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中西交會的日常飲食

第三節 被動員的中秋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被動員的中秋節

節慶的黨國控制,來自充分利用中國年節食俗的特徵,包含歷史性、地方性、

群眾性、禮儀性、傳說性,396這五個要素可說相輔相成,其中歷史尤為是首要,

每個節慶習俗都需要一個歷史故事來支撐。學校是這個故事建構的重要規訓體制 和場域,搭配節日會放假或者有相關課程活動,國語課本裡宣傳着勾踐臥薪嘗膽、

岳飛盡忠報國、少康中興、屈原投江自盡、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等「忠君報國」觀 念,而歷史的夏商周等五千年朝代更迭乃至於秋海棠的中華民國地圖,乃至於三 民主義列入大學聯考的科目,都是權力生產知識的最佳展現,而「遙祭黃陵」也 是國府重要的節慶控制,因為黃陵象徵着一個中國朝代更迭的正統繼承權,血統 上的純正能夠賦予法制上的權力施行正當。  

 

中秋節是具代表的「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藉由一整 套由已被公開或私下接受的規則所控制的實踐活動,具有一種儀式或象徵特性,

且通過重複來灌輸價值與行為規範,並且試圖與某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過去 建立連續性。397中秋節被國府列為重要的節日,儘管直至1975 年才公佈端午、

中秋、除夕三節可放假一天,398但其「中秋殺韃子」的故事說明要推翻元朝,

其實也就意味著中共是如元朝般的不正統朝代,只有真正由清朝接續的中華民國 才有正式的代表性,而中秋節就是要吃餅殺韃子。  

       

歷史的建構不脫虛構。但虛構不僅只是無中生有,虛構總以生命及生活經驗 為前提,399因此王德威認為歷史絕非不證自明的存在,也未嘗是洞見一切的主體。

湯普森(Paul Thompson)400提到所有的歷史最終都要倚賴某種社會目的而被加以創 造,甚而那些不存在的過往,也是如此。於是各類忠孝節義故事與二十四孝的犧 牲為母等傳說,都在軍隊、各級學校與日常空間的公共標語與佈告宣傳,成為人 盡皆知的「歷史」。因此要去了解此目的,毫無疑問的就是要去了解過去與現在 直接或間接的關聯,而藉由歷史典故來共度各個節慶,其內涵啟示或道德情操就 是串起過往今來的重要關鍵。  

 

                                                                                                               

396 萬建中,《飲食與中國文化》(南昌市:江西高校,1995),221-231。

397 Hobsbawm, Eric. and Ranger, Terence O.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 1-2.

398 〈內政部函知農曆端午、中秋及除夕三節,均為放假 1 天,公民營廠礦自應適用〉,《臺灣省 政府公報》,64:秋:76(1975 年 9 月 27 日),頁 2。

399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5),4。

400 Thompson, Paul. The voice of the past : oral history.(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食物有意義是因為它們出現在特定的文化與歷史背景下,但明茲也提出我們 會把什麼樣的東西與生活相聯繫並賦予意義,這是由於文化與歷史的力量而難預 料。401所以控制食物的意義,將中秋節的思鄉轉換為打回家鄉的動力,將月餅 轉化為領袖鼓勵軍隊與民眾感謝軍人保家衛國的贈禮,讓戰時生活的暫時不節約,

轉為重要的節慶論述,讓豐盛的月餅、肉食供應、中秋賞月娛樂成為國府統治中 華民國的重要德政實踐,相對於1960 年代初的大陸大飢荒及其後的文化大革命,

不論是吃得豐盈,或者是國府相對文革推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都讓天上的那 輪明月成為號召大家齊心反攻的最佳象徵。  

 

情感易由書寫與回憶飲食展現,飲食是過去與現在生活經驗之間的通道,飲 食書寫更是日常生活的記憶展示,及自我認同的投射紀錄。時空的鄉愁與想像的 懷舊,說明飲食總令人懷鄉或想起童年,而這與時間、空間概念有關,至於懷舊 與個人或群體的投射想像有關。將「記憶與情感」聯繫「詩意與失意」這點,更 在飲食論述裡扶拾即是,每當吃了某食物就會想起母親或者某個事件,其中有美 化如詩的情感,也有遺憾悵然的失意不可得。至於「家與鄉」和「國與土」並列,

更是毋庸置疑的層次,畢竟有家人的地方是心靈的家鄉,而國、家、鄉、土的關 係更是唇寒齒亡。  

 

鄉愁絕非鐵板一片,其中有被突出彰顯的視點,也有被壓迫隱匿的成分。對 於中國大陸的鄉愁是被鼓勵表達,但對於日本統治時期的鄉愁認同則絕對不被允 許,就算是對於台灣本島城鎮的思鄉文章在當時的報紙上都是極為稀少,當然這 裡也有運用國語作文能力的差異,因為必須有距離才會有思念,而熟稔中文寫作 的國民教育世代在此時多尚在就學,所以暢所欲言與有苦難言的思念,因為其對 象不同而可言說與不可說,是報紙上的鄉愁飲食論述面向。本省族群的原鄉思愁 與外省族群的遙鄉念愁,因為世代、年齡、性別、職業與居住地而呈現多層次的 鄉愁面貌,展現複雜的認同,反映在混雜與交融的飲食。台灣自古是個由移民組 成的島嶼,來自各地的生命經驗與成長記憶,造就殊異的鄉愁情感,不同的身份 背景,也讓認同的對象與渴望有了不一樣的依歸。以二戰後的台灣為例,「仇日、

親中」這兩類鄉愁在不同時間點是被鼓勵與煽動,而這兩者也多來自有對日抗戰 經驗與因不同因素遷移來台的外省族群;但除了前兩者外,本省族群裡因為過往 生活或二二八事件而有的「親日」,這類對於過往日本統治時光懷想的愁緒則被 絕對噤聲。  

 

                                                                                                               

401 Mintz, Sidney W. Tasting Food, Tasting Freedom: Excursions into Eating, Culture, and the Past.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化媒介的生產與重組可以建構集體記憶內涵,儘管不是百分百影響,但無 疑保有某種程度地詮釋權力,以有效地維持整體社會的集體記憶穩定性。也就是 人們必需藉由有形的物件來作為承載、維繫與傳遞彼此記憶或經驗的媒介,就如 同某些省份的特別菜色或者所謂「家鄉菜」、「古早味」等飲食,它的存在都彰顯 某個群體的再現,並且也刻畫出比他人的不同,而且藉由飲食更能將這類記憶以 實際的方式化為生活的部分與持續延續。綜言之,展演的內涵則包含對時空的想 念與想像、集體記憶與情感結構的交會、個人生命經驗的轉折、傳統對家國土地 的思考,企圖從多重視點與多方權力爭奪的運作觀察,去鋪陳出臺灣獨樹一格的 鄉愁建構。可藉此看到日常生活、物質細節的紀錄,見證個人和國家權力間永無 休止的對抗,作為我們認知臺灣過去與現在的線索。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四章 女性、食譜與科技廚房  

把一切家庭事務處理得合於標準的要求,使盡到了她的責任。如衣的要求是 保護身體,清潔而適應氣候;食的要求是注意食物的質與量,營養身體,增 進發育;住的要求是防蔽風雨,並使有充足的陽光和空氣,及適合衛生條件;

教育的要求是使子女除學問以外,還要知道立身處世的正確方法;經濟的要 求是能擘劃分配,開源節流,增加生產,量入為出;對外適應的要求是能和 睦親友,增進情誼,自己快樂,使人快樂。以上所舉,似乎並不繁難,可是 要能達到最低標準,卻也不太簡單。社會是集多數的家庭所組成,家庭與社 會是有密切關係的,而家庭的全部責任卻又落在主婦肩上,所以主婦本身還 應該對於社會國家,有明確的認識與接觸的興趣。

—〈漫談主婦的責任〉402  

繼前兩章說明公領域的戰後臺灣飲食景觀,及節慶飲食符號如何製造鄉愁後,

本章要探究飲食論述裡的女性,俗諺「男主外、女主內」的將女性與家庭恆常結 合,故如前述引文,圍繞家庭的飲食烹調、家庭成員的營養均衡、居住環境的衛 生清潔、子女教育與家庭收支等都是主婦的責任,「入得廚房、出得廳堂」要求 女性擅長烹飪並懂得應對進退,食譜與廚房論述裡也涵括食材選擇、用餐禮儀、

營養知識、飲食衛生,作為賢妻良母的標準,並建構女性該具備的能力與職責。    

 

烹飪是藝術也是科學,需要美學品味更倚賴經驗與技術,家族親身口傳示範 與職業教授訓練是主要學習管道;而遷移臺灣的世代斷裂、經濟發展甚至留學與 僑胞需求,都讓中國菜食譜與烹飪教學代替前兩者建構各省菜肴,並化作復興中 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旗手。同時期烹飪教學與食譜也有教授西餐點、西方用餐禮儀 或介紹西式廚房與烹煮電器,型塑理想現代生活與科技廚房的連結,加以臺灣電 化日漸普及,各式廚房家電陸續推出,同時女性被鼓勵從事家庭副業或進入職場,

都讓「女性、食譜與科技廚房」三者交互為1950-­‐1970 年飲食論述重要主題,

以下茲以「飲食國族主義」討論女性撰寫的食譜建構中國菜與中國,「廚房工業 革命」則討論現代廚房設計與烹飪電器對女性與現代家庭的影響,最後聚焦「媒 體建構現代女性」討論前兩個主題裡被建構強化的現代女性形象。  

 

                                                                                                               

402 〈漫談主婦的責任〉,《豐年》,7.14(臺北:1957.7):24-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展示中國:食譜與中國菜

中國菜以展示中國之姿登場並參與復興中華文化,掌握中國菜的話語權也是 掌握表述與再現中國的權力,輔以世界各地中國餐館林立與國府需要製造觀光特 色,中國菜都不只是大江南北盤菜筵席,其作為民族國家符號更具體在外交、國 宴與世界博覽會;而如何推廣中國菜,除了食譜以文字傳授,女性主導的烹飪補 習班與電視烹飪教學節目,都擴展烹飪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也更穩固賢妻良母必 須擅長烹飪的形象,並且兼具發揚中國文化的責任,此外也由於西餐譜的發行,

建構他者來強化自我肯認,相對於西餐也可更突顯中餐特色。  

建構他者來強化自我肯認,相對於西餐也可更突顯中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