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品德教育的意涵

本節的重點在於分析品德的意義與品德教育的內涵,以作為推動品德教育時 發展理念與核心價值之基礎。

壹、品德的意義

一般人容易對「人格」、「道德」、「品德」的詞義混淆不清,用法上常出 現重疊,但在意義上三者是有關的。人格(personality)一詞的涵義不帶有是非善 惡的評價,意指一個人「內在自我」的「外在表現」,心理學對人格的界定:是 個人在對人、對己、對事物各方面適應時,其行為上所顯示的獨特性,此種獨特 性,係由遺傳、環境、成熟、學習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現於身心各方面特質所 組成,而此特質具有相當的統整性與持久性(張春興,1989)。通常也是指人的個 性或性格,社會上一般的解釋就是人品。

道德是社會大眾各種行為的規範、價值意識與個人品德、觀念的總和,論及 道德容易使人想到它是在為人們的行為立下規準,甚至用來判斷行為的善惡標準 (詹棟樑,1993),因此,道德包含「知」和「行」兩方面,道德基本上是人類理 性反省後的一套真理,並外顯於行為的規範,以作為善惡、對錯等價值判斷的標 準(楊深坑,2004)。然而,道德善惡的標準會因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時代思 潮的變遷產生差異,其必須透過理性思考與抉擇(林生傳,1994),當然也是社會 文化交織而成眾人所認同的價值觀。

品德(character)源自於古希臘文「charassein」,本意是「雕刻」,從此字 引申出品德的意義是「行為的典型和道德規範」(Ryan,1999)。Lickona(2003)

認為品德是一種美德(virtue),這種美德是個人或群體所共同遵守並認定的價值

規範,是人類優良的特質,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良善覺知;另一方面,亦認為品 德教育在於建立「核心價值」(core value),促進個人及群體向「善」發展,增 進人類生活福祉。

林新發、王秀玲(2003)則認為所謂的「品德」(character)又稱為性格、

個性或人格,是個人身心與環境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組較為持久、穩定的內在心 理傾向、特質或特徵,包括認知、性向、氣質、尊嚴、情意、道德、價值觀與態 度的總合。沈六(2004)則認為「品德」是個人情感、思想和行動整體的表現,

此現象會有一段時間是前後一致的,且具有獨特性。可分為兩個層面:一為道德 的品德:指與法律或標準、價值符合的程度,若以道德標準而言,可以誠實、仁 慈、正直、友善、誠懇、勇敢等等為例;二為心理的品德:包含思想、情緒與行 動的成分。

另外,良善的品德需藉由個人瞭解此品德、喜愛此品德、表現良好品德等三 種要素所構成。因此,為符合社會道德標準之多樣化培養過程,個體除能知善、

愛善以及行善外,並包括個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以及品德養成等不同教育或學 習內涵(黃德祥,2001)。由歷史觀點來看,品德教育之目的在避免學童道德問 題的發生,並以品德教育指引道德、價值的發展,而道德教育、品德教育、價值 教育等均在導引人類的行為,使之趨於向善(黃德祥、洪福源,2004),學校品 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啟發這些良好的美德與情操,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徹底實 踐,讓社會充滿仁慈與正義、尊重與關懷,共同建構一個和諧共榮的未來社會。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人格」是指個人的個性或性格,是個體受到遺傳、

環境、學習等因素所表現出的反應,不帶有是非善惡的評價;「道德」則是社會 大眾對行為立下的規範,而這套行為規範則會受到文化背景與時代潮流的變遷而 有差異;「品德」是指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為了能適應社會生活,先天的身心 特質與後天生活環境交互作用所形成一套比較穩定的內在心理特質,這種內在心

貳、品德教育的內涵

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品德教育乃是傳統文化的轉化,擷取並 統整既有與外來文化的精髓,賦予時代的新意義並重構價值體系,使之兼具理想 與可行性,亦即品德教育是經驗與脈絡的結合,強調人性卓越與生活品質的提升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常常因社會背景文化的不同、思想家背景的不同,

而有不一樣的善惡標準(葉學志,2004)。自古以來,中國與西方文化的差異,

對品德教育就有不同的詮釋與做法,如中國傳統古訓:百善孝為先,父母之命不 可違,凡事應做個聽話的好孩子;但西方文化卻講究平等與個人主義,強調培養 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呂敏華,2005)。以下就古今中外學者所研究品德教育的 內涵作陳述與探討。

一、中國傳統之品德教育內涵

自古以來,東方傳統社會就有一套自我修練或修身齊家之道,尤其是重心性 修養的儒家思想,如孔子所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學而篇)、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篇)、「君子欲訥於言 ,而 敏於行」(論語,里仁篇)、「多聞,擇其者而從之;多而識之;知之次也」(論 語,庸也篇)(黃德祥,2006)。

孔子以「仁」為一切道德之根本,「仁」的德行在於獨善其身的君子,以及 兼善天下的聖人。既重視個人的完美,也強調社會的秩序(鄔昆如,1985)。孟 子主張性善,強調仁義禮智四端乃人固有之心,德育即是求其本心、盡善性;而 荀子主性惡,強調德育的重點在於提供良好的環境與示範作用,以移人性之惡。

荀孟之不同,以及之後的程朱、陸王之異,大抵是「自律」和「他律」之分野(楊 祖漢,1987)。

因為中國是一個「倫理本位」的社會,與儒家入世的道德實踐精神有密切關 係。所以會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養

過程(梁漱溟,1988)。今日各級學校的共同校訓「禮義廉恥」、青年守則十二 則、智仁勇三達德等重要德目,均衍生自於五常(黃中,1989)。

由此可知,數千年來儒家影響中國教化是何等深遠,因此在實施品德教育時 就應將其精神納入其中。並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變遷,實施品德教育宜隨著 時代的背景與需要而做適度的調整,如何運用言教、身教與境教,並教導學生扮 演好自己的角色及善盡社會責任,透過反省及體驗的學習過程,採取正確的行 動,來發揮傳統道德觀的道德價值。

二、我國當代的品德教育內涵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價值觀及道德規範也會有所改變,而當今的品德教 育標準可由以下的調查及學者的研究略知一二:

培基文教基金會(1999)提出的品德特徵可分為七大類,共四十九項,包括:

(一)遠見者:其品德特徵為智慧、明辨、信心、謹慎、真愛、創意、熱誠。

(二)教導者:其品德特徵為節制、敬重、勤奮、仔細、可靠、安穩、忍耐。

(三)服務者:其品德特徵為機警、好客、慷慨、喜樂、靈活、捨己、耐心。

(四)管理者:其品德特徵為整齊、主動、盡責、謙虛、果斷、決心、忠貞。

(五)協調者:其品德特徵為專注、敏銳、公正、同情、親和、尊重、溫柔。

(六)理想家:其品德特徵為誠實、順服、誠懇、美德、勇敢、饒恕、善勸。

(七)供應者:其品德特徵為開源、節儉、知足、守時、寬容、慎重、感恩。

根據天下雜誌(2003)調查發現家長、教師的意見,發現在品德教育中最需 要培養的項目為自律、同理心、挫折容忍力、獨立思考、誠信、自信心、勇敢等;

台北美國學校也提出教育四個核心的品德價值:誠實、尊重、責任、仁慈。教育 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4)提出關懷、尊重、責任、信賴、公平、正義、誠 實作為促進學生品德發展的重點。

李珀(2005)指出學生品德教育的內涵核心概念為:悅納自己、尊重別人、

兩性平權、家庭和樂、有禮貌、愛整潔、守秩序、有分寸、孝順父母、尊敬師長、

友愛同學、自由民主、守法重紀、社會公義、環保、珍惜資源、信仰、奉獻、服 務、感恩。吳寶珍(2003)的研究中將品德教育的內涵分為四個層面:

(一)內外修為:幸福的生活有很大的程度上是要依靠自身努力,依靠自己的 勤奮、自我修養、自我磨練和自律自制。

(二)待人接物::從體驗著手,學習與人相處,落實生活,待人接物學習共 處,從家人到社會,具備仁愛胸懷,寬廣的胸襟,接納瞭解他人,進而關懷合作,

以民胞物與,與人為善等。

(三)正心誠意:由自律、進取、反省、感恩與毅力來獲得自我管理的能力,

以及對他人尊重理解與欣賞能力。

(四)社會關懷:學習關懷環境,參與社區服務,不只追求真善美的心,還有 幽默感、忠勇、虔誠、公平、公正與接納等品德素養。

黃德祥、謝龍卿(2004)則認為品德教育可分成三方面:(一)自我要求:

重視自我訓練,克己正念,修養品行與情操;(二)尊人愛物:尊人者人恆尊之,

愛物者必有餘福,忍讓寬容,胸懷大度,誠信負責、大愛感恩(三)不斷學習:

學而後知不足,知不足而後勤充實,盡己之學貢獻社會,追求人類福祉。林新發、

王秀玲(2003)則認為,配合知識經濟時代及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國民中小學學 生應優先培養與教導十大品德核心內涵為:尊重、誠信、負責、創意、自律、公 平、信賴、勇敢、勤奮、關懷等。

台中市教育處為推動「品德教育促進方案」,乃參考歐美各國,整合各專家 學者、各級學校的建議,並依據本市特色與現代國民最需要的品德價值,訂定屬 於台中市的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包括「自律、尊重、正念、誠信、負責、合作、

勤儉、正義、勇敢、關懷、寬恕、感恩」等十二項核心價值,希望能提供給各校 發展與制定符合學校本位的品德教育核心價值內涵(張光銘,2008)。

由此可知,我國現代的道德觀,不僅重視個人的內在自我修養,亦須透過實

踐反思的歷程,來形塑品德的內涵。因此在實施品德教育時,要引導學生從自我 的修養做起,透過認知的建構、行為的實踐與情意的涵養,才能達成品德教育實

踐反思的歷程,來形塑品德的內涵。因此在實施品德教育時,要引導學生從自我 的修養做起,透過認知的建構、行為的實踐與情意的涵養,才能達成品德教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