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印度「大國地位」之想望與建構

第五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力,由此可以理解為何受到外界高度關注。於 1970 和 1980 年代,外界專 注於印度青睞哪一種核武「選項」(options)的發展,並關切印度是否會不 斷尋求行使落實核武研發。1990 年後,注意力轉向印度的崛起,自 1998 年印度決定成為一個公開的核武試爆國,掀起學術界進一步對印度核武歷 史和走向突破的研究浪潮。這不僅是對中國和巴基斯坦不斷增長的核武威 脅的回應與反制;亦給予印度科學家契機,壓制政治領袖更迅速地走向解 開長期束縛與研發技術功能的限制,卻也使得印度的決定違背了禁止核武 擴散的國際規範。263

印度尋求擁有核武國家地位表明印度對世界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不同 於 1974 年第一次核試驗強調和平性質,印度在 20 世紀 90 年代專注於《禁 止核武擴散條約》和《全面禁止核武試爆條約》的不平等性質與制度化的 歧視。此外,1998 年印度人民黨上台,一心想追求更多的實力,是不公平 的世界核武秩序影響印度追求核武,而非安全問題,尤其曾經淪為殖民地 的歷史更深切的解釋了印度一路走來令人費解的行為。264

強烈的大國心態和其他國家對印度的抱負為表達充分的尊重,導致印 度對冷戰後的國際秩序的不滿與對國際建志的批判態度,認為國際社會剝 奪其發展核武的權利,在其戰略思維中,擁有核武與確立大國地位兩間之 間是劃上等號的,核武議題不只是目的,更是一種有助於印度實現自身政 治經濟與外交目標的手段,一國是否擁有核武決定一國的實力,進而決定 其對國際情勢的發言權和影響力,甚至受尊重的程度。

第五節 小結

本章剖析單元層次的印度國家特質意涵,耙梳國家身份認同的組成元 素如何交織出印度的大國抱負,以及由此延伸而來的「戰略自主性」政策 實踐,展現了不同時期印度「大國」形象塑造的轉換與「大國地位」的目 標。印度將「成為大國」和「大國地位」做為一種戰略目標並非是在 1990

263 Andrew B. Kennedy, “India’s Nuclear Odyssey: Implicit Umbrellas, Diplomatic Disappointments, and the Bomb,”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6, No. 2 (2011), pp. 120-121.《奧德賽》(The Odyssey)

史詩主要講述在歷經十年的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後,取得戰爭勝利的伊薩卡島(Ithaca)

國王奧德修斯(Odysseus)歷經劫難、冒險、充滿詛咒與不幸的的返鄉過程。

264 Manjari Miller, Wronged by Empire: Post-Imperial Ideology and Foreign Policy in India and China, op. cit., pp. 82-1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年代進行經濟改革後才產生的,而是早在脫離殖民統治,以尼赫魯為代表 的印度政治菁英早已認定印度在世界事務中將扮演重要角色,在這個意義 上,「大國地位」的意涵不是僅以實際物質能力做為衡量,而是著重在政 治意義上的象徵,由此導致與其國力地位完全不相稱的政策產出,形成印 度在國力弱時想當大國,國力漸強時更想當大國,對於「大國」的內涵與 定位是跳脫傳統權力衡量的認知。

印度以古老文明之姿重新崛起,透過共享歷史和多元民主制度將多元 化的社會特質團結一致。265種姓階層、信仰、語言、文化和習俗的差異,

使獨立後的印度民族主義在國家認同的建構上,無法以傳統的分類方式,

將語言做為凝聚國家整體認同的指標。國家身份認同建構的基礎反而是來 自反殖民主義的精神之上,更精確的說明,印度成為「大國」的障礙除了 客觀實力上的不足,更關鍵因素在於多元的社會無法凝聚。尤其印度內部 政治在冷戰後陷入混亂狀態,單一政黨不再容易單獨取得執政權,印度必 須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以殖民統治的共同經驗構築國家認 同,倡議「大國地位」做為團結印度的方式,型塑領土主權與精神上一致 的「一個印度」(One India)。

成為大國的意識已成為大多數政治菁英與社會的政治價值觀、國民精 神與國家意志,儘管政黨之間意識形態各異,「印度註定成為偉大國家」

之大國思想卻是印度外交決策者中廣泛的共識與一致目標,自獨立以來一 再強化核心價值並擴展到實際政治、經濟與軍事政策實踐,大國精神恆常 未變。首要目標除了致力於使南亞地區國家和區域外的大國接受印度在南 亞的主導地位,相關國家的外交政策必須考慮到印度的利益和地位,在參 與國際議題上要求其他國家必須將印度視為重要的國家看待,或至少對印 度十分重視的問題上不要與印度發生衝突。

整體而言,印度從人口、國土面積和歷史文化而言的確是一個大國,

然而國力的薄弱使這些先天條件並未有效轉化為國際影響力。換言之,若 只以世界古老文明和龐大人口這兩項條件並不足以讓世界承認其大國地 位,再者,印度經濟處於落後狀態,並未融入西方的自由經濟體系,相對 而言是一個封閉的經濟體。不過隨著經濟改革的見效,政治經濟力量的提 升以及國內政治相對穩定,成為冷戰後催動「大國地位」追求的主要因素。

亦即普世價值等抽象概念的比重降低,轉為以更實際的方式參與國際議題

265 Shashi Tharoo, “Indian Identity is Forged in Diversity: Every One of Us is In a Minority,” The Guardian, August 15, 2007,

http://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07/aug/15/comment.indi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的討論,逐步往崛起大國之路邁進【表 3-7】。如今印度給予人貧窮落後的 刻板印象也逐漸被新的形象所取代,外界對印度也開始有更精確的看法,

印度的大國抱負與實際能力之間的落差,或者言詞和實際作為上的落差也 正在慢慢靠近中。

【表 3-7】 印度大國形象建構進程 時間分段 大國內涵/形象 大國進程 兩極體系

(國力弱)

理想道德象徵的大國 不結盟運動→支持多邊機制

單極體系

(國力漸增)

軍事/核武大國 公開核武試爆

一超多強體系

(國力穩定發展)

崛起中的大國 爭取具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彙整。

另一方面,若說國際體系的規則由已得到其他國家認可的大國所制訂,

對於新興崛起國家追求「大國地位」構成阻礙,則將促使新興國家必須以 各種符合其國家利益的方式取得「大國地位」的認可。發展核武成為印度 爭取「大國地位」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另一方面,即便印度長久以來在聯 合國維和行動中有諸多貢獻,然而聯合國畢竟是現實政治的舞台,印度的 國家利益仍有受到侵害的風險,諸如喀什米爾爭議或中印邊界衝突,唯有 積極爭取常任理事國席位,在關鍵時刻印度可以靠自己動用否決權,印度 的安全才能獲得保障,其大國地位也可得到保障與認可。266

核武議題呈現雙面刃的結果,為印度「大國地位」取得基本的物質條 件,對於後續爭取常任理事國席位增添合法性與正當性;另一方面卻必須 承受來自聯合國的嚴厲批評,換言之,印度由呼籲各國放棄核武到自行研 發,容易招致外界批評印度善變的立場,然究其實,印度深層意涵在於表 達一個訴求,亦即所有全球性的議題或政策的討論都應該是非歧視性的。

266 李思嫺,「冷戰後印度『大國地位』的想望:一種幻想、迷思與現實的建構」,前引書,頁 9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7

第四章 印度的亞太戰略:冷戰後大國外交關係的實踐

本章主要闡述冷戰後印度如何落實大國外交政策,以達成「走出南亞」

和「連結亞太」的政策目標,行文安排涉及關於「印度崛起」的討論,以 及印度同心圓外交關係的特色;其次,著力印度亞太政策的擘劃與特色;

進而描繪印度與主要大國的互動,包括印美關係的修補以及印日關係的重 新聯繫與強化。

大國外交由「大國地位」延伸而來,繼「大國地位」三部曲之後,印 度對外政策另一突破即是擴展「東向政策」。學者 Radha Kumar 甚至定調

「東向政策」是轉向符合現實主義路徑的基石,有別於過去印度外交政策 所顯現的規範性特徵、抽象並且偏離現實政治,在在表明經濟增長、強化 海軍能力以及確保和平與穩定的地區態勢是印度目前對外行為的主要目 標。267印度在國際體系中相對權力有所提升,亦是鼓勵其推動更全面外交 政策的強力後盾,範圍由印度洋南亞延伸至亞太地區,尤其是與美國、日 本的戰略合作關係,一方面是為因應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印 度「大國地位」的外交政策也需要美國與日本的支持。

隨著中國自 2000 年代中期以來在亞太和印度洋地區不斷增長的影響 力,印度亦積極推動雙邊國防關係的合作,相關政策可概括為兩種形式的 安全合作:一是傳統軍事裝備和硬體設備的防務合作;另一種則是以海軍 為基礎的軍事合作關係。268印度對亞洲戰略環境的重新認知,使其意識到 美國在全球戰略部署的優勢地位不太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減弱,同時對印 度的安全將產生正面的效應,269開啟 2000 年後印度與美國廣泛的接觸交 往。

換言之,冷戰過往使印度與美國各自存有對彼此負面的觀感,是一種 長時期令雙方感到挫折的交往關係。因此,美印關係的修補是冷戰後印度 大國外交最顯著的進展,兩國由「疏遠的民主國家」走向號稱具有共享民 主價值觀和安全利益的「天然盟友」,無論是在經濟、政治和軍事關係皆 有令人期待的發展,美國甚至公開支持印度謀求「大國地位」,視印度為

267 Radha Kumar, “India as a Foreign Policy Actor-Normative Redux,” 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 (CEPS), No. 285 (2008), p. 1

268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India’s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Expanding Roles and Influence in the Region and Beyond,” op. cit., p. 27.

269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ment of National Security,” Report of the Group of Ministers on National Security, p. 7.

http://www.vifindia.org/sites/default/files/GoM%20Report%20on%20National%20Security.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