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港文學活動的片段;92張錦忠以「新興華文文學」的提法看待「海外存異己」的 華文文學,以出境後再也沒有歸返,客死異鄉的郁達夫為例,說明《郁達夫海外 文集》不可能躋身中國文學之列,這些郁達夫的化身都應以複系統看待其發展脈 絡和文學現象,93原鄉出自何方並非關鍵,語文、文學及文化脫離母體環境即已 裂變衍異。新加坡文學的分期大多以方修《馬華新文學史初稿》為宗,或恐失之 於支離破碎,不同分期觀點與立場將似魂魅揮之不去,而忽略更為重要的位置,

平白在國家政治或社會革命的立場上拱手將分期問題讓渡政治與社會史家,失卻 文學江山。94忽略新華文學自我發展的內在規律,文學事件也將湮沒於歷史事件 的汪洋浩翰。95除了時間的問題,空間畛域也讓文學文化場域陷於尷尬與超越之 間游走,產生疏離與變異。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作為方法的民國」是一種民國文學研究的新觀點,為能扣合本文的思索理 路,以流動的模式,思辨文人離開的主因是出於主動或被動,再進一步透過文學 傳播學、離散論述等方法討論作家的流動與影響,不同於傳統定義中的悲情離散,

作家因理想生活的選擇而跨域流動。在影響的考察方面,則以比較文學實踐語境 中的「影響研究」和接受史的觀點進行探析。

一、流動模式:殖民∕移民∕流亡∕流動∕離散

民國作家跨國流動,流寓客居南洋,離散在家國之外,投身高教事業、文學 運動,參與文藝副刊發表,展現文人/群體的影響力,彰顯跨國流動軌跡對於作 家創作與文學、文化活動的意義。後殖民離散文化的觀照視野,跨國文學流動的 討論方興未艾,馬華文學固能提供觀察文學與國族想像間綿密互動網絡的絕佳視 角,96然而南來文人的討論,主客之間,又應以怎樣的視域提出公正允當的詮解?

92 盧瑋鑾:《香港文縱》(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7 年),頁 15-16。

93 張錦忠:《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頁 220。

94 勒內•韋勒克(René Wellek)、奧斯汀•沃倫(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譯:《文學理論》(北 京:三聯書店,1984 年),頁 303。

95 朱崇科:《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台北:唐山,2004 年), 頁 70。作者詳論東南亞指涉了政治內涵、歷史觀照的地理/地域或概念,在文學實踐上有其意 義,甚至以專章討論文學的東南亞若由後殖民視角觀照,則其話語中存在著微妙的權力關係,頁 386-392。

96 王德威:〈序朱崇科《本土性的糾葛》〉,收於朱崇科:《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

虛構‧本土迷思》,頁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作家流動類型,略可分為:

(一) 再造文學新局的主動關懷

日據前後的郁達夫、胡愈之、楊騷,象徵中國新文學的革命文學意識,以「新 興文學」之名轉移到星馬文壇。97郁達夫南來,參與了馬華文學現代性起手式,

在作為本土性/獨特性、中國影響焦慮論爭交鋒的硝煙中,文學的真理也越辯越 明。他積極投入副刊編務,把雜文的工具性發揚光大,同時不忘情所迷戀的骸骨

──舊體詩,一反過去頹廢派、浪漫主義的形象,成為抗日救亡愛國之士,在危 亡之際始終不忘林語堂的託付,期能譯畢《瞬息京華》(後名《京華煙雲》),然 因故死於南方,使他的姓名成為馬華文學史起源亟欲填補的空白。黃錦樹的重構 與再製使郁達夫之死不再是空洞的能指和所指,而傳統馬華文學史的影響焦慮在 郁達夫一輩五四文人身上清晰可見,過去單一方向的輸出傳播思維,於今以全球 化與互文性的天秤衡量之未盡公允。運用以馬華作家黃錦樹小說中符碼化的郁達 夫加以審視,泯除中心與邊緣的對立思考,在多元文化立場上重新理解郁達夫在 東南亞流動軌跡與文學表現,家毀而後國救,情傷而出之以大愛,不論副刊文藝 美學經營,或是郁達夫對世界文學的引薦及翻譯,都是跨域文學史中重要的民國 風範。

(二) 開創文教事業的入世使命

林語堂離開大陸赴美,曾到新加坡參與南洋大學籌設,再赴歐至美;時而香 港、也曾到菲律賓,最終落腳陽明山,長眠於台灣。蘇雪林、孟瑤曾赴南洋大學 講學再回到台灣,深耕文學苗圃,是馬來西亞第一篇小說連載之始;謝冰瑩曾於 1957 至 1960 年應丁淼之邀赴馬來西亞太平華聯高中從事華文教學,寫下遊歷風 光。鍾梅音的旅跡遍及泰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隨丈夫工作外派,其心境的流 轉、生活的愜意,文章中透顯作家個性的自在隨性。98 第一代遷台女作家南下的 流動現象,在仰望故國山河之餘多了一分域外探索的勇氣與遊觀世界的視野。而 菲華文學與台灣文學的交鋒在 1949 以後十分頻繁,也呈現極為獨特的面貌。以 上是屬於基於工作需求,傳播傳統文化的想望所產生的主動流動軌跡。

(三) 銘刻昔往輝光的被動順承

97 張錦忠:〈繼續離散,還是流動:跨國、跨語與馬華(華馬)文學〉,收於馬來西亞留台校友 會聯合總會主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頁 141。

98 陳昱蓉:《遷台女作家域外遊記研究(1949~1979)》(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論,2013 年),

頁 62。

調,固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影響其感悟與體驗,留學法國接受浪漫主義哲思與民主

略分 1920-1930 中國內戰時期、1930-1940 日本侵華時期與 1940-1965 經歷日軍侵入馬來亞、日 本投降、新加坡 1965 年宣布獨立 3 個時期,共梳理出一百多位作家,見金進:〈馬華文學的發 生與發展(1919-1965)――以南來作家的身分認同與轉變為討論對象〉,《東華漢學》第 18 期(2013 年 12 月),頁 381-382。此處著重於 1949 以後的作家跨域現象梳理,兼及受上一代跨域現象影 響的第二代作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表 1-2:現代作家跨域流動舉隅

流動地 作家

中國移居台灣106

林語堂、蘇雪林、臺靜農、梁實秋、謝冰瑩、琦君、徐鍾 佩、張秀亞、思果、吳魯芹、鍾梅音、胡品清、王鼎鈞、

陳之藩、朱西甯、余光中、張拓蕪、商禽、瘂弦、王文興、

張曉風等

中國移居香港 徐訏、劉以鬯、西西、吳熙斌、也斯等 中國移居新加坡、

馬來西亞

郁達夫、宋子衡、陳瑞獻、梅淑貞、沙禽、潘正鐳、陳強 華等

中國移居歐美 高行健、阿城、北島、多多、嚴歌苓、虹影等

馬來西亞移居台灣

林綠、李永平、張貴興、張錦忠、林建國、黃錦樹、陳大 為、鍾怡雯等

馬來西亞移居香港 林幸謙等 香港移居台灣 廖偉棠等

台灣移居美國107

王鼎鈞、於梨華、白先勇、叢甦、郭松棻、劉大任、歐陽 子、李渝、張系國、李黎等

李永平、林綠等留台後赴美深造,之後又「回」了台灣;商晚筠留台後又去 了新加坡,才返回原鄉華玲,是以,這一部域外文學史既在(星馬)境內,又在

(台灣)境外深具曖昧雙重性與流動性,與文學史書寫息息相關。108

對馬華文學本土現代性研究向來富於洞見的研究者張錦忠、林建國、黃錦樹 等人,不但有切身的馬華文學本土經驗,更在台灣接受高等教育與學術訓練而後 定居台灣,更能客觀抽離本土加以審視馬華文學,109足見移動帶來的創造力,樹

106 樓肇明:〈台灣散文四十年發展的輪廓——《台灣八十年代散文選》〉,《臺港與海外華文文學 評論和研究》,1991 年 2 期(1991 年 12 月),頁 58。

107 朱立立:〈台灣旅美文群的認同問題探析〉,《華文文學》總 37 期(2006 年 2 月),頁 27-42。

108 張錦忠:〈繼續離散,還是流動:跨國、跨語與馬華(華馬)文學〉,收於馬來西亞留台校友 聯合總會主編:《馬華文學與現代性》(台北:新銳文創出版公司,2012 年),頁 142。

109 劉碧娟:《新華當代文學中的現代主義》(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8 年),頁 1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立了文學的豐碑。藉由履跡東南亞文人的步伐,昭示以地域進行觀照的民國文學 現場脈絡,盱衡全球化視野的文學研究,可歸結幾項不容小覷的面向:跨國文化 薰染帶來的多樣性、民族詞彙運用衍生出的民族性、作家離開所生長原鄉,越界 與所在當地文化特點視域交融所產生的本土性,俱為時時刻刻「在」發生的文學 流動所必須關注的軌跡。110還原到民國歷史與文化現場考量「民國機制」、111「民 國文學風範」之外,112全球化與現代性的因素舉足輕重:

一個跨越國家與區域疆界的歷史過程,以全球為範圍來實現人的慾望、可 普性與存在的相關性,在目前表現為全球的自由市場、超越民族國家的政 治秩序,以及文化的全球在地化。113

若就族群、物質、精神等文化,人權、人文與和平等普世價值來看,置於民國文 學的討論視野中,文人與文學流播促成知識流動,從「文學的民國•民國的文學」

的文學發生學視域加以考察,往東南亞的流動必然以「在」為核心――不斷流動 中所顯現文學的「當下即是」,一種即臨感,參與「在」文學發生的現場,不因 身分、種族、膚色、自絕於外,而能夠全面地、一視同仁地關注到各階層的普遍 殊相,再由一一堆疊、積累有成的殊相歸結出文學流動的共相,探討其中的審美 奧義。

二、文學傳播學與離散論述

東南亞地區在廣義的文化大區域中,既有基於人類群體所處人文地理環境和 歷史特殊性所導致的差異,民國文人南下與當地產生跨文化的交流互動,在不同 文化感知和符號系統中對於民族團體的觀察、群體文化間的交流,都是文學傳播 學所關懷的研究課題。以教育和辦報等文化事業更容易透過媒介在社群、學校等 環境中產生影響力,114亦有因跨域流動文人能與之溝通無礙的華語,與同文同種

110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台北:聯經出版公 司,2016 年),頁 491-492。

111 李怡、周維東:〈文學的「民國機制」答問〉,收於李怡、羅維斯、李俊杰編:《民國文學討論

111 李怡、周維東:〈文學的「民國機制」答問〉,收於李怡、羅維斯、李俊杰編:《民國文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