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資料包絡法介紹與文獻整理

第八節 Meta-Frontier與Group-Frontier

如前所述,在一般實務經驗上,常使用生產前緣(production frontiers)

來評估廠商的效率層級。此類的前緣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各種的非隨機

(non-stochastic)及隨機(stochastic)假設上之非參數(non-parametric)或 參數(parametric)的方法。當一個前緣的形式被決定好時,我們便可以使 用Farrell(1957)所提出的效率射線衡量(radial measures of efficiency),

來與此前緣做比較分析,決定每間廠商的效率值。

前緣可以藉由廠商所使用的投入與生產的產出,可以是橫斷面或長期 資料,而被決定。當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ies)是在一個可比較的前 緣上做衡量時,則當廠商面對不同的技術可能性(technological possibilities)

時,效率值便不會是只有唯一值。當所有的廠商是在涵蓋不同群體下做比 較時(例如,廠商是來自不同的地理區域),此問題便會更為明顯。

Battese 與 Rao(2002),和 Battese、Rao 及 O’Donnell(2004),提供了 一個當效率是藉由習慣上所使用的隨機前緣模型所衡量時,的一個概念性 架構。雖然這些文獻提出了可行的跨群體比較分析的研究方法,但是他們 卻沒有這些種類的比較上來檢驗他們的分析架構,也沒有驗證當在非參數

(non-parametric)或參數(parametric)模型的選擇下,該如何執行比較的 動作。

D.S. Prasada Rao8(Feb. 20069)使用個經的理論建立了Metafrontier的分 析架構。他們定義Metafrontier是由一組未受限制(unrestricted)的技術集合 所構成的一個界限。他們也定義Group Frontiers為多組受限制(restricted)

的技術集合所構成的多個界限,此處的限制為技術知識或其他物理、社會、

及(或)經濟環境特性所造成的落差。不管這些未受限制(unrestricted)與 受限制(restricted)集合的屬性,Metafrontier將總是包絡Group Frontiers。

因 此 ,Metafrontier 的 概 念 與 Hayami 及 Ruttan ( 1971, p82 ) 所 提 出 的 Metaproduction函數的定義相似:Metaproduction函數可以被思考為一般所有 可以想到的新古典生產函數的包絡。

一、基本分析架構

效率衡量根深柢固於生產理論與距離函數的概念。在此節,將藉由產 出集合和產出距離函數來定義Metafrontier 和 Group Frontiers。然後,也將 陳述產出距離函數(output distance functions)如何被使用來定義技術效率

(technical efficiencies)和技術差距比率(technology gap ratios)。

(一)、The Metafrontier

將 y 與 x 分別定義為非負的 M×1 向量與 N×1 向量。技術差距集合(the technology gap set)為對於任何一個廠商具有技術可行性之所有投入與產出 的組合。形式上:

( )

{

x y x y x y

}

T = , 0 0 可以生產 (22)

與此 Metatechnology 集合相關連的為投入和產出的集合。例如,產出的集 合被定義為任何的投入向量 x,如下:

( )

x

{

y

( )

x y T

}

P = , (23)

這些產出集合的界限便為Metafrontier。

另外還有一些屬性常與生產技術相關連。例如,Färe 及 Primont(1995)

假設:

P.1 0P

( )

x ,靜止的(inactivity);

P.2 假如yP

( )

x

y

* =

θ y

P ( ) x

0<

θ

1,弱可拋(weak disposability);

P.3 P

( )

x 是封閉且有界的集合;以及 P.4 P

( )

x 是凸函數(convex)的集合。

此外,一般來說,投入函數也會被假設成具有凸性(convexity)及弱

在 此 處 我 們 所 重 視 的 效 率 衡 量 方 面 , 可 以 便 利 地 使 用 the output metadistance function 來描繪技術,定義如下:

( ) x y { ( ) y P ( ) x }

D

, =infθ

θ

>0

θ

(24)

此函數使得廠商可以在給定的投入向量下,擴張其產出向量來產生最大 值。伴隨原理P.1 到 P.4,此定義可以被用來證明以下原理:

D.1

( )

x,y T D

( )

x,y 1

D.2 D

( )

x,y 1,假如 y 包含於

P ( ) x

之內;

D.3 D

( )

x,y =1,假如 y 在

P ( ) x

的界限上;

D.4

D , ( ) x y

是非遞減的、具有同質性的程度(homogenous)、與具有凸性的

y(convex in y)

D

( )

x,y =1時,則觀察值(x,y)便可與 Metafrontier 做比較,決定其效率值。

(二)、Group Frontiers

我們也可以用次科技(sub-technologies)的概念來描述廠商群體的生產 可能性(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我們可以把所有廠商分為 K 群(K>1), 並且透過假設資源、管理或其他環境的約束限制,以在整個Metatechnology 集合T 裡的技術可行投入產出組合之中,把現有的廠商分群。更確切地說,

( )

{ x y x y k x y }

T

k = , 0 0;第 群的 可以被用來生產 (25)

群體別技術(group-specific technology)也可以藉由以下的群體別產出 集合(group-specific output set)和群體別產出距離函數(group-specific technology distance functions)來做描述:

( ) x { y ( ) x y T } k K

P

k = , k =1,2,KK, (26);以及

( ) x y { ( ) y P ( ) x } k K

D

k , =infθ

θ

>0

θ

k =1,2,KK, (27)。

假如產出集合,

P

k

( ) x

k

=1,2,KK,

K

,滿足群體別裡同等於P.1 到 P.4 的 原理,則產出距離函數也會滿足群體別裡同等於 D.1 到 D.4 的原理。更重 要的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以下五點:

R.1 假如

( ) x

,

y

T

k

k

( )

x,y T

R.2 假如

( )

x,y T

( ) x

,

y

T

k,只有一些k 滿足;

R.3

T

=

{ T

1

T

2 K

T

k

}

R.4

D

k

( ) x

,

y

D ( ) x

,

y

k

=1,2,K,

K

R.5

P ( ) x

具有凸性並不一定代表

P

k

( ) x

k

=1,2,KK,

K

也具有凸性;反之亦然。

以上五點所要表達得就是

P

k

( ) x

k

=1,2,KK,

K

P ( ) x

的子集合。可參考圖 3.04。圖 3.04 包含了三個群體,每個群體的廠商都是單一投入與單一產出。

第k 群的前緣以 k-k’表示(k=1,2,3),並且假設為凸函數的形式。假如此三

個群體代表的是所有的情況(亦即 K=3),則群體別前緣(group-specific frontiers ) 便 是 所 有 任 何 一 間 廠 商 之 投 入 產 出 組 合 的 界 線 , 亦 即 暗 示 Metafrontier 為連結形式的非凸前緣,就如圖 3.04 中的 1-B-3’。然而,要是 此三個群體並無法代表所有的情況,亦即還有其他可能的投入產出組合,

則我們便可以接受Metafrontier 為一個凸函數的形式,如圖 3.04 中的 M-M’

一樣。

圖 3.04 技術效率與技術差距比率

資料來源:D.S. Prasada Rao, “Metafrontier Frameworks for the Study of Firm-Level Efficiencies and Technology Gaps”, 2006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Seminar Taipei, 10th March, 2006.

(三)、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ies)和技術差距比率(technology gap

ratios)

如同先前所述,當觀察值(x,y)參考 Metafrontier 時,產生D

( )

x,y =1情形,則為技術有效率。更普通來說,觀察值(x,y)的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ies)產出導向衡量,在參考 Metatechnology 的情況如下:

( )

x y D

( )

x y

TE , = , (28)

例如D

( )

x,y =0.6所代表的意思是,y 向量為廠商使用向量 x 所能生產的產出 最大值之60%。

我們也可以參考第k 群的前緣來衡量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ies)。

因此,參考第k 群技術的技術效率產出導向衡量的情形如下:

( ) x y D ( ) x y

TE

k , = k , (29)

例如

D

k

( ) x

,

y

=0.8所代表的意思是,y 向量為廠商運用第 k 群的技術來使用向 量 x 所能生產的產出最大值之 80%。

根據之前原理R.4 的觀點,第k群的產出距離函數(output distance function)

D

k

( ) x

,

y

的值,不小於產出距離函數(output distance function) D ,

( )

x y

的值。這是Metafrontier包絡Group Frontiers的另外一種解釋方式。當第k群 的距離函數與Metadistance Function的嚴謹不等式出現時,我們可以得到

group-k frontier和metafrontier之間差距(gap)的衡量方法。具體來說,第k 群的技術差距比率(technology gap ratio)10定義如下:

( ) ( )

使用之前所使用的數學例子,觀察值(x,y)參考 metafrontier 所求出的 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值為 0.6,而參考 group-k frontier 所求出的 效率值為0.8,因此,技術差距比率(technology gap ratio)為 0.75(=0.6/0.8)。 這意味著,所給定的投入向量,透過第 k 群的廠商所能生產的最大產出,

是使用metatechnology 的廠商(所有廠商,包含第 k 群的廠商)所能生產的 最大值的75%。

方程式(31)提供了一個技術效率的分解,使得我們可以方便地瞭解 第k 群的投入產出組合,在參考 metatechnology 時的效率得分結構:

( ) x y TE ( ) x y TGR ( ) x y

TE

, = k , × k , (31)

這顯示了參考metafrontier的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衡量 11,可以被 分解為參考第k群的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衡量 12,與group-k frontier 及metafrontier之間的差距(gap)13。效率改善的政策和計畫常常是以其他

10 Battese、Rao 和 O’Donnell 將此衡量方法定義為「technology gap ratio」。然而,(technology gap)ratio

廠商為參考對象 14,或是其他廠商的經營環境特徵 15。方程式(31)所提供 的分解非常有用,因為這允許政策制訂者可以更容易地運作這些不同種類 計畫的潛在收益。

二、Meta-frontiers 在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的應用

Meta-frontier 也可以應用在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的動態分析觀 點,稱之為Meta-frontier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簡稱 MMPI,可以用 來衡量生產力改變、技術效率改變、技術改變和技術差距比率。

(一)、Group Frontiers 和 Meta-frontiers

為了更瞭解Meta-frontier 的概念,可以參考圖 3.05,描繪了兩條前緣,

分別為 meta-frontier 和第 k 群的 group frontier(k=1,2,…,k)。符號「*」和

「k」代表的是分別參考 meta-frontier 和第 k 群 group frontier 的代表符號。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更具體的定義第k 群的技術差距比率(technology gap ratio,TGR)如下:

( ) ( )

此比率值的範圍為介於零到一之間。因此,如之前例子的TGR 值等於 0.75 所代表得就是,k 區域的投入產出組合

( x ,

t

y

t

)

所表現出來的成果是藉由 meta-technology 所表現的 75%。

圖 3.05 Meta-Frontier 和 Group-Frontier

資料來源:D.S. Prasada Rao, “Metafrontier Frameworks for the Study of Firm-Level Efficiencies and Technology Gaps”, 2006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Seminar Taipei, 10th March, 2006.

(二)、Meta-frontiers 和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此處以動態分析的設定來延伸 meta-frontiers 和 TGR 的架構。圖 3.06 描繪了第 t 期與第 t+1 期的 Meta-frontier(M)和第 k 群的 group frontier

(k=1,2,…k)。在此例,group frontier 和 meta-frontier 是隨著時間移動的。

點A*代表的是第t 期的投入產出組合,點 C*則是代表相同決策單位的第t+1 期投入產出組合。因此現在可以定義在兩期時間的TE*和TEk,分別為參考 meta-frontier 和第 k1群 group frontier 的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期間t Productivity Index(MMPI)。

圖 3.06 兩時間區段之 Meta-Frontier 模型

資料來源:D.S. Prasada Rao, “Metafrontier Frameworks for the Study of Firm-Level Efficiencies and Technology Gaps”, 2006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Seminar Taipei, 10th March, 2006.

MPI 最早是由 Caves、Christensen 與 Diewert(1982)所首先介紹(可

MPI 可以分解為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TECt,t+1)與技 術改變(technical change,TCt,t+1)(Grosskopf,2003):

( ) ( )

公式(40)與(41)顯示了以距離函數評估的 MPI 定義式,投入產出

的觀察值與其他期間 t 或 t+1 的技術相比較,而且有時候 MPI 會被參考為 一個技術指數(a technology index)。MPI 在 group specific technology/frontier

(GMPI)與 metatechnology/meta-frontier(MMPI)兩種情況時,也可以容 易地被定義出來。因此,延伸公式(41),參考Mtk,t+1

(

xt,yt,xt+1,yt+1

)

來表示 GMPI,參考Mt*,t+1

(

xt,yt,xt+1,yt+1

)

來表示 MMPI,以區分 group-frontier 指標和 meta-frontier 指標。

從圖3.06,我們可以注意到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

如下:

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來自 group-frontier 和 meta-frontier 技術效率改變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之間差異的衡量定義式:

OB

(三)、一些 MMPI 的有用分解

1. 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的分解

( ) TEC TGR

TEC

,

參考自MMPI 的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可以被表 達成以下兩項的乘積:

(1). 參考第 k 群 group frontier 的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與

(2). 個別生產實體從第 t 期到第 t+1 期的相對技術差距改變(relative technological gap change),各期的投入產出組合均在各期被評估

(參考方程式(38))。

因此,假如group frontier和meta-frontier之間的差距(gap)是遞減的 16

則相對技術差距(relative technological gap)將會小於 1。所以,參考 meta-frontier的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程度將小於參考 group frontier的技術效率改變(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程度。

2. 技術改變(technical change)的分解

[

, 1

]

1

其中

TGR TGR

(49)

參考meta-frontier 的技術改變(technical change)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

(1). 參考第 k 群 group frontier 的技術改變(technical change),與 (2). 相對技術差距改變(relative technological gap change)的倒數。

假如TGR 從第 t 期到第 t+1 期是遞減的,則

[

, 1

]

1 是說,藉由 meta-frontier 所衡量的技術改變(technical change),將小於藉 由group frontier 所衡量的技術改變(technical change)。就直覺判斷來說,

這代表當TGR 遞減時,group frontier 往外移動的速率會快於 meta-frontier,

因此meta-frontier 所導致的生產力改變(productivity change),將會比group frontier 所導致的生產力改變(productivity change),產生更大的效率改變

因此meta-frontier 所導致的生產力改變(productivity change),將會比group frontier 所導致的生產力改變(productivity change),產生更大的效率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