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49以後民國文學在東南亞的流動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49以後民國文學在東南亞的流動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八學年度 博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立 1949 以後民國文學在東南亞的流動. ‧ 國. 學. The Flowing Course of Southeast Asia in the Literature. ‧. during the Literary Movement of “Republican China” since 1949.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張堂錡博士 研究生:黃月銀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九. 年. 一. 月. DOI:10.6814/NCCU202000059.

(2)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 2 名詞釋義.................................................................................................. 7 研究方法................................................................................................ 21 文獻探討................................................................................................ 29. 第五節 章節概要................................................................................................ 35. 第二章 后希鎧跨域書寫的認同與再現 ....................... 41. 政 治 大. 后希鎧的跨域身世與文學事業............................................................ 43 家國與政體:流動的社群景觀............................................................ 45 地景/聲景/空間的物質景觀............................................................ 61 文化流動與族群敞視的精神景觀........................................................ 72 小結........................................................................................................ 83. 立. ‧ 國. 學.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 第三章 林語堂瞬息南大及其冷戰小說 ....................... 85. n. al.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林語堂與南大的遇合與離散................................................................ 87 第二節 華族想像共同體的神話潰決................................................................ 91 第三節 空間異托邦的喻託與物質社會.......................................................... 106 第四節 文化交會的精神靈暈.......................................................................... 115 第五節 小結...................................................................................................... 130. Ch. e. i. i n U. v. n g c h .................... 132 第四章 徐訏星洲離合的流動身世及創作 第一節 徐訏的南向視野與身世圖景.............................................................. 134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徐訏與南大的蕭然離索╱社群往來.................................................. 139 物質慾望的生產與都市景觀.............................................................. 154 精神求索的無依與情感疏離.............................................................. 163 小結...................................................................................................... 173. 第五章 南大女作家群的地方感覺結構 ...................... 175 第一節 南大女作家群的南渡與歸返.............................................................. 178 第二節 南洋異質空間的社群文化.................................................................. 181 第三節 南洋地景的風物/造景/空間.......................................................... 196 第四節 國體與病體的模擬聲腔...................................................................... 214 第五節 小結...................................................................................................... 230. DOI:10.6814/NCCU202000059.

(3) 第六章 菲華文學與台灣文壇的涵容互攝 .................... 233 第一節 菲華文藝概覽...................................................................................... 235 第二節 「文聯」帶動菲華文藝復興.............................................................. 242 第三節 「文聯」作家群.................................................................................. 253 第四節 千島風土與故國想望.......................................................................... 265 第五節 小結...................................................................................................... 276. 第七章 結論 ............................................ 278 第一節 民國文學流動的同構與異相.............................................................. 278 第二節 民國性與流動軌跡譜系...................................................................... 280 第三節 研究取徑的多面向開展...................................................................... 281. 政 治 大. 參考文獻(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 284. 立. 附錄:1949 以後民國文人在東南亞的流動與文學年表初編 ..... 306.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2000059.

(4) 摘要. 1949 年以後兩岸政治情勢驟變,冷戰的世變使民國文人流離遷徙,本文依 序討論后希鎧到馬來西亞興學辦報,徐訏、林語堂、蘇雪林、孟瑤等作家赴新加 坡南洋大學辦校或教學,以及菲律賓「菲華文藝工作者聯合會」邀請余光中、覃 子豪等作家辦理「文藝講習班」形成一波民國文學靈根南移的現象。本文以「流 動:作為方法的民國性」討論民國文人流動軌跡構築的審美譜系,也深入探究民 國文學的南渡╱難度問題,冷戰格局加上東南亞這個多種族多元文化的場域,這 批作家以其獨特的感覺結構與知識生產,展開跨域書寫的認同與再現,他們的身. 政 治 大 的物質景觀中隨著文化流動與族群敞視帶來的精神景觀,更可與後來在台灣久居 立 世與文學事業在家國與政體中,呈現流動的社群景觀;在南洋地景/聲景/空間. ‧ 國. 響力。. 學. 的作家或文壇緊密互動中進行參照,體現出流動時期創作的特點,及其深遠的影. ‧. 雖然這些作家停留在東南亞的時間不長,在迴環往復的文學影響焦慮中,隨 著華族想像共同體的神話形構或潰決,燦爛的空間異托邦承托民國作家南下產生. y. Nat. sit. 文化交會的精神靈暈。他們有人蕭然離索,有人與社群密切往來,各因其個性、. al. er. io. 南向視野與身世圖景的不同,而產生迥異的慾望生產與都市景觀體察。不論其詮. n. v i n Ch 與文本召喚結構,使其作品人物符碼化,場域多角化、記憶多元化,展現民國文 engchi U. 釋社群的倫理與姿態為何,時間銘刻了這一批作家向東南亞流動的文藝生態體系. 學流動同構或異相的美學軌跡,值得開展多面向的研究。. 關鍵詞 民國文學 民國性 文學史 東南亞 冷戰 流動. DOI:10.6814/NCCU202000059.

(5) 圖次. 圖 2-1:后希鎧流動軌跡圖………………………………………………………42 圖 3-1:林語堂流動軌跡圖………………………………………………………86 圖 4-1:徐訏流動軌跡圖…………………………………………………………133 圖 5-1:孟瑤流動軌跡圖…………………………………………………………176 圖 5-2:蘇雪林流動軌跡圖………………………………………………………177 圖 6-1:菲華文藝講習班作家群流動軌跡圖……………………………………234.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表次. ‧. y. Nat. 表 1-1:「民國文學」相關詞彙一覽表………………………………………… 12. sit. 表 1-2:現代作家跨域流動舉隅…………………………………………………24. n. al. er. io. 表 1-3:民國作家流動軌跡一覽表………………………………………………36. i n U. v. 表 5-1:南大女作家群心理流動分析表…………………………………………204. Ch. engchi. 表 6-1:民國文人應聘赴菲主持文藝講習班一覽表……………………………243. DOI:10.6814/NCCU202000059.

(6)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探討文人跨國移動帶來的文學書寫與影響,隨著移民/殖民而產生的遺 民/夷民現象,在全球化時代,是否能夠以寬容平等的思維,擺脫久居者與「華 僑」的賓╱主視角,移除流寓與祖國的主╱從配屬,除卻創作者國籍與身分的主 流╱分支框架,不再以「僑」的視野,1而能純粹由作家主體、創作發生、文學 傳播等跨國流動現象,歸納其中的殊異與共相,旁及社會與環境因素的考索,藉. 治 政 隨著 1949 遷徙,文人南下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與當地產生的互動,不但豐 大 立 富創作者的交遊,社群的開拓,地景遊觀的考察,在精神文化方面,對於移風異. 以探討民國文學的審美樣態與終極關懷。. ‧ 國. 學. 俗的宗教習俗或民俗儀節的體悟,也留下許多精彩書寫。為能安定求生,創作者 或許無法僅依存於創作維生,而必須從事報刊編輯、深耕教育,商業經營等工作,. ‧. 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創作職志,反而在極其艱困而有限的時空條件中,更積極發. sit. y. Nat. 揮其文藝領域的影響力,貢獻卓著。. io. er. 本文梳理中國文學史、新華文學史、馬華文學史、菲華文學史與台灣文學史 之間的交集,旁及香港文學史與澳門文學史,試圖鉤稽過去著重於作家論、作品. n. al. Ch. i n U. v. 論、地域論的研究取徑中難以定位或歸屬的作家,有別以往依循作家國籍、著作. engchi. 刊行地,或者文學產生影響的地區進行研究時,所難以分類,或仍無法全面性地 觀視其文學成就的作家與作品。在前行研究後殖民╱後移民/後夷民論述的離散、 混雜、流動、跨國、散居、流散、飛散、漂泊性、移民裔群等特質的歸納中,以 及離散書寫、空間錯位、散居經驗、離散敘事等研究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 探討民國文學的東南亞流動軌跡所獨具之價值。. 1. 例如 70 年代官方文藝獨列〈菲律賓的華僑文藝〉於「海外華僑文藝與國際文藝交流」一節中, 本節撰稿人為邢光祖、蘇子、亞薇、黃思騁。尹雪曼等: 《中華民國文藝史》 (台北:正中書局, 1975 年) ,頁 873-888。研究者認為, 「《中華民國文藝史》呈現了國民黨官方從 60 年代末期到 70 年代初期,爭奪文學史詮釋權的一個極致表現。用實際的文學史撰寫,呈現國民黨官方與相 關作家的共同史觀。」黃怡菁: 〈文學史的書寫形態與權力政治:以《中華民國文藝史》為觀察 對象〉, 《台灣學誌》創刊號(2010 年 4 月),頁 92。 1. DOI:10.6814/NCCU202000059.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親歷南洋學習、旅居、考察期間的見聞感想,著眼遊記圖 像所反映的客觀真相與主觀想像,其遊記文體涵蓋日記體遊記、書信體遊記、遊 記性序跋、遊記性小說、筆記體遊記、傳記式遊記與遊記性的詩歌等。以敘事學 與文化理論勾稽自晚清到 40 年代(1900-1949)中國知識分子在域外文學中所表 達的現代性——慾望與思考,2即可發現:縱然現代化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導 致不可能知道將要發生什麼的無知感,以及不可能阻止它發生的無力感,始終有 一股難以定位,一種失去靠山卻絕望地尋找靠山的擔憂,揮之不去。 民國文學向東南亞跨國流動發軔於 19 世紀中葉以後,像是馬來亞(含新加. 政 治 大 館、宗教組織、方言及華文學校、文藝社團等基層結構,並因應社會功能與需求 立. 坡)隨著移民人數增加,出現離散華人社會的現象,建制了宗鄉會館、商會、報. ‧ 國. 學. 形成一具備生產者(作者) 、消費者(讀者) 、產品、市場、建制、文庫等基本元 素的華文文學系統。3以菲律賓地區為例,胡適的《嘗試集》 、魯迅的《阿 Q 正傳》、. ‧. 徐志摩《志摩的詩》 、老舍《貓城記》已然是菲國中學圖書館典藏,在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即影響菲華社會,4文學流動的軌跡處處可見,而東南亞是世界四大文. y. Nat. sit. 化體系匯聚交流的舞台,以豐富多元的特色進入全球當代意識的詮釋中,作為一. al. er. io. 種開放的、相互參照的文學座標系,5於今探索其全球化議題上文學流動所帶來. v i n Ch 這些文人學者或為了經濟考量、工作需要、人生規劃或者文學願景,這些必 engchi U n. 的價值與文化,饒具意義。. 然的移動造成知識分子精神史的具體書寫與文學史的板塊遷移現象,知識生產的 傳播與互動帶來了文學史流動,文人的軌跡早已不是狹義意涵的移民,也不再固 滯於國族疆界與身分認同,而是在全球化視角中解構、再重構出移動與流動的跨 國事實。移動之民延異、衍義甚或演繹的現象,不斷顯現在後現代情境中,在地 理移動、時間遞嬗,延續至抽象的文化交融、權力消長之間,透過不斷的調整、 2. 夏菁: 《慾望與思考之旅:中國現代作家的南洋與英美遊記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 年) 。以南洋遊記與英美遊記之間的差異呈現作家對現實欲求表現出的理性與出於本能或真實情 感而表現出的感性,對於文人精神世界的兩面性多所分析。 3 張錦忠: 《馬華文學》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出版,2009 年) ,頁 15。作者以易文•左哈爾(Itamar Even-Zohar)根據俄羅斯語言學家雅克慎(Jakobson1896-1982)所提語言與溝通元素再加以修訂, 謂之「文學複系統」。 4 尹湘玲主编: 《東南亞文學史概論》 (廣州:世界圖書公司,2011 年) ,頁 413。 5 尹湘玲主编: 《東南亞文學史概論》 ,頁 7。 2. DOI:10.6814/NCCU202000059.

(8) 6. 混融、去舊增新、交互影響或抗拒的變動,賡續穿梭、跨越不同性質的疆界。 從 冷戰時代延續至今,這些現象從未斷絕。 更晚近的 90 年代,差異、斷裂等美學觀念與文學樣式浮出地表,透過批評 的命名效應準確表述,重新激盪已然陳舊的中國傳統美學概念,鬆動評論者所言 7 「鐵板一塊的馬華文學」,帶動更為廣泛、多元的思考。重層鏡像的文學折射,. 在多地點/多視野/多族群/多語言的相融與相攝中越顯豐富,構築全球化境遇 裡璀璨的文學軌跡。不斷出土的研究提示吾輩:憑藉後殖民、文化生產、媒體∕ 中介、典律生成等角度,重新檢視現代文學、現代性、現代化在中國、東南亞與 台灣這幾個地區的引介、傳播、發展與爭議,實為必要。並且,必須以平等、寬 容的視野看待不同區域之間的對話關係。. 政 治 大 生隨著當地的多元種族與多元文化產生內部歧異。文學跨國流動現象中,作者身 立. 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與越南等幾個鄰近區域,華文文學產. ‧ 國. 學. 分難以歸類因而被文學史忽略、作家創作的地位是否能夠被客觀解讀,本已問題 重重;加上文學本身的盤根錯節,可謂紛繁轇葛。以逐漸邁向成熟的民國文學研. ‧. 究中所提出的「民國機制」,檢視由邊緣回歸中心,由中心而邊緣的流動,或可 宏觀地體察異文化視野所面臨的問題。因此,以跨文化進行觀察,產生問題意識,. y. Nat. 8. sit. 打破中心主義,理解自我與他者互動如何在關鍵時期促成自我的創造與轉化, 看. al. er. io. 待文學跨國越界流動於異地之間的移民╱遺民╱夷民社會,建立一種作為相互比. v i n C h ,格義於民國文學之「民國性」 狀態, 憑藉著現代文學的「現代性」 , 是本文嘗 engchi U n. 較的對照譜系,以「反向格義」或者「兩義互格」 ,9來看待民國文學多向交融的 10. 11. 6. 張瓊惠、梁一萍: 《移動之民:海外華人研究的新視野》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6 年) ,頁 10。 7 王列耀等:《20 世紀 90 年代馬來西亞華文報紙副刊與「新生代文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2015 年),頁 125。 8 彭小妍:《唯情與理性的辯證:五四的反啟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 年),頁 361。 9 「格義」一詞有狹義與廣義之分,有正向、反向的詮釋,最早見於《高僧傳四•晉高邑竺法雅 傳》 : 「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 ,以佛經的觀念和教義,與佛教以「外」 的中國傳統「書」籍的辭語和思想比「配」 ,將中國固有的想法、概念,引用於佛經之解讀;廣 義而言,運用本身舊有的觀念、想法,套用在新事物上,亦可稱為「格義」,本文採後者廣義之 解。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 ,頁 44;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 述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 年) ,頁 42;林游銘:《 《楊仁山全集》反向格義佛學思想 之研究》 (宜蘭: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所碩論,2011 年) ,頁 1-2。 10 楊儒賓:《1949 禮讚》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年) ,頁 182、194。古典漢語與現代文明 交涉時由於原初的語義內涵不斷被扭曲挖空以代填補的歷程,陷入被重新定義的窘境,產生「失 語症」與「反向格義」的現象,導致交流史即受辱史。 11 特別是在「三民主義」方面的研究,詳見黃月銀: 〈論略王集叢文學史觀中的「民國性」〉 , 《東 3. DOI:10.6814/NCCU202000059.

(9) 試建構民國文學靈根南移的審美譜系動機之一。 1949 之後跨國性與流動性成為華文文學的特色,民國文學如何回應後殖民 /後移民論述的離散、混雜、流動、跨國等特質?是否對於馬華文學而言,國家 文學只是一個用處不大,排他性強,且具有區分你我與宰制作用的概念?12讓國 家文學定義與疆界之外的文學事實,脫離國家文學管轄,使馬華文學自成體系, 以一代又一代的理論與創作,豐饒文學的繁花盛景,成為維繫華族文化命脈的重 要文學實踐。以此推論,歐華、美華、澳華文學之難以歸屬,離散因而成為共同 13. 經驗, 開拓出一個富創造性的對話空間,除了與移居國的現實對話,更可以坦 誠面對自身族群或家國的文化現實。當後殖民解構中心,離散將能作為網路連結 各地華文文學的經驗,14民國文學的討論,也藉此嘗試各種深入探討的可能性。. 政 治 大 象徵。跨國主義的廣義界定,除人員之外還包括「資本、金融、貿易、文化、物 立 離散是「跨越地理、歷史、語言、文化與國家疆界的流動」,是跨國主義的. ‧ 國. 學. 資等的跨國流動,這樣的流動迫使國族國家產生新的意義,主權國家的基礎也隨 之多少鬆動」 。15後起的超全球主義,更認定國族、國家全然失效退位,族群景象、. 16. ‧. 媒體景象、技術景象、金融景象及意識景象呈現全球文化流動、不規律的狀態, 這些都值得研究者關切。離散一度對於各種民族主義、帝國主義以及全球資本. y. Nat. sit. 主義的「主導」敘事,如何書寫反全球化的敘事省思頗深,李有成指出這是離散. al. er. io. 富於批判意識的生產性,總是在根與路之間迷離徘徊:他指出「根」所存在的家. n. v i n C h亦即離散社群所賴以依附並形成網絡的地方; 乃是居留地,屬於未來,導向未知, engchi U. 園、部族、國家或國族國家等過去,記憶屬於有朝一日可望回歸的地方,而「路」. 離散之所以成為離散,也出於始源與他方兩個中心不時提出對話,披露文學跨境 17. 的眾聲喧嘩現象。 這樣的擺盪,促使作家產生創作動能,在原鄉意識與寫實關 懷之間,在文化母題與在地特色之間,在回望神州與新創大陸之間不斷反思。 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 47 期(2019 年 9 月 30 日),頁 65。 12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 《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 (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10 年) ,頁 11。 13 亦有譯為「流散」 ,如歐陽婷: 《跨文化語境下美國華人流散文學研究》 (長沙:中南大學出版 社,2019 年),頁 3-7。對於離散批評理論加以歸納整理。 14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 ,頁 12。 15 李有成: 〈離散與家國〉 ,李有成、馮品佳編: 《管見之外:影像文化與文學研究:周英雄教授七 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10 年),頁 166-167。 16 人類學家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的研究,見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 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 ,頁 28。 17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 ,頁 31。 4.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0) 離散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視角,除上文的討論外,大陸方面有《跨文化語境 下美國華人流散文學研究》,從文化差異和邊緣文化身分建構的角度,探討美國 華人流散文學的價值,文中涉及文化焦慮、文化身分建構、主體價值導向,以及 如何藉由族裔審美的藝術表徵,實踐跨文化語境的文化尋根等問題。18在方法學 上,結合傳統的離散研究,加入了跨文化語境,旁及形象學、後殖民批評、身分 理論,女性主義,知識權力理論、新歷史主義理論、空間地理學等方法,在經濟 全球化語境下,研究流散族裔群體社會中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現象,值得本文作 為域外民國文學研究研究範式之參考。而本文研究的作家群體流動到東南亞,大 多仍在華人社會活動,亦有少數與當地文化碰觸、適應或融合的問題,但不涉及 身分認同或者文化尋根,是與其研究相異之處。. 政 治 大 (Sinophone)考察在華夷之間來回擺盪 棄了時空上的切割,而提出以「華夷風」 立 在移民∕遺民∕夷民等華夷視野的文學考古學中,「華語語系」的論述,放. ‧ 國. 學. 的聲音、風向、風潮、風物,風勢,勇於批判傳統殖民研究中所強調的「根」 (root) 與「徑」 (route)的公式,省思理論資源,在歷史情境內探討其作用的能量,而以 19. ‧. 馬華文學作為論證的座標。 此研究取徑觸動本文對於民國文學往東南亞流動軌. Nat. sit. 不受限於國家疆域或公民身分的研究,究竟該如何述說?. y. 跡時的「在地」思考。據此,本文的研究動機之二是:1949 之後的跨國流動,. al. er. io. 溯自 1997 年陳福康教授提出「民國時期文學史」的構想起算,20「民國文學」. n. v i n Ch U 「華語語系文學」,或者更早提出的「新文學」 、「現當代文學」 e n g c h、i「新世紀文學」. 的學科概念已發展二十多年,在現當代文學的研究領地不斷嘗試與「漢語新文學」、. 等名詞框架對話,試圖建構、拓展出更寬闊的學術空間。若就地域範疇而論, 「民 國文學」在台灣文學、大陸╱中國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等、漢語新文學、華夷風 等卓然有成的研究成果之外,倡議「作為方法的民國」 ,21致力提昇文學研究的思. 18. 歐陽婷:《跨文化語境下美國華人流散文學研究》 。 王德威:《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 (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15 年);王德威:〈文 學行旅與世界想像〉, 《懸崖邊的樹》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年),頁 153-160。 「華語語系文 學」並有文本詳證之,王德威、胡金倫、高嘉謙主編: 《華夷風:華語語系文學讀本》 (台北:聯 經出版公司,2016 年) 。 20 陳福康: 〈應該「退休」的學科名稱〉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公司,2015 年 12 月),頁 14-17。 21 李怡: 《作為方法的民國》 (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 年) 。作者主張以國家歷史情態考察 文學的「民國機制」,在民國歷史視野中重新看待現代中國文學,注意民國歷史情境與知識社會 學方法,方能解決「本土化」的「主體性」問題。 5 19.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1) 22. 維和視野,諸多論述詳見張師堂錡一系列持續不斷的研究成果與刊物出版, 斐 然大觀的兩岸對話,則見於《民國文學討論集》一書,23以及兩次大型研討會的 詰辯交鋒。24民國文學的學術發展不斷拓展出更多生長點,本文試圖拓展民國文 學南向的考掘,梳理東南亞流動軌跡與台灣文壇的互攝交融現象,讓研究場域外 延,透過作家跨域展現的影響力,以更廣闊的學術視野看待民國文學,此為動機 之三。 動機之四是對於浮動文學史書寫的思索。25自 1949 年以來,隨著政權更易, 選擇往台灣自由領土的作家有之,南下香港、馬華地區的作家有之,由緬甸西南 方再輾轉流離舟車遷徙散往南方,爾後回到台灣深耕落地的作家亦有之,更有隨 後赴歐美等多地遷移的狀況。其生平因不斷流動,成為以地域思考為主的文學史. 政 治 大 的流動,因該地多島嶼、多種族、多語言的情境空間,曾為殖民地的特殊地理與 立. 難以收編的作家群體,也是民國文學討論中略而不見的一頁風景。尤其往東南亞. ‧ 國. 學. 歷史環境,本身即具有流動與跨界特色,其經歷和作品傳播生成之軌跡,早已呈 現出超越國家疆域的圖像,26形構獨到的文學景致。根據國家屬地或區域文學的. ‧. 研究視角,常把此類文學現象和文人群體收攏在馬華文學、新華文學、菲華文學 等「海外」華文文學,而後墜入「中國文學支流論」與「(所在)國家文學的定. y. Nat. sit. 位」兩難處境裡難以超昇;27也可能在文藝美學主體性、文學表達的獨特性、在. n. al. er. io. 地視野的本土性等重層脈絡中折衝樽俎,而殊難深入文學探究的內蘊,提出更多. 22. Ch. engchi. i n U. v. 張師堂錡 2013 年於政大文學院成立「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 ,自此每半年出版學術 性刊物《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 ,迄今出版 8 期;每半年發行電子版《中心通訊》 ,至今已有 10 期;與文史哲出版社合作出版《民國文學與文化系列論叢》 ,至今已出版十數本;每三年舉辦 一場學術研討會。透過以上的努力,「民國文學」的觀念已經逐漸為學界所知,也受到現代文學 研究的同行所重視,可預見的將來,這個觀念在兩岸都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生長點和突破口, 見黃月銀: 〈政大學人與民國【圓桌座談】紀錄〉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 4 期(2018 年 12 月),頁 256。 23 2016 年舉辦了第一場「觀念.方法.史料──第 1 屆現代文學/民國文學圓桌論壇」 , 2019 年 4 月以「作家.文本.詮釋」為主題舉辦第 2 屆研討會。 24 李怡、羅維斯、李俊杰編: 《民國文學討論集》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年)。 25 李瑞騰: 〈世界華文文學的「區域」思考〉 , 「世界華文文學發展的方向與大學教育的革新」座 談講義(2015 年 3 月 23 日) ,網址:https://sili.ndhu.edu.tw › bin › downloadfile,擷取日期 2019 年 10 月 3 日。 26 熊賢關:《性別與疆界》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2006 年),頁 52。 27 鍾怡雯: 《馬華文學史與浪漫傳統》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9 年) ,頁 272。其他相關論 述尚有林建國〈為什麼馬華文學〉(1991)發難後,黃錦樹和張錦忠闡釋出大規模的論述成果。 詳見張錦忠: 《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年) ;黃錦樹: 《馬 華文學與中國性》 (台北:麥田出版社,2012 年) ;林建國:《馬華文學批評大系:林建國》 (桃 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出版,2019 年) ,頁 1-46。 6.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2) 值得關注的美學奧義。 是以,本文試著尋索不斷移動、跨界越國往東南亞的作家,找到文學史中的 遺珠之憾,或重新以「民國性」作為方法檢視其異地╱移地創作所顯現的意義與 文學成就,試圖在以往「離散」 、 「流寓」 、 「南來文人」 、 「僑民文學」的話語詮釋 之外,回到民國的歷史文化現場,從文學的民國性視角審視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 人案例,他們流動在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生活樣態,所激盪出的文學價值與意義 生成。為能使討論聚焦,諸多跨國南向的民國文學作家中,本文以因 1949 國共 分裂背離原鄉,往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流動,與台灣密切相關,並對 於東南亞文教事業有貢獻的作家為範疇,以移動的先後為序,來梳理這一部域外 的民國文學流動史;域外的範疇以東南亞區域為主,旁及作家流動途經的香港、. 政 治 大. 澳門等地。. 立. 第二節 名詞釋義. ‧ 國. 學. 為進一步釐清研究對象的選取標準,本文研究在時間上以 1949 以後為限,. ‧. 空間上以東南亞區域範疇,並嘗試定義民國文學和民國性,便於展開後續的討論. y. sit. io. er. 一、1949. Nat. 進路,回應本文之研究目的。. 由於這一批文人因 1949 啟動了流動,本文將針對這些文人在東南亞的流動. n. al. Ch. i n U. v. 軌跡,以區域文學史之間從點到點的觀察,到面與面影響交會的知識生成,再到. engchi. 線與線的錯位交鋒,研析其流動之際的書寫與影響。當「1949」作為歷史事件已 逐漸遠逝,近來學界重啟對「1949」的討論,試圖建構作為現代人文典範關鍵的 28 意義, 歷史逐漸跨步邁出沉重的記憶包袱,不再總是與傷痛、屈辱、壓迫如影. 隨形,29這個關鍵的時刻在如今更為自由、多元、開放的社會氛圍中允許被討論。 對照東南亞特有的區域形勢與多元文化史,1950-1975 年間,東南亞各國克 28. 楊儒賓: 〈1949:民國文學、歷史、思想的交會與分流〉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三輯(2016 年 12 月) ,頁 298。楊儒賓認為經過台灣創造性轉換過的文化意義,不但在中國近代史有意義, 甚至可置於世界史來看其獨特性。亦見於楊儒賓: 《1949 禮讚》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年) 一書之詳盡闡釋。 29 傷痛和屈辱的經驗例如龍應台於書扉謂之: 「向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致敬」 ,詳 述父親龍槐生的流離;王鼎鈞認為抗戰八年,每一個相信國家許諾的人都受了傷,短期的流亡變 成長期的飄泊。龍應台: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社,2009 年) ,頁 40。王 鼎鈞:《關山奪路》 (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 年) ,頁 17、24。 7.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3) 服來自國內外的障礙完成獨立事業,除了泰國,各國皆照樣沿用殖民地時期的建 設,朝向脫殖民地化及建設民族國家為目標,期能將經濟體從脫殖民地化經濟轉 30 向國民經濟發展。 而在文學方面,由脫到跨的思考是王德威自中國與華語語系. 人文領域思索,闢建從過去「意外呈現」未來的三種方式——界限,律法,幽靈, 據此提出三種相互關聯的修辭方式:跨越,逾越,與穿越。31王德威以跨越,逾 越,穿越定義此一時間點,探討在這樣劇烈的「去畛域化」 、 「再畛域化」的過程 中,獻身和陷身其中的文化人和知識分子如何因應形勢,開展摧毀與形塑自我主 體的經驗。 而楊儒賓依循錢穆、內藤湖南(1866-1934)與馮友蘭以「南渡」重塑中華 文明的論述,分析「1949」大分裂如何再編成新漢華人文知識,他指出「1949」. 政 治 大 的一個案例,使得台灣文化由地區性提升至足以和東亞對話的地位,首次得以實 立. 賦予台灣貞下起元的機會重生,認為「1949」是文化中心南移運動最近也最典型. ‧ 國. 學. 質性的參與文化大傳統的論述,藉此奠定「後 1949」的豐饒圖像,在完整而清 晰的台灣主體性格中,顯現比傳統還傳統、比現代還現代的新漢華文化。32這樣. ‧. 的理解顛覆過去蔣氏政權失敗撤退來台的屈辱感,奠定台灣作為中華文化新生再 造的意義與價值,而 70 年來的發展也確實累積諸多例證可為明鑑。. y. Nat. sit. 1949 年前後因國共內戰導致的文學邊境流動,先是國家界線的逾越,隨著. al. er. io. 作家遷徙其人生軌跡沿著平行、流線的層次行進,不同於家破人亡的朝代更迭,. n. v i n Ch 過程中將權力視覺化、際遇抒情化、世界觀多元化。 e n g c h i U 流動軌跡中文人從未忘情. 依舊是在民國時期,依然是同文同種的民族和語言,以文學想像力的部署在創作 33. 於創作,在流離中以文寫史;隨著時間的流逝,於今將不同的流動合而觀之,更 能呈現出場域變遷時創作的獨特性。馬華文學方面,郭惠芬則總結楊松年、馬崙 的研究成果,將 1919-1949 中國南來新馬地區作者分為五個時期,然未涉及 1949 以後的討論。3420 世紀香港文學史曾有過三代大陸南來作家的說法:第一代是中 30. 石澤良昭著,林佩欣譯: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 (台 北:八旗文化出版社,2018 年) ,頁 358。 31 王德威:〈一九四九與歷史修辭:跨越,逾越,穿越〉, 《聯合報》D3 版聯合副刊,2017 年 1 月 3 日。 32 楊儒賓:《1949 禮讚》 ,頁 77、80、93、131。 33 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 《移動》 (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13 年) , 頁 80。 34 郭惠芬《中國南來作家與新馬華文文學》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 年) ,頁 4-5。五個時 期別是 1919 年至 1924 年─僑民意識濃厚的時期;1925 年至 1933 年─南洋色彩萌芽與提倡時期; 8.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4) 國文壇上的南下作家,在 30-40 年代為戰亂避禍,或堅持抗日,開闢新文化戰線 的作家群,到香港僅是作短期逗留的過客心態;第二代是 50 年代初南遷的作家, 已真正投入香港在地生活與書寫;第三代是 70-80 年代來到香港的作家群,大多 到港後才開始文學創作,多半是東南亞或其他地區的歸僑子弟,或者出生於香港 長成於中國再返港定居者,其教育人文背景有大陸幾十年社會文化的近距離觀察, 也有在港台地區和東南亞國家意識形態的觀察體驗,35初步總結了南來文人現象 及其貢獻。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郁達夫、王任叔(巴人) 、胡愈之、沈茲九、 楊騷、高雲覽等由新加坡撤離,進入印尼蘇門答臘島等地避難,播下民國文學的 種子,先後影響一批印尼華文文學的青年作家和編輯人才,為 1949 以後印尼華. 政 治 大 星馬籌辦報紙,在當地發揮媒體影響力;劉以鬯對香港文學貢獻良多,這一批 立. 文文學的蓬勃發展奠定基礎。36而鍾文苓、劉以鬯、楊際光、李星可等人應聘到. ‧ 國. 學. 50 年代初南遷的作家大多參與 20-40 年代中國新文學發展,在大陸即已成名,在 域外延續了五四血脈。37也有作家串聯起多地文壇的例子,像是 1950 年代後期擅. ‧. 長刻畫人性的小說家黃崖,1957 年離澳赴馬,1962 年任職《蕉風》月刊編輯, 自此活躍於馬華文壇,影響小說創作甚鉅。38黃崖接編《蕉風月刊》期間刊登不. y. Nat. sit. 少台灣作家詩文來稿,在香港主持過國際圖書公司,出版自己的現代詩集《敲醒. al. er. io. 千萬年的夢》 ,50 年代末出版瘂弦《苦苓林的一夜》 、朱西甯的小說《賊》 ,扮演. v i n C h ,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在新馬華文文學的興起。 成為新馬華文現代主義文學的重鎮 engchi U n. 星馬台港文壇橋梁角色。39姚拓到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出版《學生周報》和《蕉風》, 40. 1934 年至 1936 年─馬來地方性文學提倡時期;1937 年至 1942 年──本地意識挫折時期;1945 年至 1949 年─本地意識識與僑民意識角鬥時期:馬華文藝獨特性主張時期。 35 曹惠民主編: 《台港澳文學教程新編》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年) ,頁 198。關於香港 地區南來文人詳見盧瑋鑾:《香港文縱》 (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1987 年) 。書中爬梳 1937 年 7 月中日戰爭開始之後,端木蕻良、夏衍、郭沫若、胡風、葉靈鳳、歐陽予倩、司馬文森、馬 國亮、林煥平、黃藥眠等留下諸多優秀作品,寫作水準之高,以「君臨」姿態來港,使本地作家 失色,因此本來流行的茶話會匿跡,1938 年「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香港分會」及「中國文化協 進會」均不見香港作者參加。 (頁 15-16) 36 尹湘玲主编: 《東南亞文學史概論》 ,頁 412。 37 曹惠民主編: 《台港澳文學教程新編》 ,頁 198。 38 鄭煒明: 〈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門新文學概述〉 , 《香港文學》 180 期(1999 年 12 月) ,頁 21-44。 39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頁 53。 40 趙稀方: 〈「友聯」與《中國學生週報》〉 ,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 3 期(2018 年 6 月), 頁 44。 9.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5) 41. 現代主義在新華當代文學中的流動軌跡,最早的源頭實溯自台灣。劉碧娟的研. 究指出,現代派文學、現代性、現代化是受到東亞冷戰格局影響的文化發展,雖 在各地歷經不同的在地化過程,於形成典律化或肯定性文化的過程中,受到各種 文學之外的權力關係所牽引,現代派文學、現代性、現代化並非是自足、自律的 概念或範疇。作家的遷移,文學的流動,這些多地思潮共振互構的現象必須統合 而觀。 越南方面,60 年代初期,台灣《文壇》、《笠》、《葡萄園》、《幼獅文藝》和 《創世紀》流入文壇,1966 年文星叢書在堤岸傘陀書局大量推出,還有《六十 年代詩選》 、 《中國現代詩選》等一系列詩刊的衝擊,使越南詩人在極短的時間內 甩開五四以來白話新詩的表達方式,轉而模仿台灣現代詩的手法而有所蛻變,洛. 政 治 大 突破。 印尼方面,1965 年瓊瑤小說和港台武俠小說被大量翻譯成印尼文,深受 立 夫到越從事軍事顧問,吳望堯赴越經營「天龍硯粉廠」,使越南詩人的創作有所 42. ‧ 國. 學. 當地華族和土族歡迎。43這些豐富的流動,很難抽離當地文學視野的研究範疇之 外,卻可能在華語語系文學究竟應包括在外,還是統整涵攝在內爭論不休。不論 44. 45. ‧. 史書美的「後殖民抵抗論」 抑或王德威的「後遺民傳承論」 都不能忽略華語語 系文學是多地共構的文學生產。46當馬華文學被寫進台灣文學時,南洋進入台灣. y. Nat. n. al. er. io. sit. 文學的研究視野勢所難免,像是吳明益《單車失竊記》、顏忠賢《三寶西洋鑑》. 41. Ch. engchi. i n U. v. 張錦忠: 《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 ,頁 173、175;楊松年: 〈從文學傳播層面看新 馬華文文學的中國性、台灣性〉 , 《第四屆台灣、東南亞文化文學的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 (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2007 年) ,頁 3。兩文均提到六十年代台灣現代主義透過黃崖、 姚拓、白堯等主持的刊物傳播到新馬,楊松年認為馬來亞較之新加坡受到現代主義激盪更大的原 因是《蕉風》雜誌的推波助瀾。並且因馬來亞的大學收生數額有限,因而轉移到新加坡南洋大學 升學。 42 陳國正: 〈青黃相接春風吹──談越華詩壇三十年〉 , 《亞洲華文作家》第 47 期(1997 年 2 月) 頁 5。 43 林婷婷: 〈獅城彩虹──記第二屆華文文學大同世界國際會議〉 , 《亞洲華文作家》第 20 期(1989 年 3 月),頁 184-185。報導新加坡大學政治系廖建裕〈譯成印尼文及馬來文的華文文學初探〉, 證實透過翻譯,華文文學對於印尼文學產生極大的影響。 44 史書美認為在馬來西亞,語言認同與國族認同之間,是一條佈滿殖民遺緒與後殖民民族主義 弔詭的道路。史書美: 《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年) ,頁 181-182。 45 王德威思索考察後遺民們的歸宿,探討如何把失去、匱乏、死亡無限上綱為形上命題,防止 政治的眾聲喧嘩簡化歷史,運用語言與權力交相為用,化簡為繁,他成功建構有關時間、記憶的 政治學,引人思辨在國家與國際化的潮流中,原鄉如何異化為異鄉,文學的書寫如何呈現「情」 歸何處。王德威: 《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年) ,頁 12-13。 46 詹閔旭: 〈多地共構的華語語系文學:以馬華文學的台灣境遇為例〉 , 《台灣文學學報》30 期(2017 年 6 月),頁 81-110。 10.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6) 47. 已是華語語系跨越南洋書寫邊界的一種「來臨的現象」 。 破除中心的後現代視角, 有助於立足邊緣,放眼全局,將流動視為常態,讓軌跡證成意義;尤其是近來重 寫文學史、重視文化流動與知識傳播生產的潮浪,恰是時候予以重新客觀定位。 二、民國文學 本文所探討的「民國文學」指於「中華民國在大陸」階段形成,於「中華民 國在台灣」階段延續,基於兩岸政治環境的殊異與文學表現自有其歷史語境,文 學創作隨文人遷移的軌跡而與流動地點產生激盪與碰撞的火花,所產生的文學作 品。 「民國文學」在台灣的存在與延續,不但是能與「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 學」 、 「漢語新文學」 、 「華夷風」產生更多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多元對話空間,也是 一新興學科。近年來,隨著各地對於重寫文學史的熱烈討論,「民國文學」的研. 政 治 大 了地域的涵括,尚必須考慮文體的範疇,不論舊體詩、現代詩、散文、小說等現 立. 究也積極投入,並進一步發展對於「民國性」的討論。民國文學的價值與意義除. ‧ 國. 學. 當代文學的討論都在本文定義的範圍之內,是不斷進行著的現狀,在 1949 以後 產生跨國流動或越界傳播。. ‧. 2002 年台灣研究世界華文的學者龔鵬程關注到文學研究的流動與多元現象, 因此倡議以「世界華文」的概念,解決作家國籍和身分難以認定的問題:. sit. y. Nat. n. al. er. io. 新時代,乃是個流動性、多元性與混雜性日益加大的社會,所謂中國作家,. v. 也越來越不能以國籍來界定。故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文學史需要重新用世界 華文的概念來架構。48. Ch. engchi. i n U. 統計與本文研究相關迄今出現的名詞有最早的「難民」 , 「移民」 、 「殖民」 、 「遺民」 之外的「夷民」,49、「南來文人」、「歸僑作家」等強調作家主體性的移動經驗; 在文學屬性區辨上則有「台港澳東南亞文學」 、 「華文文學」 、50「世界華文文學」、 47. 張錦忠: 〈導論:從南洋書寫到華語語系〉 ,張曉威、張錦忠編: 《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台灣 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 (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18 年) ,頁 XV。 48 龔鵬程等編: 《二十一世紀台灣‧東南亞的文化與文學》 (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年) , 頁 35。 49 詳王德威在馬來西亞華人研究中心主辦的「2014 年第 2 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 (2014 年 6 月 20-21 日)以「 『馬來西亞』與華語語系文學」為題的專題演講。 50 甚至也有華人文學的提法,見胡賢林:〈華文文學與華人文學之辨――關於華文文學研究轉向 華人文學的反思〉 ,收於朱文斌編: 《世界華文文學》第三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 年) , 頁 23-32。 11.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7) 「海外華文文學」 、 「馬華文學」 、 「華馬文學」 、 「華語語系文學」等以學科話語建 構文學的主張與想像,嘗試破除族群疆界,泯滅國家邊界,抵抗以政治思維染指 文學研究的可能性,還給文學主體更多話語詮釋權。若試將本文查考的文學研究 範疇加以釐定,以下表分析相關名詞定義作為前理解框架:. 51. 東南亞華文文 學. ‧. al. n. 51. io. 華語語系文學 1.0 華語語系文學. Nat. 華文文學區域 華語圈. 學. 華文文學. 立. 政 治 大. y. 世界華文文學. sit. 海外華文文學. er. 亞華作協. ‧ 國. 名詞. 表 1:「民國文學」相關詞彙一覽表 提倡者╱形式 出處 協會、期刊 「亞洲華文作家協會」(「世界華文作家協會」 發行人陳紀瀅 前身)於 1984 年 3 月創辦《亞洲華文作家雜誌》 1982 年廣州暨南大學召開第一屆台灣香港文學 學術研討會、論 學術討論會,1985 年 4 月秦牧和陳賢茂創刊《華 文集 文文學》 學術研討會、論 1986 年深圳大學舉辦第三屆台灣香港文學學術 文集 討論會 1987 年 3 月 5 日至 8 日廈門大學海外函授學院 學術研討會、論 主辦,以「東南亞華文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的 文集 關係」為主題,由菲律賓僑領莊鼎水資助。52 1996 年江西廬山第六屆學術研討會 吳奕錡、彭志 《文藝報》2002 年 2 月 26 日 恆、趙順宏、劉 1989 年新加坡舉行「華文文學大同世界國際會 俊峰 議」 2004 年 9 月中國山東省威海市山東大學第 13 張錯 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離散與重 合:華文文學內涵探索〉為題發表演講53 陳慧樺(本名陳 海外會議提出,於王德威文章、54許維賢專書所 鵬翔) 記55 史書美 〈全球的文學•認可的機制〉 , 《美國現代語言學. Ch. engchi. i n U. v. 周煌華: 〈華與文的宏觀敘事〉 , 《視野的互涉──世界華文文學論文集》 (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7 年) ,頁Ⅴ;周煌華: 〈「世界華文文學」語詞的商榷:以台灣為觀察場域兼論一個學術詮釋 社群的形成〉, 《華人文化研究》2 卷 2 期(2014 年 12 月) ,頁 169-180。台灣方面稍晚於大陸, 2000 年世新大學設有「世界華文文學資料典藏中心」並在網路上設置「世界華文文學資料庫」 (http://ocl.shu.edu.tw) ;2003 年楊松年於台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所下成立「世界華文文學 研究中心」 ,並設置「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網站」(http://www.fgu.edu.tw/~literary/wc-literature/), 見詹宇霈: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視野之一隅──《亞洲華文作家雜誌》 、世新「世界華文文學資料 典藏中心」 、佛光「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網站」〉 ,刊載於: 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zhan-yu-pei/zhan-yu-pei_01.htm,擷取日期 2019 年 11 月 8 日。 52 王丹紅: 〈東南亞華文新文學研究系列課題(1987-2015) •廈門──反法西斯文學等〉 ,收於莊 鐘慶、鄭楚主編: 《東南亞反法西斯華文文學書卷》第 3 卷•解讀編,頁 243。 53 黃萬華主編: 《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華文文學 第十三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年) 。 54 王德威: 〈重構南洋圖像:理論與故事的交鋒〉 ,收於張曉威、張錦忠主編: 《華語語系與南洋 書寫 台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頁 249-262。 55 許維賢: 《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 年) 。 12.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8) 會學刊》(PMLA),後紀大偉翻譯刊於《清華學 報》第 34 卷第 1 期(2004 年 6 月)頁 1-29。 〈華夷風起:馬來西亞與華語語系文學〉 《華夷 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 (高雄:中山大學出 版社,2015 年)。 《漢語新文學通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0 年)。 筆者參照許俊雅、杜國清、張錦忠資料自行整理56. 2.0 華夷風 華語語系文學 王德威 3.0 漢語新文學. 朱壽桐. 上述名詞的最大公約數是「離散」 ,離散是文人群體出於生活、身分的選擇, 或單純是一種抵抗的姿態,表達對當下政治與切身境遇的不滿。57除了語意學的 名詞考述,方法學的指涉上,根據霍米‧巴巴(Homi Bhabha, 1949-)的後殖民. 政 治 大 者或其中兩者之間交感混合,並將此文體模式名之為文學混血。 離散華人的書 立. 論述,許文榮提出馬華文學機制的特殊美學意義在於中國性、本土性與現代性三 58. 寫與二戰前的中國場域由於文學中國、文化中國、政治中國多元匯流,賦予新華. ‧ 國. 學. 文學華僑的性格,將場域勾連,繼而二戰後 30 年國際冷戰格局使得新華作家偏 向台灣和香港,逐漸形塑具有獨特性的多邊主義,59則一度停留在東南亞的作家. ‧. 旗創作與文學影響的軌跡,在此描繪的圖景不容小覷。而這與「中國性」論述具. al. v i n Ch 民國文學在海外的傳承與延續,再 1950 年代中期至 1960 年代末期的馬華 engchi U n. 56. er. io. 1969 年為馬華(民國)文學遺址:. sit. y. Nat. 有裙帶關係,60於是,也從冷戰格局出發,莊華興對文學史的思考,勘定 1950 至. 許俊雅: 《低眉集:台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 (台北:新銳文創出版公司,2012 年) ,頁 72-81;杜國清: 《台灣文學與世華文學》 (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年) ,頁 335;張錦忠: 〈華語語系文學:一個學科話語的播散與接受〉 ,張瓊惠、梁一萍等著: 《移動之民:海外華人研 究的新視野》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6 年) ,頁 453-474。杜國清書中歸納「華文文 學」的概念起於七○年代末,自中國大陸當代文學之外的「邊緣地區」崛起,以社會背景和地理 政治迥異的「臺港澳文學」研究為濫觴,所展現的軌跡是: 「台灣香港文學」→「台港澳文學」 →「海外華文文學」→「世界華文文學」 ,最終朝向「世華文學」或「世界文學」進展(頁 376) 。. 許文榮:《馬華文學類型研究》 (台北:里仁書局,2014 年) ,頁 XIII。 許文榮:《馬華文學類型研究》 ,頁 1。 59 游俊豪: 〈淵源、場域、系統:新華文學史的結構性寫作〉 , 《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 13 期(2013 年 3 月) ,頁 104,收於《移民軌跡與離散論述:新馬華人族群的重層脈絡》 (上海:上海三聯書 店,2014 年),頁 97~112。 60 游俊豪:〈馬華文學的族群性:研究領域的建構與誤區〉 ,《外國文學研究》,2010 年第 2 期, 頁 58-70。作者認為馬華文學近 20 年以來的討論忽略了「Chineseness」的豐富性和多重性其實 包含了「中國性」與「華人性」 ,而「華人性」的語境與內容往往被誤解。台灣文學史的解讀則 在深具包容力的寬厚視野中逐步台灣化,陳芳明:〈馬華文學的中國性與台灣性〉, 《台灣新文學 史》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年) ,頁 708-720。 13 57 58. DOI:10.6814/NCCU202000059.

(19) 文學發展過程中,構築了一道奇特的文學風景――馬華(民國)文學,其 中馬華為表象,實質是民國文學,以及民國文人或民國遺民的參與與主導。 61. 從這段話不難得知後國共內戰時期、區域冷戰與馬來西亞獨立建國運動三股扭攪 的勢力作用之下,非左翼南來文人以其漂泊離散情懷護持文化道統與中華民族族 性傳承,民國文學遺風自此吹進了新馬文壇,賡繼自民國的自由思想、審美旨趣 和價值觀催生出 1960 年代的馬華現代主義。柏京斯(David Perkins) 指出文學 史寫作的兩種脈絡和面向:. 政 治 大 (narrative) 的。我也曾經呼籲大家去注意作為敍事其中一支的概念性 立 (conceptual) 文學史。在這類別當中,歷史場域是在概念(或許多概念. 我已經主張文學史有兩大形式:百科全書性 (encyclopedic) 的和敍事性. ‧ 國. 學. 合成的系統)的基礎上被整合進來的,而在這基礎上作品是被認為可以說 明概念的。許多這類的文學史追蹤概念的命運、其性質的變異、其在不同. ‧. 時代上的被接受。62. sit. y. Nat. io. er. 是以場域是必須審慎思考的文學史取徑。文化的融合恆常是文學的豐沛泉源與文 明創造力的動力所在,考察現當代文學版圖的整體態勢,因著文學群體的多向遷. al. n. v i n 移,群體將自身原先所擁有的文化資源遷移於現實文化空間所產生的種種交融情 Ch engchi U 況,將會清晰呈現出文學與文化屬性的開放性、變動性, 過去視為邊緣的東南 63. 亞文學在文人移動下所營構的文學景觀亦可能涓滴匯聚成河海般的主體性,擴之 以全球化語境下的文學與文化研究視野,細讀以流動為觀察視角的文本與史料,. 61. 莊華興: 〈戰後馬華(民國)文學遺址:文學史再勘查〉 , 《台灣東南亞學刊》11 卷 1 期,2016 年,頁 7-30。不只是馬華,香港的現代主義破舊立新也如此想,參見陳智德: 〈冷戰局勢下的臺、 港現代詩運動:以商禽、洛夫、瘂弦、白萩與戴天、馬覺、崑南、蔡炎培為例〉 ,陳建忠主編: 《跨 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新竹: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 年),頁 417。 62 游俊豪:〈淵源、場域、系統:新華文學史的結構性寫作〉 ,頁 97-112,收於《移民軌跡與離 散論述:新馬華人族群的重層脈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4 年) ,頁 97~112。原著《文 學史可能嗎?》 (Is Literary History Possible?)為英文,引文為作者自譯。詳見 Perkins, David, “The Functions of Literary history”, Is Literary History Possibl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2), p. 180. 63 黃萬華:《文化轉換中的世界華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年),頁 32-33。 14. DOI:10.6814/NCCU202000059.

(20) 即可深掘出邊緣化中的再發現。 三、民國性 民國依然持續,歷史尚未改朝換代,生活永無休止的綿延前進,不斷在改進 之中,也無終極狀態,因著 1949 國共內戰隨國民黨撤離大陸的一批作家發展出 民國文學向現代性的流動階段,在社會錯位、動盪和不滿中呈現暫時性的生活、 轉瞬即逝的、未竟的、不完整的、不一致的過渡性安排,永遠處於變化之中,避 免完成,保持未定狀態,這也是文學「民國性」的一種特質。2012 年張師堂錡 從現代文學史思考架構,提出與「現代性」相對的「民國性」研究民國文學,開 理論之先。其具體內涵與產生背景乃是:. 政 治 大 現的一種獨特的民國文學精神內核、人文傳統與審美特徵,它既對民國文 立 (「民國性」是)文學的「民國機制」與「民國風範」交互運用、共同體. 64. 之後,韓偉進一步展延分析:. Nat. sit. y. ‧. ‧ 國. 寫,被彰顯,被證明。. 學. 學產生直接間接的制約和影響,又同時在各種文學作品與藝術形式中被書. er. io. 「民國性」是民國歷史文化與民國文學得以開展的基礎,研究民國文學離. al. n. v i n Ch 有把握住了民國文學的「民國性」特質,才能扣啟民國文學研究的大門, engchi U 不開民國歷史文化,民國文學是在民國歷史文化的場域中顯現的。我們只. 才能解蔽民國文學的發生與發展、民國作家的生存狀態、作品內涵,以及 民族主義文學思潮。. 65. 然而文中並未說明「民國性」的特質,是以張師堂錡具體以「現代的」 、 「民主的」、 「平民的」與「中國的」四點,闡釋民國文學的現代性與現代文學的民國性。韓 偉認為「民國性」的探討有助於向上兼容,總結、提煉和昇華現代文學研究,展. 64. 張堂錡: 〈從「民國文學的現代性」到「現代文學的民國性」〉 ,收於李怡、羅維斯、李俊杰編: 《民國文學討論集》,頁 164-168。 65 韓偉: 〈「民國性」民國文學研究的應有內涵〉,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 51 卷第 2 期(2014 年 3 月) ,頁 15。 15. DOI:10.6814/NCCU202000059.

(21) 66. 現時代的涵容性, 此看法說明以「民國性」作為視域能不受到非文學因素干擾, 必須公正客觀看待文學思潮的演化與遞進,而這正是跨域流動,涉及民國文學在 大陸時期與台灣時期所能涵容的共同特點。 民國性是作者們在場即臨,遭遇到一切能夠想像世界構成的基本要素,例如 以現代化的觀點談移動性,常以建造公路等各種交通運輸渠道的物質移動性,來 說明以遷移命脈及永存之續。因著戰爭、流離,穩定的民國機制變異,與疆界固 著的民國時空流動,在文化、語言、民族、性別、歷史、權力產生差異與跨域現 象,以文化語境思索疆界的概念,將會發現由於文化的再現型態,及再現過程中 各方力量的承認與協商,在思考、質疑、辯論與挑戰的過程中,疆界的概念變得 更為流動與不確定。67民國性的抵抗姿態,在科學、理性、現代性就是他方、全. 政 治 大. 球性就是時間之流的當代意義中,呈現以文學權衡日常,以書寫抵禦非文學因素 侵擾的純粹藝文美質。. 立. ‧ 國. 學. 觀察在民國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之中,民國性的流動及其所具備的諸多美學特 質。「作為方法的民國」乃是針對民國歷史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可能,. 68. ‧. 以此概念照亮被遮蔽的部分而突出特定歷史情境下被遺忘或被扭曲的文學現象。 雖則「民國性」的概念與範疇仍待進一步取得共識,據此仍可探討兩岸共同認. y. Nat. sit. 可的「民國性」想像共同體,69找尋民國文學研究之交集,也是本文梳理民國文. al. er. io. 學史料之重要依據,藉由「民國性」探討文學內蘊,再進一步以審美現代性與歷. n. v i n Ch 上述作家的經歷和作品傳播生產的軌跡,已勾勒出一幅超越國家疆界的圖像, engchi U. 史民國性探討 1949 以後民國文學的東南亞流動現象。. 其離散非僅止於落籍台灣,抑或歸返馬華的情感歸依,70更事涉台、馬,甚至整. 66. 韓偉: 〈民國文學:一種新的研究範式在崛起〉 , 《甘肅社會科學》 (2014 年第 4 期) ,頁 63-64。 柯思仁、宋耕主編: 《超越疆界:全球化‧現代性‧本土文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 語言文化中心,2007 年) ,頁 1。本文著重文學現象探析,兼及文化現象與歷史背景,因此不擬 就疆界多加著墨,僅由跨域的脈絡思索探討作家與文學離境流動的變異與內核。 68 李怡: 《作為方法的「民國」 》(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 年) ,頁 65。 69 李怡: 〈民國文學:命運共同體的文學表述〉 ,《中國現代文學》第 26 期(2014 年 12 月),頁 65-66。已有論者以「離散民國性」探討夏志清《現代中國小說史》,或以沙汀 1930 年代四川鄉 土題材的小說創作,見白依璇: 〈離散民國性的文學史範本:論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 〉 , 《漢 學研究通訊》第 34 卷第 4 期,頁 1-11;謝力哲: 〈「現代」的文學與「民國」的四川――對沙汀 1930 年代小說的歷史化解讀〉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 年第 6 期),頁 47-54。 70 離散與在地常形成兩地作者內在的緊張和張力,離散文學跨域國家疆界,在旅居地與家鄉之 間形成雙邊的觀照眼光,使文學文本成為有意義的文化生產和批判空間, 「在地」強調地方文化 實踐、土地的連結和地方情感,文學和地方知識或地方話語構成緊密的內在關係。見鍾怡雯、陳 16 67. DOI:10.6814/NCCU202000059.

(22) 71. 個中文文學版圖鄉關何處的詰問與思索。 除卻過往「離散」理論作為視角的觀 察討論,流動帶來的文化播遷與文學地理,悄悄革變侷促的、固然的、僵化的文 學視域,展現境外空間與中原地域同時並存、熱烈發展的文學生產現象。對照當 今全球境遇與民國時期文人流動的處境,移民、難民、流亡者、尋求避難者等無 家可歸的人不斷攀升,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指出文化交 融激盪著多元文化主義,文化靈感的相互融合與刺激將是豐富的文化泉源與文學 創造的引擎,72穩固的生活型態自然產生對事物和狀態固定性的追求,現代性的 衝擊導致這樣的固定性變為流動性,鮑曼稱為液化的現代性。 現代化意味著液化、溶解和熔煉,進入現代性的過程中,文學的自我平衡系 統是如何被建構起來?由此探討民國文學「民國性」的建構。對於現代性的看法,. 政 治 大 不一致的過渡性安排,這些挑戰在現代生活中呈現脆弱性、易傷性、持續變化的 立. 73. 人類對於即將來到的事物呈現一種暫時性的、轉瞬即逝的、未竟的、不完整的、. ‧ 國. 學. 傾向,正是因為永遠處於變化之中,避免完成、保持未定狀態,「流動現代性」 較「後現代性」更適宜於指稱面對變化,恆久而不確定性就是確定性的辯駁。如. ‧. 果「成為現代」意味著追求「最終的完美狀態」 ,則尚在進行中的「現在」 ,即是 永無止境的改進、既沒有「終極狀態」,更別無所求。741949 以後民國文學創作. y. Nat. sit. 與時代內外呼應,即鮑曼所謂持久性的事物分裂了,短暫填補真空恐怖徵兆和前. n. al. er. io. 景觸發現代性。當改變也被視為一個暫時令人心煩的事物秩序,建構者面對突發. v. 事件的偶然性、熔爐、模糊性、模稜兩可、流動性以及其他禍根與夢魘,如何在. Ch. engchi. i n U. 大為主編: 《犀鳥卷宗:砂拉越華文文學研究論集》 (桃園:元智大學中文系,2016 年) ,頁 202-203; 魏月萍: 〈我不在家國──馬華文學公民身分建構的可能〉 ,思想編委會編: 《思想》第 26 期「香 港:本土與左右」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年 10 月,頁 55-73。 71 熊賢關:《性別與疆界》 ,頁 252-253。 72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著,歐陽景根譯: 《流動的現代性》 ,頁 12-13。 73 現代性的定義,尚有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認為現代性是一種態度,讓‧ 弗朗索瓦‧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1924-1998)認為現代性是一種公民啟蒙,尤爾根‧ 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1929-)認為現代是一種未完成的方案,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 Baron Giddens,1938-)認為現代性是一種社會生活或組織模式,查爾斯‧馬格雷夫‧ 泰勒(Charles Margrave Taylor,1931-)認為現代性是一種現代自我認同模式,基阿尼•瓦蒂莫 (Gianni Vattimo,1936-)的提法是「現代性的終結」 、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1944-)則 是「現代性的開始」、安德魯‧芬伯格(Andrew Feenberg,1943-)為「可選擇的現代性」 、詹明 信(Frederic Jameson,1934-)是「單一的現代性」 、查爾斯‧馬格雷夫‧泰勒(Charles Margrave Taylor,1931-) 「多重的現代性」 、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1945-) 「自反的現代性」 ,見胡鵬 林: 〈現代性的歧異〉 ,沈清松主編: 《中華現代性的探索:檢討與展望》 (台北:政大出版社,2013 年) ,頁 19。 74 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著,歐陽景根譯: 《流動的現代性》 ,頁 3-5。 17. DOI:10.6814/NCCU202000059.

(23) 傳統瓦解之後重新建構一個穩定的、毫無異相的社會,於調適或同化,衝突與對 抗之中,須臾之間如何洞察永恆,與差異共存?在帝國崩解與中國大分裂的時期, 南渡文人的寫作,是討論華語語系文學的離散文學的重要源頭,其地緣政治性、 歷史性顯然不可忽略。75由於「民國」尚在進行之中,與此美學特點十分吻合, 故此借用以分析作者及作品背後或隱或顯的目的變化,並透過社群、物質與精神 三個基本面向,分析往東南亞流動的文人及其民國文學。 民國性正如同現代性,伴隨著文學的流動而與歷史軌跡動盪共振。柄谷行人 指出當日本蛻變為帝國主義的時候,從失敗的自由民權派人士產生出現代文學, 這一時期同時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起源,由留日學生構築了包括「言文一致」在 內的中國現代文學與思想的基礎,一種以魯迅為代表指向了現實變革的思想,76企. 政 治 大 跨國移動產生的能量激盪對於民國性的初見,具有不容小覷的力量,藉由戰爭再 立. 欲鞏固政權,卻適得其反,成為創建現代國家運動或民族主義的核心。由此觀之,. ‧ 國. 學. 次驅使的移動,將民國性隨著文學與華教移動力帶往東南亞,也藉由台灣到東南 亞的文人形成回溯、相互交融的視域及影響力。本文嘗試透過文人跨國、離散、. ‧. 華教、文學傳播、跨文化研究等概念詞,或者次要的自由╱反共、擁魯╱反魯、. al. er. io. 四、東南亞. sit. Nat. 理這批作家所體現出的民國文學之民國性。. y. 寫實╱現代等文藝思潮和立場的介入,在社群建構、物質體現與精神書寫方面梳. n. v i n Ch 逐漸取代「南洋」這個華人懷舊慣用語詞, e n g c而成為各學門之間共同指稱的語彙。 hi U 本論題的區域範圍擬定為「東南亞」,乃因 20 世紀 40 年代初「東南亞」已 77. 78. 13 世紀末至 16 世紀初,印度爪哇島上曾建立一印度教國家滿者伯夷,以古爪. 哇語「存異求同」(在保存各自多元性的前提下尋求統一)締構印尼史上最遼敻 的治理版圖,一直延續到 1945 年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創建時與神鳥迦羅樓一同納. 75. 莊華興〈帝國崩解、離散華人與家國想像:以《馬來妹》為例〉 ,游勝冠編:《媒介現代:冷 戰中的台港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16 年) ,頁 368。 76 柄谷行人著,薛羽譯:《民族與美學》 (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6 年) ,頁 7。 77 黃錦樹: 〈沒有查禁(我那既被禁又沒被禁的新小說集) 〉 , 《注釋南方──馬華文學短論集》 (馬 來西亞:有人出版社,2015 年) ,頁 153-154;黃錦樹: 〈跋〉 , 《猶見扶餘》 (台北:麥田出版社, 2014 年) ,頁 281-282。香港作家陳雲〈南洋〉: 「這年頭的人已不知中文有南洋之名」 ,以 1956 年「南洋大學」為「南洋之名」的頂峰。黃錦樹提出「南洋」可以指稱、命名一種流亡的狀態, 超出民族國家的視域,指涉憂鬱的南方。 78 王潤華曾言: 「早已在世界地圖上消失了」南洋已是歷史學共識而非國家領地的實指。王潤華: 《南洋鄉土集》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1 年),頁 5。 18. DOI:10.6814/NCCU202000059.

(24) 入國徽,也彰顯「東協經濟共同體」在各國自身固有文化的前提之下,持續追求 政治上的自立與經濟上的發展。. 79. 馬來亞獨立於 1957 年,到 1963 年擴大為馬來西亞,新加坡則獨立於 1965 年,獨立建國影響當地華人的身分認同,也漸使得「南洋」此一具有歷史意義的 地理概念名稱,被「東南亞」這個享有獨立政治主權的新興民族國家,或多元民 族國家的總稱取而代之。80李金生曾撰〈「一個南洋」各自界說:「南洋」概念的 歷史演變〉詳加考論,自前行研究論述、歷史發展趨勢、政治現實介入考察「南 81. 洋」一詞涵攝的地理概念、形成與發展過程, 證述基於二戰後東南亞各國民主 主義興起,使中國移民在東南亞地區相對自由流動的局面不再,政治現實碎裂原 先「完整一塊」的南洋;西方對東南亞區域研究方興未艾,華人學者隨之棄「南. 政 治 大 民,進而從事本土研究,因而不再以廣義泛指的「南洋」概念指稱, 「南洋」成 立. 洋」取「東南亞」 ,也是大勢所趨;戰前漂泊異鄉為異客的華人已落地生根為公. ‧ 國. 學. 為一枚懷舊的文化符碼,在記憶與文學間伏竄。. 1980 年代東南亞發展主義國家告終,穩固統治的體制在國際社會潮流主張. ‧. 民主主義與市場經濟、中產階級主導國內政治社會導向自由的局勢變化,以及國 內企業可望經營自由的經濟新現象,82民主化運動成為關鍵詞彙。綜觀東南亞的. y. Nat. sit. 地域關係,自成立東協以來,儼然成為亞洲區域合作的領頭羊,朝向實踐亞洲共. al. er. io. 同體的構想邁進。二戰之後的冷戰局勢,使東南亞分裂成自由主義和社會主義國. v i n Ch 原型, 既維持各國固有性格,又調和區域內各國民族的多元性,東南亞的象徵 engchi U n. 家,1967 年東協由自由主義國家創立,開啟地域整合的先聲。83在認同多元性的 84. 是多元性,東協的象徵是統一性(協調);東協是東南亞的手段,而東南亞是東 85. 協這個自我稱謂的主體。 是以基於民國文學學科屬性與其他領域能夠平行接軌, 理當以「東南亞」指稱之。 79. 岩崎育夫著,廖怡錚譯: 《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亞史》 (台北:商周出版社, 2018 年) ,頁 37、70。 80 黃賢強: 《跨域史學:近代中國與南洋華人研究的新視野》 (台北:龍圖騰文化有限公司,2015 年) ,前言頁 6-7。關於「馬來亞」複雜定義與考察詳見頁 95-96。 81 李金生:〈 「一個南洋」各自界說:「南洋」概念的歷史演變〉 ,《亞洲文化》第 30 期(2006 年 6 月) ,頁 113-123。 82 岩崎育夫著,廖怡錚譯:《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亞史》 ,頁 202。 83 王政毅: 《邊緣地帶發展論:世界體系與東南亞的發展》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 頁 27。 84 岩崎育夫著,廖怡錚譯:《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亞史》 ,頁 288-289。 85 岩崎育夫著,廖怡錚譯:《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亞史》 ,頁 301-302。 19. DOI:10.6814/NCCU20200005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利益亡人戒殺文 八十 預修超薦戒殺文 八一 慈心不殺放生文 八二 普勸戒殺決疑文 八三 太上東嶽垂訓文 八四 紫虗元君戒論文 八五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因住十四月學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大城東南行五十餘里至答秣蘇伐那僧伽藍 (唐言

佛陀紀念館的本館除了一樓規劃有四個常設展廳外,二樓另設 有四個特展展廳,自 2011 年落成後,即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簽署五 年合作協議,

經過小學四年級輔助課程四十多小時密集式的活動,組員有不同程度及層面的學習和參

  此外, 圖書館亦陸續引進英美文學、外語學習與研究等 相關資料庫,如 19 世紀以前出版的經典文學名著 Literature Online,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 與 Naxos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三十日 教育部台(84)參字第○四二七六三號令訂定發布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九日 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一七四一七號令修正發布第二條、第三條條文

2015 年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何亞非在接受採訪時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