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茲將本研究中所提到的重要名詞分別定義如下:

壹、正向行為支持計畫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plan)係指運用功能評量方式,透過對 行為本身的充分了解,因應行為問題發生之情境與功能,調整或改變現有的環境與支持 策略,而採用個別化、正常化、教育、尊重和預防的處理原則,強調以團隊合作的方式 來發展和執行正向行為支持計畫,以探討該計畫的介入對個案行為問題與替代行為學習 之影響,而最後達到的目標不僅減少行為問題,更重要的是增進個體溝通、社會和自我 控制等能力,正向人際關係的擴展,活動參與量和質的提升,以及處理小組成員溝通合 作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進展等(林惠芬,2008;鈕文英,2009)。

本研究所指的正向行為支持計畫,係指研究者根據功能評量的結果,運用前事控制 策略、行為訓練策略、生態環境改善策略、與後果處理策略,協助研究對象發展合適的 正向行為以取代其行為問題。

貳、國小重度自閉症學生

根據教育部所公佈的「身心障礙學生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2)第十二條 規定:本法第三條第二款第十款所稱自閉症,指因神精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 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造成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鑑 定標準如下:

一、顯著口語、非口語之溝通困難者。

二、顯著社會互動困難者。

三、表現固定而有限之行為模式及興趣者。

本研究所稱之國小重度自閉症學生,是指經公、私立醫院診斷確定,且領有重度自 閉症身心障礙手冊,目前就讀桃園縣某國小特教班六年級之一名學生。

6

參、 功能性評量

鈕文英(2001)認為任何行為問題都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和存在的價值,如果僅僅 在行為的表面做處理,那只是隔靴搔癢,而功能性評量的重點即在檢視行為問題發生的 當時,有哪些立即的因素引發該行為問題的產生,也要檢視該行為問題背後的各種因 素,藉以找出行為問題的複雜原因和行為背後的立即功能,作為謀求因應處理策略的根 據。本研究所指功能性評量即是藉由訪談相關人士及直接觀察法以收集有關資料,藉以 了解研究對象行為問題的功能與動機,再據此擬定後續的正向行為支持計畫。

肆、行為問題

施顯烇(1995)認為經常性和持續性的妨礙學習活動、擾亂家庭或是社會安寧及秩 序之個人行為,造成本身或他人身體上的傷害或是財務上的損失,皆可稱之為行為問題。

Meyer 與 Evans(1989)將身心障礙者的行為問題分為固著行為、自傷行為、攻擊行為、

不適當的社會行為、特殊情緒困擾、身體調節異常六類。鈕文英(2009)提出,在認定 行為問題時,須考慮個體和生態環境兩方面,即個體本身、行為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個 體所屬文化和重要他人對此行為的看法、行為的適當性和嚴重性;而處理人員可以從「行 為後果」和「時間性」,檢視行為問題的嚴重性,作為選擇優先介入之目標行為的標準。

本研究所指研究對象的行為問題,是指研究者透過觀察和訪談相關人士後,整理出 研究對象的行為問題,並請相關教師及家長根據行為問題的優先順序,選擇最急需改善 的行為問題,主要為尖叫哭喊行為、奪取物品行為、發出怪聲行為,以下具體描述之:

一、尖叫哭喊行為:一生氣就用大聲尖叫、大聲哭喊的方式去表達。

二、奪取物品行為:對於想要的東西沒有立即拿到,會克制不住想奪取或拿走。

三、發出怪聲行為:發出無意義的怪聲干擾教室秩序。

7

伍、正向行為

正向行為係指採用適當的行為處理策略,訓練合宜的行為來取代行為問題,讓學生 有學習的依據,以預防行為問題的發生(鈕文英,2001;施顯烇,1995)。

在本研究中所指的正向行為是依據研究對象的行為問題發展出三種合宜的替代行 為,茲說明如下:

一、深呼吸數數 10 次:教師教導研究對象情緒表達的技巧訓練,只要一生氣時就使用 深呼吸數數 10 次的方式替代瞬間尖叫哭喊的行為問題,藉以緩和生氣的情緒。

二、口語表達需求:教師教導研究對象容忍和輪流等待的技巧訓練,請研究對象對於想 要的東西,能使用口語來表達需求,忍住直接奪取的行為。

三、摀嘴巴提醒安靜:教師請研究對象要遵守上課要安靜的規則,並在每次發出怪聲時,

做出摀嘴巴提醒自己要安靜的動作,不要干擾到他人。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