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一結果: 恢復體驗量表發展

第二節 問項產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問項產生

本研究採用演繹法與歸納法的方式產生問項。演繹法部分,回顧大自然領域中有 關恢復體驗主要的量表 (Hartig et al. 1996 與 Laumann et al. 2001),初步產生 10 題 逃離問項 (暫時逃離與新奇)、14 題迷戀問項 (內容迷戀)、8 題一致性問項與 10 題相容性問項 (動機與能力相容)。有關愉悅情緒的問項,則參考 Mehrabian and Russell (1974)有關愉悅的問項,有 4 題。歸納法的部分,從受訪者口中產生出各 構面相關的問項,初步產生 13 題逃離問項 (暫時逃離與換環境)、18 題迷戀問項 (內容迷戀與過程迷戀)、2 題一致性問項與 18 題相容性問項 (動機與心智模式相 容)。有關愉悅情緒的問項,有 4 題。總的而言,初步問項共有 101 題,演繹法得 來的問項共有 46 題,歸納法得到的問項共有 55 題。

本研究請五位專家來評估初步問項的內容效度。五位專家皆為博士候選人。

儘量使專家背景多元,以免產生偏狹的觀點,五位專家中有兩位行銷領域、一位 人資領域、一位組織策略領域及一位科管領域。初步的結果指出五位專家在 101 題問項的指派上評分者間一致性為 0.65 (Fleiss’s Kappa),具有實質的一致性 (Substantial Agreement) (Landis and Koch 1977)。針對不一致的問項(沒有全部人都 有共識的問項)逐題討論,以求達成共識。專家訪談的時間為三個小時,過程中因 專家領域多元產生較多不一致,但多可以達到共識。沒辦法達到共識的問項有 10 題,刪除之,剩下 91 題問項。專家前測結束後,根據專家的建議將恢復體驗構面 的定義做了修正,將語意模糊的問項修正之,經由修正後的定義列於表 4-3。即使 訪談的結果指出能力相容在服務店家中較少被提及,但專家建議還是列入相關問 項,因為有些動態的服務店家 (像是大魯閣棒球場)或是夜店可能會有能力相容的 議題,而訪談中幾乎都只是針對靜態的服務店家。有關於範疇與一致性是否為恢 復體驗面向或是前因,研究者解釋 Kaplan (2001b)的想法給專家聽,專家認為範疇 因既有量表沒有此面向且受訪者指出範疇為恢復體驗的前因,因此範疇應不是恢 復體驗本身,可以拿掉此面向,然而,一致性面向可以先暫時保留,因為仍有既 有量表有此面向。一致性面向是否拿掉端看後續階段問項的表現而定。專家指出

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然訪談結果指出服務環境中的新奇主要是活動產生的,他們建議還是將換環境 面向也列入考量,因為受訪者還是有提到環境轉換。

專家內容效度前測後,剩下 91 題問項,接著,進行消費者前測。本研究商請 26 位目標研究對象來評估這 91 題問項的內容效度。目標研究對象是指有在服務 店家中休息放鬆的消費者。樣本特性列於下: 性別而言,男生有 10 位,女生有 16 位。職業而言,有 10 位大學生、7 位研究生、5 位上班族、1 位家庭主婦,有 3 位 為其他。根據 Anderson and Gerbing (1991)的建議計算每一題的 Psv 與 Csv 指標,

並進行 Csv 值的統計檢定。在人數為 26、α=0.05 時,Csv 的臨界值為 0.38,若 問項的 Csv 值小於 0.38 則該問項應給予刪除。經過計算,發現有 26 題問項的 Csv 值小於 0.38,這些題項理應給予刪除。仔細檢驗這些 Csv 值沒有過的問項,發現 以下現象。第一,相容性子構面 (特別是動機相容、心智模式相容)之間無法區別,

迷戀子構面 (內容迷戀與過程迷戀)之間也無法區別。有鑑於此,進一步將相容性 子構面與迷戀子構面合併,再針對所有問項再進行一次 Csv 值計算,結果發現有 13 題的 Csv 值小於 0.38。本研究選擇刪除 13 題,不刪除 26 題,主要的理由如下:

根據 DeVellis (2003)的說法,問項發展早期階段應該留下較多問項,Anderson and Gerbing (1991)雖主張可以用 Csv 的統計顯著值來作為最初問項刪除的依據,但研 究者可以根據實務上的考量決定要保留幾題。經過消費者前測階段,剩下 78 題問 項,列於附錄七。

研究者舉辦第二次專家前測,邀請兩位專家,皆為博士候選人,一位行銷背 景,一位人資背景,皆有受過量表發展的訓練。此次前測的重點在於修正用字不 良的問項與刪除冗餘的問項。為確保專家們認知一致,在前測前先給專家們閱讀 DeVellis (2003)與 Peterson (2000)建議的問項發展準則。前測結果如下。第一,修 正 10 題問項的用字遣詞。第二,刪除 5 題冗餘問項。第三,新奇面向下能夠反 映有關“做不一樣的事情”的題項只有一題,過少,建議增加一題“我在這裡會做 一些在別的地方不會做的事”。專家亦提到新奇面向中有包含兩個概念,一個為 整體的環境更換,另外一個則為活動的新奇性,他們認為活動的新奇性此面向可 能會和過程迷戀呈現相關性,因為新奇的活動是會讓人享受與沉浸其中。此外,

專家認為過程迷戀的問項過少,建議可以參考心流經驗的量表,因為心流經驗的

8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量表中有可以反映進行活動時沉浸的狀態。專家亦提及若考慮心流面向,原來動 機相容面向中提到顧客專心做活動與投入活動的問項可能歸類錯誤,這兩題應是 心流的問項。專家亦認為在這裡我不用做多餘思考這題也符合暫時逃離的概念定 義,並非原本所歸類的心智模式相容,他們認為看之後進行探索因素分析時問項 的表現決定其歸屬。經由第二次專家前測的篩選,最後剩下 74 題問項。

第二次專家前測後,研究者參考專家給予的意見並閱讀心流經驗相關文獻與 恢復體驗相關文獻後,再與服務行銷領域的專家討論。經由討論,認為過程迷戀 的衡量應再加上心流經驗的問項,才能達成概念上的內容完整性,因此與專家討 論後加入心流經驗的問項。參考 McGinnis et al. (2008)在服務情境下發展出來的心 流經驗量表,加入 6 題問項。另外,遵循第二次專家給予的意見,將原本歸類到 動機相容面向中有關專心做活動與對活動投入的 2 題問項歸類到心流部分。經由 文獻閱讀發現 Kaplan and Kaplan (1989)指出一個恢復的環境通常是令人感到愉悅 的環境,經由與專家討論後,決定愉悅面向並非恢復體驗的本身,應為其後果,

列為效標。此外,亦仔細檢驗所有問項的用字遣詞,做出小修正。經由內容效度 檢驗(專家與消費者前測)後,恢復體驗與愉悅的問項共有 80 題,恢復體驗以 73 題 衡量,為效標愉悅以 7 題衡量,將些題項給專家再次修正用字遣詞,修正了 16 題。

將經由內容效度檢驗後的問項彙整於附錄八,這些問項將被用於正式分析。

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