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名詞釋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值得關注的美學奧義。

是以,本文試著尋索不斷移動、跨界越國往東南亞的作家,找到文學史中的 遺珠之憾,或重新以「民國性」作為方法檢視其異地╱移地創作所顯現的意義與 文學成就,試圖在以往「離散」、「流寓」、「南來文人」、「僑民文學」的話語詮釋 之外,回到民國的歷史文化現場,從文學的民國性視角審視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 人案例,他們流動在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生活樣態,所激盪出的文學價值與意義 生成。為能使討論聚焦,諸多跨國南向的民國文學作家中,本文以因 1949 國共 分裂背離原鄉,往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流動,與台灣密切相關,並對 於東南亞文教事業有貢獻的作家為範疇,以移動的先後為序,來梳理這一部域外 的民國文學流動史;域外的範疇以東南亞區域為主,旁及作家流動途經的香港、

澳門等地。

第二節 名詞釋義

為進一步釐清研究對象的選取標準,本文研究在時間上以 1949 以後為限,

空間上以東南亞區域範疇,並嘗試定義民國文學和民國性,便於展開後續的討論 進路,回應本文之研究目的。

一、1949

由於這一批文人因 1949 啟動了流動,本文將針對這些文人在東南亞的流動 軌跡,以區域文學史之間從點到點的觀察,到面與面影響交會的知識生成,再到 線與線的錯位交鋒,研析其流動之際的書寫與影響。當「1949」作為歷史事件已 逐漸遠逝,近來學界重啟對「1949」的討論,試圖建構作為現代人文典範關鍵的 意義,28歷史逐漸跨步邁出沉重的記憶包袱,不再總是與傷痛、屈辱、壓迫如影 隨形,29這個關鍵的時刻在如今更為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氛圍中允許被討論。

對照東南亞特有的區域形勢與多元文化史,1950-1975 年間,東南亞各國克

28 楊儒賓:〈1949:民國文學、歷史、思想的交會與分流〉,《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三輯(2016 年 12 月),頁 298。楊儒賓認為經過台灣創造性轉換過的文化意義,不但在中國近代史有意義,

甚至可置於世界史來看其獨特性。亦見於楊儒賓:《1949 禮讚》(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年)

一書之詳盡闡釋。

29 傷痛和屈辱的經驗例如龍應台於書扉謂之:「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致敬」,詳 述父親龍槐生的流離;王鼎鈞認為抗戰八年,每一個相信國家許諾的人都受了傷,短期的流亡變 成長期的飄泊。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2009 年),頁 40。王 鼎鈞:《關山奪路》(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 年),頁 17、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服來自國內外的障礙完成獨立事業,除了泰國,各國皆照樣沿用殖民地時期的建 設,朝向脫殖民地化及建設民族國家為目標,期能將經濟體從脫殖民地化經濟轉 向國民經濟發展。30而在文學方面,由脫到跨的思考是王德威自中國與華語語系 人文領域思索,闢建從過去「意外呈現」未來的三種方式——界限,律法,幽靈,

據此提出三種相互關聯的修辭方式:跨越,逾越,與穿越。31王德威以跨越,逾 越,穿越定義此一時間點,探討在這樣劇烈的「去畛域化」、「再畛域化」的過程 中,獻身和陷身其中的文化人和知識分子如何因應形勢,開展摧毀與形塑自我主 體的經驗。

而楊儒賓依循錢穆、內藤湖南(1866-1934)與馮友蘭以「南渡」重塑中華 文明的論述,分析「1949」大分裂如何再編成新漢華人文知識,他指出「1949」

賦予台灣貞下起元的機會重生,認為「1949」是文化中心南移運動最近也最典型 的一個案例,使得台灣文化由地區性提升至足以和東亞對話的地位,首次得以實 質性的參與文化大傳統的論述,藉此奠定「後 1949」的豐饒圖像,在完整而清 晰的台灣主體性格中,顯現比傳統還傳統、比現代還現代的新漢華文化。32這樣 的理解顛覆過去蔣氏政權失敗撤退來台的屈辱感,奠定台灣作為中華文化新生再 造的意義與價值,而 70 年來的發展也確實累積諸多例證可為明鑑。

1949 年前後因國共內戰導致的文學邊境流動,先是國家界線的逾越,隨著 作家遷徙其人生軌跡沿著平行、流線的層次行進,不同於家破人亡的朝代更迭,

依舊是在民國時期,依然是同文同種的民族和語言,以文學想像力的部署在創作 過程中將權力視覺化、際遇抒情化、世界觀多元化。33流動軌跡中文人從未忘情 於創作,在流離中以文寫史;隨著時間的流逝,於今將不同的流動合而觀之,更 能呈現出場域變遷時創作的獨特性。馬華文學方面,郭惠芬則總結楊松年、馬崙 的研究成果,將 1919-1949 中國南來新馬地區作者分為五個時期,然未涉及 1949 以後的討論。3420 世紀香港文學史曾有過三代大陸南來作家的說法:第一代是中

30 石澤良昭著,林佩欣譯:《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台 北:八旗文化出版社,2018 年),頁 358。

31 王德威:〈一九四九與歷史修辭:跨越,逾越,穿越〉,《聯合報》D3 版聯合副刊,2017 年 1 月 3 日。

32 楊儒賓:《1949 禮讚》,頁 77、80、93、131。

33 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13 年),

頁 80。

34 郭惠芬《中國南來作家與新馬華文文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 年),頁 4-5。五個時 期別是 1919 年至 1924 年─僑民意識濃厚的時期;1925 年至 1933 年─南洋色彩萌芽與提倡時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文壇上的南下作家,在 30-40 年代為戰亂避禍,或堅持抗日,開闢新文化戰線 的作家群,到香港僅是作短期逗留的過客心態;第二代是 50 年代初南遷的作家,

已真正投入香港在地生活與書寫;第三代是 70-80 年代來到香港的作家群,大多 到港後才開始文學創作,多半是東南亞或其他地區的歸僑子弟,或者出生於香港 長成於中國再返港定居者,其教育人文背景有大陸幾十年社會文化的近距離觀察,

也有在港台地區和東南亞國家意識形態的觀察體驗,35初步總結了南來文人現象 及其貢獻。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郁達夫、王任叔(巴人)、胡愈之、沈茲九、

楊騷、高雲覽等由新加坡撤離,進入印尼蘇門答臘島等地避難,播下民國文學的 種子,先後影響一批印尼華文文學的青年作家和編輯人才,為 1949 以後印尼華 文文學的蓬勃發展奠定基礎。36而鍾文苓、劉以鬯、楊際光、李星可等人應聘到 星馬籌辦報紙,在當地發揮媒體影響力;劉以鬯對香港文學貢獻良多,這一批 50 年代初南遷的作家大多參與 20-40 年代中國新文學發展,在大陸即已成名,在 域外延續了五四血脈。37也有作家串聯起多地文壇的例子,像是 1950 年代後期擅 長刻畫人性的小說家黃崖,1957 年離澳赴馬,1962 年任職《蕉風》月刊編輯,

自此活躍於馬華文壇,影響小說創作甚鉅。38黃崖接編《蕉風月刊》期間刊登不 少台灣作家詩文來稿,在香港主持過國際圖書公司,出版自己的現代詩集《敲醒 千萬年的夢》,50 年代末出版瘂弦《苦苓林的一夜》、朱西甯的小說《賊》,扮演 星馬台港文壇橋梁角色。39姚拓到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出版《學生周報》和《蕉風》,

40成為新馬華文現代主義文學的重鎮,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在新馬華文文學的興起。

1934 年至 1936 年─馬來地方性文學提倡時期;1937 年至 1942 年──本地意識挫折時期;1945 年至 1949 年─本地意識識與僑民意識角鬥時期:馬華文藝獨特性主張時期。

35 曹惠民主編:《台港澳文學教程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年),頁 198。關於香港 地區南來文人詳見盧瑋鑾:《香港文縱》(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7 年)。書中爬梳 1937 年 7 月中日戰爭開始之後,端木蕻良、夏衍、郭沫若、胡風、葉靈鳳、歐陽予倩、司馬文森、馬 國亮、林煥平、黃藥眠等留下諸多優秀作品,寫作水準之高,以「君臨」姿態來港,使本地作家 失色,因此本來流行的茶話會匿跡,1938 年「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香港分會」及「中國文化協 進會」均不見香港作者參加。(頁 15-16)

36 尹湘玲主编:《東南亞文學史概論》,頁 412。

37 曹惠民主編:《台港澳文學教程新編》,頁 198。

38 鄭煒明:〈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門新文學概述〉,《香港文學》180 期(1999 年 12 月),頁 21-44。

39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頁 53。

40 趙稀方:〈「友聯」與《中國學生週報》〉,《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 3 期(2018 年 6 月),

頁 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已是華語語系跨越南洋書寫邊界的一種「來臨的現象」。47破除中心的後現代視角,

有助於立足邊緣,放眼全局,將流動視為常態,讓軌跡證成意義;尤其是近來重 寫文學史、重視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生產的潮浪,恰是時候予以重新客觀定位。

二、民國文學

本文所探討的「民國文學」指於「中華民國在大陸」階段形成,於「中華民 國在台灣」階段延續,基於兩岸政治環境的殊異與文學表現自有其歷史語境,文 學創作隨文人遷移的軌跡而與流動地點產生激盪與碰撞的火花,所產生的文學作 品。「民國文學」在台灣的存在與延續,不但是能與「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 學」、「漢語新文學」、「華夷風」產生更多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多元對話空間,也是 一新興學科。近年來,隨著各地對於重寫文學史的熱烈討論,「民國文學」的研 究也積極投入,並進一步發展對於「民國性」的討論。民國文學的價值與意義除 了地域的涵括,尚必須考慮文體的範疇,不論舊體詩、現代詩、散文、小說等現 當代文學的討論都在本文定義的範圍之內,是不斷進行著的現狀,在 1949 以後 產生跨國流動或越界傳播。

2002 年台灣研究世界華文的學者龔鵬程關注到文學研究的流動與多元現象,

因此倡議以「世界華文」的概念,解決作家國籍和身分難以認定的問題:

新時代,乃是個流動性、多元性與混雜性日益加大的社會,所謂中國作家,

新時代,乃是個流動性、多元性與混雜性日益加大的社會,所謂中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