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之因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影響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之因素

影響教師運用科技的因素相當複雜,為便於分析,本研究採用A.Ertmer (1999)所提 出之架構,將這些因素分為外在與內在兩大類,並進一步說明兩者之間的交互關係對教 師運用科技的影響,並逐漸聚焦於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 

壹、 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 

劉世雄(2011)指出,影響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於教學活動的因素很多,已有多數文獻 提出影響因素(Cuban,1993;Ertmer,1999;Ertmer,2005;Hermans,Yondeur,Van

Braak,&Valcke,2008),Ertmer(1999)則將影響因素區分為內部因素(Internal factors)與外部 因素(external factors),內部因素則指教師教學風格、態度與信念等內在特質

(Eteokleous,2008),而外部因素包含教師技能、訓練和資訊設備等外部資源。何榮桂則認 為教師在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要考慮下列因素,Why、Who、When、Where、What、

How(何榮桂, 2002)。

1. Why:為什麼要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2. Who: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者與對象是誰? 

3. When:何時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4. Where:在何處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環境與硬體設備的配合是否妥當?

5. What:哪一類型的教材適合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或是哪些領域或單元適 合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策略?

6. How:如何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師是否能統整自身的經驗與專業,使得 資訊科技能完整且順利融入教學中?

本研究乃蒐集並檢視相關文獻,據以確認影響教師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因素,特別 是針對教師個人心理層面的資訊素養與教學信念進行深入探討,進而彙整出概念性架構,

以說明不同因素之間的密切關係與交互影響。

一、外在因素(external)

Ertmer(1999)把阻礙資訊融科技入教學的第一類因素稱為外在因素(external)或是組 織因素,指的是教師本身以外的因素。例如:沒有足夠的電腦設備可供使用,沒有足夠 時間讓教師進行教學規劃,沒有完整的電腦訓練技術以及缺乏行政支援等。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2010)的調查報告,台灣地區都會人口約有八成的人口曾使用網 路,高於偏鄉地區的六成三,即使近五年來偏鄉地區的上網人口有些許成長,但於2010 年時仍有15%的差距,而與山地原住民鄉鎮家戶的連網率落差更達 26.3%,因此,偏鄉 地區的家戶資訊環境仍需持續改善,而該報告也提出加強資訊在生活與工作上之應用,

以提升網路公民行為能力亦是未來尚待努力的目標。資訊環境設備是實施資訊科技融入 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之一,城鄉差距所造成的資源不均等便反映在資訊設備等物質 條件上,事實上,在推動資訊科技應用的早期階段大多致力於排除這種具體的障礙,如 不先排除這些可客觀衡量的障礙,將會導致教師在應用科技時有極大的壓力與挫折感。

(劉世雄, 2011)

解決硬體設備部分的障礙之後,便是軟體的內容需要統整與建立系統化資料庫,王 全世 (2001)提到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時,因相關教材不易獲得,只好採取自行編製,

耗費教師許多時間與精神,且自編教材無法完全配合教學內容與進度,因此數位典藏資 源資料庫的建立,可大幅提升教師在查詢資料與資源時的方便性與可用性。

曾藝美 (2011)曾提出,由於主流社會價值觀及升學主義文化的影響,相較於其他科 目,視覺藝術教育為眾科目中的弱勢,成為學科中的邊陲科目,國中階段的視覺藝術教 育有下列幾點困難之處,領域授課時數的不足、教師授課時數偏多,藝術學習內容偏重 技巧訓練、缺乏適合且完整的教材、家長觀念與學生學習態度的偏差、藝術與科技互動 的缺乏、資源設備的缺乏、配課、借課與材料包的使用皆是目前影響藝術與人文領域教 師教學的因素

其中可發現,授課時數與教材的缺乏、藝術與科技互動、資源設備的不足占了影響 國中藝術人文領域教師教學因素的大部分,而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除了備課時間 必須充足之外,資源設備的完善與配合亦是促進教師使用意願的關鍵外在因素。另外行 政支援與領導者的作風也會影響教師科技融入教學的狀況,Strudler &Wetzel(1999)的研

究則發現機構的領導者扮演著重要角色。領導者若能以身作則,建立科技融入的願景與 目標,以及持續的投入與承諾,往往會獲得經費補助,而有助於資訊教育的推動。

外在因素在交互作用下對教師運用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的意願產生相當複雜的影響,

但Ertmer(1999)認為外在因素所造成的障礙是相當具體且可以被客觀衡量的,也較容易 被排除,只要政府相關單位編列預算、規劃相關政策便可迎刃而解,但科技並非是「教 師中立」,教師的信念系統會對科技應用產生影響,研究顯示教師的教學觀往往限制了科 技在班級內的應用。這就是Ertmer 所稱的第二類障礙,亦即內在因素(internal)或個人因 素。

二、內在因素(internal)

Ertmer(1999)認為內在因素或個人因素的障礙基本上與教師信念有關,包括教學措 施、班級文化、學習目標、組織型態、師生角色、教學信念、電腦信念、班級管理措施、

以及不願意接受改變等。這種障礙是無形的,不易察覺、不易客觀衡量,而且可能是根 深蒂固,不容易改變。要達成有效的科技融入教學,教師的角色將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

而是學習的示範者、指導者、教練甚至是資源提供者;而學生的角色將不再只是被動的 接受者,而是知識的探究者與建構者,如此角色的轉換與異於傳統的教室文化,在在都 衝擊著教師既有的教學信念與價值觀,進一步阻礙教師有效地應用科技。

為了解教師如何運用資訊科技的設備與資源來促進教學,教育部於98 年進行「國 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素養自評系統實施計畫」,其中所開發的「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科 技素養自評系統」是一個線上問卷系統與資料庫,可供國民中小學教師自行評量並檢視 自己的資訊科技素養。該自評系統的內容,除了包含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素養及相 關因素外,還包括教師對運用網路資源輔助教學的了解。該自評系統於98 年三月至五月 進行普查,調查對象為全國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包括正式教師與代理代課三個月以上 之教師,但不包括兼課、實習與短期代課等教師。 

調查結果經因素分析後得到六個資訊融入教學向度:「教材準備及資料蒐集」、「教 材製作及硬體問題解決」、「規劃、教學與評量」、「專業成長與自我學習」、「教導資訊倫 理及安全知識」、「注重健康、安全與公平」。整體表現上教師在「教材準備及資料蒐集」、

「專業成長與自我學習」、「教導資訊倫理及安全知識」的表現較高且水準較齊;「教材製 作及硬體問題解決」的表現較低,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除了「教材準備及資料蒐集」之外,

在其他向度國中教師的表現都明顯低於國小教師。 

整體而言,國中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比例較低,表示資訊融入教學在國中教師的應 用上存在較多問題。升學壓力應扮演關鍵的影響因素。研究成果並指出,教師個人信念 和環境支持度(主要指行政與同儕支持度)對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的應用有顯著的影響。 

事實上,數位典藏融入教學應該是呈現雙向互動的方式,才能掌握科技融入教學的 內涵,而不是只有單向的傳輸,停留在文書處理的階段。而張雅芳(2003)表示,79%的教 師對於自己在使用科技融入教學的能力,已有相當的信心。由此可見大多數的教師在面 臨科技融入教學的時代皆呈現正向且有信心的態度。

 

貳、 教師運用科技融入教學之層級理論架構 

教師運用科技除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之外,最重要的是受到其內在因素影響而決定 使用科技融入教學之程度,而要如何將教師運用科技融入教學的行為加以量化以便作為 研究的評判標準?

Moersch(1995)表示教師個人對於資訊科技的觀點,會在融入教學中形成不同的教 學策略和結果,所以依據教師運用的情形來分類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中的層級,而 層級的轉換是透過觀察明顯的行為來分辨,再從自我效能的理論來看,Moersch 認為提 升融入教學關注階層的最好方法,就是讓教師從低階層的融入方式開始進行教學,在這 樣的情況下,教師將增加自信並能掌握與選擇有效的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法。

Hall 與 Loucks(1977)曾針對創新推廣的過程中教師行為上的變化,提出「使用層級」

的概念(Level of Use,簡稱 LoU),總計八個層級:未使用、定向、準備、機械地使用、

例行化、精緻、統整及更新等。Dwyer、Ringstaff 和 Sandholz(1991)從 1986 到 1989 針對 五所公立學校進行的行為觀察發現,處於科技富饒的教室環境,教師使用科技的行為會 逐漸轉變,歷經以下階段,分別為:

1. 進入(entry):裝置資訊科技設備以改善教室環境。

2. 採納(adoption):教師使用資訊科技以支援傳統教學。

3. 適應(adaptation):傳統教學仍佔大部分,但有 30%至 40%的教學時間提供學生 使用電腦,學生較會主動參與學習。

4. 熟練(appropriation):教師精通電腦技能,並實驗性地融入教學中以產生新的教 學策略,使學生高度參與教學活動,並與教師協同創作,教師角色明顯轉變,

新的教學型態產生。

5. 創造(invention):教師已能將資訊科技靈活運用於教學中。(林羿妏, 2008) 不論是行為觀察、焦點訪談或分支訪談均需耗費大量時間,而無法於短時間內蒐集 大範圍的資料,於是Moersch(1995)根據 Hall(1977)等人的概念架構,發展「資訊科技使 用層級」量表(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簡稱 LoTi),從 0 到 6 分為七個等級,包 含未用、覺察、探索、注入、整合、擴展和精進,各層級之內涵如下表所示,每位教師 依其運用資訊科技的情形計算出不同層級的強度,得分越高表示在該層級越能落實,而

5. 創造(invention):教師已能將資訊科技靈活運用於教學中。(林羿妏, 2008) 不論是行為觀察、焦點訪談或分支訪談均需耗費大量時間,而無法於短時間內蒐集 大範圍的資料,於是Moersch(1995)根據 Hall(1977)等人的概念架構,發展「資訊科技使 用層級」量表(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簡稱 LoTi),從 0 到 6 分為七個等級,包 含未用、覺察、探索、注入、整合、擴展和精進,各層級之內涵如下表所示,每位教師 依其運用資訊科技的情形計算出不同層級的強度,得分越高表示在該層級越能落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