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林語堂與南大的遇合與離散

第三章 林語堂瞬息南大及其冷戰小說

第一節 林語堂與南大的遇合與離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林語堂與南大的遇合與離散

對於僅存在 27 年又 3 個月的南洋大學來說,創校的史前史與「影子校長」

林語堂這一度因緣聚散,1後人諸多評議延燒至今,未嘗稍歇,不但以他做過的 事蹟客觀而論,更針對其目的與衝動,探討未成事實的意象,2流淌在南大校歌

《傳燈》中:

每一條河是一則神話,從遙遠的青山流向大海。

每一盞燈是一脈香火,把漫長的黑夜漸漸點亮。

為了大地和草原,太陽和月亮,

為了生命和血緣,生命和血緣。

每一條河是一則神話,每一盞燈是一脈香火,

每一條河都要流下去,每一盞燈都要燃燒自己。

——《傳燈》3

藉此,溯往這樁餘論不絕如縷的事件,精神上,並非意在直接的紀念,而是對遺 忘的提醒。4

林語堂自 1953 年底決定赴任南大,即於美國積極安排教師,籌組行政基本 班底。至 1954 年 2 月 19 日與南大當局談判破裂,自認已無再議之可能,期間短 短 3 個多月,除了彰顯林語堂教育大業的執行方針跟東南亞華人社群特質大有違 抵之外,不能忽略這一樁特殊歷史背景框架下的事件,對於林語堂其後創作一系

1 張曦娜:〈歪曲史實的傳記──《林語堂傳》之《南洋大學校長》〉,《答客問》(新加坡:富豪 仕大眾傳播機構,1994 年),頁 232-274;張曦娜:〈林語堂事件的再認識〉,南洋大學校史編輯 委員會編:《南洋大學史論集》(馬來西亞: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2004 年),129-137。文中 對於林語堂持抨擊立場,引林氏與韓素音會晤的場面多所指涉與評議,不認可林語堂的校長身分,

故稱之為「影子校長」。

2 這一風波並未隨林語堂離去而落幕,1989 年林太乙《林語堂傳》一出,新加坡聯合早報「茶 館版」1992 年 7 月 6 日連載〈給歷史一個正確的交代――反駁一篇傳記對「林語堂與南大糾紛」

的來龍去脈〉予以回應指陳第 20 章「南洋大學校長」諸多歪曲事實、汙衊南大執委會舊人,甚 至詞鋒所至,汙損及新馬所有華人。見施建偉:《林語堂傳》(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9 年),頁 536。

3 鄭奮興、傅文義、傅文成:《大南大之旅》(新加坡:創意圈工作室,2001 年),頁 32。做於 1979 年南大、新大最後一場合併會議之後。

4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 教育出版社,2006 年)頁 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列與冷戰背景相關的小說,及第二度信仰基督教之間的轉折,俱有可深加詳究其 關聯性之處。

值得進一步追問的是:何以流動在東南亞的林語堂形象迥異於其他地區,由 讀者反應理論加以檢視,5「林語堂」由學貫中西的「幽默大師」成為南洋版《阿 Q 正傳》續篇的箭靶角色。這些小說的主人翁拜金、逐色、忘祖、崇洋,以「惡 馬劣根」自居,凌厲指向了林語堂擔任南洋大學第一任校長離職前留給人們的惡 劣觀感。6目前出版的林語堂傳記,在大陸方面對林語堂研究甚深的萬平近對此 事件的主流評議是:

兩個世界冷戰正熱的年代,隨手拈來一些冷戰語言不必費力,但他(林語 堂)沒有料到,他的這些言論不但得罪南洋眾多華僑界人士,而且自我損 害學者名聲。林語堂新加坡之行,在他生活道路上是一個插曲,而且是一 個不悅耳的插曲。7

這是改革開放後對林語堂的初步平反,但仍不免帶有政治立場的主觀;若再進一 步綰合林語堂相關傳記資料,不論台灣或大陸地區,對此事件也泰半持惋惜立場,

並未呈現像是東南亞輿論界的刀光劍影。

林語堂這段饒富挑戰的轉折,若以 1949 年為界觀之,細究其歷史環境背景 因素:當時東南亞地區阻絕了華族子弟往中國深造之路,華校人數日漸增長的畢 業生,充滿高漲的求知慾與安邦造才的想望,因此南洋大學的創設凝聚了華族的 共識;盱衡當時國際情勢對於南洋大學的成立動見觀瞻,也形成重要的輿論風向 球。81950 年 9 月 9 日企業家陳六使主持福建會館籌款建校時,透露希望在星洲 辦大學的籲請。1951 年 6 月 26 日《南洋商報》社論〈創辦中國大學〉再提,而

5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頁 138-139。書中 整理沃爾夫岡•伊塞爾(Wolfgang Iser,1926-2007)的讀者反應理論,指出文學作品不等同於文 本或具體化,性質為虛,以產生動力來源,使讀者憑藉著這種虛性,在文本呈現的豐富景觀中流 連忘返,把不同的情景與模式互相勾連起來,把作品和自己都捲入到同一運動之中。

6 衣若芬:〈故居故事〉,新加坡《聯合早報》「上善若水」專欄(2019 年 5 月 18 日)。網址 http://ilofen.blogspot.com/2019/,擷取日期 2019 年 6 月 30 日。文中列舉吐虹《「美是大」阿 Q 別傳》、方北方(1918-2007)《我是阿 Q》、丁翼《阿 Q 外傳》、絮絮《阿 Q 傳》、林萬菁《阿 Q 後傳》、孟紫《老 Q 自供書》與李龍《再世阿 Q》等都以阿 Q 指涉林語堂。

7 萬平近:《林語堂傳》(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8 年),頁 287。

8 雷澥編:《南大春秋》(馬來西亞:風下工作室,2008 年),頁 111。1954 年美國向英國詢問關 於南大成立的看法,提出應聘請美籍教職員協助南大。(檔案 CO1022/3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最有力量的驚天一求是 1953 年 1 月 16 日福建會館執監委員聯席會議上,陳六使 表示對於華教前途憂心重重,不斷重述關於當地政府對英、華、巫掣肘的外在壓 力、師道不振、師資匱乏等摧殘華人文化的分析,繼而陳六使率先以福建會館名 義捐獻五百萬元,倡議創辦第一所海外華文大學,並得到華族領袖陳禎祿的支持,

隨即旋風似的凝聚了各界愛護民族精神與文化風範的願望,積極籌辦創校之舉。

由這一段創校前沿可知南洋大學成立意義有三:

一、使華社在東南亞地區建構完備的教育體系;

二、整個南洋華族社群寄託傳統文化精神於此,創校使千萬華族凝聚力量四 海歸宗,燭照華社;

三、社會各界波瀾壯闊的力量匯集,辦校經費展現華族堅韌與團結,成為全 體民族共同參與的草根性的全民運動。

1953 年 1 月 25 日,當南大創校的議案在代表大會中一致通過,華社團體與 各界人士均紛紛表示支持,9毫無異議。1956 年 3 月 15 日南大舉行開學典禮,

不僅翻開了東南亞華族教育的嶄新扉頁,更被視為「南洋大學是民族教育歌的重 要篇章。在這篇章裡,我們看到民族大合唱、三部混聲大合唱,衝破了疊嶂的障 礙,飛上雲端,迎向春日的晨曦,為全民譜出一支悠揚的歡歌。」10廣大華人社 會興學辦校的教育之舉擴大演變為全民運動,殆由南洋大學創辦歷程充分顯現,

11這是林語堂到來的前奏曲。

考索文學史紀錄,林語堂與東南亞的交流,出任南大校長不是空前,更非絕 後,曾有哲•沙達維汀曾翻譯林語堂的《中國傳奇》12,流播在東南亞地區;而 丘康〈關於批判幽默作風的說明〉指出林語堂等人所提倡的幽默文學在馬華文學 界崩潰的必然性,13不論擁戴或拒斥都是一種影響;菲華作者鄺榕肇在林語堂主 編的《宇宙風》上發表散文,14提供東南亞新生代作家文學園地,不過影響力仍 是以南大事件最為顯著。

南大事件作為一種充滿感觸的力量,充塞於林語堂的思想環節之中,主題旋

9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年),頁 608。

10 鄭良樹:《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簡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硏究出版社,2007 年),頁 83。

11 葉鍾玲:〈新馬華人對廈門大學的經濟支援(1926-1937)〉,收於李元瑾编:《南大學人》(新加 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1 年),頁 217。

12 莊鐘慶主編:《東南亞華文新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年),頁 94。

13 莊鐘慶主編:《東南亞華文新文學史》頁 171-172。

14 莊鐘慶主編:《東南亞華文新文學史》頁 5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轉在新的軸心上,考察其思維與轉折:

像航海家從雲霧罩著的深海中露出來的信號。……他的風俗、作品、及思 想,都是一個絕對的印象主義者。他永不會用一種明確的、邏輯的、或精 心結撰的方式提出他的意見,而是用自然且常是偶然發出的命令的方式。

像「內容的次序」、「緒論」、「轉調」這種東西,對他並不存在。他開始想 申述某個觀點時,我們以為他是在有系統的編織它,從各方面來說明它,

且為它築個防線以抵抗一切可能的攻擊。誰知突然有外來的一張圖畫,或 一個明喻,一句警句或一段摘要感觸他,充塞在他思想的環節中間,主題 從此以後便旋轉在一個新的軸心上。15

以此來看待南大事件之後的人生歷程轉變,東南亞之行對於林語堂來說毋寧是一 場旅行的偉大起點,一次邏輯思想框架的的討論法則,也可以說是順循其一捆矛 盾的內在,16在說法紛紜、千絲萬縷的南大事件中,能夠用以認識林語堂一個嶄 新的起點與考索。

1955 年林語堂寫作烏托邦小說《遠景》,寄寓二戰後舉世共唱的和平主義思 想,17居民生活恬靜,科學家享有政府補貼的生活費,人擁有宗教自由與物質享 受,尚有能閒做自己想做的事。18卸任南大校長,林語堂藉由《遠景》的撰寫與 歐洲之行,平衡南大事件帶來的心理影響。19在更稍後 1957 年林語堂寫《武則 天傳》、1958 年寫《匿名》,同樣基於對強人政治領導的關切,不難得知南大經 驗使林語堂備覺讓世人認識國際共產黨真面目的重要性。因此由歷史觀點探討蘇 俄從極左到極右的演變歷程,諭示自由世界若仍秉持保守態勢,則將於冷戰中挫

15 林語堂:《林語堂自傳》,頁 166。

16 鍾怡雯:〈一捆矛盾――論林語堂的(拒絕)歷史定位〉,收於林語堂故居編:《跨越與前進――

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 年),頁 28;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9 年),頁 51。一捆矛盾這樣 抽象而詩性的描述,既詮釋了(林語堂)又拒絕詮釋,充滿想像和歧異。一捆矛盾的趣味性來自

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7 年),頁 28;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9 年),頁 51。一捆矛盾這樣 抽象而詩性的描述,既詮釋了(林語堂)又拒絕詮釋,充滿想像和歧異。一捆矛盾的趣味性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