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此節針對本研究提到的「服務學習方案」、「安全教育」及「社團活動」做解 釋。

一、 服務學習方案(Service-Learning)

服務學習被定義為一種經驗教育的模式,在透過有計畫的安排服務活動和結 構性的反思過程之下,以達到被服務者的目標需求,同時促進服務者的學習發 展,此模式強調反思及互惠(Jacoby,1996:5;黃玉,2001:22-23) 。

而成功的服務學習方案推動與實施的歷程,Fertman、White 與 White(1996) 主張應包含四個階段:準備、服務、反思、慶賀。

本研究中研究者在國小低年級社團課中實施服務學習方案,以安全教育為主 題,讓學生透過觀察校園中的安全問題,擬定服務計畫,並實際以繪製海報及拍 影片等方式做宣導服務其他學童,再將安全知能應用於居家環境,最後與其他服 務學習方案的團體一同進行成果發表。研究者將準備、服務及反思三個階段循環 三次,以期在研究者方面能不斷修正、調整,而學生方面能深化服務學習的意涵,

最後進入慶賀階段,作為整個方案的成果發表。

二、 社團活動 (school social club activities)

學校的社團活動隨著教育改革帶來的課程發展與調整,在不同的年代可能有 著相異的內容。以現行臺北市教育局所訂定臺北市國民小學課外社團作業要點所 指的學生社團活動則是為擴大學生學習領域,長期培養學生多元能力與興趣,並 發展學校特色,由各校安排規劃之課外學習團體(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7)。

本研究中研究者以所任職之學校經公開招生方式,將對象條件設定為低年級 學童,其餘限制如性別、成績或家庭背景等均不考量,開立課外社團。社團名稱 為愛心服務社,成員 11 人(男生 7 人,女生 4 人)。社團為期一學期,共 21 堂課,

課程中以「安全教育服務學習」為主題,設計符合低年級身心特質與先備經驗之 活動,例如:藉桌上遊戲體驗團隊合作、實地巡查校園中不安全的角落、繪本欣 賞以引導師生討論安全的責任…等,以達到提升學生安全知能與深化服務學習的 目的。

三、 安全教育 (safety education)

王連生(1994)指出安全教育為維護生命安全的措施及防範意外事故的教 育,並可涵蓋因心理缺乏而危及生命安全的心理指導。學校若能落實安全教育,

且國人能在生活中實踐,則能減少許多意外事故的發生(洪秀珠,2015)。因此為 能奠定校園幸福安全的基礎,教育部編訂《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規 範行政人員及教師對學校可能引發意外發生之人、事、時、 地、物,能夠定期 加以檢視以預作防範,並對發生意外事件後,能夠立即正確有效處置,使損傷減 至最低,且對發生意外之原因能立即加以檢討及改善,以達安全百分之百,藉以 確保教育品質 (教育部,2015)。

本研究依文獻及研究中校園護理中心資料統計分析結果,將安全教育中的事 故傷害聚焦在學生最常活動的場域–教室、遊樂場及居家環境,發展出三大服務 行動(海報宣傳、影片宣導及經驗漫畫分享)。欲教導學生認識正確的知識及判別 危險情境,實踐生活環境中的自我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