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親歷南洋學習、旅居、考察期間的見聞感想,著眼遊記圖 像所反映的客觀真相與主觀想像,其遊記文體涵蓋日記體遊記、書信體遊記、遊 記性序跋、遊記性小說、筆記體遊記、傳記式遊記與遊記性的詩歌等。以敘事學 與文化理論勾稽自晚清到 40 年代(1900-1949)中國知識分子在域外文學中所表 達的現代性——慾望與思考,2即可發現:縱然現代化社會充滿了不確定性,導 致不可能知道將要發生什麼的無知感,以及不可能阻止它發生的無力感,始終有 一股難以定位,一種失去靠山卻絕望地尋找靠山的擔憂,揮之不去。

民國文學向東南亞跨國流動發軔於 19 世紀中葉以後,像是馬來亞(含新加 坡)隨著移民人數增加,出現離散華人社會的現象,建制了宗鄉會館、商會、報 館、宗教組織、方言及華文學校、文藝社團等基層結構,並因應社會功能與需求 形成一具備生產者(作者)、消費者(讀者)、產品、市場、建制、文庫等基本元 素的華文文學系統。3以菲律賓地區為例,胡適的《嘗試集》、魯迅的《阿 Q 正傳》、 徐志摩《志摩的詩》、老舍《貓城記》已然是菲國中學圖書館典藏,在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即影響菲華社會,4文學流動的軌跡處處可見,而東南亞是世界四大文 化體系匯聚交流的舞台,以豐富多元的特色進入全球當代意識的詮釋中,作為一 種開放的、相互參照的文學座標系,5於今探索其全球化議題上文學流動所帶來 的價值與文化,饒具意義。

這些文人學者或為了經濟考量、工作需要、人生規劃或者文學願景,這些必 然的移動造成知識分子精神史的具體書寫與文學史的板塊遷移現象,知識生產的 傳播與互動帶來了文學史流動,文人的軌跡早已不是狹義意涵的移民,也不再固 滯於國族疆界與身分認同,而是在全球化視角中解構、再重構出移動與流動的跨 國事實。移動之民延異、衍義甚或演繹的現象,不斷顯現在後現代情境中,在地 理移動、時間遞嬗,延續至抽象的文化交融、權力消長之間,透過不斷的調整、

2 夏菁:《慾望與思考之旅:中國現代作家的南洋與英美遊記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10 年)。以南洋遊記與英美遊記之間的差異呈現作家對現實欲求表現出的理性與出於本能或真實情 感而表現出的感性,對於文人精神世界的兩面性多所分析。

3 張錦忠:《馬華文學》(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出版,2009 年),頁 15。作者以易文•左哈爾(Itamar Even-Zohar)根據俄羅斯語言學家雅克慎(Jakobson1896-1982)所提語言與溝通元素再加以修訂,

謂之「文學複系統」。

4 尹湘玲主编:《東南亞文學史概論》(廣州:世界圖書公司,2011 年),頁 413。

5 尹湘玲主编:《東南亞文學史概論》,頁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試建構民國文學靈根南移的審美譜系動機之一。

1949 之後跨國性與流動性成為華文文學的特色,民國文學如何回應後殖民

/後移民論述的離散、混雜、流動、跨國等特質?是否對於馬華文學而言,國家 文學只是一個用處不大,排他性強,且具有區分你我與宰制作用的概念?12讓國 家文學定義與疆界之外的文學事實,脫離國家文學管轄,使馬華文學自成體系,

以一代又一代的理論與創作,豐饒文學的繁花盛景,成為維繫華族文化命脈的重 要文學實踐。以此推論,歐華、美華、澳華文學之難以歸屬,離散因而成為共同 經驗,13開拓出一個富創造性的對話空間,除了與移居國的現實對話,更可以坦 誠面對自身族群或家國的文化現實。當後殖民解構中心,離散將能作為網路連結 各地華文文學的經驗,14民國文學的討論,也藉此嘗試各種深入探討的可能性。

離散是「跨越地理、歷史、語言、文化與國家疆界的流動」,是跨國主義的 象徵。跨國主義的廣義界定,除人員之外還包括「資本、金融、貿易、文化、物 資等的跨國流動,這樣的流動迫使國族國家產生新的意義,主權國家的基礎也隨 之多少鬆動」。15後起的超全球主義,更認定國族、國家全然失效退位,族群景象、

媒體景象、技術景象、金融景象及意識景象呈現全球文化流動、不規律的狀態,

16這些都值得研究者關切。離散一度對於各種民族主義、帝國主義以及全球資本 主義的「主導」敘事,如何書寫反全球化的敘事省思頗深,李有成指出這是離散 富於批判意識的生產性,總是在根與路之間迷離徘徊:他指出「根」所存在的家 園、部族、國家或國族國家等過去,記憶屬於有朝一日可望回歸的地方,而「路」

乃是居留地,屬於未來,導向未知,亦即離散社群所賴以依附並形成網絡的地方;

離散之所以成為離散,也出於始源與他方兩個中心不時提出對話,披露文學跨境 的眾聲喧嘩現象。17 這樣的擺盪,促使作家產生創作動能,在原鄉意識與寫實關 懷之間,在文化母題與在地特色之間,在回望神州與新創大陸之間不斷反思。

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 47 期(2019 年 9 月 30 日),頁 65。

12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10 年),頁 11。

13 亦有譯為「流散」,如歐陽婷:《跨文化語境下美國華人流散文學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 社,2019 年),頁 3-7。對於離散批評理論加以歸納整理。

14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頁 12。

15 李有成:〈離散與家國〉,李有成、馮品佳編:《管見之外:影像文化與文學研究:周英雄教授七 秩壽慶論文集》(台北:書林出版公司,2010 年),頁 166-167。

16 人類學家阿君.阿帕度萊(Arjun Appadurai)的研究,見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 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頁 28。

17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頁 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離散作為一種研究方法的視角,除上文的討論外,大陸方面有《跨文化語境 下美國華人流散文學研究》,從文化差異和邊緣文化身分建構的角度,探討美國 華人流散文學的價值,文中涉及文化焦慮、文化身分建構、主體價值導向,以及 如何藉由族裔審美的藝術表徵,實踐跨文化語境的文化尋根等問題。18在方法學 上,結合傳統的離散研究,加入了跨文化語境,旁及形象學、後殖民批評、身分 理論,女性主義,知識權力理論、新歷史主義理論、空間地理學等方法,在經濟 全球化語境下,研究流散族裔群體社會中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現象,值得本文作 為域外民國文學研究研究範式之參考。而本文研究的作家群體流動到東南亞,大 多仍在華人社會活動,亦有少數與當地文化碰觸、適應或融合的問題,但不涉及 身分認同或者文化尋根,是與其研究相異之處。

在移民∕遺民∕夷民等華夷視野的文學考古學中,「華語語系」的論述,放 棄了時空上的切割,而提出以「華夷風」(Sinophone)考察在華夷之間來回擺盪 的聲音、風向、風潮、風物,風勢,勇於批判傳統殖民研究中所強調的「根」(root) 與「徑」(route)的公式,省思理論資源,在歷史情境內探討其作用的能量,而以 馬華文學作為論證的座標。19此研究取徑觸動本文對於民國文學往東南亞流動軌 跡時的「在地」思考。據此,本文的研究動機之二是:1949 之後的跨國流動,

不受限於國家疆域或公民身分的研究,究竟該如何述說?

溯自 1997 年陳福康教授提出「民國時期文學史」的構想起算,20「民國文學」

的學科概念已發展二十多年,在現當代文學的研究領地不斷嘗試與「漢語新文學」、

「華語語系文學」,或者更早提出的「新文學」、「新世紀文學」、「現當代文學」

等名詞框架對話,試圖建構、拓展出更寬闊的學術空間。若就地域範疇而論,「民 國文學」在台灣文學、大陸╱中國文學、世界華文文學等、漢語新文學、華夷風 等卓然有成的研究成果之外,倡議「作為方法的民國」,21致力提昇文學研究的思

18 歐陽婷:《跨文化語境下美國華人流散文學研究》。

19 王德威:《華夷風起:華語語系文學三論》(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2015 年);王德威:〈文 學行旅與世界想像〉,《懸崖邊的樹》(南京:譯林出版社,2019 年),頁 153-160。「華語語系文 學」並有文本詳證之,王德威、胡金倫、高嘉謙主編:《華夷風:華語語系文學讀本》(台北:聯 經出版公司,2016 年)。

20 陳福康:〈應該「退休」的學科名稱〉,《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公司,2015 年 12 月),頁 14-17。

21 李怡:《作為方法的民國》(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2015 年)。作者主張以國家歷史情態考察 文學的「民國機制」,在民國歷史視野中重新看待現代中國文學,注意民國歷史情境與知識社會 學方法,方能解決「本土化」的「主體性」問題。

談講義(2015 年 3 月 23 日),網址:https://sili.ndhu.edu.tw › bin › downloadfile,擷取日期 2019 年 10 月 3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值得關注的美學奧義。

是以,本文試著尋索不斷移動、跨界越國往東南亞的作家,找到文學史中的 遺珠之憾,或重新以「民國性」作為方法檢視其異地╱移地創作所顯現的意義與 文學成就,試圖在以往「離散」、「流寓」、「南來文人」、「僑民文學」的話語詮釋 之外,回到民國的歷史文化現場,從文學的民國性視角審視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 人案例,他們流動在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生活樣態,所激盪出的文學價值與意義 生成。為能使討論聚焦,諸多跨國南向的民國文學作家中,本文以因 1949 國共 分裂背離原鄉,往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流動,與台灣密切相關,並對 於東南亞文教事業有貢獻的作家為範疇,以移動的先後為序,來梳理這一部域外

是以,本文試著尋索不斷移動、跨界越國往東南亞的作家,找到文學史中的 遺珠之憾,或重新以「民國性」作為方法檢視其異地╱移地創作所顯現的意義與 文學成就,試圖在以往「離散」、「流寓」、「南來文人」、「僑民文學」的話語詮釋 之外,回到民國的歷史文化現場,從文學的民國性視角審視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 人案例,他們流動在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生活樣態,所激盪出的文學價值與意義 生成。為能使討論聚焦,諸多跨國南向的民國文學作家中,本文以因 1949 國共 分裂背離原鄉,往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流動,與台灣密切相關,並對 於東南亞文教事業有貢獻的作家為範疇,以移動的先後為序,來梳理這一部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