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名詞主要有三項:唐氏症學生、圖卡兌換溝通 系統訓練方案、自發性溝通行為,以下依序說明。

壹、 唐氏症學生(Syudent with Down’s Syndrome)

唐氏症是一種因為染色體異常所引起的遺傳性症候群,染色體是人 體內遺傳基因的基本單位,在正常人細胞中染色體都是成雙成對的,共 有 23 對(即 46 個)染色體,而唐氏症患者則有 47 個染色體。約有 95%

的唐氏症患者是在細胞受精前、進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發生錯誤,

造成細胞內染色體不分離的現象,導致第 21 對染色體有三條的結 果(Schwartz, 2009)。Roberts、Chapman 與 Warren(2008)指出,唐 氏症是人類遺傳疾病中最早被定義的先天性遺傳病症,由於唐氏症 是一種症候群,患者在臨床上會顯現出特定的表徵,例如:通常具有特 殊的體型和臉型五官、發展遲緩、智能障礙、溝通發展遲緩等方面的臨 床症狀。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係指就讀南部某特殊教育學校高職部二年級與三 年級,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且其手冊或證明之障礙類別 為染色體異常或伴隨其他障礙的重度智能障礙唐氏症學生。

貳、圖卡兌換溝通訓練方案(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圖卡兌換溝通系統(簡稱PECS)是由Bondy和Frost在1994年所發表 的一套完整訓練方案,其內涵是以應用行為分析理論為基礎,使用圖卡 作為溝通媒介,內含階段性訓練與目標,經常被使用於教室與家庭的自 然情境之例行活動中,用以教導缺乏口語能力的兒童提出自發性要求及 描述其所觀察到的事物(Sulzer-Azaroff, Hoffman, Horton, Bondy, & Frost,

Communication);(2)階段二:距離與堅持(Distance and Persistence);

(3)階段三:圖卡區辨(Picture Discrimination);(4)階段四:句型結 構(Sentence Structure);(5)階段五:反應性語言訓練(Responding to

“What do you want?”);(6)階段六:自發性反應訓練(Commenting)。

本研究之自變項即為Bondy和Frost於2002年出版之PECS訓練手冊內 載的六個訓練階段。

參、自發性溝通行為(Spontaneous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一般而言,溝通常被定義為訊息的交換過程、意見的表達與接收過 程、情意的交流過程,或是思想的聯繫過程等,完整的溝通係由傳送訊 息者發出溝通的訊息,而接收訊息者亦需有所回應(錡寶香,2009)。

根據 Montgomery(1986)的看法,溝通行為可以分為兩種:(1)主動 性(initiation):主動性溝通行為通常是指個體自動產生的溝通行為,是 一種自發性行為;(2)反應性(response):反應性溝通行為係指在被 期待回答的情形下,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溝通行為。Downing 則是將溝通 行為分為接受性技能(receptive skills)與表達性技能(expressive skills),

接受性技能係為任何足以顯示個體瞭解他人訊息的行為,而表達性技能 則指運用各種溝通形式以傳遞思想和表達需求的行為,例如:臉部表情、

手勢、聲音和實物(曾進興譯,2002)。

本研究之依變項為自發性溝通行為,係指研究對象在沒有任何口 語、手勢或肢體動作等的協助及提示下,主動利用圖卡溝通以達成 PECS 訓練方案中第一到第六個階段的訓練目標行為,或是自發性地開展溝通 的行為。具體而言,自發性溝通行為在本研究中係指在六個訓練階段溝 通行為進步情形監控表(Monitoring Progress Worksheets, 簡稱 MPW)上 之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