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以調查法為主,調查法之主要研究工具為問卷,而問卷內容之編 製需在調查實施前定案,且問卷的問題或題目常需符合委託機關的「期望」或受到研究 者本身之意識型態干擾,而產生「未審先判」的偏誤,故研究者在編製問卷時盡量避免 自身的預設立場或先入為主之觀念,並採用多方訪談觀點進行題目之編撰。 

 

二、 研究對象 

依據教育部統計年報(教育部統計處,2012),101 學年度全國藝術與人文領域之 任教教師,國小(含國、公、私立)共有4,550 位、國中(含國、公、私立)美術、音 樂與表演藝術共3,189 人,其中美術專任教師占 1,406 位,而高中(含國、公、私立)美 術專任共659 人,如此估算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母群體為 6,770 人。考量研究者本身經 費、人力的限制,無法實施全面普查,故採用分層比例隨機抽樣進行調查,調查法因牽 涉到研究母群與樣本的選擇,所得之結果僅能藉由樣本資料來推論母群,研究者必須採 用最符合抽樣理論之抽樣方法,將其中產生之誤差降至最低,相關研究方法將留待第三 章進一步詳細說明。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中有以下關鍵名詞需加以定義解釋,分別為:數位典藏、臺灣中小學視覺藝 術教師以及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現況、數位典藏資 源融入藝術教學意義以及未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可能原因,使本研究所提及

之主要名詞之意涵更為明確,茲將各名詞之定義界定說明之。 

 

一、 數位典藏 

數位典藏自從1990 年代美國推動美國記憶(American Memory)數位典藏計畫以來,

即因其具有不受時空限制、提供多媒體館藏及館藏資訊經過組織整理與分析等特質,使 其成為數位學習的新場域,亦即數位典藏是數位學習素材的主要來源之一。藍文欽認為,

數位典藏是將文化資源(如圖書文獻、檔案文件、器物、書畫、圖像、影音資料、標本、

考古文物等)有系統的數位化,以提升文化資源的保存、利用、教育、研究與加值創新。

綜合以上,數位典藏主要是利用電腦多媒體技術,將各項文化素材或文史資料加以數位 化,同時結合資料庫串連,將數位化後的素材放置在網路上,提供使用者查詢及欣賞或 作為教材(張嘉彬, 2006)。於本研究中,數位典藏所指之相關資源為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 國家型科技計畫所提供的相關網站。

二、 臺灣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 

本研究中所指臺灣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係指臺灣地區高中(含)以下之藝術教師。

我國高級中學階段依科目分為美術、音樂、表演藝術與藝術生活;國民中學階段則分為 美術、音樂與表演藝術;因國民小學之教師多採包班制,較難區分其任教科目,是故本 研究以曾任教過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高級中學與國民中學階段則以 美術科教師為本研究之調查對象。 

三、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之概念是從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而來,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意指將資

訊科技融入於課程、教材或教學中,使其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或學習工具。一般教 師較常使用的三種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模式,分別為電腦簡報的展示、電腦輔助教學軟體 的運用與網際網路資源的使用(張國恩, 1999)。而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較偏於網際網路 資源的使用,主要是教師可將數位典藏資源視為大型教材庫,透過將資源擷取整合至教 案的方式,協助其安排教學活動。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之方式相當多元,亦有許多相 關研究進行歸納,建議教師在實施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時,亦可搭配使用不同的教學

策略進行課程的設計,以達成多元化學習的目標。李堅萍曾歸結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特別迥異於其他領域的課程特質:大量影像資料的需求、多媒體的教材呈現都是藝術教 育本身的特質,剛好符合資訊科技的特性(李堅萍, 2004)。本研究中所提到數位典藏融入 教學特指藝術領域的教學,其他領域則不在本研究所考量之範圍。 

四、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現況 

本研究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現況界定為中小學視覺藝術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資源 融入藝術教學之情況,包含教學前教材的蒐集、設計與編排,教學中使用的教學策略與 使用時機,以及教學後的評量工具部分,簡言之包含教材來源、教學策略、使用時機與 評量工具四個主要部分,現況所設定的題項適合曾經運用過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教 師填答,故能反映教師對於數位典藏資源使用過後的意見與習慣,如在此部分得分較高,

表示該名教師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現況認同度越高,換言之,該名教師對於數位 典藏資源融入教學的使用程度也越高,反之則越低。 

五、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意義 

本研究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意義界定為,數位典藏資源各方面特性對於藝術教 學的意義,此部分題項所測得的是教師對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意義的認同程度,

包含數位典藏與藝術學科本質的關係、與藝術學科的價值、融入藝術教學的成效以及教 師個人角色。此部分包含教師個人對於數位典藏的特性是否適合應用在藝術教學的認同 程度,如得分越高,則表示教師越認同數位典藏資源應用於藝術教學的價值,反之則越 低。 

六、 未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可能原因 

本研究蒐集相關文獻與初步訪談的資料後,將未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的 可能原因歸納為以下三點,分別為網站適用性、政策支援以及個人能力,教師可能因為 不同的空間背景,對於某些未運用原因有高度的認同,表示該原因可能是其在運用數位 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時所遇到之主要困難,故得分越高,表示此題項對於教師而言,認同 其困難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