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休閒農業概況與文獻整理

第五節 國內休閒農場相關文獻

此節針對國內對於休閒農場的研究文獻進行分類與探討。參考「全國 碩博士論文網」的搜尋結果,在以「休閒農場」為論文題目作為關鍵字的

搜尋結果,發現國內之休閒農場相關研究論文約從民國 81 年開始 2;而以

「休閒農業」為論文題目作為關鍵字的搜尋結果,發現國內之休閒農場相 關研究論文約從民國78 年開始 3

另外,參考國家圖書館之「中文期刊篇目索引影像系統」的搜尋結果,

在以「休閒農場」為期刊篇名作為關鍵字的搜尋結果,可發現國內之休閒 農場相關研究文獻約從民國 86 年開始 4;而以「休閒農業」為期刊篇名作 為關鍵字的搜尋結果,發現國內之休閒農業相關文獻約從民國86 年開始 5

從以上結果可知,國內對於休閒農業與休閒農場相關之研究與探討,

約從民國七〇年代末期開始萌芽,而到民國八〇年代末期開始蓬勃發展,

這正好與休閒農業的發展同時並進,從七〇年代末期的推廣到八〇年代末 期的興盛。於此,為求研究之嚴謹性與相關性,本文僅對休閒農場之期刊 文獻進行分類探討。經挑選與整理,吾人將參考之休閒農場文獻分為以下 幾類:

一、品質管理:

林勇信(2003,12 月)以國家品質獎之評鑑指標作為休閒農場品質管 理指標之架構,並利用分析層級程序法(AHP)建立休閒農場品質管理指

2 劉欽泉,台灣居民對休閒農場偏好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81。

3 陳英仁,休閒農業觀光之研究以墾丁觀光農場之規劃與設計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畢業論 文,民78。

4 段兆麟,頭城休閒農場經營診斷分析,臺灣農業,民 86,8 月:22-38。

標之階層架構與相對權重,期望藉由分析休閒農場品質管理之重點,以提 供業者在激烈的競爭與有限資源下,能自我評估品質改進成果,掌握管理 方向,擬定適當策略。研究結果得到36 個休閒農場的品質管理指標,並透 過層級分析法請八位業者和專家學者之代表進行評估,結果最重要的前 10 個小項指標及權重分別為:經營理念(24.2%)、經營策略與評估(11.0%)、

經營目標(6.72%)、組織功能與職責(4.47%)、資訊的轉換與傳遞(3.11%)、組 織運作彈性(3.07%)、激勵措施(2.86%)、制度與規章(2.71%)、社會教育 (2.68%)、人力培訓與運用(2.56%)。結果顯示專家學者認為影響休閒農場品 質管理之因素已經營理念、目標策略與組織運作為主。

陳勁甫、吳劍秋、王智宏(2004,12 月)針對前往嘉義農場旅遊之遊 客就其所提供支各項服務實施品質問卷訪談,依遊客之特性、服務屬性重 要度、實際表現度及期間之關係進行分析。應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

(IPA),以服務屬性重要度及服務屬性實際表現度矩陣分析嘉義農場遊客 對各項服務品質之評價。分析結果發現「住宿設施完善」、「遊憩環境」及

「遊憩設施完善」等三項屬服務品質良好而應繼續保持之服務項目,而「交 通便利性」及「符合遊客需求」二項是遊客認為重要而實際表現不如期待 之服務項目,建議經營單位應列為首要之改善重點。

二、經營診斷:

段兆麟(1997,8 月)對頭城休閒農場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兩項管理功能:

行銷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實施診斷,並提出發展方案,以為感善經營之參 考。在行銷管理方面,研提六項發展策略:(1)聯合策略、(2)保育策略、(3) 產品差異化策略、(4)集中化策略、(5)服務策略、(6)推廣策略。在人力資源 管理方面,研提改善方案如下:(1)組織調整:設置企劃與行銷、農牧與環 境、活動、餐飲、住宿、總務等部門,擇人適用;(2)改善人力資源管理,

包含人事制度、招募、訓練、薪酬、休假、福利、溝通、幹部儲備等管理 要項。

何黎明、羅凱安(2000,6 月)由台中大甲農牧場之規劃個案、管理觀 念、經營主體、交通問題、行銷策略法令限制、污水及垃圾等問題加以分 析,並提出適當的建議。

陳肇堯、胡學彥(2002,9 月)透過對南部地區休閒農場的調查與經營 者訪談,探討休閒農場的經營特性,同時藉由遊客問卷調查,分析遊客對 休閒農場的認知與滿意度,並配合市場區格理論,提出不同類型休閒農場 的經營策略改善建議。研究結果顯示,過多的商業化設施可能使遊客誤解 休閒農場設置的功能與目的;同時活動安排豐富且能強調農場定位的休閒 農場,較易獲得遊客的青睞;至於休閒農場中相關設施的改善方面,應以 住宿設施的增加為優先。

葉結實、段兆麟(2002,12 月)以恆春生態休閒農場為例,利用其廠 內的休閒遊憩資源及鄰近地區遊憩資源,應用Pine & Gilmore 設計體驗的步 驟,訂定以動物生態、昆蟲復育及植物生態的遊憩主題,塑造農場的特殊、

生態保育及自然健康的印象,盡量避免與主題抵觸負面線索,配合紀念品 及設計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等感官刺激的體驗活動。其次,應用Bernd H. Schmitt 體驗行銷策略,以奇特有資源設計為感官型遊憩、情感型遊憩、

思考型遊憩、行動型遊憩及關聯型遊憩,且將遊憩體驗商品化,讓遊客產 生娛樂、教育、跳脫現實、美學兼具的遊憩體驗,並達到恢復精神、修養 身心及擺脫壓力的遊憩目的,達到農場遊憩管理的目標。本文以體驗經濟 觀點來構思休閒農場之遊憩管理,期能供休閒農場經營者在遊憩管理上作 參考。

邱展謙等(2004,11 月)探討休閒農場競爭優勢及實際發展經營時所 遭遇到的困難並以君達為個案研究對象。研究建議君達應規劃成純粹香草 的休閒環境,讓所有遊客來到君達皆得到豐富、健康的休閒旅遊,並以香 草為系列開發具高附加經濟價值的產品,以維持其競爭優勢;於行銷組合 上,此研究建議:產品策略;應樹立差異化的香草產物特色及以精緻的服 務豐富的課程,深度的農業體驗活動來強化競爭優勢。價格策略;宜採單 純的逐項收費與差別取價的方式。通路策略;採用策略聯盟結合其他旅遊

業者以設立據點。推廣策略;應結合花蓮縣的文藝活動,如農特產品展售、

觀光節慶活動及各項公益活動,以提升知名度。

三、經營績效評估:

方珍玲(2001,3 月)以農業之資訊體系為基礎建構與設計之休閒農業 經營專家系統,資訊提供方式是利用具有親和力的軟體介面(foxpro 軟體),

設計一個在 win95 環境相容之休閒農業評估資訊系統,主要勢將設置或經 營農場所需之各項在及外在條件統程式至硬碟,最後進行休閒農場發展情 形之自我評估工作。

鄭蕙燕(2002,8 月)探討休閒農場的認證制度與評鑑標準。在認證制 度上,提出兩階段認證模式,第一階段先對合法的休閒農場進行認證,通 過第一階段認證的休閒農場可以進行第二階段的優良休閒農場認證。在認 證標準上,可以「評分」或是「等級」來做評鑑標準。而在評估項目上,

則分為住宿、膳食、農業活動項目、環境保育貢獻、自然景觀項目、一般 休閒活動項目、與特別加分等類別。

林俊昇、黃文琪(2002,12 月)探討經營關鍵性因素:經營理念、內 外環境分析與採取之經營策略等對經營績效的影響。以當時農委會所輔導 之26 家休閒農場為母體進行普查。研究結果發現農場經營者均認為經營關 鍵因素的重要性依序為「解說服務」、「領導能力」及「本身特質與協調

能力」等。高績效農場對「領導風格」構面較重視;低績效農場常忽略「定 價與顧客認同」和「重視觀光活動」等因素,且感受「競爭威脅」是經營 中的重大挑戰。研究結果也提出休閒農場業者未來經營管理方向及提高經 營績效之綜合性建議,以提昇休閒農場經營之競爭力。

四、旅遊行為探討:

陳宗雄、沈進成(2004)為明瞭遊客至農場之旅遊行為,因此探討遊 客之遊憩動機、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間是否具有相關;並檢測主要 以問卷調查法,針對園區內每一遊客進行訪查,共獲得 326 份有效問卷;

研究中利用因素分析、集群分析、區別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 定、及相關分析等方法。根據實證結果分析顯示,不同遊憩動機類型的遊 客在農場獲得遊憩體驗亦有所差異,而遊客之滿意度評估亦受其遊憩體驗 類型影響;此外,遊客之滿意度與重遊農場意願存有正相關,亦即滿意度 提昇,其重遊意願亦會提高。由此可知,不同的遊客在農場產生之旅遊行 為具有差異並進而相互影響;故而,本研究結果分析可作為相關經營休閒 農業單位規劃發展參考,俾使經營管理者更為掌握遊客至休閒農場之旅遊 特性。

林俊昇、黃文琪(2003,12 月)探討農場屬性吸引初遊及重遊旅客之

針對每家農場各抽取80 份樣本,總樣本數為 560 份。研究結果發現初遊前 往之遊客認為,相對而言,較為重要的農場屬性依序為「遠離塵囂」、「大 自然親近」、「自然景色」和「度假休閒享受」。對於重遊者相對較為重 的屬性依序為「遠離塵囂」、「自然景色」、「大自然親近」和「戶外活 動空間」。在農場各屬性的偏好差異性比較,除東河農場的服務態度屬性 外,重遊的遊客對大多數屬性的滿意評價比初遊者得確有明顯較高偏好。

王昭正、吳明哲(2002,12 月)利用飛牛牧場的住宿遊客,以結構方 程模式分析(SEM),針對牧場之服務品質、滿意度、知覺價值和行為意 向的影響及相關性,瞭解遊客在體驗遊憩牧場後,其遊憩價值所考慮的因 素極其影響的強度。研究結果發現:遊客感受到牧場之服務品質愈高,對 於牧場之滿意程度愈高、知覺價值程度也愈高,而遊客行為意向反應程度

王昭正、吳明哲(2002,12 月)利用飛牛牧場的住宿遊客,以結構方 程模式分析(SEM),針對牧場之服務品質、滿意度、知覺價值和行為意 向的影響及相關性,瞭解遊客在體驗遊憩牧場後,其遊憩價值所考慮的因 素極其影響的強度。研究結果發現:遊客感受到牧場之服務品質愈高,對 於牧場之滿意程度愈高、知覺價值程度也愈高,而遊客行為意向反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