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多需體力等之工作,即便服務於政府部門亦未具備公務員任用資格,

易言之,原住民之工作多集中在所謂之藍領勞工階層,以致於其平均 收入不高,且又必須遠離原鄉進入非原住民鄉鎮市居住,除集中在花 蓮縣及臺東縣工作之外,必須遠赴桃園縣及臺北縣等工商業發達之縣 市謀生。

針對上述歸納,再與前述全國就業者圖像比較,有關原住民就業 之工作性質而言,不難發現原住民有異於一般民眾之現象:1.有甚高 比例之原住民從事農林漁牧業;2.在營造業(技術工與非技術工)與 公共服務業之比例亦高於全國平均值;3.原住民的勞動力參與率高於 一般民眾,是其就業圖像中的特色。

第三節 國內原住民就業政策與相關研究

原住民就業促進與就業權益保障不僅是國際組織關注之議題,也 是我國政府歷年來努力之方向。由於影響原住民就業之因素複雜且多 元化,國內有採相對排除概念,進行原住民就業現象之瞭解(邱汝娜,

2008);也有針對知識經濟、資訊時代對於原住民就業所帶來之影響進 行研究(林穎寬、林季平,2002;黃松林,2009);或是針對於我國加 入 WTO 或全球化之後,外勞對於原住民就業所帶來之影響(林季平,

2003)或原住民於都市就業之艱辛(徐曉慧,2010)或失業者回部落 謀生亦困難(郭俊巖、許珮茹,2010)等現象進行相關研究。而政府 針對整體原住民族所得偏低,經濟能力薄弱之問題,行政院原住民族 委員會曾訂定諸多方案予以因應。

以中央政府整體有關原住民就業政策而言,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 會於 1997 年訂定「輔導原住民經濟及產業發展 4 年實施計畫(1999 至 2002 年度)」,用以輔導原住民族產業發展及提振原住民族經濟收益 能力;於 2002 年底辦理「輔導原住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總體檢;於 2003 年訂定「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原住 民族新部落運動計畫-原住民族社區產業發展計畫(2003 至 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適應與就業之困境(瞿海源,1983;朱柔若,2001),也可稱為是一種 跨越族族界線的移動,並易引發其主體世界的認同危機(林江義,

1996)。

對於離開原鄉流動在外之原住民族勞工而言,主要以男性,青壯 年為多,而且多半是屬於社會階層較低的工作,其收入平均雖較未流 動的原住民勞工為高,但由於已婚的原住民勞工選擇跨縣市工作的不 在少數,而且為主要家計負責人,因此,這種流動情形不僅對於原住 民族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27可能造成不好影響(劉曉融,

2003),該高遷徙率並未如預期般可能經歷社會流動中的向上流動(劉 千嘉、林季平,2007),此外,由於區域環境的不同,原鄉與都市原住 民青年在婚姻狀況、教育程度、料理家務、從事無酬家屬工作、職業、

行業等就業情勢亦產生差異(李佳玲,2010)。

總體言之,「都市原住民」具有以下特徵:1.其在都市就業之特性 為更換工作頻繁(朱柔若,2001;謝高橋等,1991;林金泡,1981);

2.在面對工作競爭壓力與解決都市居住問題之考驗下,其經濟壓力更 甚於原鄉之原住民(劉千嘉、林季平,2007);3.大多居住在社經階層 較低之都會邊緣地區;4.職業選擇上出現兩極化現象,集中於工時與 工資都較不固定之製造業或相對穩定之公共與教育服務業;5.對於生 活滿意度上很滿意與很不滿意之比例都較原鄉為高(章英華等,

2010);此外,針對工作可及性與都市原住民就業之實證研究發現,都 市的汽車、機車可及性或大眾運輸服務班距,對於都市原住民工作所 得產生顯著正向影響,但是對於有無工作與工作穩定性並無顯著影響

(林楨家、謝宗育,2010)。

國內早期研究曾引用說明遷移行為受到居住地與遷移地經濟差異 影響之「推力-拉力學說」(Ravenstein,1885),用以建構出影響我國        

27由於父母因勞動跨縣市工作,導致該家庭之孩童不容易有家庭資本的累積,此外,一個健全的 家庭有利子女的學業成績,而教育程度之高低也是影響社會階層流動之因素,而父母因勞動導 致遷徙過於頻繁,對於孩童之學業成績也會有所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原住民城鄉遷徙因素的解釋(張曉春,1974)。學者張曉春指出原住民 移入都市認為家鄉就業機會不足為推力,而都市勞動需求增加,工作 報酬為拉力,因而形成原住民由原鄉流動到都市之現象,其中,影響 遷移動機的變數則歸納為:如原居地財產喪失、移居地經濟景氣佳及 個人的社經地位(傅仰止,1985)、或通婚及原住民鄉鎮之謀生不易(陳 信木,2006)、或原鄉交通不便、基礎建設不足、工商活動不活絡、工 作機會明顯不足(劉千嘉、林季平,2007),致使原住民家庭必須大量 向外遷徙尋求工作機會。

分析國內 1992 年至 2002 年相關實證研究(洪嘉瑜、銀慶貞,2008)

探討國人遷徙因素是否較受「個人屬性」影響,發現以年輕人及高教 育程度者為主;以距離區分的話,則又可以分為短距離移動者以女性 與已婚者機率較大,長距離遷徙以男性與未婚者較多;在動機上,短 距離遷移多基於住宅因素,而長距離遷移則多基於就業及教育因素,

兩者雖屬於不同的方式,然而,在距離方面,移入地的產業結構與移 入者的就業條件是彼此相呼應(章英華,1999;陳肇男,1990),因此,

勞工因為找工作所進行冒險性長距離遷徙之機率高於因為工作異動之 機率。

綜言之,國內傳統「推-拉概念」雖然對於原住民離開原鄉向外 遷移及就業做出解釋,然而,推拉因素中並未有以人際網絡或社會資 本概念進行分析。此外,在原鄉狀況依舊下,推拉因素也不足以說明 原住民何以會出現返回部落之現象。繼之,統計數據既已證實原住民 之經濟需求,在非原鄉地區並未獲得滿足,然而,原住民遷離原鄉之 現象卻仍然不斷出現,且出現集中在都會地區謀職之情形。此種在特 定縣市間之流動(如花蓮與臺北桃園地區之密切流動;臺東、屏東、

高雄三地之密切交換),又與漢人北部人口淨流入之單方向發展趨勢,

差距甚大(劉千嘉、林季平,2008 ),此種現象應做如何解釋,顯然 仍有某些因素遭到遺漏而尚待開發。是以,誠如本研究所揭示者,原 住民離開原鄉而進入都會地區就業之因素解釋上,成為一個適合透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會資本概念作為理解其行為之場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伍章 深度訪談內容分析

透過與 28 位參與受訪者的深度訪談,研究者每結束一次訪談就會 感受到一股精彩且充滿活力的奮鬥力量。無論為了生活還是為了理 想,從充滿泥土味及生命力的原鄉,走向一個佈滿水泥、鋼筋、陌生 氣息的都會地區,每一個原住民朋友的每一段就業過程,都彷彿是其 對於自身生命的淬鍊。28 位參與受訪者與本研究分享的奮鬥史,將在 研究者以兩種社會資本(黏著性與架接性)交互觀察的角度下,用一 種連續、動態性的觀念,裁切、整理出具有階段式的就業歷程,而予 以詳細分析。由於原住民離開原鄉後,其工作場所不必然都集中於臺 北都會地區,也可能於臺灣地區其他都會地區如臺中、高雄等處,或 是經由各該地區而轉進入臺北都會地區;為配合本研究之研究焦點,

原住民至臺北都會地區就業歷程將被區分為三大階段,由「偏鄉僻野 飄飄何所適」到「從原鄉到陌生城市28中之輾轉飄搖」及「落腳於臺北 都會地區打拼」三階段,再透過每一階段之內涵來進行有關社會資本 運作之探討。