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服務學習的理論概念

服務學習方案或課程,讓學生從實際生活問題,有意識的結合社區參與進行 的學習活動。本節依照服務學習的定義、服務學習的特質和功能、服務學習類型 及服務學習實施流程分別探討,說明如下:

一、 服務學習的定義

學者對於服務學習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依據《教育部及國民學前教育署國民 中小學服務學習教師手冊第二版》中的整理,「服務-學習」一詞(Service-Learning) 於 1967 年由南方教育委員會 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al Board(SREB)首先提 出;而 1999 年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界定服務-學習是以課程為基礎的社區服 務,並必須包括以下: (一) 配合學科或課程而安排 (二) 清楚的學習目標 (三) 持續探討社區的需要 (四) 定期的反思活動;臺灣直至 2007 年教育部函頒「大 專院校服務學習方案」鼓勵學校成立服務-學習推動單位,並至 2011 年始正式實 施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計畫,以課程為基礎進行發展與推廣 (教育部及國民學前 教育署,2016)。

本文參考國內外文獻對服務學習的概念,說明如下:

(一) 服務學習被視作經驗式的學習

在 Kolb(1984)的經驗學習理論(experience learning theory)提及當學生藉由實 際接觸、參與時獲得經驗與感受,並透過反思將學習內容與自身經驗做融合,從

歷程中產生自我成長,最後將所學應用到未來生活之中。

(二) 服務學習是「服務」與「學習」並重

Quezada 和 Christopherson(2005)認為服務學習將學習的場所從校園推展至社 區,藉由實地服務將學校內外的情境串聯,並使得學生及服務對象皆獲得學習成 長與發展。

(三) 「反思」連接著服務與學習的價值

Sigmon(1996)強調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當中的「-」連結號(hyphen)

極其重要,它代表著服務和學習之間共生的關係,包括實踐反思和互惠的基本內 容。透過反思將服務經驗、學習與學生舊經驗串連起來,融合出新的意義,獲得 自我成長(尹美琪,2002;郭瑤萍,2018)。

服務學習是一種經驗教育的教與學之方法,由教學者系統性的設計課程,帶 領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社區服務,透過反思與團體合作的方式,達到自我成長及促 進公民責任的目的,使學習者和社區彼此互惠增能(劉淑惠,2010;林杏蓉,2013;

董力華、陳玲娜,2014;劉若蘭、李育齊,2018;郭瑤萍,2018;Eyler&Giles,1999;

Jacoby,1996;Sigmon,1996;Waterman,1997; Quezada &Christopherson,2005)。

二、 服務學習的特質和功能

理想的服務學習方案應具備合作、互惠、多元、以學習為基礎及社會正義為 焦點(黃玉,2001;黃玉、嚴秋蓮、劉若蘭,2016;Jacoby,1996),而 Waterman(1997) 指出服務學習的功能在於增進傳統課程的學習、促進個人成長、培養公民意識與 責任感貢獻社會(引自林思伶,2004)以下整理說明:

(一) 服務學習的特質

學者黃玉(2001)提及服務-學習五項特質:1.合作(Collaboration)是指 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平等的合作。透過責任和權力的分享,使得雙方在歷程中皆能

學習與成長。2.互惠(Reciprocity)指在合作的原則之下,雙方都有學習與成長,

並共享成果。不同於以往服務者高於被服務者的「施捨」的態度,而是強調雙方 同等的重要性。3.多元(Diversity)為參與服務學習的對象、行動之多元性,包 括不同年齡、性別、社經背景、服務方式及內容等,提供學習上更多發展的機會 和可能性。4.以學習為基礎(Learning-Based)指服務學習與一般的社區服務或 志工服務不同,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藉由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透過經驗和反思 以達成這些目標,產生學習。5.以社會正義為焦點(Social justice Focus )指在 服務中強調互惠與平等地位,使得被服務者的能力、資產能被看見,使其賦權

(empowerment)。

(二) 服務學習的功能

Waterman(1997)指出服務學習具備的功能:透過行動加強學習、促進個人能 力成長、培養公民意識與責任,並貢獻社會。Fertman、White 與 White (1996)提 到透過服務學習可以讓青少年的角色產生轉變,過去的青少年被認為是被動的資 源使用者與服務的消費者,但透過服務學習的參與,青少年變成主動的資源提供 者、學習者甚至是社會轉變中的領導者,這才是新世紀需要的未來公民(引自黃 玉,2002)。

因此,1.學生方面能幫助其在個人興趣與人際關係的探索;並使其透過不同 領域的知識做實際應用,產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在經驗中反思也引導其發展批判 思考的能力與觀點轉換的同理心;更能化被動為主動負起公民責任。2.學校方面 使教師角色是促使者、引導者與催化者,使得學習氣氛更加民主、師生互動較為 平等,學生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走出教室環境的學習,更讓 學生瞭解學校資源,並透過關懷、參與,感受與學校行政上的信賴與支持關係。

3.在社區方面透過實際的社區服務,讓學生能將課堂中的知識帶進自己生活的場

域,認識環境也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並能持續關注社區議題、投入參與。

三、 服務學習的類型

美國學者 Jacoby(1996)依據服務學習的價值發展模式,將服務學習課程分為 以下幾種模式:

(一) 一次或短期的服務學習:

主要以介紹服務學習領域,讓學生對此有所認識、引起興趣為目的,為未來 投入長期的服務做準備。

(二) 長期的課外服務學習:

以引導服務者長期、固定的服務為目的,透過常態與結構性的反思活動設 計,對於服務學習的價值發展能由探索、澄清,走向理解階段。服務性社團的長 期服務屬於此類。

(三) 結合課程的服務學習:

與學校課程結合的推動方式,課程將在服務對象的選擇與課程目標、服務主 題與內容的安排上做設計,欲協助服務者由澄清、理解的階段,走向行動。像是 安排大學生到國中小做弱勢學生的輔導就屬於此類。

(四) 密集經驗的服務學習:

服務期間將密集的與被服務者生活在一起,讓服務者迅速的貼近與參與被服 務者的生活,並且因為直接與強烈的影響,促使服務者很快的進入理解、行動的 階段。寒暑假的山地服務隊或海外服務隊都屬於此類。

四、 服務學習的實施流程

Fertman、 White 與 White(1996)認為成功的服務學習方案實施流程應包含四 個階段,分別為準備階段(preparation)、服務階段(service)、反思階段(reflection)

和慶賀階段(celebration)。

在 1.準備階段包含了解服務學習的目標及意義,要將服務和學習內涵連結起 來,讓學生明白需要達到的目標和學習結果。此階段也需帶學生探討被服務者的 需求,建構學生基礎知識及服務時所需的相關知能,考量並規劃服務時的程序。

接著 2.服務階段即是實際執行服務活動,過程中將主導權交予學生,但做好適時 的引導與監督。可提供學生多元選擇,並帶領學生反思服務經驗。3.反思階段為 加強服務和學習兩者間的連結,必須不斷的探究意義,包括:我們做了什麼?為 什麼要這麼做?我們正在學習什麼?我的想法為何?最後進入 4.慶賀階段,此階 段重點在於分享服務學習成果並探討成效,與所有參與者一起共享成就與慶祝。

而美國全國服務學習交流中心所提的實施流程在全國服務學習交流中心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learinghouse)所出版的《K-12 Service-Learning Project Planning Toolkit》書中將 Fertman 等人(1996)提出的準備、服務、反思和 慶賀四階段,修改為調查(Investigation)、規劃和準備(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行動(Action)、反思(Reflection)及表現和慶祝(Demonstration/Celebration),

並提及每一階段皆必須伴隨反思與評估。

在 1.調查階段可視為一種社會分析,指利用各種資料的蒐集去瞭解一個問 題。2.規劃和準備階段學生必須計畫學習和服務的活動,並做好分工、擬定工作 清單。3.行動指將學生之知識、態度和技能與服務經驗做結合,提供的服務包括 直接或間接。4.反思是指藉由測量或其他方法來衡量學習與服務之結果,做學習 行為與情感之反應,以及能達到學習與服務的連結、責任的理解與價值澄清。5.

表現和慶賀指學生與社區成員公開分享學習成果且回饋觀察到彼此的轉變,使雙 方皆有展望未來的機會。

在我國教育部及國民學前教育署發行之《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教師手冊第二 版》提供服務學習方案規劃之五階段為計畫和準備、行動、反思、評量與評估及

慶賀,並特別說明「學生的聲音」為每個階段最重要的部分,強調服務學習以學 生為主體之特色。

1.計畫與準備階段為瞭解需求並為服務行動做規劃。2.行動階段需要參與者 共同投入,並持續做評估與調整。3.反思階段即藉由反思活動釐清學生的學習脈 絡。4.評估與評量階段為收集服務中直接與間接的回饋資料,以評估學生服務的 成果。5.慶賀階段為呈現整體服務成果並為下一次的方案提供參考。

本研究參考多位學者提出之流程後,因考量研究對象為低年級,較適合流程 簡易與明確的方式,因採準備、服務、反思和慶賀四階段為課程設計架構,且將 反思活動融入每一階段中帶領學生覺察,並在過程中持續收集回饋資料以進行評 估和調整。另,在即將實施之 108 課綱中,不斷被強調之核心素養、以學生為主 體等概念,亦與服務學習之精神相符應,因此研究者將本行動研究定位於新課綱 之校訂課程(彈性學習課程)來實施,期盼在增進自我教學專業的同時,能發展實 用的教學策略與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