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西交會的日常飲食

第二節 吃的心理戰:中秋飲食論述

一 回憶記錄器:望明月思家鄉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憶記錄器、戰爭機器、統治神器」三主題,其中月餅作為回憶記錄的神器,有個 人記憶與集體記憶兩種,而戰爭機器則奠基前者,以鄉愁來徵召月餅勞軍,並將 月餅化為心戰工具去投共救災,而這兩者論述大量集中在政治支配最強的 1950 年代,直至 1960 年代經濟好轉,秋節月餅成為宣傳統治高明的神器,以民眾休 閒娛樂的現代化生活,對比三年大飢荒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大陸人民,以彰顯國 府執政的能力。

 

   

一、回憶記錄器:望明月思家鄉  

 

            故鄉風土人情化為鄉愁,透過文字流露寫意抒情,寄托飲食慰藉心靈遙想 缺憾。食物猶如感情的扳機,許多陷在記憶身處被遺忘的往事,藉著味蕾再度甦 醒。而聚焦中秋節的飲食鄉愁文章裡,書寫回憶的佔了極大多數,主題有空間上 思念家鄉故土地理,有時間上懷想童年單純美好,也有針對特定人事物的追念,

書寫焦點也從老家特殊風味飲食,聚焦到母親烹調的專屬家庭菜,主軸皆是秋節

「月圓人團圓」觸發思念,故以「望明月思家鄉」統論之。  

 

安土重遷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因此離開原生成長的故土家鄉,那思念土地 的情感定會引起心靈上的愁緒。記憶書寫來自於作者的背景與遭遇,而

1950-­‐1970 年的臺灣社會人口,可基本區分為「外省族群」與「本省族群」,族 群是相對性的群體區辨,王甫昌指出「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者 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或語言,而認為、或者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 社群的人」。294因此。更細緻來看,扣聯到近代社會人口變遷,林桶法依據《臺 灣省政府檔案》、《中華民國戶口普查報告》、《臺灣省統計提要》與軍隊的備忘錄,

綜合公務人員、一般民眾與軍隊人數,提出「1945-­‐1953 年來台的外省人數一百 二十餘萬人應該是較接近實際人數的統計數據。」並定義1945 年 8 月日本投降 後,大陸人士陸續來台,被稱為『外省人』」;295而張茂桂提出外省人主要意指 1949 年之後,將近百萬的大陸各省人士跟著中央政府撤退來來台,他們在移入 臺灣前後,共享一些社會特質與面臨共同處境,使得他們和臺灣本地人的互動過 程中,逐漸發展出「我群」的意識,包含「1.工作上的同質性(集中於軍公教部 門)、2.經濟發生困難時,對國民黨與國家的依賴、3.共有的意識型態,包括對中 華民國、國民黨及蔣介石的效忠、4.共享的記憶,以及軍閥、日本人及共匪作戰 的經驗、5.離家逃難、四周都是臺灣本省人及等待反攻大陸的共同經驗。」296儘                                                                                                                

294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2003),10

295 林桶法,《1949 大撤退》,323-336。

296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市:業強,1993),1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管根據來台的時間點有所差異,但因應時勢變化而遷移來台的經歷皆同。因此《民 報》在1946 年即有〈市府希外省人,完成繳稅義務〉297新聞,1947 年《中央 日報》與 1951 年《聯合報》標題也都首度出現「外省人」這詞彙,一個語詞的 出現標示出一個新的可見群體,也說明族群的背景差異在當時顯而易見,而屬於 外省人的集體記憶與親身體驗,完全迥異於脫離日本殖民背景的臺灣本省人經驗,

也造就專屬彼此殊異的鄉愁經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50 年代初來臺灣的外省人,藉由食物 試圖去擁抱對思鄉的愁緒,包含對自身成長土地的生活形態、人際關係、情感元 素、風土景緻的遙想,對家鄉的思念至此轉化為充滿當地特色的菜餚口味,食物 化身家鄉替代品,讓人寄思念於其上,仿若也藉著味蕾的地域認可,開啟一道串 聯故土記憶的抽象方式。以 1951 年 9 月 15 日中秋節當日為例,整個《中央日報》

副刊版面有〈過中秋懷大陸〉、〈天涯共此時〉、〈中秋感懷〉、〈中秋月又圓〉、〈中 秋談月〉、〈中秋雜憶〉等類似抒發懷鄉情感文章。而相同以描述那已逝去的滋味 是最道地的美味,並且想念家鄉同胞的文章,也可在下面描述〈葛店月餅〉看到 相同懷念與思緒:

 

餅的餡子只有一種,原料為冰糖、豬油、蔥、白芝麻等,清香輕爽,絕不沾 膩。最特別的是餅的皮子,完全重油起酥。一層層薄如蟬翼,撥下來算是透 明的,不用說吃,就看看也覺得很美。這樣子的皮子包上那樣的餡,成為一 種純東方情調的細點,拈取一枚,佐以上好的六安或龍井,真可說是一種最 高的享受。…⋯…⋯現在,葛店也已陷在鐵幕魔爪之下,餓莩在途,當然談不到 過節與吃月餅。此時此地,心頭的滋味,恐怕非僅鄉愁兩字所能表達吧!298

        月是故鄉圓,其他年份在中秋節所投書刊載的思鄉文章,諸如〈望明月、思 故鄉〉299、〈閒話肥桃〉300、〈吃月餅的往事〉301、〈翻毛月餅〉302、〈故都果子 市〉303、〈採菱〉304、〈梨〉305、〈軟香兒〉306、〈中秋話童年〉307、〈明月思鄉〉

                                                                                                               

297〈市府希外省人,完成繳稅義務〉,《民報》,1946 年 5 月 21 日,第 223 號。

298 依波,〈葛店月餅〉,《中央日報》,1952 年 9 月 24 日,第 6 版

299 白丁,〈望明月、思故鄉〉,《中央日報》,1954 年 9 月 11 日,第 6 版

300 景樵,〈閒話肥桃〉,《中央日報》,1954 年 9 月 11 日,第 6 版

301 王先鎔,〈吃月餅的往事〉,《中央日報》,1955 年 9 月 20 日,第 6 版

302 媛珊,〈翻毛月餅〉,《中央日報》,1955 年 9 月 28 日,第 8 版

303 吳東權,〈故都果子市〉,《中央日報》,1956 年 9 月 19 日,第 6 版

304 朱信,〈採菱〉,《中央日報》,1956 年 9 月 21 日,第 6 版

305 胡正之,〈梨〉,《中央日報》,1956 年 9 月 21 日,第 6 版

306 華生,〈軟香兒〉,《中央日報》,1956 年 9 月 23 日,第 6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8等筆者投書,其貫穿一氣的共通點就是思鄉,從對家鄉的思念轉換為對戰爭 的準備,也藉此達到後面討論的戰爭與統治功效,所以刊載這類主題文章不令人 意外。但其中引人注意的是此類感性軟調思鄉文章,幾乎在1957 年後的《中央 日報》銷聲匿跡,篇幅大幅減少,取而代之的是中秋節前後,不斷強調要勞軍與 感謝將士,以及大家團結反共打回大陸,解救水深火熱的同胞好過中秋的激勵文 類。推敲箇中原因,主要乃由1954-­‐1955 年爆發第一次台海危機,其後於 1954 年12 月國府與美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規定除自衛外,臺灣對中 國大陸採取軍事行動須受於美國同意的限制,根本上也限制了中華民國反攻大陸 的機會,加上1955 年 2 月國軍實則因軍力不足而被迫放棄大陳島,乃至 1958 年第二次台海危機「八二三砲戰」,這一連串的戰事都在美國協助下才安然度過 危機的國府,或許也擔心再煽動人民思鄉情緒,只會造成反面的失望與責難,故 在黨報上不再刊登思鄉情切之文。  

另一方面,回憶記錄器的重要媒介再現,則可從中秋節時的月餅廣告與其他 佳節送禮的食品廣品,看出相似端倪。綜觀中秋月餅主要可分為有蘇式、粵式、

平式、台式,市面上常見的月餅,以餡子為準,計有所謂:金腿、五仁、百果、

棗泥、鳳梨、黑麻、椒鹽、玫塊、豆沙、豆蓉、蓮蓉、椰蓉、鹹肉、甜肉、桂圓、

桂花、山楂、水品、八寶、什錦、蛋黃、咖哩雞、五仁雞等月餅,不論烤煎、盒 裝樣式或出貨時間等,都應不同形式而有所差異309至於中秋糕餅業者則可區分 為外省幫的福利、老大昌、老大房、冠生園、老天祿、美而廉、沙利文、國際、

起士林、泰康、勝利等,本省幫的掬水軒、十字軒、伍中行、義美、永珍、寶月 堂、一心堂、廣達香、唯他、頂日有、長源珍等,310可以看到僅佔臺灣人口少 數的外省族群,可以再更細分為不同省分的月餅口味,在刺激消費的同時,也寓 含食物仍要家鄉味道才是正宗,更藉由那一口口的各省月餅滋味來增強對中國大 陸的體認。  

中秋月餅另一個特點就是強調「各省」風味,並以來自上海的糕餅廠商來台 為最大宗,諸如「上海瑪利斯食品廠。各式中秋月餅。廣東月餅、蘇州月餅、平 津月餅、本省月餅。本廠聘請蘇粵技師,揀選高貴原料,精製各式月餅,合衛生 而適口,歡迎團體訂購」311、「上海冠生園貴妃月餅。品質高貴   科學焙製。豆 沙素月、豆容素月、葡萄素月、蓮蓉素月、棗泥素月、蓮蓉蛋黃、五仁百果、五                                                                                                                                                                                                                                                                                                                              

307 楊明珊,〈中秋話童年〉,《中央日報》,1958 年 9 月 27 日,第 3 版

308 唐辛,〈明月思鄉〉,《中央日報》,1959 年 9 月 17 日,第 7 版

309 〈霍亂影響月餅身價 臨時店攤斂跡 便宜老牌商號〉,《中央日報》,1962 年 9 月 10 日,5 版。

310 鄭再興,〈一年容易又中秋!怎樣選購月餅?〉,《經濟日報》,1967 年 9 月 3 日,7 版。

311 〈廣告:上海瑪利斯食品廠〉,《中央日報》,1950 年 9 月 6 日。第 2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仁肉月、五仁金腿」312、「上海老天祿,中秋月餅。各色禮品,金華火腿,廣東 香腸,南京板鴨。特製白蓮藕粉、聽裝奶油什景餅乾。」313、「上海福利麵包西 點廠。廣式、蘇式、平式,翻毛提漿,仲秋月餅。馳名已久,風行全國,原料高 貴,科學焙製。」314、本省糕餅廠則有鞠水軒、義美、雪花齋等販售外省口味 月餅外,也強調有臺式月餅。綜合之,細看這類外省月餅多甜口味,甜的月餅是 在明治以後(約 1911 年後)才盛行於臺灣,因為糖的進口和生產始成規模並足 供日常民生使用。在此之前,一般消費者吃得月餅大多是包鹹餡的315

「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的意義,無稜無角的圓象徵和諧,秋季在農業社會是 收穫的季節,也是萬物潛藏養息的季節,全家人在歷經春耕夏耘後的收穫團聚,

搭以月圓的象徵,在在都令月到中秋分外明,更觸動思鄉愁緒。不斷強調家鄉的 殘破,對比現今臺灣島上的安祥和樂,中秋節的相關飲食論述,兩相對照不斷再 現的景象,提醒著人們現在政府的確正積極反攻以解救大陸同胞,中秋節的月亮 與月餅,此刻扮演的角色也不會只是自然景象或食材內容,同樣包含對回歸祖國 家鄉的心理期待,以及重溫故里溫情的盼望:

今夜的月亮一樣的圓,寶島上的人們,不能和家人與月團圓的,佔了絕大多

今夜的月亮一樣的圓,寶島上的人們,不能和家人與月團圓的,佔了絕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