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文獻探討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同,或政治立場迥異,往往刻意模糊,或略而不提曾經有過一批被視為右派的南 來文人,使人為之抱屈。133在多元現代性的範式下,受中心與邊緣之間競爭所支 配的開放舞台,與不斷變化的集體認同衝擊之下,人的自主性相對於任何形式的 權威,常因互相競爭的公共利益觀具有多樣性的特徵,因此,去中心化的視野,

現代性的開放結構,以及持續的對抗性,使任何形式都變成某種發展與變革的動 態體系,134也必須具備更為寬容的視野。特別是東南亞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 會處境中,文學往往是現實與社會意識形態的結合,歷史事件被意識形態吸收理 解之後,產生另一種既定的意識形態推動著作家認識當地社群、物質、精神等文 化的過程,成為作家賴以想像和認識自己與自身存在之間關係的某種社會慣性,

135深究作家的移動過程、動機,研討「非文學」的政令、報章、宗教儀禮、民俗 活動等觀察其文學美質與符號意義,考察作品與論述在塑造意識形態上的作用、

作品與社會的關係,對過去固著、單一的理解角度提出質疑,將文學視為具有參 與社會相互推動、對社會進化、變化,產生潛移默化影響力的功能。136在此跨國 移動的觀點下探討跨域、流動、所呈現的民國文學,將是饒具意義的課題。

第四節 文獻探討

以「流動」為核心檢視前行論述,以「南來文人」的研究進路最受關切。專 著已有姚夢桐《郁達夫旅新生活與作品研究》137、林萬菁《中國作家在新加坡及 其影響(1927-1948)》138、郭惠芬《中國南來作家與新馬華文文學》139、王寶慶、

新加坡文藝協會、新加坡圖書館管理局主編:《南來作家資料研究》140、李選樓

133 莊華興:〈語言、文體、精神基調:思考馬華文學〉,收於思想編委會編:《思想》第 28 期「大 馬華人與族群政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 年 5 月),頁 209。

134 多明尼克‧薩赫森邁爾(Dominic Sachsenmaier)、任斯‧理德爾(Jens Riedel)、S.N.艾森斯塔 德(Shmuel N. Eisenstadt)著,郭少棠、王為理譯:《多元現代性的反思:歐洲、中國及其他的 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年),頁 20。

135 盛寧:《新歷史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出版公司,1995 年),頁 47。這是一種阿杜塞式(即 路易·皮埃爾·阿圖塞,另譯阿圖色,法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家,Louis Pierre Althusser,1918-1990)的 理解,一種新歷史主義的觀點。

136 廖炳惠:〈新歷史主義與莎士比亞研究〉,收於張京媛:《新歷史主義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1993 年),頁 255-256。此處參考廖文以新歷史主義研究莎士比亞作品的研究方法,在 流動的觀點下略作適合民國文學描述之轉譯。

137 姚夢桐:《郁達夫旅新生活與作品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出版社,1987 年)。

138 林萬菁《中國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響(1927-1948)》(新加坡:萬里書局,1978 年)。

139 郭惠芬《中國南來作家與新馬華文文學》。

140 王寶慶、駱明編:《南來作家資料研究》(新加坡:新加坡圖書館管理局、新加坡文藝協會、

出的,認為中國本土以外的華文文學的發展,必然產生「雙重傳統」(Double Tradition)的特性,

必須建立多元文學中心(Multiple Literary Centers)。見施建偉:〈海外華文文學文化傳統的多重 性〉,《亞洲華文作家》第 42 期(1994 年 9 月),頁 81-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多受非議譏評,過於偏執的屬地或種族、語言的討論,或恐偏離文學論議的航 道。

張錦忠則採取複系統結構梳理馬來文學、馬英文學、馬淡文學等的整體和個 別關係,建立馬華文學中的舊文學傳統、峇峇文學傳統、現實主義傳統及現代主 義傳統的系統化關係,以此追溯各自的影響根源,166也據此論議重寫台灣文學史,

反思、追述、再現,評斷多語環境數十年來的語言變遷與混雜,不論何種指稱,

避免由意識形態所帶來的文學史事實蒙蔽,並注意到各地殖民語境下的多元性、

複雜性、獨特性,才能突破狹隘的文學範式,突出文學現象重要的學術史意義。

167文學發展受到社會與政治生態變貌產生干預歷史╱敘事在所難免,論述技巧上 泰半以斷代、探討文學運動或思潮的案例、文學社群研究、個別作家專論、文體 風格論,從而描繪整個文學複系統的文化符號現象與運作規律,探討其中的異質 性和多元性,168然而,就馬華論馬華,其間的罅隙或恐仍有流動到該地,或長或 短居留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值得關切。

離散馬華文學相對於強勢的中國文學以及其他華語語系文學,係屬「小文學」, 以 1975 年德勒茲與瓜達里論述卡夫卡及其書寫時提出來的理論,分析「南洋華 文」三項特質(一)去畛域化;(二)政治性;(三)集體價值。法蘭茲•卡夫卡

(Franz Kafka,1883-1924)以布拉格德語去畛域化的語文書寫,導致用法怪異,

用途卑小,華語文作為共同共通語種,不至於衍生此問題。其次,大文學有足夠 的空間容納作家個人關注,小文學的壓縮空間則將小我放成大我,伊底帕斯三角 習題被淨化成社會政治經濟議體。169使用「馬華文學」解釋作品涵蓋離散、族裔、

語系、小勢、去畛域化、再畛域化、邊陲的指涉性。其集體性認同脈絡下,作家 創造一種非大家、無經典的「小文學」,代表集體發聲,展現語言與想像的去畛 域化,時有「歧文異字」,也是多語主義轉向的展演。170

另一位研究者朱崇科指出中國性是一個自我組構的持續過程,根基於中國並 非不變的同質統一體,他以黃錦樹為例,在台灣經驗與中國古典美學純粹意趣游

166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頁 44。其概念原生於易文—左哈爾(Itamar Even-Zohar)的相關論述。

167 胡希東:《文學觀念的歷史轉型與現代文學史書寫模式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6 年),頁 176-177。

168 張錦忠:《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年),頁 70-71。

169 張錦忠:《馬華文學》,頁 10-11。

170 張錦忠:《馬華文學》,頁 12-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移的詮釋框架中說明此事實。17190 年代兩岸三地針對「中國性」動態發展活力與 話語權力爭奪眾彩紛呈,朱耀偉歸納出中國大陸的「中國性」是闡釋「中國」的 焦慮;台灣則陷於本土的迷思,而香港處在混雜的邊緣。172

台灣文學研究近來也關注到南來文人的現象,以「流亡文學」定義其書寫隱 含某種本土內涵,雖則便於討論冷戰時期東亞文學場域的互動狀況,以與台港兩 地多舛的殖民地命運接合,173本文則傾向以「流動」來加以說明文人移動的姿態 與文學互動,流動意指不靜止、不固定的狀態,符合文學史作家與作品跨國越界 移動的鮮活面貌,之所以不以「移動」稱之,乃因「移動」即預設了變更、改變 原來的位置或方向的預設立場,與本文以開放的角度探討民國文學不符。舉凡作 家何時移動?移動到哪裡?移動所呈顯的「民國性」特質,在方法上本文挪借地 理學的「移動」概念來探討文學上的移動性、一種空間移置,174不論是社群、物 質、空間、地景或精神世界潛在的移置,都在本文觀察與探討範圍之內,因此本 文擬以遊動的、多重的、跨國的史觀探討「民國性」。

不論異域過客、新舊之念、吾鄉主義,各種不同的創作觀,各自在文學的版 圖上出現,標舉出「流動性」對中國近代知識分子的文化意義,175繪製出軌跡與 命運必然的交會,也交織出的文學歡喜與哀愁。分析東亞冷戰時期流亡作家司馬 桑敦時,藤田梨那關懷流亡海外知識分子的異域體驗與書寫,身在異國他鄉隔海 呼渡回望祖國,在經歷與反思中產生離散文學,可能是自我放逐的體驗,亦或許 是親身經歷的異國文化,這一批書寫成為文化交流全球化的先驅,值得以多元文 化視角來審視作品,探索這一類文本作為後殖民書寫的意義。176此外,游俊豪注 意到敘事性的新華文學史牽涉各種政治和文學概念的碰撞,展現出重層性的折疊、

171 朱崇科:《本土性的糾葛——邊緣放逐‧「南洋」虛構‧本土迷思》,頁 220。

172 朱耀偉:〈誰的「中國性?」〉,《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 19 期,2001 年春/夏季,頁 135-158。

173 陳建忠:〈1950 年代台港南來作家的流亡書寫:以柏楊與趙滋蕃為例〉,收於陳建忠主編:《跨 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2011 年),頁 455-483;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 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第 52 期(2012 年 12 月),頁 217-242;

吳兆剛:《五十年代《中國學生周報》文藝版研究》(香港:嶺南大學哲學所碩論,2007 年)等 以上相關研究。

174 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出版公司,2013 年),

頁 18。

175 杜南發:〈南洋掇英挹清芬〉,衣若芬:《南洋風華 藝文•廣告•跨界新加坡》,頁 XIII。

176 藤田梨那:《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跨文化書寫》,頁 204-2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撕裂、重合,在多元主義的環境中不斷追求、重塑主體性,177況且台灣即使並未 成為新華作家的創作基地,也參與了政治的、社會的、文學的多文化複系統,構 築出繁複的新華文學譜系。

超越本文的東南亞流動軌跡視野,做為研究可能的再考掘,為避免國家意識 形態轇葛,解決國家文學作為規範性概念侷限與不足之處,華語語系文學的討論 方興未艾,也就凸顯民國文學的倡議深具意義與價值,然而目前台灣博碩論以民 國文學為關鍵詞檢索僅有一筆。178而梳理與本文相關的博碩士專論有劉立娟:《東 南亞華文文學流脈的跨文化研究》179,是與本文最為近似的研究路徑。而本文基 於民國性的探討將研究案例指向由中國大陸向東南亞流動,並具有若干台灣經驗 的作家;劉文則著重在沿缽討源東南亞華文文學發生、演化之譜系考察研究,分

超越本文的東南亞流動軌跡視野,做為研究可能的再考掘,為避免國家意識 形態轇葛,解決國家文學作為規範性概念侷限與不足之處,華語語系文學的討論 方興未艾,也就凸顯民國文學的倡議深具意義與價值,然而目前台灣博碩論以民 國文學為關鍵詞檢索僅有一筆。178而梳理與本文相關的博碩士專論有劉立娟:《東 南亞華文文學流脈的跨文化研究》179,是與本文最為近似的研究路徑。而本文基 於民國性的探討將研究案例指向由中國大陸向東南亞流動,並具有若干台灣經驗 的作家;劉文則著重在沿缽討源東南亞華文文學發生、演化之譜系考察研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