當理想主義傾向的外交政策,造成了印度無法充分準備應對安全上 的威脅,最鮮明的例證是 1962 年中印邊界戰爭的潰敗。1947-1962 年是理 想主義色彩最鮮明的時期,體系制約源於冷戰的形成,此時期美國與蘇聯 對印度在文化、戰略和經濟的連結上是相當有限的,在賈瓦哈拉爾‧尼赫 魯(Jawaharlal Nehru)主張不結盟(nonalignment)之下,印度外交政策 目標是盡最大可能保持獨立自主的狀態,不受大國操控,限制軍事花費以 避免陷入美蘇的紛爭以避開毀損印度維持戰略自主的任何因素。印度也成 為禁止發展核武的擁護者,以及全球去殖民化運動的代言人,致力參與維 和行動解決地區爭端。中印戰爭則成為政策轉變的分水嶺,尼赫魯的繼任 者在保留其精神與外交原則下,開始正視中國威脅,服膺現實主義自助原 則的路徑。由此意味印度這種「不輕易承諾」的徘徊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

19 C. Raja Mohan, Crossing The Rubicon: The Shaping of India’s New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20 趙干城,印度大國地位與大國外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義之間的糾葛有了水落石出的轉變。21

由 15 位作者撰寫而成的學術著作 India’s Foreign Polic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持平概述印度外交政策。分別由體系結構(例如冷戰)、國家(殖

民主義)和個人因素(主要著重尼赫魯思想的影響)三個層次剖析印度與 其他國家的雙邊外交關係,探討的國家包括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

中國、伊朗、以色列、韓國、日本、俄羅斯以及美國。結論認為未來印度 外交政策的分析必須採取更加全面性的途徑,探索其他新興行為者,如巴 西和土耳其對印度崛起的看法,以尋求對亞洲地緣政治發展更深層的理解 與認識。22

David M. Malone 思考有如笨重大象的印度在國際關係場域的重新現 身,是否有可能成為整個 21 世紀的關鍵行為者,以及全球 5 大強國之一。

著作核心旨在探索印度外交政策的主要特點,印度歷史元素如何型塑其在 各個議題領域的態度。本書探討印度象內部和外部安全挑戰,以及國內和 國際經濟因素的作用;深入研究印度與南亞鄰國關係的具體情況,並就中 國、美國、西亞(中東)、東亞、歐洲和俄羅斯、非洲、拉丁美洲,以及 多邊外交等主題進行交叉分析。書中亦涉及印度軟實力以及移民在其政策 中的作用,多元觀察印度外交政策行為的角色和途徑。23

針 對 冷 戰 後 的 印 美 關 係 發 展 , India: Domestic Policies, Foreign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專書核心要義主張,21 世紀 的南亞對於美國外交政策核心利益越來越重要,尤其超過 10 億人口的新 興大國印度是美國不可或缺的潛在夥伴之一,以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 力。另一方面,自 2004 年以來,華盛頓和新德里持續在「共同價值觀」

針 對 冷 戰 後 的 印 美 關 係 發 展 , India: Domestic Policies, Foreign Relations and Cooperati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專書核心要義主張,21 世紀 的南亞對於美國外交政策核心利益越來越重要,尤其超過 10 億人口的新 興大國印度是美國不可或缺的潛在夥伴之一,以抗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 力。另一方面,自 2004 年以來,華盛頓和新德里持續在「共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